一个人选择了艺术品收藏,实际是选择了一种生活状态。但收藏标准则取决于收藏态度,求真还是务虚也决定了收藏的标准。务实收藏需要严格的条件,眼力、财力、适度的运气必不可少。如果不因此研究艺术品的文化价值,只是利用其商业价值牟利,或许就成了对艺术品真正价值的藐视。
前些日子和一亩田艺术机构的藏家朋友聊及此事,起初曾对他收藏的初衷表示怀疑。在他看来,希望通过收藏获利实际上是在自寻烦恼。因为经济学已证明了艺术品作为一种投资工具意义甚微,很难取代证券等其他金融工具,难以作为抵御金融系统风险的有效工具。收藏本身包含了储藏和维护的成本,他说开始做收藏至今一直在付出,没有红利或利息。不过,他谈到的另外一点我非常认同,收藏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收藏者到底选择了什么样的藏品。
的确,艺术品收藏过程中必然遭遇诸多新的知识点,遇到类似问题,就应该虚心求教相应专家,有了这种持之以恒、心无旁骛的求知态度,再加上不断地提升和总结,是收藏者必备的一种素质,也是收藏过程中最有魅力的一个阶段。因为想知道艺术品的价值,不仅需要见多识广,还要博学。如果起初就想附庸风雅、追名逐利很容易迷失方向;有自我判断只是一个方面,而针对艺术历史的学习以及对具有成功经验的同道学习才可以少走弯路,才有可能真正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才有可能明确自己的收藏方向。因此说,感知力、解析力的培养需要循序渐进,不可急于求成。所以说,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品收藏者,首先应该努力做一个鉴赏者,一是鉴真伪;二是赏高下。
优秀的艺术作品其实承载着历史演进、文化交融等,当然也不乏艺术家独立判断和认知。不同领域的朋友因为对艺术品的喜好,或者对艺术品深层蕴含的渴望了解而走到一起,应该是体会文化的最好机缘之一。历代帝王将相和士大夫文人都无法回避艺术收藏的魅力。宋徽宗赵佶曾沉迷其中,甚至丢掉江山。江山社稷和收藏难以取舍,想必这种选择也是一种痛苦,但收藏让他们乐此不疲,这理应是收藏背后蕴含着巨大的文化艺术魅力。
当然,艺术收藏者的平和心态非常重要,实践经验在充盈,但缺乏财力和运气,藏品依然与你无缘。财力和运气都到了,没有辨别真伪的能力和诚恳的研究姿态,甚至不能发现藏品是否具有潜在价值,藏品一样与你无缘。因为艺术品收藏的真正意义在于鉴藏,既要懂又要爱。针对艺术品收藏应该不断地学习研究,研究藏品所涉及的艺术观念、艺术历史、艺术价值等。前面谈到,艺术品收藏不能带有过强的功利目的,现在不少所谓的收藏家充其量只能算金融家,将艺术品收藏当做一种投资手段,最终目的是为了以钱生钱。真正的艺术品收藏首先具备眼力,即便商界名流或政界精英,也不可能有时间进行相关的专业研判,还是需要专业人才来为之把关;其次还要注意藏有所取,你喜欢并准备投资那种类型的艺术品,如果面面俱到,且不说精力和财力受限,单就一个门类的收藏,也牵扯到非常庞杂的知识系统。一个类型搞清晰了,再逐步渗透到其他领域才能行之有效。
西方的艺术品收藏机构主要以基金会的模式运作,并和艺术家本人的联系紧密。这样的机构收藏有扶持艺术创作的意义。他们的机构收藏之所以能够逐渐不断地成长,在于他们有健康开放的心态,对新的事物有习惯性的支持。从艺术到生活,从财富到心灵,这种心境的完成也可谓收藏期间的妙处,这些对于社会良性发展和文化传承意义深远。这样看来,艺术品收藏应该是古往今来人们的一种心灵活动,有人乐在其中,有人被执念所困。“物因人贵,人因物雅”,如果没有正确的收藏理念与学养,充其量等于建设了一个艺术品集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