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孟云飞:曾国藩书法简论[图文]

时间 : 04-09 投稿人 : 阿义 点击 :

毛泽东在《致黎锦熙信》中说:“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曾文正是谁?答曰:曾国藩。那么,他究竟有哪些过人之处呢?

孟云飞:曾国藩书法简论 | 美术趣闻

一、生平

曾国藩(1811——1872),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出生于湖南长沙府湘乡县杨树坪(现属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荷叶镇)。晚清重臣,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者。清朝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谥曰文正。

曾国藩先辈以务农为主,生活宽裕。祖父曾玉屏虽少文化,但是阅历丰富;父亲曾麟书身为塾师秀才,擅长书法,在曾国藩的学书道路上有着不可小觑的启蒙作用,诚如曾国藩自己所言:“我先大夫竹亭公于学赵书,秀骨天成,我兄弟五人于字皆下苦功”(《家书:咸丰九年三月二十三日谕纪泽》)。勤奋好学的曾国藩6岁入塾读书,于道光十二年(1832年)考取秀才,与欧阳沧溟之女成婚。之后,连考两次会试不中,于道光十八年(1838年)28岁时殿试考中了同进士,从此,他一步一阶地踏上仕途之路,并成为军机大臣穆彰阿的得意门生。37岁任礼部侍郎,官至二品。

咸丰二年(1852年),曾国藩因母丧在家。此时太平天国起义席卷半个中国,尽管清政府从全国各地调集大量八旗、绿营官兵来对付起义军,可是这支腐朽的武装不堪一击。因此,清政府屡次颁发奖励团练的命令,试图利用各地的地主武装来遏制革命势力的发展,这就为曾国藩湘军的出现提供了一个良好机会。咸丰三年(1853年),曾国藩在其家乡湖南一带,依靠师徒、亲戚、好友等复杂的人际关系,建立了一支地方团练。1854年2月,曾国藩率领的湘军倾巢出动,曾国藩发表了《讨粤匪檄》。在这篇檄文里,他说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是“荼毒生灵”,其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动员当时的广大知识分子参与到对付太平军的斗争中,为日后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曾国藩知人善任,并以身作则遵守军纪。湘军很快成为中国南方地区与太平天国军事力量作战的主力之一。1864年,湘军在其弟曾国荃的率领下攻下天京,成为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军的功臣。曾国藩因此被封为一等勇毅侯,成为清代文人中封武侯的第一人,之后,他历任两江总督、直隶总督,官居一品。曾国藩所处的时代,是清王朝由乾嘉盛世转而走向没落的动荡年代,由于曾国藩等人的力挽狂澜,一度出现“同治中兴”的局面。

孟云飞:曾国藩书法简论 | 美术趣闻

二、学养

曾国藩一生著作宏富,以《曾国藩家书》流传最广,影响最大。曾国藩继承桐城派方苞、姚鼐的风格,创立了晚清古文的“湘乡派”,所作古文,有雄奇瑰丽的意境,为后世所称道。曾国藩宗法桐城,但有所创新,其所选编的《经史百家杂钞》,绝非桐城派可及。清末民初严复、林纾、谭嗣同、梁启超等均受他的文风影响。其所著《求阙斋文集》、《诗集》、《读书录》、《日记》、《奏议》、《家训》及《经史百家杂钞》、《十八家诗钞》等,不下百数十卷,名曰《曾文正公全集》,留传于世,此外有《为学之道》、《五箴》等。

孟云飞:曾国藩书法简论 | 美术趣闻

三、书法

1.取法

曾国藩书法源于深厚的传统帖学基础,他习字极其勤奋,不管是驰骋战场,还是赋闲在家,都不忘翰墨之乐,他对于子女临习碑帖要求极其严格,这在他的家书中有记载。

曾国藩是以文治武功名世的,书法对他来说实乃余事,不论十年寒窗苦读,还是在京为官,甚至在沉重的军务中,他一如既往地坚持练习书法。曾国藩充分利用在京师13年的便利条件,广为交游,博览群书,深入细致地学书治学。马宗霍《霎岳楼笔谈》记载曾国藩言语:“余自三十时已解古人用笔之意……欲将柳诚悬、赵子昂两家合为一炉,亦为间架欠工夫,有志莫遂。”又云:“余既奉欧阳率更、李北海、黄山谷三家以为刚健之宗,又参以褚河南,董思白婀娜之致,庶为成体之书。”身处咸、同碑学广播之际,曾国藩理所当然地受到碑学影响,但作为庙堂重臣,正统的书法审美趣尚也同时左右着他。因此,他选择欧阳询、李邕、柳公权,既不失庙堂正格又具碑之刚健;至于取法赵子昂、董其昌,则受皇家正统趣味之感染。这种审美选择也颇为合乎曾国藩的为人处事之道,外圆内方。他的书法浑厚顿挫,骨力内蕴而不失遒媚。其书法风格不拘一体,保持着多样化的风格面目。其转益多师,尤其喜好何绍基的书风。经常与何绍基探讨书法。

孟云飞:曾国藩书法简论 | 美术趣闻

2.成就

痴于书法的曾国藩一生写过无数的楹联、屏条、扇面,给后人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曾国藩书法的艺术成就,主要是楷书和行书。其风格可以分为40岁前后两个时期。40岁前为颜、柳风格,加上赵、董的神韵,间架宽绰,墨色饱满,行笔舒展,表现出华茂润滋的气象。40岁以后,他弃颜、柳,力追欧阳询、黄山谷,追求雄强豪放一路,书风劲健挺拔而又不失洒脱雅丽,其用笔严谨而不失活泼,用墨肥瘦适度,笔意昂扬。在继承唐碑劲健的风骨中,开创了别具个性的楷书风范。他不同于何绍基取法颜、魏碑,也不同于阮元学习汉《石门》,更不同于包世臣、赵之谦宗法北碑,曾国藩的书法雄强中兼有宋、明婀娜的笔意,可谓刚柔相济。他的行书劲健俊逸,温润柔和,节奏活跃。曾国藩的小楷和小行书作品是清代闪亮的精品。其流传至今的《日记》和《家书》量达200余万字,字字不假思索,信手拈来,特别是中晚期所书,更是沉雄俊秀,生动传神。清代符铸说:“曾文正公平生用力至深,唐宋各家皆有尝习,其书瘦劲挺拔,欧,黄为多,而风格端整”。

孟云飞:曾国藩书法简论 | 美术趣闻

3.习书见解

长期的书法实践使曾国藩对书法的领悟也日益加深。在用笔结体、临帖作书等方面,他有着自己的独到见解。

在执笔方法上,曾国藩不为成法所囿,提出有别于古人的“修脚法”。 他说:“偶思写字之道,如修脚匠之修脚。古人所谓‘拨灯法’,较空灵,余所谓‘修脚法’,较平稳。”(《日记•咸丰十年十二月十五日》)对于“修脚法”和“拨灯法”的不同,曾国藩并未展开论述。我们分析可知,“拨灯法”可以使字显得空灵,而“修脚法”可以使字显得平稳。

在运笔方法上,曾国藩强调“换笔”,也就是“欲上先下、欲下先上、欲左先右,欲右先左”之意。 他在《家书:咸丰九年八月十二日黄州谕纪泽》写道:“凡转折之处,必须换笔,不待言矣,至并无转折形迹,亦须换笔者,如以一横言之,须有三换笔,末向上挑,所谓磔也,中向上行,所谓勒也。初入折而下行,所谓波也。初入手所谓直来横受也。以一直言之,须有两换笔。直横入,所谓横来直受也,上向左引,至中腹换向而右行,所谓努也。捺与横相似,特末笔磔处更显耳,磔波直入。撇与直相似,特末笔更撤向外耳。……凡用笔须略带欹斜之势,如本斜向左,一换笔则向右矣,本斜向右,一换则向左矣。”

孟云飞:曾国藩书法简论 | 美术趣闻

曾国藩对“结体”也很重视。曾国藩继承古人论述结体之法,结合自己的实践,概括为“四法”。他说:“作字之道,点如珠,画如玉,体如鹰,势如龙,四者缺一不可。体者,一字之结构也;势者,数字、数行之机势也。”

与此同时,曾国藩还注重墨色的运用。他说:“以后作字,须讲究墨色。古来书家,无不善使墨者。能令一种神光活色,浮于纸上,固由临池之勤、染瀚之多所致,亦缘于墨之新旧浓淡,用墨之轻重疾徐,皆有精意运乎其间,故能使光气常新也。”

其实,曾国藩不仅仅将书法当做技法来研究,他已将书法和哲学联系起来:“天下万事万理皆出于乾坤二卦。即以作字论之:纯以神行,大气鼓荡,脉络周通,潜心内转,此乾道也;结构精巧,向背有法,修短合度,此坤道也;凡乾以神气言,凡坤以形质言。礼乐不坤。作字而化游自得真力弥满老,即乐之意也;丝丝入扣转折合法,即利之意也。”

孟云飞:曾国藩书法简论 | 美术趣闻

四、结语

曾国藩对书法的追求和审美,崇尚“奇气”,换言之,就是对阳刚之气的追求。他那“寓圆润于秀劲,合雄奇于淡远”的书风,他那“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精神,无论在文艺还是在政治上,都是一股中流砥柱般的力量。

相关文章

  • 艺术市场需要契约么?[图文]
    艺术市场需要契约么?[图文]

    上世纪90年代初,国内基本没有什么艺术市场,远没有如今的甚嚣尘上和繁花似锦。那会儿的画家一提起作品价格,就面露羞色,身上还保留着传统手艺人的内敛谦逊。那时,国内也基本没什么像样的画廊,经纪人和画家之间的关系也比较轻松,可以烹茶论艺、把酒言欢。合作卖画大都基于私交随便有个口头协议,双方互相遵守。一般来说,大抵是一次活动下来,视卖画情况,经纪人从整个销售中提取一些佣金留几张作品而已。大家各算各的账...

    694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2023年度书画焦点人物——张玉明[图文]
    2023年度书画焦点人物——张玉明[图文]

    【艺术简历】张玉明,男,号墨雅斋主。1949年2月生于河北涿县(今为涿州市),现居北京。人物画家,主攻仕女人物。兼攻花鸟山水。毕业于北京东城职工大学工艺美术系。大世界基尼斯记录获得者,事迹入选1991年6月中国专家人名辞典编委会出版的《中国专家人名辞典》第2卷。1968年2月参军入伍。1969年3月入党。在河北省军区,北京卫戍区某部历任文书,政工科干事,科长等职。1980年初在《解放军...

    1234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艺术先锋人物——画家王中恺[图文]
    艺术先锋人物——画家王中恺[图文]

    艺术简介王中恺(原名;王忠凯),祖籍山东。原海军大连舰艇学院美术教官。现居住北京。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国画专业,研修北京画院,结业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课程班。2015年作品《帕米尔之花》被中国美术馆收藏。1999年作品 《大海之子》获“远太柸”《战士与祖国》 军 旅书画大赛银奖。2012年作品《塔吉克姐妹》获“2012吴冠中艺术馆开馆暨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优秀奖并被收藏。20...

    283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振鼎堂”主人的山水痴情[图文]
    “振鼎堂”主人的山水痴情[图文]

    馆藏刘海粟先生泼彩山水长卷(局部)开篇语半生戎马未老翁,归来悬壶寄乡情。幸逢华夏居盛世,满堂山水慰平生。前言“振鼎堂”主人卢振清,德高望重,收藏颇丰。在党和军队的培养下,成为当代社会一著名良医,数十年救死扶伤如一日,服务于人民的卫生保健事业。光荣复退之后,除继续为人民大众诊病治疗服务以外,还因医患关系接触到不少艺术大师,并收藏了其中部分大师的杠鼎力作:如刘海粟大师的《十上黄山》、李...

    1410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浅谈张大千的芭蕉仕女[图文]
    浅谈张大千的芭蕉仕女[图文]

    张大千《芭蕉仕女》水墨纸本立轴125.5×63.5cm大千居士曾在一幅画中题款“信笔为白描,气韵转胜。”中国画自从产生至今,尤重笔、墨二字,即使在“画重丹青”的前唐绘画中也极其重视用笔用墨,宋朝以后,笔、墨二字更成了中国画之灵魂,是中国画最基本的、又是最高的法门。而写意白描恰恰最能体现中国画特点。白描写意是常用的一种人物描写手法,它重...

    1259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印刷的能不能叫唐卡 收藏唐卡需警惕买到唐卡画[图文]
    印刷的能不能叫唐卡 收藏唐卡需警惕买到唐卡画[图文]

    明永乐御制红阎魔敌刺绣唐卡,在2014年秋拍会上拍出了3.48亿港币近年来,随着艺术品拍卖日益火爆,明清唐卡在拍卖市场上屡创天价,唐卡逐渐被艺术收藏者和爱好者所接受,个别拍卖公司还推出了唐卡拍卖专场。然而,市场上出现的唐卡种类繁多、流派各异、题材内容也十分丰富。唐卡本身的绘制过程也十分繁复讲究,其收藏价值更是差别巨大。那么面对市场上各色各异的唐卡,对于有心收藏的人来讲,需要做哪些功课呢?近日,...

    1423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探索秦汉时期物品的真相,解开汉简记载的谜团[图文]
    探索秦汉时期物品的真相,解开汉简记载的谜团[图文]

    要读懂中国历史,要读懂浩如烟海的古代典籍,对其中名物的研究,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坎。与人类生存发展相关的各种名物可以万千计。即使当世人也未必能够说清楚我们身边日常所接触的每件物品,其源流、状貌、生成过程和功能作用,都含有大量的专门知识。更何况时越几千年,地跨数万里。加之各种名物种类繁多,内容庞杂,大到宫殿城池,小到一针一线,有些宏观到国家社会,有些则细碎到不被常人注意。但要把它考证清楚,没有广博的知...

    441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浅谈山水画名家张勤绘画艺术[图文]
    浅谈山水画名家张勤绘画艺术[图文]

    艺术简历张勤,号浮石散人,男,一九六三年五月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海曙书画院画师,中共党员,现为中国艺术名家研究院名誉院长,中国国画协会理事,中国文艺协会理事,中国名家书画院名誉院长,文化部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特邀书画研究员,中国文化艺术城高级书画师,日中友好文化艺术院美术院荣誉教授,美国亚洲美术家协会会员,浙江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宁波市美术家协会会员.鄞州书画院画师.“中国文化市场网”。“中国书画...

    718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2023年度书画焦点人物 —— 么相林[图文]
    2023年度书画焦点人物 —— 么相林[图文]

    【艺术简历】么相林,艺名墨轩,1966年生于黑龙江省肇东市。早年师从著名画家于志学学习冰雪画,近十几年跟随著名画家杨殿生老师学习中国画。系统学习中国绘画理论及现代美学理论,大量临摹古代中国画精品,经常坚持到北方各地湿地写生。特别是细致观察芦苇四季生态变化,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重点研究创作了北方湿地一系列芦苇作品。作品《黑土·十月》入展黑龙江省十三届美术作品展;《芦花恋》荣获黑龙江省第三届中国...

    1129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读懂常玉,便读懂了人间向往高洁的灵魂|揭秘2亿最贵大腿[图文]
    读懂常玉,便读懂了人间向往高洁的灵魂|揭秘2亿最贵大腿[图文]

    阅读正文前我们先来看看近几天朋友圈刷屏的几幅热图常玉《曲腿裸女》 油彩纤维板 1965年作 122.5x135cm2019香港苏富比秋拍成交价;1.98亿港元与其说常玉卖的是不可再世之才华,不如说常玉卖的是遗世的独立与寂寞。常玉和他的女人告诉我们,好作品总是让人节外生枝可以黄,就能红一个人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种生活常玉是一坨让他们趋之若鹜的“狗屎”潜台词:他们都认为自己超越了...

    301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我在长三角看展】在徐渭艺术馆遇见不规矩的他[图文]
    【我在长三角看展】在徐渭艺术馆遇见不规矩的他[图文]

    周亮工在《读画录》卷一中写道:“章侯儿时学画,便不规规形似……人但讶其怪诞,不知其笔笔皆有来历。”可谓是总结了陈老莲一生的作画特点,怪诞而不规矩,却又不失其味,不脱离其描绘人、山、花的本质。位于绍兴的徐渭艺术馆开设了“高古其骇——陈洪绶书画作品展”,陈洪绶字章侯,号老莲,是明末清初时期的书画家,绍兴诸暨人士。很多人第一次看到陈老莲的人物,一定会有些不习惯,以现在的审美眼光,陈老莲笔下的人物脑...

    1554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山水画名家张建国作品赏析[图文]
    山水画名家张建国作品赏析[图文]

    艺术简历张建国,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班,中国国家画院山水高研班,美国美联大学艺术与哲学博士。艺术创作曾于1997年获得《世界华人书法展》金奖。1999年《全国诗人书法家画家作品大展》成就奖,《炎帝杯全国书画大展》金像奖,《金丝猴杯全国书画展》金奖。2008年入选《全国首届山水画双年展》等。2013年入展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举办的《大家之路——当代名家邀请展”》。2016年7 月入展国家林业部...

    1943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侠道心肠是艺术家应备的品格[图文]
    侠道心肠是艺术家应备的品格[图文]

    供养人(木版水印) 张大千尹舒拉示苏渊雷、周练霞合绘扇面《梅竹图》,才子佳人之作也。苏先生生前,对周氏赞赏有加,称之为“七十犹倾城”。吾友旭光君忆,苏老晚年,身边时有秀美女生陪伴。苏夫人管得严,说是“老不死”。某次,与旭光去菜市,过女学生处,与之交代某事毕便辞。回头对旭光交代:“此事回家不可告之师母。”袁世凯发迹前,曾随张謇学,袁尊张为恩师。初来书必称“夫子大人函丈”。任山东巡抚后,书信称呼为...

    425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曹喜蛙:文人画是中国当代艺术的前身[图文]
    曹喜蛙:文人画是中国当代艺术的前身[图文]

    齐白石 青蛙 图片来自网上当代艺术的现代策源地无疑来自西方,这毋庸置疑,也不用讨论,但中国当代艺术要发展肯定需要寻找自己的前身,至于这个前身是肉体的躯壳还是精神的灵魂显然还需要讨论。实际上这个讨论的目的,就是要解决当代艺术的中国化问题,如果中国当代艺术没有中国化那就依然很虚弱,一定会经不起大风大浪的考验,风一吹所谓中国当代艺术就会无影无踪,不管现在多么火爆,也等于没有存在过。中国当代艺术寻找...

    789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2022年中国最具影响力人物专题报道:李海军[图文]
    2022年中国最具影响力人物专题报道:李海军[图文]

    李海军,河北武安人,原海军航空兵专职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老家》入选第十届全军美术作品展览;《迎着朝阳》《训练间隙》入选第八届万里海疆画展;《战友》入选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八十周年美术作品展览;《圣地》入选第十八届全国版画作品展览;《2008年5月12日》入选感恩·重建一一纪念5.12汶川大地震一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览;《抢滩》入选第九届万里海疆画展;《小憩》入选“庆祝新中国...

    934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