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追溯国画大师李苦禅的艺术之路[图文]

时间 : 04-09 投稿人 : 康儿 点击 :

追溯国画大师李苦禅的艺术之路 | 艺术美文李苦禅(1899-1983年)

李英杰生于山东省高唐县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李家世代务农,大字不识一筐,可李英杰却是眼目聪慧。有着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美誉的高唐,处处充盈着浓郁的民间艺术氛围。草台班子唱的大戏,关公庙里艺人在粉墙上描绘的壁画,造屋垒灶时贴吉祥图案,过春节时剪的红纸窗花……这些都成为李英杰最早的艺术启蒙。李英杰爱画画,读书也好,长辈们凑些钱和米面,让他读完私塾后上了县城里的中学。

中学时代,李英杰随绘画老师孙占梅学画花鸟,因天资聪颖、勤学苦练,画艺大有进步。1918年,李英杰揣着父亲借来的4块大洋,趁暑假期间赴北京学艺。在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他有幸受教于徐悲鸿,学习炭画及素描。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先进的学术思潮,北京这座六朝古都深深地吸引了李英杰,他决定留下来继续深造。他先考入北京大学附设的留法勤工俭学会半工半读,在视野上打开了新世界的前景。之后,李英杰再次来到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学习,并常到北京大学中文系旁听,很幸运地听到了蔡元培、李大钊、陈独秀、梁启超等一批中国精英及英国哲学家罗素等人的演讲。

1922年,李英杰考入国立北京美术学校西画系(即后来的北京艺专),开始接受正规的美术教育。昂贵的绘画材料,使家境贫寒的他苦不堪言。经朋友介绍,他到车场租了一辆人力车,利用晚上时间拉洋车挣钱。这期间,他节衣缩食坚持学习,甚至拾取人家丢弃的铅笔头磨砺素描功夫。最艰难的时候,只能每天以粥度日,撒上些最不值钱的“虾皮糠”。同学林一庐见他生活如此窘迫,便赠送其艺名“苦禅”。苦,即苦难的经历;禅,古称写意画为禅宗画。李英杰欣然接受。改名后的李苦禅自强不息,并以苦禅之名行世,使自己进入书画大师的行列。

追溯国画大师李苦禅的艺术之路 | 艺术美文李苦禅 墨荷

李苦禅在北平笺画店内看到齐白石的水墨画,觉得很美很对自己的笔性,于是决定前往拜师。也没有引路的朋友,他辗转打听到齐白石的住所,进门之后自我介绍,表示因喜爱齐先生的画而想拜齐先生为师。面对这自己找上门来的穷学生,齐白石开始有点矜持,但心头很快涌上一阵感动。他让李苦禅写下自己的名字,随便画了张画,觉得这小伙子笔性好就点头答应了。

师从齐白石后,李苦禅深刻体会恩师“学我者生,似我者死”的含义,常伫立一旁静观先生运笔作画,仔细体会他的用心用意,而不仅仅追求画面的形似。此外,他还广撷博取,从古今中外的绘画大师那里吸取营养。“古人、外国人好的东西都可以学,路子要宽。青藤、八大、石涛要学,达·芬奇、罗丹也要学,学人家的法子,画自己的思想稿子。”为了在自己最有体会的题材中“创造自家的造型,自家的笔墨”,李苦禅开始有意避开白石常画的题材和构图,“虾、小鸡、蟹都是齐老师常画的,早已创出了自家面貌,若再跟着画,就脱不开他,创不出来了。”

1924年,李苦禅画了一张鱼鹰图拿给齐白石指点。不想,齐白石正好也画了张类似的作品,只是取景角度有所不同。师生两人不约而同将鱼鹰首次纳入写意花鸟题材。齐白石感慨颇深,当即题道:“余门下弟子数百人,人也学吾手,英也夺吾心,英也过吾,英也无敌。来日英若不享大名,天地间无鬼神矣!”1925年,在北京国立艺专毕业展览上,除了油画作品,李苦禅还展出了8幅写意花鸟画,笔墨洒脱,意境高远,校长林风眠观后将其全部买下。

1925年,李苦禅从北京国立艺专毕业后,应聘到北京师范学校与保定第二师范学校教画。虽然两地奔波,但辛苦并快乐着。此间他生活渐稳定,在画艺上也突飞猛进。1928年李苦禅与王森然结拜为异姓兄弟。这一年还有件值得庆贺之事,他与才女凌成竹结婚了。

追溯国画大师李苦禅的艺术之路 | 艺术美文李苦禅 空如梅放图

李苦禅学画有所成就,固然离不开恩师齐白石,还离不开时任北平艺专校长的林风眠的提携。1928年,国立艺术院成立(中国美术学院的前身)。林风眠寄了信件给李苦禅,意欲聘请他担任教授。李苦禅辞去北方两所学校的教职,打点行李急速南行。李苦禅很快融入这个集体,并与潘天寿结为好友。年纪相仿的两人每天晚上都要在宣纸上进行一场“赛墨”比试,因此还有了“南潘北李”的美誉。在杭州的李苦禅把潘天寿的画寄给齐白石看。齐白石在回信中盛赞潘郎的天分和胆量。

没有了衣食之忧,李苦禅更加专注地探索中国画变革之路。早年打下了坚实写生功底的他,开始深入研究禽鸟结构,观察其动态与习性,尝试把写生与中国画的笔墨进一步融合。为了突破画界陈陈相因的陋习,李苦禅在艺专教务会议上提出将中西画合并排课的建议,并带领学生到西子湖畔写生,力促中西绘画之融合。李苦禅虽强调写生,但并不以写生为目的,而是希望通过速写去师法自然,体会造化,进而达到物我交融的境界。“有不少人在速写上很有功力,却一辈子也画不到宣纸上去。为了留住速写感受,我往往在速写回来之后立即进行笔墨练习,在宣纸上反复琢磨。久而久之,就能用笔墨深入地表现自己的速写体会。”为了使学生尽可能地多学东西,李苦禅采取了亲手示范、边教边画的办法,学生有不明白的,他立即挥毫示范。所以,他的学生几乎每人手上都有他的原作,少则三两幅,多则10来件。

李苦禅与潘天寿两人都是画大写意的,审美取向上颇一致。潘天寿看似温和寡语,其实性格倔强,个人气场极其强大。看到潘天寿用大笔作大画,用笔未到意处辅之手指,李苦禅深感震憾。李苦禅学到了寿兄用大笔作大画的气概,学到了辅以手指,更学到了潘天寿的以褚石为基调的染色法,他的笔墨、构图、题材、用色等,明眼人一看其画,即知带有潘氏风格特征,不明底里的人还以为李苦禅曾名列潘天寿门墙。直到晚年李苦禅启用了超级大写意笔法,这才摆脱了潘氏的烙印。

李苦禅真正在中国画坛大放异彩是在1946年。抗战胜利后,李苦禅被时任北平国立艺专院长的徐悲鸿聘为该校国画教授,并被推选为首届中国美术作家协会常务理事。同年,为庆祝抗战胜利一周年,李苦禅参加了在北平中山堂举办的中国百名书画家书画大展。当时与蒋雨浓、王青芳、白铎斋并称为“京中四怪”。新中国成立后,李苦禅转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追溯国画大师李苦禅的艺术之路 | 艺术美文李苦禅 渔鹰图

1976年,李苦禅恢复名誉和教授职务。1977年,李苦禅当选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为文化部中国画创作组(为中国画研究院筹备机构)作画二百余幅。1979年,李苦禅为人民大会堂作巨幅《松鹰》和《盛夏图》。1980年,李苦禅为人民大会堂西藏厅作巨幅《墨竹图》和《劲节图》,同年他应邀担任了全国政协委员,参加了《中国花鸟画》、《苦禅画鹰》和《苦禅写意》三部科教影片的拍摄等。

李苦禅继承了中国画的传统,吸取石涛、八大山人、扬州画派、吴昌硕、齐白石等人的技法,在花鸟大写意绘画方面富有特色。他的画作具有气势豪放形象鲜明的风格,树立了大写意花鸟画的新风范。他用自己的审美观点和表现手法,创造出许多艺术形象。李苦禅画花鸟,有一定写实的成分,但不是对自然物象客观的描摹,而是凝练后的创造。他的画在随意中蕴含着朴拙之气,自然含蓄中吞吐着阳刚之气。李苦禅晚年的作品达到了笔简意深的艺术境界。

“大”是李苦禅绘画显著的特点。巨幅《盛夏图》是用四幅丈二宣纸接成而画,面积达到22.04平方米。其荷花如盆,荷叶如盖,荷梗如臂,盛开的荷花,山石,水鸟,组成了庞大的画面。《墨竹图》是用三张丈二宣纸拼接起来的巨幅。李苦禅作画喜欢用重墨,善用泼墨、焦墨,水墨晕染,用大笔画大画。李苦禅谈体会时说墨要厚才耐看。色也要当墨用,不论红还是绿都能达到墨分五色才好。如《盛夏图》,第一层是近岸,用浅赭石着色。第二层是用线和浓墨画茨菰、水草,第三层用淡墨画荷叶用红色画荷花。第四层是画面的画眼巨石和水鸟,第五层是后面的荷花……

李苦禅经常以松、竹、梅、兰、菊、石、荷花、八哥、鸬鹚以及雄鹰等为题材作画。如《教子学飞翔》,画了依附在老鹰背上、跃跃欲飞的鹰雏。方形眼眶,斧形的利嘴,强调鹰与雏的相对。斜三角的整体造型,向上飞去的整体动态。李苦禅画鹰多为“静态”的鹰,多为蹲视姿态。如《松鹰图》,数只雄鹰立于山颠,蓄势待发。

李苦禅是中国当代国画家和美术教育家。他将西方雕刻、绘画方法、绘画精神融入国画教学。利用西方写实造像的理念去观察对象,潜心探索中国大写意艺术。率先将京戏作为“传统美学与文化艺术之综合”引进美术教学之中。李苦禅认为单一的画画是小道!比画画更高的还有书法,书法之上有诗文,再上一层是音乐,最高层次是先贤的哲理,也就是大道。

“我终身从事美术教育和写意画的职业,人称是‘探讨真、美、善’的,但我的艺术生涯却是大半和艰难困苦相连的。”多年后,李苦禅回忆起自己的艺术生涯时如此感叹。

相关文章

  • 扇面书画收藏风生水起[图文]
    扇面书画收藏风生水起[图文]

    最近,北京、上海、长沙等地扇面书画拍卖异常活跃。 均为资料图片林华最近,北京、上海、长沙等地扇面书画拍卖异常活跃。特别是名家扇面书画精品受到越来越多藏家的追捧,其艺术价值及收藏价值也被深度挖掘。由于书画的甄别专业性十分强,分析人士建议藏家,不仅要从艺术欣赏上判断,还要从工艺价值的角度来分析,即考察成扇本身的质地材料、扇骨的材料和工艺、扇面的制作精良程度等。扇面书画...

    1172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手串风带热小众榄核雕[图文]
    手串风带热小众榄核雕[图文]

    榄核雕件文、图 记者林琳“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在语文课本上曾有一篇古文《核舟记》,写的是榄核雕是怎么制成的,为许多人学习过,但是真正了解榄核雕的人却不多。由于“手串潮”的掀起,作为手串材质主要之一的重新获得人们的关注。市场行家认为,榄核雕作为中国工艺美术里极为精彩的一个小门类,虽然价格很难出现翻天覆地的暴涨,但未来将有较大的升值空间。虽然有行家认为榄核雕的起...

    1830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新藏家”需要关注的3个收藏品类[图文]
    “新藏家”需要关注的3个收藏品类[图文]

    在当前全球经济从增长到衰退的大背景下,石油、美股、黄金等投资门类跌宕起伏,持有资金的投资者都在寻找新的投资方向。对于大众的投资来说,不仅是货币基金,近期债券基金也罕见下跌,截止5月18日,余额宝平台接入29只基金产品中7日年化收益率最高的为2.227%,其余产品均在2%以下,最低为1.167%。专业人士分析说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大部分货币基金的7日年化收益率将在2%以下。某基金近6月业绩走势艺术...

    448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刘沛沛的艺术人生[图文]
    刘沛沛的艺术人生[图文]

    刘沛沛绘画展海报刘沛沛画说刘沛沛者,油画世家,艺脉渊薮,一枝独异。昔,与吾同窗,破百卷之书,写千人之貌,识众民之心,川军油画,早年每多骁勇,然拘于乡土伤痕,唯沛兄孤诣瞻远,创作《我们在社会中》观照时代,实中国当代油画之精神先锋一也,形式碑程,叹不逢时,匠心寂寥,画史必当钩沉者也。沛兄早蒙黑格尔氏历史哲学之启,又激情沙场岁月,凝目秦砖汉瓦,作《垓下之战》、《赤壁之战》等数鸿篇,使中土绘艺,又...

    1494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天地玄黄,金墨无界——韩明在古今中西之间构建永恒[图文]
    天地玄黄,金墨无界——韩明在古今中西之间构建永恒[图文]

    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与奥林匹克一路去同行,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到2014年南京青奥会,再到2022年的北京冬奥会与2023年的中国奥艺会,中国与奥林匹克的四次“约定”,充分彰显了奥运会坚定的参与者、奥运会精神积极的践行者的大国担当。百年余来,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历经风雨,砥砺前行。在全球疫情共克时艰的当下,艺术文化越发成为跨越国界的重要纽带。在北京冬奥会即将来临之际,期待着更多艺术家携起...

    887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被山水遮蔽的水墨——朱尽晖作品解读[图文]
    被山水遮蔽的水墨——朱尽晖作品解读[图文]

    主持人语:在中国近现代美术史研究中,有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这个群体中的艺术家并非创派大家,但是同样不可或缺,深入研究探讨他们的美术史价值,是更全面、客观地认识20世纪美术史的关键。本期[时代人物]诸乐三就是这个群体中的一员。诸乐三是20世纪杰出的金石书画家,与潘天寿、吴茀之并称为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三老”。诸乐三在“诗书画印”全面继承吴昌硕艺术的同时又自具面目,并将其引进到中国美术学院...

    917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西方近现代重要绘画的成就来自中国[图文]
    西方近现代重要绘画的成就来自中国[图文]

    陈传席(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著名美术史论家、美术评论家)《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6年03月08日 第 08 版)人民日报海外版开展的中国画“强元”课题非常及时,非常必要,我表示赞赏与祝贺。为什么需要开展这样的“强元”课题呢?因为近代以来,中国人一直有一种盲目的崇外心理和自卑心理,这就需要“强元”,强我们民族这一元。在此,我主要讲四个方面。第一,“强元”课题主体意识明确,具有现实意义...

    535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这些艺术家创作的花卉题材艺术品有何特别之处?[图文]
    这些艺术家创作的花卉题材艺术品有何特别之处?[图文]

    花长期以来在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通过它们的美丽和象征意义影响了时尚、设计和文学。几个世纪以来,艺术家们一直从植物中寻找灵感。花在视觉、嗅觉和触觉上所具有的特殊品质,以及它们与爱情、女性和自然界的联系,也为无数现代和当代艺术家的作品提供了灵感。无论是文森特·凡高(Vincent van Gogh)富有表现力的向日葵、乔治亚·奥基夫(Georgia O’Keeffe)盛放的花卉,还是村上隆俏皮、拟...

    1813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开创大写意虎的新篇章——刘光达开宗立派[图文]
    开创大写意虎的新篇章——刘光达开宗立派[图文]

    【艺术简介】刘光达,字啸天,1941年出生于河南省商丘市,书画世家,现居北京,早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为艺术事业奋斗近60年,从事油画、山水、花鸟、走兽。近20多年,专攻水墨大写意老虎,成为画坛少有的别具一格的大写意虎专业画家,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协会员、中国书协会员,中国书法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艺术研究院院艺术委员,世界艺术家联合会(中国区域)理事,中国国学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艺术家...

    1600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访武夷山丹霞书画院院主蒋关民先生[图文]
    访武夷山丹霞书画院院主蒋关民先生[图文]

    蒋先生上世纪七十年代就读于四川省壁山师范学院美术专业,后入厦门大学艺术学院国画研究班深造 。曾先后受教于朱振群、陈厚德、严松父、周百溪、温读耕、魏传义、马振声等名师大家。集众家之长,山水、人物、花烏皆能画,是位全能型的画家。蒋先生曾荣获香港`东方水墨佳作奖‘,`翰墨中国金奖‘,`中国画小品精品奖‘,`吴道子画圣杯银奖,`2005书画百杰称号,`2015中国书画海选大赛银奖‘。部分作品为国内外博物...

    1572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刘玉来:杨达林先生评我的画[图文]
    刘玉来:杨达林先生评我的画[图文]

    我与杨达林先生每见面便聊个没完,其中的原因除了彼此间性格比较合得来外,与同是老北京人不无关系。在谈到许多事和见闻时共同语言比较多。所以我们具体如何相识的,至今我仍然记忆犹新。杨达林先生是北京画院的一级画师,我在北京艺术研究所任职,和他之间虽同属北京文化局系统但一直没有相识的机会。有一次我到画家方楠那里去,方楠当时在北京文艺作版面编辑,负责在封皮刊登一些书画作品。记得在他那里我见到了杨达林先生刊登...

    1743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书画家陈云谷诞辰100周年纪念[图文]
    书画家陈云谷诞辰100周年纪念[图文]

    陈云谷先生(1915-2006),乐清慎江人。年少于书法有慧质,十二岁即为邻里书写楹联。三十年代中期就读于阜山师范,师从名儒王蕉生,打下国文基础。毕业后入温州中学工作,为人诚挚,为学勤苦,为事敏锐。又受吴志屏提挈,进入地政部门,青云直上,业绩卓著。吴爱才心切,授以李北海笔法。中年坎坷,铸其坚毅旷达品性。晚岁隐于乡间,游心田园,醉研翰墨。近九十岁始受温州书坛重视,与温州陈铁生、苍南萧耘春举行联展,...

    1742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潘天寿“一棵松树”2亿多![图文]
    潘天寿“一棵松树”2亿多![图文]

    中国嘉德2019年秋拍预展中的潘天寿和李可染作品11月18日晚,中国嘉德2019年秋拍“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近现代”专场中潘天寿巨作《初晴》以2.0585亿元成交。这件作品从1.2亿起拍,经14轮竞价,以 1.79亿落槌。这也是潘天寿作品在拍卖市场中的第三高价。同一场李可染《井冈山》以1.38亿元成交再创新高。《初晴》是潘天寿在1958年接到任务为杭州西子湖畔华侨饭店而作,潘天寿与好友...

    1417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回顾国内人体油画拍卖二十二年[图文]
    回顾国内人体油画拍卖二十二年[图文]

    邵晶坤《人体》 65×80cm 1997嘉德春拍成交于4.4万元杨飞云《人体》 85×74cm 1998嘉德春拍拍出8.8万元靳尚谊 《坐着的女人体》 90×60cm 2004嘉德春拍拍出121万元人体油画属于油画的一种,归于肖像画派,是专门针对人体为主要对象的油画创作方式。有关人体的艺术起源于西方,古希腊文明的已经有2000多年的发展史。西方人视人体为纯洁、真诚和美的化身。最早的裸体艺术...

    1062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山河锦绣歌盛世翰墨飘香迎国庆——贾双武彩墨庆十一[图文]
    山河锦绣歌盛世翰墨飘香迎国庆——贾双武彩墨庆十一[图文]

    2022年10月1日是我们伟大的祖国73周年华诞,同时举世瞩目的党的二十大也即将在这火红的金秋十月召开。十月,注定是一个伟大的节日,它蕴含了中华民族崛起的豪迈,同时也凝聚了无数华夏儿女的盈盈心语和无限祝福。在这样一个举国欢庆的时刻,各行各业都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表达对祖国母亲深深的热爱,画家贾双武先生展卷挥毫用他精美的画作,表达了一位艺术工作者对祖国大好山河的赞美,和对祖国母亲深深的祝愿。贾双武...

    934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