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艺术家梁远苇于威尼斯的个展“勘玉钏”刚刚结束,这位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的艺术家再次于欧洲文化之峰探索中外古代艺术文化的当代重构。在多少年如一日的创作中,梁远苇以不断“探索笔记”式的创作笔触不断将自身情感与文化积淀孕育其中。此外,她还刚刚与劳斯莱斯等奢侈品牌进行合作,探索艺术与商业的某种共振。本周,“凤凰艺术”前往这位艺术家的工作室,谈论她的创作与合作。以下是“凤凰艺术”为您带来的采访报道。
我深知封建悲剧性的人格并没有在我这个中国女性的基因里真正消失。我需要一直借各种机会提醒自己,不要去重启这一部分的基因。
——梁远苇
艺术家梁远苇
梁远苇是自信的。
这种自信从这位充满激情的女性艺术家的言语、眼神、动作,以及某种不屑和执着的表情中散发而出。抛开社会背景,就其自身而言,这种自信也存在于一个略显矛盾的艺术语言中:梁远苇一方面从中国与西方古代经典绘画及湿壁画中持续地提取经验与灵感,神游诸先贤所面临与解决的困境;而在另一方面,艺术家却又对各式僵化的固有观念嗤之以鼻,这种时刻保持对抗的态度或许也是其自信的另一个战场——“凭什么你会觉得是这样?我就要这么做!”而这似乎可以从对艺术家本人意义重大的早期作品“U Must Be Strong”的不断重复叙事中看出其灵魂本体——她用一台老式打印机和两卷卫生纸共重复敲打出 44遍“U Must Be Strong”(你必须坚强),乌利·希克最终也只买到了其中的一卷纸,而与那台承载着“梁远苇”的打印机始终无缘。
《 Umustbestrong 》
这种自信也从梁远苇她慢而又慢的创作与生活状态中浮现——观看她的创作演变就像是在观看一部老电影,或是坐在车里看着窗外的风景向后逝去,景观一帧一帧缓慢又坚定地延续,而虽然自古以来艺术家往往以几十年如一日的苦琢而著名,但在当下的艺术圈,这种以修行般坚持绘画的艺术家却也不多了。梁远苇往往从一个偶然间看到的日常实物或是现成纺织品出发,提取、投入进其中的某种图示与规律的范式,如同放大镜一般不同深入其形式背后的本质,然后在如数学家笔记式的“劳作”中重复、修改、推导、提炼、转变、延续其已有的规范,并在一开始的机械复制状态时就已然坚信自己会在创作中的某个节点中产生属于自己的角度和关系——这种角度可以被看作是艺术家与时代的切入斜度,也可以被称为艺术家与艺术语言那永生无法分离的纠葛,而“绘画在这里始终是一种态度、过程、行动而不是静止的当代图像”,或者说,是艺术家在生活中的一切行为,都可以被看作是其创作出的绘画。而梁远苇的作品看似温柔,但始终抱有某种中国文人、精英主义或知识分子的高傲与抽离。
《生活的片段16》,2008年,亚麻布上油画,160 x 190厘米
《石榴》纸上口红,21X21cm/每幅 35幅一组 2011—2012
《Untitled 2014.1》亚麻布油画 100x80cm 2014
虽然每一个描述梁远苇创作过程的人,都无法逃离使用“重复艰涩”、“苦修”、“劳作”这类苦行僧般的语言。但在同时,她与奢侈品牌的合作也同样暗示着其更为宽广的视角,在中国,像梁远苇一般年纪就与诸多品牌进行合作的艺术家并不多见——在今年与劳斯莱斯的艺境藏珍合作项目中,源于自身中央美院设计系(当时叫做视觉传达)本科四年的教育背景以及毕业后设计相关的工作经历,艺术家完全懂得如何与品牌合作,她熟稔的画面控制力是其了解大众的喜好和达成的手段。而在她与导演李玉的对话中,她也曾如此解释道:“做艺术不是死磕死扛,最终还是要想办法把自己的想法传播出去。不能总把艺术设定成和别人对立的状态,非要走极端不可。”
梁远苇与Fendi合作
梁远苇与Dior合作现场,归于尘埃,亚麻布上油画,300 x 250 cm,2012
此次全新劳斯莱斯幻影上市以来最令人关注的变化之一便是其内饰中饱受赞誉的“艺境藏珍”画廊。全新幻影的仪表台由一整块密封玻璃覆盖,为客户在专属座驾中展示艺术品味提供了一次前所未有的机会。由设计总监贾尔斯·泰勒(Giles Taylor)带领的劳斯莱斯设计团队最重要的工作职责之一就是深刻理解远超汽车范畴的奢华世界。设计团队从时尚、艺术及设计领域汲取灵感,不断审视这些专家们在各自专业领域的成果,提升自己的技能与知识,从而突破汽车设计通常的局限。 “艺境藏珍”画廊就是一个杰出的例子:它是一片由客户激发灵感、委托定制、展示、欣赏和自由表达的区域。它由一整块玻璃密封在世界上最伟大奢侈品的仪表台上,并邀请世界诸多艺术家合作创作,这一创意进一步展现了劳斯莱斯无以伦比的高级定制愿景和精致的材质与工艺。同时,本次也是劳斯莱斯在全新幻影项目中合作的唯一一位中国艺术家,而他们选择了梁远苇。
第八代劳斯莱斯幻影
从尼采的“上帝之死”到阿瑟·丹托的“艺术之死”,在如今,似乎一切宏大的叙事都逐渐被日常生活中所淹没与取代,而现代社会所带来的商业产品与广告,更是成为了包裹并维持人类社会运作的必要产品与机制。于是,在此时,法国哲学家鲍德里亚提出艺术并没有死亡,而是融入、充斥于当代社会日常生活之经纬的符号与影像之流。而造成这种“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根源,就在于商业与艺术的共存、共振,甚至是妥协。
“创作这件作品肯定要去参观劳斯莱斯工厂,要了解劳斯莱斯的品牌文化背景以及全新幻影是怎样制造出来的。劳斯莱斯是一个有悠久历史的品牌,拥有极大的影响力,劳斯莱斯幻影不仅仅是一件工业产品,也是人类文明史的一个文化符号,参与建构着社会的价值观,这都是非常特别的,我需要去用心感受,也让我产生了强烈的认同与共鸣”
艺术家工作室
而在本次与劳斯莱斯的合作创作中,梁远苇更是着重强调了这种共振,以及创作时的共情。在访问位于英国西萨塞克斯郡(West Sussex)的劳斯莱斯汽车古德伍德工厂时受到英格兰乡间秋色的启发,将这一灵感应用到为全新劳斯莱斯幻影“艺境藏珍”画廊所创作的艺术品中——这件作品将被“嵌入”车上的仪表盘中。而肥沃的土壤,繁茂的植被,红、黄、绿相间的绚烂色彩,这些充满英格兰乡村气息的特征都源于艺术家本人坐在车中的感受及观看,在时间中慢慢浮现。而这种感受同样会在未来的车主的心头浮现——从使用单纯的木材或金属材质,到汽车行业不常见的复杂材质,并以浮雕手法增强艺术效果,“艺境藏珍”画廊将劳斯莱斯汽车为客户提供的定制体验提升到了全新境界。
梁远苇_秋的调色板
梁远苇与劳斯莱斯合作作品“秋的调色板”
颜料的大量运用使得作品中的植物与几何图案的雕刻感更加清晰,作品纹络得附加填充,彰显出类似绸缎的质感与色调。她的作品通过精湛的绘画技巧捕捉到织物的特点与质感。梁远苇用看似随意的笔墨从左至右的勾勒出了优美意境,在这样一个静谧沉思的景象中,只要用心感受,就会有更多发现。
劳斯莱斯历代幻影
第一代
第二代
第三代
第四代
第五代
第六代
第七代
第八代
对于艺术家自身而言,安静的美丽是其驾轻就熟的创作方式。真正让她保持激情与趣味的,是对于这件合作作品观看的方式。当她坐在车里时,梁远苇不禁重新思考不同观看方式下对于艺术本体的创作与理解——观者被近乎强迫地要求在一个小型空间中长时间、近距离地与艺术作品相处。不同于一般观众在画廊或美术馆平均一分钟的快速浏览与瞥视,这种近乎“凝视”的观看方式使得观者可以完全沉浸在梁远苇的绵密线条,文脉和情感的传承与共振中——而这种“慢”,也在无形中与艺术家自身的“劳作”方式相契合。“这件作品形式是一件狭长的横幅,我第一感觉是就像中国古代文人所欣赏的长卷,从一边到另一边逐渐展开,慢慢的去阅读,这是很特别的。在仪表台的这个位置,驾驶者、副驾乘客和后排乘客,由于所处的位置不同观看到的角度都不一样,阅读这件作品也是一个不断展开的过程”,她解释道,“所以这件作品完成后是有一个阅读方向的,有具体到抽象的变化,它里面有具象的形,也有色块,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它是具象的,但整体上又是抽象的。色彩方面有很多对比的关系,但又不那么强烈,有一些东西反复出现,但你会发现这些对比的强弱是不一样的,就像欣赏音乐作品的时间性。欣赏这件作品是一个阅读的过程,与时间的流逝有关,也是我坐在车里看窗外景色变化的感受。你对事物的认识是在经历了一个过程之后产生的印象,而不是一望即知。”
艺术家工作室摆放作品
当然,艺术与品牌的合作或许会有被视作“破坏艺术纯洁性与独特性”的风险,但事实上,由于现代媒介的不断变化与延展,审美泛化或审美价值的扩散早已是社会必不可少的构成。艺术与生活的界限已经被"内爆"(Implosion)所抹平,鲍德里亚认为,现在"一切事物都趋于审美化"、"世界上所有的工业机构都要求具备一种审美的维度”、“世界上一切琐屑的事物都在审美化过程中转变"。唯美主义者在一个世纪之前所梦想的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已经成为司空见惯的现实,而且其形象化、艺术化的程度远远超出他们当年的想像。
而在梁远苇本人看来,严肃艺术是一个极其小众的领域,而品牌则是一个大众领域,社会影响力要更加强大,但如果品牌和艺术家刚好在价值观上产生了共鸣和一种共振,就会让这种文化的影响更加扩大与深化。而梁远苇正是曾这样评价她的委托定制作品:“在了解对方的人文环境、自然环境之后,我将这次访问带给我的印象作为灵感创作了艺术作品。我想抓住那种感觉,并能够再现出来。那感觉是精致而复杂的,让人沉醉其中。”
艺术家工作室摆放作品
“一个人身上有千万个别人”,梁远苇曾经如此说道。而如何不被图示或商业拉扯浮沉?在几十年如一日的艺术生涯中,今年刚好四十岁的梁远苇越来越避开年轻廉价俗气的张扬,以一种在这个网络化与工业化最为显著的时代,继续在一笔笔地手工绘画实践中,将自身的时间累积、个人体验以及精神体验与古代先贤的传承一起,在当代的细密笔触中,重新定义“绘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