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海昏侯墓马蹄金铭文重构中国书法史?[图文]

时间 : 03-28 投稿人 : 蛋蛋 点击 :

海昏侯墓马蹄金铭文重构中国书法史? | 美术知识

麟趾金

近日,“秦汉文明特展”亮相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其中海昏侯墓出土的马蹄金、金饼和竹简闪亮夺目,惊艳世界。

中国江西南昌的海昏侯墓是2011年3月被发现并开始考古发掘的, 2016年3月2日最终确定墓主为第一代海昏侯刘贺,成为目前我国发现的面积最大、保存最好、内涵最丰富的汉代列侯等级墓葬,入选2015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对研究中国汉代政治、经济、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海昏侯墓已出土1万余件(套)珍贵文物中,既有惊喜不断,也呈迷雾重重。其中,海昏侯马蹄金上文字的破解,成为笔者探赜索隐、钩深致远的既定目标。

字和马蹄金、麟趾金来历之说

资料显示,江西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出土金器478件,重量已超过78公斤。其中大小两种马蹄金33枚,麟趾金15枚,分别刻有“上”“中”“下”三种文字,对此专家还未得出完整结论。

马蹄金呈椭圆或圆形,底凹、中空,形似马蹄。麟趾金是仿瑞兽麒麟之足所铸,呈圆形或不规则圆形,背面中空,口小底大,形如圆形兽蹄。这两种货币曾于1974年在上林苑遗址内发现。马蹄金是西汉皇帝颁赐给诸侯王的赏赐品,非流通货币,相当于今天的纪念币。 《汉书·武帝纪》谓:“元狩元年,冬十月,行幸雍,祠五畤,获白麟,作《白麟之歌》 。 ”颜师古注“白麟”一词说:“麟,麋身,牛尾,马足,黄色,圜蹄,一角,角端有肉。 ”可见麟足是像马足的。又《汉书·武帝纪》说:“三月,诏曰:‘有司议曰:往者朕郊见上帝,西登陇首,获白麟以馈宗庙,渥洼水出天马,泰山见黄金,宜改故名。今更黄金为麟趾袅蹄,以协祥瑞焉’ 。 ”应劭曰:“获白麟,有马瑞。故改铸黄金,如麟趾、袅蹄,以协嘉祉也。 ”汉武帝获白麟后把黄金铸成马蹄形,称马蹄金。考古发现中曾有马蹄金出土,证实了典籍的说法。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徐长青介绍,马蹄金和麟趾金蕴含着汉武帝对升仙的企盼,将马蹄金与麟趾金分赐诸侯王,暗示着武帝给诸侯王的一个许诺,那就是带领他们一起升仙。

马蹄金的制作属性应归于铭文。马蹄金上的文字是经过铸造工艺完成的,有别于“金饼墨迹”的人为书写。在中外古文字和考古界,书写材料都分为硬材料和软材料:金石是硬材料,用刀刻;简帛、简牍、纸张是软材料,用笔写。而金石学是铭刻学,因此甲骨、铜器、碑版上的文字都是铭文,而不是书。据此,海昏侯马蹄金上的文字归于硬材料的铭文,这个是不能混淆的。

马蹄金文字字体应归于楷书。马蹄金“上” “下”字形呈略扁方;“中”字形略长方,横平竖直,笔画粗细一致,无提按变化;起笔收笔的纵横切面,以及“中”字的“口”的四个转折均为90度直角。形态适宜,比例协调,端庄厚重,稳如泰山,合乎“中庸”之道,故归于楷书无疑。

其外在形式应归于“美术字” 。海昏侯马蹄金上的文字,与现代使用的黑体字如出一辙,其字形结构、笔画形态、平衡取势、横竖转折等,无一点点生疏之感,观之仿若现代人铸造的纯金纪念品,活灵活现,与现代人对美术字的属性定义毫无出入,可以据此归于“美术字”体系。

海昏侯墓马蹄金铭文重构中国书法史? | 美术知识

现代美术字现身于2000年前

马蹄金、麟趾金上的“上”“中”“下”三个字同样耐人寻味。从技术层面来看,商周时期的“金文”“钟鼎文” ,都是工匠刻制好模具后铸造出来的,线条曲直随性、文字大小错落、字口清晰准确,说明铸造技术日臻成熟,到了西汉,铸造技术已不是问题。既然如此,在篆书、隶书、汉简等字体通行的西汉,为什么铸造马蹄金时,唯独选用了名不见经传的“美术字”的楷书?

从历史发展脉络上讲,一个书体的演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在钟繇成熟的楷书之前,一定是存在着不断演化、改进、成熟、定型到广为认可的过程,因此笔者认为,楷书至少产生于西汉。1965年的兰亭论辩中,郭沫若认为“自东汉以后,字体又在逐渐转变,到了唐代,便完全转变到楷书阶段” ;龙潜认为“到齐梁之间才逐渐产生了正书” ;于硕说“楷书产生于隋唐” ;徐森玉认为“作为书体的楷书,在三国和西晋初已接近成熟了” 。近年来还有人把楷书的端倪提前到秦乃至战国。而我们能看到最早的楷书作品是三国(魏)时期钟繇的《荐季直表》 《宣示表》等雄视百代的珍品。

海昏侯楷书的意义在于将众流归一。第一次见到马蹄金上的字令人瞠目结舌,不论是马蹄金还是麟趾金,字形结构和风格完全一致,唯美和成熟程度令人震惊,与今人的审美趋向完全一致,这一现象在书法史上尚未见记载。笔者推测当时这种字体还是新鲜事物,为皇家所独享,加之可能尚未列入官方通行字体,应用还不够广泛。但是汉武帝将这一有着很强装饰性的字体铸造在马蹄金上,赏赐给王侯将相,一来可以体现马蹄金的与众不同,二来可以彰显帝王用心良苦和礼贤下士的王者风范,三来通过“稀有、特殊”新鲜字体的使用,让王侯们都对皇帝常怀感恩之情,以平息王侯造反之野心。

从形制上看,马蹄金总体规格一致,但分属于三枚马蹄金上的每个字却是大小不一。“上”和“下”基本相同,而“中”字明显小于另两个字,且小得多,我们可以从装饰性弧形刻线收起处的变化清楚地观察到。但是,有的马蹄金“上”“下”两字的铸就问题令人揣摩:“上”字的笔画边缘凹凸不平,线条中间高、两侧缓缓斜下;笔画的两端即起笔和收笔处,粗细不均;笔画与底板的交接处明显有下陷之感。由此推测,“上”字不是与马蹄金的模具一次铸造成型的,而可能是用带有“上”字的錾子,从背面錾上去的,錾的过程中,由于工匠用锤受力不均,导致出现上述效果,从其它马蹄金看到“上”字周围的效果不尽一致;也有一次性铸造上去的可能,如果是这样,应该是在地震时,墓穴顶板塌落时挤压柔软的马蹄金变形而导致的。两种可能性哪个更接近于实际情况,是需要对全部同类马蹄金比对后才可定论。

这里最值得研究的是“中”字,它的背板上有十分明显的切割、补丁、焊接、磨锉的形态和痕迹。首先,“中”字明显小于“上、下”两字,这传递给我们这样的信号——三个字不是同一个批次、同一个时间、同一批工匠铸造完成;其次,“中”字是先铸造在另外一块金板上,经过精确切割剪裁后,再焊接到这枚马蹄金上的;再次,可以通过焊接后未做认真清理的明显痕迹来判断,两个黄金物体“中”字和马蹄金之间是用黄金来焊接,而没有发现用其它材料焊接的痕迹;加之紧贴着“中”字马蹄金底部面的周围色泽也明显比其他金面的色泽浅且新,边界线则呈现里出外进、不够规则的特点,证明是工匠用锉具锉过的结果,现代技术在焊接两个物体时也是需要对两个焊接点进行锉磨,以增强双方的契合力和稳定性。同样的马蹄金,底部金面却出现上述迥异,由此联想的是,皇帝将诸侯王分为“上、中、下”三个等级,而集帝王侯于一身的海昏侯,独享了皇帝三个层面的恩赐。如果再做些推测,会不会与当时的历法或酎金制度有关?

海昏侯的麟趾金也出现过“上”“中”“下”铭文。三枚麟趾金规制统一,其上铭文的字体、结构与马蹄金基本一致;三个字的大小、规格、形态、笔画、结构、气息较为统一,有别于马蹄金,这又是一个不解之谜。正因如此,马蹄金、麟趾金成为了海昏侯墓中最为与众不同的文物。

今天,我们通过对海昏侯墓马蹄金、麟趾金铭文的考释,将楷书的产生时间定格于西汉,这是对历史认知的挑战、对固有观念的挑战,不得不让人们重新审视和梳理中国书法史、中华文明史,也会将这个紧扣千年的认知链条调整位移,重新链接。

相关文章

  • 潘天寿作《映日荷花》赏析[图文]
    潘天寿作《映日荷花》赏析[图文]

    潘天寿书画作品映日荷花尺寸:114×46cm估价:RMB800,000-1,200,000成交价:RMB1,837,000说明:本帧作品“映日红荷”,深刻地体现了先生的作画主张。先生平生爱荷,喜画荷花,重在表达荷花的高尚品德。此画格局,造险而破险,用一片泼墨荷叶,横贯画面下方,用笔浓重豪放。以富有金石味的花梗,托起一朵映日红荷。潘天寿书画作品映日荷...

    1921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黑人模特是怎么一步步进入艺术史的[图文]
    黑人模特是怎么一步步进入艺术史的[图文]

    Charles Alston, Girl in a Red Dress,1934Collection Harmon and Harriet Kelley Foundation for the Arts,San Antonio谈到大众对艺术的认识,最广为人知的除了文艺复兴时期的各位大师,其次就是印象派了。当然,印象派的历史、画风和其革命性也是美术史系的学生必须学习的内容。而其中一课,一定是关于不...

    280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傅文俊:中国摄影是时候突破大众对摄影的传统认知[图文]
    傅文俊:中国摄影是时候突破大众对摄影的传统认知[图文]

    《终点站》 阿尔弗雷德·斯蒂格利茨(Alfred Stieglitz)1892年19世纪摄影术诞生初期,其技术不尽成熟,但其先天特质已展现出拥有两千多年发展历史的绘画所不具备的优越性:能够精确客观地记录自然形象、拍摄制作时间比传统画作绘制更为快速。这样的优势对传统的、以再现自然为目的的绘画造成了巨大的冲击,绘画界一片恐慌。从此以后的一百余年各种绘画流派粉墨登场,画坛展现出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为多姿...

    1134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浅谈战汉高古玉的不同艺术表达力[图文]
    浅谈战汉高古玉的不同艺术表达力[图文]

    战国至汉代,是玉器史上独树一帜的错觉艺术时代,製作者在方寸之中琢磨出各种龙兽造型,它们的形体虽然静止不动,却能创造出动态的错觉。这种变化莫测的身形,使视觉如同处於现实和幻象之中,令人深感惊讶。战国至汉代玉器追求动态错觉的目标儘管一致,身形也依循相同的蜿蜒体态,但作品的错觉效果却截然不同,如战国玉龙是足爪错置、动静互见的平面形式,而汉代玉兽则為身形扭转、张驰各异的立体形态。动感十足的玉器时代战国...

    1260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朱万章:蔡幹画风解读[图文]
    朱万章:蔡幹画风解读[图文]

    蔡幹《峡江秋色图》,纸本设色,83.5X51厘米。朱万章浑厚、苍劲的崇山峻岭、湍急如泻的江流和在浪尖中如履平川的轻舟是蔡幹山水画给我的第一印象。豪爽、粗犷、伟岸以及讲话略带川音则是山水画家蔡幹给我的最初印象。将二者联系起来,很难想像具有北方壮汉体魄、且能画出如此山水的画家竟然是一位地道的广州人。但当我了解其生活经历及其画学师承后,才知道其实一切都是顺理成章的。蔡幹于1944年出生于广东番...

    398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方建勋:拿起毛笔就拥有了独立空间[图文]
    方建勋:拿起毛笔就拥有了独立空间[图文]

    方建勋近照方建勋是北京大学美学博士、艺术史博士后,北京大学书法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从事书法与篆刻的研究。他的“北大书法公开课”流传全网,点击过千万。今年9月,根据此课整理的《中国书法十五讲》在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书中详细解答了“书法审美、书法历史和书法技法”三个主要问题,使读者在感、知、行三方面均能有所获。10月21日,部分爱好书法艺术的“青睐”读者团成员到国图学津堂,现场聆听了方教授讲授...

    1732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国画引入素描的是非功过[图文]
    国画引入素描的是非功过[图文]

    近代以来,引起中国画变革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国画对素描的引入,其影响深远。一方面,从西方引进的素描绘画造型系统,对近现代中国画的创作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无论是以徐悲鸿、蒋兆和为代表的“徐蒋体系”,还是新中国成立后的新浙派人物画创作,都是素描改良国画的成功案例。另一方面,坚守传统的画家和学者认为,恰恰是素描的过度推广使国画的发展偏离了轨道,甚至认为素描对中国画的发展形成阻碍作用,坚持“去素描化”,...

    819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天地玄黄,金墨无界——杜文瀚在古今中西之间构建永恒[图文]
    天地玄黄,金墨无界——杜文瀚在古今中西之间构建永恒[图文]

    神州春意好,大地党恩深。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凝心聚力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奋斗第二个百年征程的重要一年。为展现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艺术家们在伟大改革进程中焕发出的时代风貌和人文精神。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展现当代大家风范!旨在以书画创作的形式诠释对党的无限热爱,歌颂伟大祖国的巨大成就,歌颂人民的美好生活!杜文瀚(汉)1942年生于天津,国家一级美术师,高级书法家...

    554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中国当代艺术名家任玉岭书法作品赏析[图文]
    中国当代艺术名家任玉岭书法作品赏析[图文]

    任玉岭,原为国务院资深参事,全国政协第八届委员、第九、第十届常委,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书画协会名誉主席,中华海峡两岸书画艺术家协会主席。任玉岭既是科学家、经济学家、社会活动家,也是著名的书法家。他自幼练就了书法的童子功。他的书法创作虽然起步较晚,但一问世便不同凡响。他曾先后连续六次获得了辛亥革命书展、共和国六十周年、共产党九十周年书展、文化部百名艺术传承人书展、海峡两岸书画交流展以及阿斯...

    1911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上德若谷——黎尚谷[图文]
    上德若谷——黎尚谷[图文]

    【黎尚谷个人艺术简介】黎尚谷,名樵号谷阳道人,麓斋。在职研究生学历,先后毕业于中国道教学院,中央民族大学。结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等。现任浙江永嘉县北川宫住持,永嘉政协委员,全国老子道学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老子学院副院长,中国文化管理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北京齐白石艺术研究会理事等。2005一2007年毕业于中国道教学院。2006年国画《云山深处》获中韩...

    1091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一位画家要达到怎样的高度 才能被称为“画圣”[图文]
    一位画家要达到怎样的高度 才能被称为“画圣”[图文]

    格列柯(El Greco),1541—1614西班牙征服了海洋,主宰着世界,是早期全球化的旗手。但在当时整个欧洲的文艺版图上,伊比利亚除了以塞万提斯为代表的短暂文学高峰外,似无足轻重。西班牙的艺术尤其是绘画艺术发育迟缓,与孔武有力的政治身板并不匹配。直至格列柯的出现,西班牙的绘画才真正进入欧洲美术史。谈及西班牙绘画,必从格列柯开始。格列柯生于希腊克里特岛,自幼习画,他并非西班牙人,却是西班牙绘...

    489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何桂彦:什么是雕塑艺术的公共性[图文]
    何桂彦:什么是雕塑艺术的公共性[图文]

    Nelson 的雕塑《曼德拉》并不是把一件雕塑放在公共空间,如广场、公园、小区等地方,它就能成为一件公共雕塑。当下大量的波普化、媚俗化、装饰化的城雕,不但没有考虑观众的审美趣味,而且成为了充斥在公共空间中的视觉垃圾。城市雕塑不仅要体现公共空间的独立性,还要在审美与思想层面对既有的僵化的审美趣味与文化权力话语展开批判。20世纪60年代中期,美国极少主义雕塑家卡尔·安德烈曾将古典雕塑到极少主义雕塑...

    1354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重申浪漫主义艺术的激进锋芒[图文]
    重申浪漫主义艺术的激进锋芒[图文]

    透纳“一不小心”画了一幅《台风将至,奴隶贩子把死者和垂死者抛入海中》(1840年)大河寻源,浪漫主 义的精神初衷是反抗理性的束缚,也反抗强权的压迫。认真梳理和思考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历程,无法回避的一个问题是,当历经语言转换、市场狂欢之后,当代艺术在哲学与政治学维度上的精神疲软表现在面对美学与正义关系的冷漠与犬儒。在当代艺术中,浪漫主义精神是否仍然有其存在的价值与意义?李公明浪漫主义艺术运动发...

    1385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赵晶:细释文人画[图文]
    赵晶:细释文人画[图文]

    青年画家赵晶中国画从起源的那一天起到现当代很成熟时止,一直呈现着面貌多样化的特点。同样是人物、山水、花鸟题材,不同阶层、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修养的人所绘制的面貌都是不一样的。究竟哪种特点为中国画之主流而能撑起这一片文化天空,则各人有各人的喜好。其实中国画从大范畴分,是文化天空中耀眼的一颗星。这隐示着,文人或应为这一文化当之无愧的主持者。事实上,画品的高逸、浸润了正脉气韵的正统、撑起了中国精神的绘...

    608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佳节赏佳作 —— 著名书画家石倩中秋国庆专刊[图文]
    佳节赏佳作 —— 著名书画家石倩中秋国庆专刊[图文]

    艺术简历石倩:字人青,号柳荷轩主,写意花鸟画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东方辰龙书画院常务副院长,平度石倩美术馆馆长。自幼酷爱绘画艺术,遵循传统,刻苦钻研,博采众长,富于创新。其绘画作品表现出意境深邃,情趣盎然,具有个性鲜明的艺术风格,一贯追求古风古意并流入现代气息。在其人物画创作中线条流畅,自然奔放,笔墨语言中富于表现人物的深刻性。并在其擅长的写意画鸟画创作中,兼工...

    1912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