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瓷器的魔力:欧洲君主为什么痴迷中国瓷器[图文]

时间 : 03-28 投稿人 : 娃娃 点击 :

导读:瓷器在欧洲被称得上是“白色黄金”,它精美绝伦,耐久性强,发源于中国。然而欧洲人为何会如此痴迷于瓷器呢?据说,首件欧洲瓷器是出自一位名叫波特格的德国人之手。波特格是位炼金术士,自称知道将铅变成黄金的诀窍。14世纪,旅行家马克·波罗首次将瓷器从中国带回欧洲。那是一个精致小巧的茶壶,表面带着灰绿两色文理。除瓷器之外,他还带回了绸缎、香料和散着麝香气味的小香炉等。

埃德蒙在作品《白瓷之路》中,记述了瓷器出现和传播的历史。瓷器诞生于景德镇,之后,德国炼金术士波特格便宣布自己制成了瓷器,瓷器传到了德国麦森,欧洲首家瓷器工厂得以建立。

后来,英国信徒WilliamCookworthy也制成瓷器,随后英国工艺公司Wedgwood诞生了。如今,Wedgwood已成为全球最具英国传统的陶瓷艺术象征,成为英国皇室的御用瓷器提供商。

瓷器的魔力:欧洲君主为什么痴迷中国瓷器 | 美术知识

瓷器制作过程中,耐心和技术两者缺一不可。哪怕水多一点,就可能改变瓷器的质地。瓷器厚度也必须均匀,否则瓷器在冷却环节时,会出现裂缝。“其他制品,或许薄厚不均没大的影响,但瓷器却不然。制作中任何差错都会导致制作失败”,埃德蒙写道。

虽然失败的可能性很大,但这丝毫不能掩盖成功后制品的价值。瓷器薄厚均匀,富有光泽,又强劲稳固,以汤勺敲击,声音清亮,充满令人惊异的美感和力感。唐代有诗这样描述瓷器:“巧剜明月染春水,轻旋薄冰盛绿云。”

埃德蒙这样描述瓷器制作:“用拇指和食指捏着核桃大小的土块,直到它变得稀薄如纸,直到它表面有你的指纹显现。继续小心捏薄,那过程似乎永无止境。你感到它越来越薄,直到变得像一片金色叶子,仿佛轻得要飘在空中。你感到它洁净无瑕,连你的手也干净清爽。那种感觉是纯白色的”。埃德蒙的文字,让人感到他对瓷器的迷恋。

为什么有人会花半辈子时间研究瓷器工艺?为什么国王那么渴望、需要瓷器?毕竟这种层次的物质早就脱离了必需品的范畴。“国王们享受被人嫉妒、令人恐惧的感受,享受搜罗奇珍异宝的乐趣,并且贪婪地想要更多。”

疑云

其实,欧洲瓷器的创始者并非是德国炼金术士波特格。事实上,最有可能解密瓷器的人是契恩豪斯,他是位数学家、物理学家、哲学家。

当时萨克森王兼波兰国王是奥古斯特二世,他指派波特格,辅助契恩豪斯完成瓷器制造的试验。两人一同工作了足足5年,研究始终由契恩豪斯主导。之后,两人完成了首个瓷器的雏形,即一个“半透明、奶白色的”罐子,不久,契恩豪斯去世了。波特格在契恩豪斯的数据基础上,最终完善了制造瓷器的工序。

相关文章

  • 赵孟頫为什么要画红衣罗汉?[图文]
    赵孟頫为什么要画红衣罗汉?[图文]

    红衣罗汉图卷元初,派驻江南的佛教统领党项喇嘛杨琏真迦捣毁盗窃了南宋皇陵,引起南宋遗民的激愤,直到忽必烈派人逮捕他并“械之于市”,这场民族争端才得以平息。1287年,赵孟頫在御史程钜夫的劝说下北上仕元,而就是在五年前,文天祥拒绝元廷之邀,慷慨就义。赵孟頫何尝不曾衡量仕元的得失呢?他不顾友人劝说,敢于背负汉人指摘和蒙古人嘲笑的“贰臣”之名,是为了名利地位而苟且偷生吗?当然不是。杨琏真迦背后的指使者...

    1550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天地玄黄,金墨无界—— 刘永年在古今中西之间构建永恒[图文]
    天地玄黄,金墨无界—— 刘永年在古今中西之间构建永恒[图文]

    察民情、听民声、顺民意,群策群力、集思广益成为常态,越来越多来自基层的声音直达决策层,越来越多的群众意见转化为党和政府的重要决策参考。每年的全国两会上,通过广泛而深入的协商民主,实现了民意的汇总、民智的汇集、民力的汇聚。一份份文件,从酝酿到出台,一遍遍征集意见,一遍遍修改,再到审议表决,处处体现着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生动诠释了“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全国两会这一重要的窗口期,人民美术网联...

    278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从扇面展透视“锦灰堆”[图文]
    从扇面展透视“锦灰堆”[图文]

    扇子在中国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种类繁多,日本朝鲜的扇子最早就是由中国传播过去的,除了遮阳蔽尘扇风的实用性,扇子在中国还是文人墨客的掌上明珠,书画家更是赋予了扇子许多附加值。在书画界,扇面艺术是相对独立的书画载体,它的书画方式有着比较特殊的要求,尤其是折扇的艺术表现力极其迷人,明清之后的大书画家几乎没有不在扇面艺术上有所追求有所创造的。日前,杭州运河博物馆举办了“无上清凉——朵云轩藏海派暨西泠名家...

    261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艺术家笔下的“浪” 就是不一样[图文]
    艺术家笔下的“浪” 就是不一样[图文]

    无名洞庭风细层波叠浪法国史学之父儒勒·米什莱( Jules Michelet )曾说:“水,真是出奇的、不可思议的仙女!用极少创造一切,用极少摧毁一切,无论是玄武岩、花岗岩还是斑岩。水是巨大的能量,又具有极大的弹性,能千变万化,随物赋形,能发展、渗透,也能改变大自然。”这“仙女”有时平静,有时浪,引得无数艺术家对其进行描绘。在中国绘画史上,关于水的最知名作品当属南宋马远的《水图》,他在...

    485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文物鉴藏:长城工牌到底是什么[图文]
    文物鉴藏:长城工牌到底是什么[图文]

    嘉峪关长城博物馆馆长 张晓东在现存的史籍和文物中,有关长城修建和施工等方面的文字记录和实物并不多。在嘉峪关长城博物馆藏有一块“长城工牌”,它的发现使我们掌握了长城施工的实物资料,对长城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长城是如何施工建设的,地方志等文献记载较少。工牌作为长城修建历史的真实见证,为我们提供了古代修建长城翔实、可靠的历史佐证。1975年,“长城工牌”在嘉峪关关城到石关峡段长城的城墙顶部夯土中被发...

    703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朴茂天真 道法自然--郁民华的书法修行之路[图文]
    朴茂天真 道法自然--郁民华的书法修行之路[图文]

    书法家郁民华前几日,同事收到一封信札颇为有趣,黄色的竖行信笺用行草书写着的“XX友如唔……今日京城又是雾霾天气,不知省会石家庄如何?顺祝冬安”,最后落款“乙未年十一月初九 民华顿首”。我不禁感叹现如今写信的人都不多,更遑论用毛笔写封书信同好友交流呢!也不禁对写这封信的人——郁民华先生颇为敬佩。郁民华,笔名有耳,他对书道的悟性和执著,铸造了其书道大境。菜根谭团扇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郁民华出生...

    1682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神秘的宇宙主义[图文]
    神秘的宇宙主义[图文]

    艾尔森尼·泽里亚夫,《星系际移动费多罗夫博物-图书馆,柏林》(局部),2017,纤维板、乙烯基涂料、椅子、书籍、电离子灯,展览现场,柏林HKW美术馆,摄影:Laura Fiorio.假若尼古拉·费多罗夫(Nikolai Fedorov)还魂,想来应该会感觉匪夷所思。前世的他曾是一个无人问津的作家;一位俄国王子的私生子;一位不断被中亚大草原的荒芜景色吸引折返的男人;一位掌管着莫斯科最大的图书馆,...

    1581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文人画概念对中国画的毒害[图文]
    文人画概念对中国画的毒害[图文]

    苏轼《古木怪石图》文/孔祥东文人画概念被引用最多的是苏东坡:“论画以形似,见于儿童邻。”和“观士人画,如阅天下马,取其意气所到;乃若画工,往往只取鞭策皮毛槽枥刍秣,无一点俊发,看数尺许便倦。”董其昌南北宗论可能也得之于苏东坡的诗《吴王画辩》:“吴生虽妙绝,犹以画工论。摩诘得之于象外,有如仙翩谢樊笼。”这里说的文人画,不是指士大夫画家所画的画,张彦远说:“自古善画者,...

    574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读信的蓝衣女子》被誉为维米尔最美作品之一[图文]
    《读信的蓝衣女子》被誉为维米尔最美作品之一[图文]

    维米尔《读信的蓝衣女子》加州,洛杉矶——有六周的时间,洛杉矶的博物馆观众将获得一个难得的机会,体验约翰内斯•维米尔最著名的杰作“读信的蓝衣女子”。这幅创作于1663年至1664年左右的作品于2013年2月16日至3月31日在保罗盖蒂博物馆展出。这幅作品是盖蒂博物馆从阿姆斯特丹国家博物馆馆藏中借展而来,后者计划在今年完成为期十年的大规模...

    1865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阿尔托解析五幅梵高绝世画作[图文]
    阿尔托解析五幅梵高绝世画作[图文]

    从当年阿尔托难以忘怀的橘园美术馆梵高大展,到今年四月重磅揭幕的文森特·梵高阿尔勒基金会梵高作品展,梵高再次成为了“话题人物”,对梵高的探讨无疑是一个永恒循环的精神行动。阿尔托当属其中最具风格的探讨者。他认为梵高的画中从来没有鬼魂,没有幻想,没有错觉。作为一个伟大的画家,梵高给出了最令人震惊的有关这个世界真实性的印象。让我们看看这位先锋法国戏剧理论家、诗人安托南...

    1184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中国油画的先驱,是包括林呱在内的一群在珠江口画外销画的无名画人[图文]
    中国油画的先驱,是包括林呱在内的一群在珠江口画外销画的无名画人[图文]

    林呱(传),钱纳利画像(摹本),布本油彩,约1835年,香港艺术馆藏。粤博供图林呱或其画室绘,广利行行商卢茂官,1830-1860年,布本油彩,粤博藏。潘玮倩摄于粤博“焦点”展乔治·钱纳利,疍家女,布本油彩,约1852年,香港艺术馆藏。潘玮倩摄于粤博“焦点”展来自英国的著名画家钱纳利,可能万万没有想到,他的广州弟子林呱,两百年后,可以与他并列于展厅之中。后面还紧跟着顺呱、煜呱……真是顶...

    1674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疯子们的天才艺术创作:十幅世界名画的背后[图文]
    疯子们的天才艺术创作:十幅世界名画的背后[图文]

    “梵高的眼睛像蓝水晶一样,眼神很尖锐,仿佛能看穿一切。他既不“理智”,也没有“精神失常”,他只是向我们诉说勇气和诚实的平常人。《割掉耳朵后的自画像》(Self-portrait with Bandaged Ear),文森特·梵高(Vincent van Gogh),1889在艺术创作领域,精神疾病并不奇怪或可鄙,它是人类的一种状态,甚至是一段积极有益的人生经历。现代艺...

    1909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牡丹仙子郭怡芳艺术赏析[图文]
    牡丹仙子郭怡芳艺术赏析[图文]

    郭怡芳,河南长葛人,以画牡丹名世。其画不落俗套,华贵妍丽中藏着凛然气息,有诗评曰:“姹紫嫣红贵入神,色重墨轻逸气生,同道皆言脱俗难,画到牡丹不让人。”自幼便有绘画灵性,从小学到中学都是美术尖子,受到同学和老师的亲睐,老师曾对她父亲说:“孩子与众不同,很有前途。”凭着“与众不同”的天赋,1977年她顺利考入长葛一高“美术专业班”,接受着系统专业的美术教育,各门专业知识都名列前茅,灵性中又注入了...

    1028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冷月画派的艺术及市场走向:海派无派 冷月有派[图文]
    冷月画派的艺术及市场走向:海派无派 冷月有派[图文]

    陶冷月 池塘芦雁图 (2012年嘉德575万元成交)海上画派简称“海派”,是近代中国画坛上崛起的一个风格流派。泛指一批力图摆脱旧格,冲破传统蕃篱的海上画人,借鉴吸收外来的艺术,标新立异,开拓了海派新画风。海上画派诞生于19世纪中后叶。那时,上海既是西方殖民者渗透中国的桥头堡,又是中西文明的交融点。鸦片战争后,由于“五口通商”,上海成为国内最大的通商口岸,人称“十里洋场”。于是,全国各地画坛高手纷...

    1027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党旗飘飘”迎国庆:张玉田作品赏析[图文]
    “党旗飘飘”迎国庆:张玉田作品赏析[图文]

    【艺术简历】张玉田,号墨咏斋,1955年生于河北满城,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国画院院长,中国徐悲鸿画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南开大学东方文化艺术研究中心客座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特色网艺术顾问。张玉田的精品佳作多次在全国性及省市美展上获奖,出版了《张玉田画梅集》和《张玉田山水画集》。部分作品被党和国家领导人、人民大会堂、故宫博物院、美术馆和中外人士所收藏。...

    227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