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生命力”的倾述——吉瑞森画后记[图文]

时间 : 03-20 投稿人 : 就就 点击 :

“生命力”的倾述——吉瑞森画后记 | 美术百科

墨牡丹

“生命力”的倾述

——吉瑞森画后记

杭春晓

传统看多了,人的视觉神经似乎会过敏——对局部形态、笔墨的关注超越了对绘画本身的体会。打开一幅画,立即探头前去,且不论画了什么,便满眼寻着那或秀或涩、或劲拙或疏淡的细节而去。然后,点头、摇头,一派文气十足的满足感——仿佛自己已与那笔触的微妙相互融合了。或许,这是解读传统有效的途径——有时我也如此这般,沉于其中而备感快乐。然而,我时常地,也会出生出些困惑来。因为潜意识告诉自己,这样的眼睛虽然足以让我们深入中国画最精微的地方,对于理解中国画的独特趣味大有裨益,但——似乎好象忽略了什么。

可我是个普通人, 经常跟随着某种习惯而理所当然——尤其,当我面对的画面正是以传统的精微来体现某种古典静谧的美感时,我更是沉陷其中而难以自拔。于是,我知道想要改变这种惰性,就需要某种别样的美感来刺激我的眼球、刺激我对画面整体感知的某种麻木。所以,看到吉瑞森的画时,我有些诧异,随后发现——我需要调整一下我的视觉神经。

“生命力”的倾述——吉瑞森画后记 | 美术百科

白菜蝈蝈

也许应该这样说,吉瑞森的画与我看画的习惯有些差异——眼球还没有调整到细节,便不由得被一种扑面而来的整体气息所吸引,没有办法回到以前那种过于精微的习惯中。似乎,也是没有这个必要的。因为他的画面天然地向我们倾述着某种东西,直接触动了我们的情绪。

“生命力”的倾述——吉瑞森画后记 | 美术百科

红妆丽影

“生命力”的倾述——吉瑞森画后记 | 美术百科

蕉下底语

我与画家不曾相识,他的画册是一个朋友邮寄来的。收到信的时候已是午后。早春的阳光甚是明媚,照在我的案头,荡漾着一种盎然的情绪。为什么要提一下读画时的环境, 是因为我认为这样的一个阳光灿烂的早春,与吉瑞森的画很相配——他的画面苍翠葱郁,茂密繁盛的热带植物中盛开着一种饱涨的盎然生机。仿佛雨后的丛林,在肥沃的阳光下肆虐着生命最原始的张力——纠缠的根茎、浓郁的蕉叶、绚烂的花瓣、肥美的果实,在浓淡渲染、点线流动之中,彰显着某种来自天然的、生生不息的对于生命的体悟,以及对于这样一种生命力的倾述与赞誉。并且,他的倾述是那样的自然,没有太多形势上的做作。一切都显现得那么率性,甚至有些地方还流露着某种洒脱的“不讲究”。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它所要表达的,所要倾述的东西。也许,这种精致的缺失正是他的画面在述说生命生长的张力时最不可或缺的因素——因为,生命萌生的疯狂是无需掩饰的力量与气度。

“生命力”的倾述——吉瑞森画后记 | 美术百科

无言花自红

于是,我突然发现,过于注重画面细节,甚至大谈笔墨是中国画底线的说法有些迂腐。因为,绘画更大的任务应该是去倾述、去表现。无论这种倾述与表现借助什么手段,手段都不应该成为最本质的东西。这正如我给另一个朋友写一篇小东西时曾说过:画面的形式无关紧要,重要的是画面背后的格调。但,格调这样的词似乎有些“玄妙”,难以传达它所对应的经验。所以,面对吉瑞森,我发现将“格调”一词变作“倾述”则更为准确——从我的某种直觉推断,吉瑞森应该是个理想主义者,并且是一个非常善于表现自己理想主义情绪的人。这样的人,容易在画面中宣泄自己,习惯将自己的某种感触“强加”在画面的背后,再满腔热血地等待这种“倾述”给别人的震撼。或许,震撼这样的词有些言重了,应该说是感动、触动。然后,他会在别人的“感触”中获得一分宽慰的满足。

“生命力”的倾述——吉瑞森画后记 | 美术百科

盛装

面对善于“倾述”自己的吉瑞森,我想起一句话——画家不是上帝,我们无需要求他们满足我们所要求,只要他能在某一瞬间感动我们,他就是成功的。是的,为什么要让画家背上过多的责任——对于传统、对于笔墨?其实,一切我们今天看来成为“必然”的东西,可能在其产生之初也仅仅就是出于画家某种“倾述”的需要罢了。但可惜的是背着美女过河的小和尚过河后成了佛,而没背上美女的小和尚就在心里一直背着,跟着佛光理所当然地、辛辛苦苦地而又习以为常地跑着,殊不知佛早在前面酒肉穿肠了。

“生命力”的倾述——吉瑞森画后记 | 美术百科

紫鸢

从吉瑞森的画册看,他应该是聪明的,没让自己背上太多的包袱。一切画面语言的表现似乎都是“轻装上阵”,在潇洒酣畅的笔、线、点、画,以及墨与色的时间痕迹中显现一种叙述的快感。在他的笔下,没有古人沉重的阴影,有的只是水墨与纸张交融时的节奏——这种节奏渗透在画面的空间中,一点点、一点点地扩散出某种跳动的情绪。但,这种跳动并没有让他的画面流于浅薄。他的画面——空间仍然丰厚,围绕着生命的丰铙而丰富。前景的明媚与淡墨罩染下的阴郁,虽然有些突兀,但却恰好彰显了一种外溢的厚实与丰富。并且,更值得指出的是,这种丰富与厚实的视觉感受之中,暗含的是吉瑞森对造型的准确把握抑或是他对写生对象的敏感把握——对表现对象“块”与“面”的敏感、对物象“质地”的敏锐,以及对世间花鸟形体特征细腻的选择与概括,使得他画面中的西南植物成为了一种意象化的符号——饱含着画家对于生命滋长的独特体会,带着野生的、茁壮的水分与力量。

翻着吉瑞森的画册,我沏上一壶茶,在阳光的炫目中贪婪地吸烟。我的身旁,扩散着初春斑驳的光影,屋外沉睡了一个冬季的草籽伴随着泥土的清香,一丝丝地向我传来某种生命滋长时的自信与快乐。于是,我深吸了一口,让这种敏感的细腻融入到我的眼神中。因为,用这样一种方式面对吉瑞森的画,我的心情是舒畅而恰到好处的。

“生命力”的倾述——吉瑞森画后记 | 美术百科

吉 瑞 森

艺术简介

吉瑞森,一九六三年生,中国美协会员,首都师范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致公党党员。

作品《海芋》入选2002年全国中国画新人新作展;《芭蕉》获2002年纪念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60周年美术作品展河北展区金奖;《晨风》获2002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优秀奖;《百年老干醉高风》获2003第二届中国美术金彩奖优秀奖;《版纳三月》获第二届全国中国画大展铜奖;《版纳三月》获2003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优秀奖;《竹根》入选十届美展 ;《秋韵》获第十二届全国中国花鸟画邀请展金奖。《泼水时节》入选第十一届全国美展。2006年被评为当代20位最具学术价值和市场潜力的青年国画家。2016年被画廊协会评为最具升值潜力的十大画家之一。作品发表于国内外各大媒体。

2016年出版《吉瑞森画动物》、《吉瑞森画禽鸟》等技法丛书近二十套。

相关文章

  • 大国巨匠:孙文启献礼双节[图文]
    大国巨匠:孙文启献礼双节[图文]

    【艺术简介】孙文启,又名悦奇号四友堂主人。籍贯;北京通州。生于1949年2月。大专学历,现任中国美术家画院副院长,中国书画研究院理事,中国美协会员,北京市书协会员,中国三峡画院一级画师,2017年被聘为中华铁道书画院副院长。1992年发起并组织中国首届《运河儿女情》书画大赛,其书法作品《满江红》获特别奖。1993年参加“路魂杯”“美林杯”“水浒杯”其花鸟作品牡丹均获一等奖。1994年其...

    1630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国泰民安·同贺祖国71华诞——高捷[图文]
    国泰民安·同贺祖国71华诞——高捷[图文]

    高捷,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天津美术家协会会员;天津收藏家协会会员。作品《清风余韵》获“精致立场”- 全国第二届现代工笔画作品展优秀奖,作品被收藏;作品《走过四季》获“金陵文脉”2014全国中国画展优秀奖(最高奖);作品《情系版纳》获文化部现代工笔画院主办的“大美西双版纳”中国首届工笔画学术展优秀奖(最高奖);作品《农耕余韵》入选“翰墨齐鲁”首届全国花鸟画作品展;作品《根.热土》入选第十...

    1455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投机藏家下注年轻艺术家 新兴艺术家的超级职业化[图文]
    投机藏家下注年轻艺术家 新兴艺术家的超级职业化[图文]

    僵尸形式主义绘画在今天的艺术市场,艺术品被创造,并像股票一样被估价。去年夏天,我去布鲁克林一个年轻艺术家的工作室拜访,为了更好地了解艺术家作品的机会。在这之前我在一些展览看到过他的绘画,也做了一些研究来更多了解他。在一个共同的朋友的引荐之下,我们约定了一个时间碰面。在邮件里,我跟艺术家解释说,“我还没有一个具体的展览项目计划,只是想要更好地了解你的创作。”当我来到这位艺术家的工作室时,一位助...

    1688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艺术品收藏首先要懂得鉴赏[图文]
    艺术品收藏首先要懂得鉴赏[图文]

    杨大伟 浙江传媒学院教授一个人选择了艺术品收藏,实际是选择了一种生活状态。但收藏标准则取决于收藏态度,求真还是务虚也决定了收藏的标准。务实收藏需要严格的条件,眼力、财力、适度的运气必不可少。如果不因此研究艺术品的文化价值,只是利用其商业价值牟利,或许就成了对艺术品真正价值的藐视。的确,艺术品收藏过程中必然遭遇诸多新的知识点,遇到类似问题,就应该虚心求教相应专家,有了这种持之以恒、心无旁骛的求知...

    1357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丰子恺眼中的梵高
    丰子恺眼中的梵高

    丰子恺《梵高生活》《梵高生活》的价值在于,丰子恺借为梵高立传,提出了关于文艺的两个观点:艺术的内在性——艺术是从何而来的,以及艺术的宗教性——艺术是为了什么而去的。作者:黄夏关于一代画宗文森特·梵高的著述,国内可见者有美国作家欧文。斯通出版于1934年的《梵高传——对生活的渴求》,行销多年,影响也大,是描...

    1243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艺术品估值遵循什么逻辑[图文]
    艺术品估值遵循什么逻辑[图文]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上个月,达·芬奇作品《救世主(SalvatorMundi)》以4.503亿美元总价格成交。4位买家通过电话,一位场内买家在佳士得拍卖行洛克菲诺中心总部竞拍这幅“男版蒙娜丽莎”。当价格竞拍到1.6亿美元时,算上12.5%的佣金,总价已超过了2015年毕加索《阿尔及尔女人》,这是当时公开拍卖价格最高的艺术品。当价格拍到2.67亿美元时,这幅基督肖像总价超过了对冲基金经理肯·格里芬...

    511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毕加索只比二流画家好一点点[图文]
    毕加索只比二流画家好一点点[图文]

    塞尚《苹果与橙子》国家画院研究员朱其直言“我觉得毕加索不属于一流的画家,只是比二流画家要好一点。这方面莱热比毕加索画得更好,但名声没有毕加索大。市场最好的人不一定是一流的。”——国家画院研究员朱其现代艺术跨度涵盖十多个艺术流派,其中较为典型的就是立体主义、表现主义和波普艺术等。在众多现代艺术家中,为何毕加索在市场上却能“一枝独秀”?在美国艺术史家迈克尔·C·菲茨杰拉德看来,跟他早年...

    995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写实表现与艺术高低有无关系[图文]
    写实表现与艺术高低有无关系[图文]

    马蒂斯 餐桌1929年,中国历史上首次由政府出面举办并定名为“全国美展”的艺术展览正式开幕,让人瞩目的除了该次展览具有“破天荒”意义之外,还由于展览涵盖了“当代美术与古代以及国外作品”,从而引申出徐悲鸿与徐志摩的“论战”——这就是史上着名的“二徐之争”。这被誉为中国西画发展史上第一次公开的不同艺术观点之间的论争大事件,在围绕“写实与表现”方面的争论,为中国西画向多元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甚至以...

    1045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传艺术之大美——著名画家王丹丹(组图)
    传艺术之大美——著名画家王丹丹(组图)

    【艺术简历】王丹丹,吉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吉林省女美术家协会理事;四平书画院副院长;中国艺术研究院访问学者;曾担任中国国家艺术基金中国艺术研究院壁画项目主课教师,多年从事佛道人物画研究与传统中国画教学。参加国家艺术基金项目:2018年参加“丝路明珠,中国古代壁画现状摹写与推广”。(恭王府)2019年中国国家艺术基金“北疆新象...

    424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投资艺术品是一种时髦的资产[图文]
    投资艺术品是一种时髦的资产[图文]

    艺术品是一种越来越时髦的资产这一事实,并不能说明艺术品是一个特别好的投资品种。甚至那些资金基础非常坚实的人也开始宣称艺术品投资不是一个特别有利可图的项目,虽然他们给出的理由和有些艺术品经销商不尽相同。一些专家努力了十来年,试图评估和预测艺术品投资的回报率,也“撞上了南墙”。讨论的重点从艺术品是否仅仅是一种金融资产,转移到了不管艺术品是什么它都不是一种金融资产。本书的目的就是评估艺术品是否是一种...

    1578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梅兰芳的“梅花扇面”[图文]
    梅兰芳的“梅花扇面”[图文]

    梅兰芳是中国京剧表演艺术家,京剧梅派的创始人。其代表作《霸王别姬》《贵妃醉酒》《穆桂英挂帅》可谓家喻户晓。人们熟知梅兰芳大师在京剧方面的艺术成就,但其绘画方面的成就,往往被京剧表演艺术光芒所掩盖,了解的人并不是很多,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幅他创作的《梅花图》扇面。京剧大师梅兰芳《梅花扇面》中国戏剧在服装、道具、化妆、表演上综合起来被称作是活动的中国水墨画。梅兰芳认为艺术是触类旁通的,戏曲艺术可以促进...

    1195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跨越千年的赏石风尚是如何形成[图文]
    跨越千年的赏石风尚是如何形成[图文]

    以5.129亿元“天价”刷新中国古代艺术品拍卖纪录的明代画家吴彬名作《十面灵璧图卷》,正在火热“出圈”。此幅图卷长达27米,核心部分竟然只画了一块石头——吴彬分别从十个侧面对一块著名的奇石做了“全息记录”,奇石的拥有者也即画作的授意者米万钟,进而又邀请一众文人好友为图卷题跋。其耐人咀嚼之处,不仅仅在于画作本身,更在于其包蕴的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承载的别有意趣的时代审美风尚。今天,让我们循着《十面灵...

    699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陈晓峰:郭海平的“病”[图文]
    陈晓峰:郭海平的“病”[图文]

    郭海平-行为作品-看“病”-2005郭海平称得上中国第一个真正以“病”为媒介的艺术家,而把“病”做成他提示社会反思的艺术重要标签,也显示了艺术介入社会的强大新能量。他是要走到社会面漩涡里的那种艺术家,他不停添加燃料直至问题爆炸。他一方面撰文批判艺术精神的自我放逐,另一方面深入精神病院腹地,四处挑起关联艺术的公共话题。在个体的病上和社会的大病都有切肤之痛的他,这些年就像一个善于作战的战士,以伤城南...

    662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收藏家Sylvain Pihion:回避来路不明的古董[图文]
    收藏家Sylvain Pihion:回避来路不明的古董[图文]

    收藏家Sylvain Pihion。冯善书 摄“收藏古董一定要挑选有信誉的商家,特别是在没有权威鉴定机构帮助的情况下,更应该回避那些来源不明的古董。否则,稍有不慎,就很可能损失巨大。”在美国 LC艺廊创始人陈燕如的翻译帮助下,法国古董商和收藏家、斯万古董家具创始人Sylvain Pihion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独家专访时指出,真正的好古董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和历史价值,我们可以从它们身上丰富的雕刻、...

    826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猴市背景下的抽象艺术热[图文]
    猴市背景下的抽象艺术热[图文]

    把不同理念的抽象艺术拿来打包谈论、买卖,好像是大家发现了什么新宝贝一样,其实这是当代艺术市场进入“猴市”的表现,所谓猴市就是大家挑来挑去举棋不定但还是想押注未来的市场。有艺术家朋友说,“拍卖行、画廊也势利眼,前两年看新水墨新工笔市场好,都纷纷做他们的展览、卖他们的作品,现在看市场不太好了就偃旗息鼓,现在转而做去年下半年以来比较热门的抽象艺术”。这说来也正常,无利不赶早、30年风水轮流转等等...

    1833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