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安迪沃霍尔预测到自己的死亡了吗?[图文]

时间 : 03-28 投稿人 : isaac 点击 :

安迪沃霍尔预测到自己的死亡了吗? | 艺术知识

1987年1月,当安迪沃霍尔在米兰参加自己展览的开幕式时,他的腹部突然开始痉挛。回到纽约后,他被查出胆囊感染,并有形成坏疽的危险。医生建议他割掉胆囊。确诊之后,他对朋友表示此次情况可能不妙。他将贵重物品和遗嘱都锁进了自己在曼哈顿黄金地段的豪宅之后,就以“鲍勃罗伯特”的假名住进了医院。

手术定于第二天,那天是星期六。沃霍尔工作室的管理者、安迪沃霍尔公司的副总裁文森特弗里蒙特(Vincent Fremont)说:“那是一段痛苦的回忆,他不应该选择在周末的时间做手术。”因为手术本身虽然并没有引发并发症,但周末的医院护理工作做得并不到位。周日早上5点45分,沃霍尔的身体开始发青,六点半被确认死亡。

官方死因是心脏病突发,而睡梦中的沃霍尔并没有太大反应。弗里蒙特说:“沃霍尔本可以活下来的。他才58岁,虽然身体瘦弱,但健康状况一直不错。”

安迪沃霍尔预测到自己的死亡了吗? | 艺术知识安迪沃霍尔,《锤子和镰刀》,1976年

尽管他的逝世出乎意料,但自从1968年的枪击案后,他的命运似乎就朝着这个方向发展了,他自己甚至都有所察觉。弗里蒙特说:“安迪的直觉一向很准,所以他或许真的用第六感预示到了自己的死亡。”

我们也可以从沃霍尔最后十年的创作中看出一些端倪。“死亡”已经成为这一时期的最重要主题。

安迪沃霍尔预测到自己的死亡了吗? | 艺术知识安迪沃霍尔,《伊朗公主》,1977年

去年在牛津大学阿什莫尔博物馆(Ashmolean Museum)举办了沃霍尔的作品展,100多件展品均来自佛罗里达州的收藏家安德鲁豪尔和克里斯丁(Christine)夫妇。展览回顾了沃霍尔最后十年的创作——虽然沃霍尔各个阶段的作品都有,但八十年代的作品格外引人注目。因为被认为不是沃霍尔艺术创作的巅峰,这批作品在价格上便宜一些。

1985年到1986年的黑白作品是其中的代表。这些作品的主题晦暗,内容都是报纸上刊登的日常用品广告。其中包括一个标签上写着“只卖9.98”的基督像,还有一个硕大的如同光环一样的汉堡包,他们都一定程度上具有宗教性,令人想到“生与死”等最终极问题。

安迪沃霍尔预测到自己的死亡了吗? | 艺术知识安迪沃霍尔,《汉堡包》,1985-1986

这些黑白照片是他晚年阴冷风格的缩影。八十年代初,他开始描绘手枪、菜刀等内容,这些都反映了美国社会不可忽视的暴力和犯罪问题。大约在 1985 年,他将大写加粗的单词“Aids”(艾滋病)做成了作品。弗里蒙特揭示了他这么做的原因:“艾滋病夺去了他的一些好朋友的生命,它就是死亡的代名词。当读到相关的新闻时,沃霍尔都会深受触动。”

安迪沃霍尔预测到自己的死亡了吗? | 艺术知识安迪沃霍尔,《二十个毛泽东》,1977年

然而在那个时期,属于波普艺术的六十年代已经一去不返,而沃霍尔已经被看作是强弩之末。他的晚期创作更多聚焦于社会问题。他会在晚上到Mudd Club和54工作室等时尚夜总会去寻找被拍摄对象,然后第二天让这些人到工作室集合以便于他拍摄。用宝丽相机拍摄完毕后,他会将照片变成颜色明亮的丝网印刷作品。这些作品的规格相同,都为40 x 40 英寸,而价格会随着版数而递减,第一版为25000美元,第四版为5000美元。

对于称自己“只是一架机器”的沃霍尔,人们讽刺他是一个艺术叛徒。1974 年,他在纽约上东区买了一栋六层的独立洋房。七十年代末,他的肖像每年能给他带来200万美金的收入。当然,现在这些看似肤浅的作品也有了支持者。阿什莫尔博物馆安迪沃霍尔展的策展人诺曼 罗森塔尔(Norman Rosenthal)说:“沃霍尔的作品记录了时代。安迪是一个伟大的肖像画家,如同当年英国的雷诺兹。”

然而,当沃霍尔在 1982 年展出美元符号作品时,即便是与他有长期合作关系的艺术交易商里奥卡斯泰利(Leo Castelli)也感到非常尴尬。卡斯泰利将展览的场地转移到了其在纽约格林街画廊(Greene Street)的地下室内,即便没有卖出一幅作品,他也不觉得奇怪。曾在八十年代和沃霍尔有过合作关系的英国艺术商人安东尼德欧菲(Anthony d’Offay)说:“没有人为安迪说好话。”

2009年,德欧菲将收藏的沃霍尔的很多画作献给了英国政府,并成为“艺术家工作室巡回展览项目”(Artist Rooms project)的一部分。 今年夏季,项目的展览会登陆泰特现代美术馆。德欧菲说:“我记得当时人们看到美元符号时厌恶的场景,人们都说他已经过气了。但是如今看来,这些作品更像是一种预兆。”

正是在卡斯泰利为沃霍尔举办展览的时候,德欧菲认识了沃霍尔。德欧菲邀请沃霍尔到伦敦办展,沃霍尔同意了。但当德欧菲问沃霍尔想展览些什么时,艺术家说:“我听你的,你说什么,我就做什么。”他的回答听起来有点懒散和玩世不恭— —一位商业艺术家拿钱办事的态度。但是对德欧菲来说,这就是沃霍尔的特别之处:“世界上有哪个艺术家曾经说过:‘你说什么,我就做什么’?”两天后,德欧菲乘坐飞机去了纽约。听了他的设想后,沃霍尔激情满满地开始工作。德欧菲说:“认识他几年后,我突然觉得,他可能是二十世纪后半叶唯一一个深明肖像创作奥义的人了。”

二人合作的结果是1986年在伦敦德欧菲画廊举办的肖像创意展。参展作品是如今被称为“惊恐假发”(Fright Wig)的个人肖像系列——照片中的沃霍尔头顶细长蓬乱的假发,而现在,那些图片已经是沃霍尔标志性的肖像。谈到此事,德欧菲有点自豪:“其中有五幅被博物馆买去……那时的安迪非常兴奋。”过了十几年的低迷期,沃霍尔终于又火了一把。

安迪沃霍尔预测到自己的死亡了吗? | 艺术知识安迪沃霍尔《自拍(惊恐假发)》,1986

对弗里蒙特来说,惊恐假发系列是沃霍尔创作晚期的一次高潮。在八十年代,沃霍尔非常活跃。他曾担任男模,执导音乐录影带,甚至开始在电视上举办脱口秀。1986年,他的“安迪沃霍尔的十五分钟”系列节目开始在音乐电视网上公演。

在沃霍尔去世的前几天,德欧菲还为艺术家出了一个新点子︰为塞缪尔 贝克特(Samuel Beckett)制作肖像照片。谈及当时的情况,他说:“安迪给我打电话说,‘我周五要进医院,一周后去巴黎。贝克特是一个非常尖锐的人。我将会拍摄很多照片,然后用非常漂亮的颜色为你做个展览。’——然而他却死了”。

虽然惊讶,但德欧菲并不是特别震惊,因为他知道沃霍尔最后的创造力深深植根于死亡。“他的作品无不表现着我们与死亡近在咫尺的距离。” 德欧菲觉得安迪沃霍尔的惊恐假发系列就特别像是“死亡面具”。他说:“还记得有次我到安迪的工作室,我们俩待在一个小电梯内,他那时正朝上看,脸色惨白。我好像看到了死亡。”

安迪沃霍尔预测到自己的死亡了吗? | 艺术知识安迪沃霍尔,《花》,1978年

身为凡人的沃霍尔当然是不能预知未来的。但他在生命的尽头时表现出的与现实生活脱离的状态,确实显示了其对死亡更深的体悟。

对弗里蒙特来说,沃霍尔对肤浅东西的痴迷只不过是他放出的烟幕弹。他认为,沃霍尔不光是一个波普艺术家,他还是一个概念艺术家,一个色彩画家,一个装置艺术家和一个梦想家。他的内心远比他的外在表现复杂。

相关文章

  • 画家趣说水浒人物:宋江没本事 奸臣"有一套" [图文]
    画家趣说水浒人物:宋江没本事 奸臣"有一套" [图文]

    借第三届南图阅读节举行之际,江苏省国画院院长、著名画家周京新15年前所绘的一套水浒人物画昨日在南京图书馆首次面对公众展出,展览将于12月7日结束。吸引不少美术界专业人士前往。有画家甚至称这是一套“天才画作”,“不仅仅是笔墨语言,更包含深刻的艺术理解”。作为资深“水浒”迷,周京新昨日在展览现场坦言自己更喜欢书中的小人物,不喜欢...

    1316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艺术品市场的智力储备正在进行中[图文]
    艺术品市场的智力储备正在进行中[图文]

    互联网时代,技术日益革新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也解锁了艺术品营销的更多新玩法,面对当下的艺术品市场,艺术品营销人才将迎来怎样的机遇与挑战?文化消费已进入大众消费时代,面对不断涌入的新资本与信息流,这支人才梯队能否抓住核心竞争优势并不断升级智力储备?近日,由文化部文化艺术人才中心组织实施的国家艺术基金人才培养资助项目“艺术品营销人才创新能力培养”2018年培训班在北京举办,来自全国17个省区市的30名...

    1860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大足石刻:石窟艺术如何活着穿越千年?[图文]
    大足石刻:石窟艺术如何活着穿越千年?[图文]

    大足石刻 “释迦牟尼涅槃图“(俗称卧佛)前言:大足石刻是重庆市大足区境内所有石窟造像的总称。开凿于初唐,历经晚唐、五代,鼎盛于两宋,余绪延至明清。迄今被公布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窟点多达75处,造像5万余尊,是集中国石刻艺术精华之大成的石刻群,堪称中国晚期石窟艺术的代表,与云岗石窟、龙门石窟和莫高窟相齐名。重现金身的大足石刻“千手观音造像”大足石刻艺术之冠宝顶山,对于其主持建造者——南宋高僧赵智...

    1947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以情感疾风,尽与天地往来 一一 杨先绘画艺术之我见[图文]
    以情感疾风,尽与天地往来 一一 杨先绘画艺术之我见[图文]

    杨先作品杨先水墨作品的视觉张力,是远离庸常不合绳墨的。其笔墨纵横捭阖,其章法的险峻奇绝,其韵致的跌宕起落,较之严整的传承有序的学院模式,是迥异和判若两然的。最为凸显的,其实还是情感迸发渠道的差异,以及文化内核的变异,乃至技巧的离经叛道。杨先作品严格地说,杨先从未进入过高等美术学府,而其艺术渐次升华以及精神的涅槃,则是峰回路转和波浪式的,是且行且歌。步履的沉稳间或战战兢兢,难说杨先的传承多么系统...

    1069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苏东坡相貌几何[图文]
    苏东坡相貌几何[图文]

    自北宋开始,历朝历代均有艺术家为苏东坡立像,苏轼的画像,不仅描摹他的相貌,而且具有承载中国传统文人精神和文人风骨的图像学价值,并以此建构起了一种理想的文化人格。“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工程师,是假道学的反对派,是瑜伽术的修炼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书,是饮酒成癖者,是心肠慈悲的法...

    1943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凸显笔墨精神的张力——胡世芳作品赏析之二[图文]
    凸显笔墨精神的张力——胡世芳作品赏析之二[图文]

    胡世芳,浙江东方美术馆馆长,高级美术师,中国书画艺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牡丹艺术协会副主席。1959年生于浙江省慈溪市严子陵、陈之佛故里。自幼敬崇齐白石,临习大师画作,1975年高中毕业后开始做美工,广泛吸取民间艺术精华,创作大量工艺美术作品。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中国画创作,大写意花鸟作品具有深厚的传统功力和文学涵养,又有现代创作理念;既挥洒自如﹑天然意趣,又细腻精到﹑耐人寻味,达到较高的艺术境界。...

    1230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香港艺术品拍卖市场缘何备受追捧[图文]
    香港艺术品拍卖市场缘何备受追捧[图文]

    2018香港巴塞尔已经落幕,全球近250家画廊云集香港,28家是新晋画廊,H Queen’s大厦画廊扎堆,一线画廊蜂拥而至,德·库宁《Untitled XII》以3500万美元售出,艺术家亲自站台,明星大腕云集VIP之夜,画廊主、藏家、策展人、媒体人马不停蹄。在2017年艺术市场全年增长12%之后,第六届的香港巴塞尔似乎在人气上达到了全新的高度,然而在这一切热闹和数字背后,我们还能看到什么?香...

    903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这一年︱2019年博物馆展览:了不起,但还不够伟大[图文]
    这一年︱2019年博物馆展览:了不起,但还不够伟大[图文]

    什么是博物馆?这一“灵魂”发问,使得2019年几乎可以算作是博物馆学史上最为焦虑的一年。国际博物馆协会沿用多年的博物馆定义被普遍认为已经过时,新的定义又难以顺利通过,突然之间,一直以来被我们观看和反思的博物馆丧失了它清晰的轮廓。但与此同时,“博物馆里过大年”“国潮文创”“夜场常态化”“博物馆数字化建设”“社区博物馆”“高校博物馆”“博物馆游学”“品牌合作展”“回归文物”等头条热词,几乎全面覆盖了包...

    212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石涛与八大山人:终身未见 情深意切[图文]
    石涛与八大山人:终身未见 情深意切[图文]

    齐白石称石涛“下笔谁敢泣鬼神,二千余载只斯僧”。在艺术上,石涛是一位画家,同时又是甚有品位的书法家,他还是一位造园家。石涛没有为我们留下诗 集,读他的诗,要到石涛同时代朋友的诗文集、清人所编诗歌选集以及石涛画跋中寻找,寻找的确有些不便,但当你读到他的诗后,你就会觉得不虚此行。其诗有 云:“吾写此纸时,心入春江水,江花随我开,江水随我起。把卷望江楼,高呼曰子美。一笑水云低,开图幻神髓。”此翁岂作诗...

    1449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文旅融合 还需转变思路[图文]
    文旅融合 还需转变思路[图文]

    最近一段时间里,夜游故宫的话题频频登上热搜榜。2月19日,“紫禁城上元之夜”正式拉开序幕,这是故宫近百年来举办的第一次“灯会”,也是紫禁城古建筑群首次在晚间较大规模点亮。公众对本次活动的高度关注,已无需赘述。不少意犹未尽的游客和未能到达现场的网友不约而同地询问:故宫夜游能否常态化?对此,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回应称:要对本次元宵节活动进行评估,或结合二十四节气等重要时间节点推出夜场活动。单院长的...

    345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于受万的彩墨工笔[图文]
    于受万的彩墨工笔[图文]

    【于受万简介】于受万1943年生于山东牟平,深造于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美院),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中国画学会顾问,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人物画艺委会顾问,文化部东方文化艺术院国画研究院名誉院长,中国教师书画院副院长,《中国艺术》杂志学术编委,山东理工大学兼职教授。于受万是一位创造力很强的造型艺术家,能诗文,擅书法,其传统中国画“工写自如”(刘曦林)。他的写意人物画构图严谨、笔墨精良,具...

    966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无画处皆成妙境,山水画的空灵之美[图文]
    无画处皆成妙境,山水画的空灵之美[图文]

    传统山水画所呈现的是诗情画意,有引人入胜的意境,巧妙的空白处理,使其画外有画,画外有情,给人以更多的想象空间和余地,有一种无画处皆成妙境的空灵之美。山水诗对中国山水画的审美,起到了重要的推动和启发作用,唐王维提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北宋苏东坡有诗云:“欲令诗语妙,无厌空且静,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在山水画的创作中,空白处理的好,画面上有了空灵之气,境界全开,令人遐想。宋 范宽 溪山行旅图...

    819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他是以自己名字命名画派的杰出画家 | 精品不准出境者[图文]
    他是以自己名字命名画派的杰出画家 | 精品不准出境者[图文]

    他是一位集文人画家、职业画家和民间画家身份于一身的“三位一体”的艺术家;他被誉为“20世纪古典人物画第一家”,他开创的独树一帜的李耕画派,以古典人物画饮誉海内外,并与齐白石共享国画界“南李北齐”的美誉。他就是闽派代表画家、开宗立派的绘画大师李耕——李耕作品大家都听过国画大师齐白石,可李耕这个名字,估计有很多人不知道,可就是这样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人物”,弘一法师却将他的佛道人物画和齐白石的花鸟画...

    1135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禅心无极——刘子玉的水墨世界[图文]
    禅心无极——刘子玉的水墨世界[图文]

    画家刘子玉 喜欢刘子玉的画,每次看他的作品都是一种精神享受,小时候受其父的影响爱上了画画,从此砚耕,精诚为之,以自己独特精彩的笔墨,抒写着自己的精神世界和艺术人生。品读子玉的作品,应该说他已形成了极其个性的艺术取向,建立起了自己的艺术语言,体会被一幅幅造型夸张、水墨酣畅、行笔繁简得当、意境高古生动的画作所折服。在他的画里又不难读出他对中国水墨人物画的独特诠释与个性化的表现手法。子玉对作品的表...

    905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林木:艺道漠漠 运化宏博[图文]
    林木:艺道漠漠 运化宏博[图文]

    剪彩与英洪先生相交已有15年了。那是1997年6月,第七届中国水彩画大展在四川美术学院举行。英洪先生是中国水彩画家学会的会长,画展由他主持。那次画展的画册前言与在《美术》上对大展的评述文章都由我撰写,由此也与英洪前辈结缘,甚至也因此而与中国水彩画界画家朋友们结缘。英洪先生那种儒雅敦厚的艺术耆宿画坛前辈的形象也一直在心中。这10多年来又在几次水彩画展上见到英洪先生,也一直是那种印象。直到这次英洪...

    1352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