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方卫明:此生只为均陶醉[图文]

时间 : 04-04 投稿人 : 玲玲 点击 :

方卫明:此生只为均陶醉 | 美术趣闻

宜兴前进窑遗址。秦笑语 摄

方卫明:此生只为均陶醉 | 美术趣闻

(一)百年龙窑·薪火相传

2017年9月的一天,几名前来宜兴均陶研究所交流的访客在制陶工的带领下,鱼贯步入厂区后院。当工人熟稔的拧开斑驳的挂锁,推开挂满蛛网的栅栏门时,众人不由得发出阵阵赞叹:只见一座雄伟的古窑依山而上,似卧龙匍匐于整个茅庵山南坡,这就是宜兴前进窑遗址。

前进窑始建于清代晚期,兴盛于民国年间,直到上世纪60年代才被废弃。该窑头南尾北,依山而建,窑身内壁用长条形砖发券,外壁敷以黄石块与白土。窑身两侧设投柴孔 90对,东侧设有窑门3个。窑址残长84米,主要烧制大缸、盆、酒坛、陶台等日用品,是宜兴现存最大的龙窑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周围茂密植被的掩映下古窑显得格外清冷,但其风姿仍然不难让人想象出这里曾经火热的烧陶场面:通红的炉火照亮整座茅庵山,遮天蔽日的黑烟使人难分昼夜,且经年不息……

古时,宜兴工匠就是利用自然山势修建的龙窑烧制出闻名天下的陶瓷名品。工匠们通过窑身两侧的“鳞眼洞”观察火焰颜色,判断窑内温度,适当添加松柴……一熬就是两天两夜,直到双目赤红,成品出窑才算大功告成,经年累月练就出真正的“火眼金睛”。

后来,龙窑被新式的倒焰窑、隧道窑、梭式窑等取代,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成为宜兴7000年辉煌陶瓷史的实物史料。

方卫明:此生只为均陶醉 | 美术趣闻

均陶匠人正在展示堆花技艺。秦笑语 摄

方卫明:此生只为均陶醉 | 美术趣闻

方卫明均陶代表作品。秦笑语 摄

(二)阳羡工匠·拇指技艺

宜兴古称阳羡,素有“陶都”的美誉,紫砂、均陶、精陶、青陶、美彩陶被誉为宜兴陶瓷的“五朵金花”。

其中,宜兴均陶始于北宋时期,在明代晚期进入成熟期,清雍正年间进入皇宫成为御用器物,并远销海外,历史上也先后涌现出葛明祥、葛源祥等名家。2014年,宜兴均陶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宜兴均陶的特点是施以特定釉彩和堆花装饰,其釉色绚丽,有蓝均、红均、铜均、白均等数十种,古时又以蓝均釉最为珍贵,赢得“灰中见蓝晕,艳若蝴蝶花”美称;而堆花则被称为“大拇指艺术”,在坯体表面堆出花鸟虫鱼等造型,具有极高的艺术和审美价值。

在丁蜀镇宜兴均陶研究所,青年陶艺家方薛斐指着一只龙凤大瓶上的图案向记者介绍:“堆花就是把异于坯体的其他泥料,粘贴在陶器表面形成纹饰或图案,所有的功力都在大拇指上。摊、搓、撕、抹、堆、揿六种手法相互交替,互为关联,还要考虑到坯体的本身颜色和形状,真可谓是‘拇指堆出大景致,指尖点出龙虎睛’。”

“堆花”全凭匠人拇指的功力,将色泥堆贴在坯体上,呈花鸟、山水等不同画面,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情和民间艺术特色,被形象的比喻为以泥代墨、陶坯作纸、拇指作笔,“不似浮雕,胜似浮雕”!

方卫明:此生只为均陶醉 | 美术趣闻

江苏省宜兴均陶研究所所长方卫明(资料图)

方卫明:此生只为均陶醉 | 美术趣闻

烧窑(资料图)

方卫明:此生只为均陶醉 | 美术趣闻

配泥料(资料图)

(三)宜均陶圣·陶界奇葩

均陶大师方卫明出生于宜兴制陶中心丁蜀镇,在泥堆和陶缸中玩耍、成长。进入均陶厂工作后,他经过刻苦学习和不断磨炼技艺,用40年的光阴从一名普通制陶工人终成一代名师。

方卫明是宜兴均陶工艺领域里的“全面手”,集原料、成型、大拇指泥画、制釉、烧成五大工种于一身,成就了精彩的大拇指堆贴花“民艺派”写意风格,创造了“铜均釉”这一类似于青铜器感觉的新均釉,在当今均陶艺术史上具有很高的权威性,被誉为“宜均陶圣”。同时他在均陶学术研究领域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方卫明及其子方薛斐共同撰写的《宜兴均陶工艺》一书可称得上是均陶技艺方面的教科书。

在工艺技术方面,方卫明经过均陶传人葛敖松师傅的严格训练,是有师承的,而他的陶瓷设计创作则是自学成材。他善于从多方面吸收营养:研究专业典籍、师法古人的陶艺制法、向其他陶艺家请教、甚至同前来学习的美院实习生虚心交流……他就是这样通过“博采众长”来充实自己,不断突破自我,成就了风格独特的“方均”流派。

走进宜兴均陶研究所,这里陈设的各类均陶作品琳琅满目。据方卫明介绍,在众多均釉色彩中,有一种釉色与众不同,它亚光质感、恬静厚重,呈色却有兼黄、兼绿、兼青的肌理效果,极像古铜色。这是他和研究人员经过十多年反复研制、数十次地奔波于太湖之滨,不断摸索,利用宜兴本地富含矿物成分的土壤材料试验而成,被命名为“铜均釉”。

据悉,“铜均”并不含铜,只是高温窑变后呈古铜色效果,它填补了均陶堆贴花面的亚光厚层釉的空白,是继均陶“蓝均”后又一优秀釉种。  

方卫明:此生只为均陶醉 | 美术趣闻

正在宜兴均陶工艺研究所中练习堆花技艺的“90后”工匠。 秦笑语 摄

(四)古陶新意·传承光大

9月16日,“此生只为均陶醉——方卫明均陶艺术精品展”在宜兴市博物馆开幕,同期还举办了“传与承——宜兴均陶技艺学术研讨会”,业界50余名专家学者汇聚一堂,为均陶技艺的传承出谋划策。

方卫明在会上表示,传承均陶艺术不只是学习前人已有的创造,更不能光从表面上去因袭,或是守成不变,重要的是在传统的基础上创新发展。

除了拓展新的釉色外,他在创作设计中大胆尝试其他种类的民间工艺美术表现形式,将其移植或嫁接到自己的作品中。而且方卫明具有很强的吸收和转换的能力,信手拈来、浑若天成,达到整体和谐统一的艺术效果,使古法获得了新生。

记者在均陶研究所的工作室中看到,五、六名年轻的学徒工正安静地坐着,一手握着一团泥巴,一手的大拇指一点一点把泥堆到坯体上,捏成牡丹花的叶子或者盘龙的鳞片。“90后”学员顾玉婷已经在这里学徒3年了,她告诉记者,“我学习堆花不只是为掌握一门糊口的手艺,更要通过上万次的重复操作磨炼和提升自己的技艺和艺术修养,同时也多了一份非遗传承的荣耀与责任。”

9月26日,方卫明大师工作室被认定为江苏省首批工艺美术大师示范工作室。如今,宜兴均陶的每一种工艺都有传承人,由高级工艺美术师亲自“带徒弟”。

作为无锡太湖学院的艺术教师,方卫明之子、同是均陶传承人的方薛斐近年来一直在大学课堂上介绍、推广均陶艺术。他欣喜的看到,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美院专业学生开始了解均陶、爱上均陶,甚至慕名前来工作室拜师学艺。

“均陶艺术是高端的、时尚的艺术,年轻人愿意学习它,我想这是非遗传承最好的状态。”方薛斐说。(秦笑语)

【人物简介】

方卫明笔名乐山、均陶一粒泥,中国宜兴均陶研究所所长,宜兴市陶瓷学会会长,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实习基地导师,常州大学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无锡太湖学院客座教授,江苏无锡工艺学院客座教授。

1971年进入宜兴均陶工艺厂涉足陶艺领域,40余年勤奋追求,成为宜兴均陶第一个全面手:集原料、成型、大拇指泥画、制釉、烧成五大工种于一身,成就了精彩的大拇指堆贴花“民艺派”写意风格,创造了“铜均釉”这一类似于青铜器感觉的新均釉。方卫明扎实的均陶堆贴画工艺技巧,在创作思维,艺术语言与表现技艺的结合中达到了新的境界,形成了以传统工艺手法所蕴涵的形神兼备的艺术风格,且超越传统不断创新取其精华,使均陶堆贴画艺术焕发出新的光彩。

其作品博采众长,拓古创新,特别对均陶造型和釉彩的和谐美有深厚造诣,风格古拙敦厚,流光溢彩。远古的浑纯、唐宋的风韵、现代的抽象、民间的韵味,浑然一气,秀气淡雅,恒久如新又藏古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艺”流派,在当今均陶艺术史上具有权威性地位和民族化风格。

1985年,其制作的“九龙千筒”等作品被英国大英博物馆、法国文化部和德国美国等国家作为精品收藏。2009年、2011年受邀参加法国国际陶瓷艺术节和韩国京畿道世界陶瓷双年展举办讲座培训班并现场展示宜兴均陶绝技。《人民日报》、《新华日报》和中央电视台等媒体先后报道,其撰写的《均陶堆贴画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等论文先后发表于《陶瓷学报》等杂志。

相关文章

  • 花鸟画如何介入主题性创作:陈之佛的《和平之春》[图文]
    花鸟画如何介入主题性创作:陈之佛的《和平之春》[图文]

    傅抱石曾经题写过这样两句诗:“雪个已矣瓯香死,三百年来或在斯。”意思就是自朱耷和恽南田故去后的300年间,最应推举的工笔花鸟画创作大家就是陈之佛。近期,中国美术馆和南京博物院共同主办了“三百年来或在斯——陈之佛绘画艺术特展”,展出了两馆馆藏的共计91件套陈之佛不同时期的作品。其中,分别收藏于中国美术馆和南京博物院的两幅《和平之春》联袂展出,让我们更加全面和生动地感受到了陈之佛的艺术特质。这两幅《...

    1084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故宫裸拍:真正的艺术创作不在乎脱或不脱[图文]
    故宫裸拍:真正的艺术创作不在乎脱或不脱[图文]

    图为模特婉琪拍摄的艺术照 (图片由婉琪本人提供)故宫裸拍事件引起的网络围观、社会热议,至今余波未了。之前,也曾有诗人在朗诵会上当场脱衣“裸诵”,“书法家”女弟子裸体书写《兰亭序》、某酒吧上演“裸体京剧” ……这些事件究竟是艺术追求还是赚取眼球,是艺术创作还是“精神失守”,听听西安艺术家们怎么说——前不久,一组拍摄于故宫博物院的裸体照片在网络流传,让名为“WANIMAL”的博主一夜爆红,而就在...

    1811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玉雕的题材设计应遵循艺术规律和表现手法[图文]
    玉雕的题材设计应遵循艺术规律和表现手法[图文]

    (原标题:精神不倒)“玉必有工,工必有意”,玉雕的题材是构成玉雕作品外在形式的重要条件。现如今玉器雕琢的传统题材依然居多,以民间传说历史典故,宗教故事,山月,花木,飞禽走兽为主。通过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和形式美学,达到极高的艺术欣赏价值。然而,传统设计题材根据时代变迁以及当代新的流行因素的影响,设计作品既要体现出它是文化传承的载体,又要满足大众层次的文化需要。并广泛吸收各门艺术的精髓,灵活运用。...

    1120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2017年缅甸花梨木价格飙升[图文]
    2017年缅甸花梨木价格飙升[图文]

    生意社11月14日讯“大众情人”之缅甸花梨木已经升级为“大众女皇”价格飙升!缅甸花梨属于花梨,缅甸花梨的木纹清晰,结构细而匀,有些部位有明显的虎皮纹,断断续续很是美观;颜色偏红,木纹就是淡红色的,整体看好像肉色;缅甸花梨又称香花梨有一种檀香味,其香悠远醇厚,不张扬。材质硬重,密度高。在红木家具市场中,红酸枝这张“大红脸”唱出了一世芳华,价格创下了历史新高然后悄然停止。不得而知的是,为何红木种...

    1424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塞尚的秘密妻子重见天日[图文]
    塞尚的秘密妻子重见天日[图文]

    《戴绿帽子的塞尚夫人》(1894-1895)正在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举办的展览展出了几乎所有现存的有关塞尚夫人的作品。这样一出展览带人重温了法国19世纪后期那些神话般的年代。当时塞尚还在默默无闻地创作,研究着一种新的绘画风格,而这种风格在后来被誉为现代派的起源。他的妻子是当时最经常出现在他画中的模特——在艺术史学者的轻视甚至歧视中默默等待救赎。奥尔丹斯·菲格·塞尚在艺术界中是一位谜一样的女...

    937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天道酬勤 艺无坦途——著名画家李任孚[图文]
    天道酬勤 艺无坦途——著名画家李任孚[图文]

    【李任孚简介】李任孚,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人物画创作室画家、广东美术家协会理事。现为河北美术学院、京华美术馆人物画高研班导师。  作品经常参加全国、省美展并获奖,不少作品为新西兰、马来西亚、日本、新加坡等国内外美术馆、博物馆及个人收藏。《大量作品发表于《美术》、《中国文化报》、《人民日报》、《广州日报》等各种刊物,传略入编《中国艺术界名人录》、《中国美术书法界名家作品博览》、《...

    1402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书法家李兆民作品欣赏[图文]
    书法家李兆民作品欣赏[图文]

    李兆民,男,字山坤(山泉、道子),1955年生于山东潍坊。自幼酷爱书法,师承家学,五十余载无间断临池,尤以行草书见长。对张旭的古诗四帖、孙过庭的书谱等草书名帖,颇具独到己见并对楹联情有独钟,痴于撰联及楹联创作,收获颇丰,初数部楹联全集收录,在数十年的书法历程中,曾拜师高小岩、魏启后等著名书法家门下,得其真传、受益匪浅,为后来的书法创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并于2012年在郭味蕖美术馆举办个人书法展。...

    953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从马首回归看艺术品保险发展困局[图文]
    从马首回归看艺术品保险发展困局[图文]

    圆明园马首铜像:海晏堂外十二生肖兽首喷泉主要构件之一,由意大利人郎世宁设计。1860年,英法联军侵入北京,圆明园惨遭劫掠焚毁,马首铜像与其他11尊兽首铜像自此流失。1月13日,结束百余年漂泊,圆明园马首铜像重回故乡。如今,圆明园12尊兽首已有七尊回归祖国。其中,牛首、虎首、猴首由国企竞拍回归,鼠首、兔首由外国友人返还回归,马首、猪首由华商捐赠回归。据国家文物局统计,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截...

    1200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天地玄黄,金墨无界——王良虎在古今中西之间构建永恒[图文]
    天地玄黄,金墨无界——王良虎在古今中西之间构建永恒[图文]

    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与奥林匹克一路去同行,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到2014年南京青奥会,再到2022年的北京冬奥会与2023年的中国奥艺会,中国与奥林匹克的四次“约定”,充分彰显了奥运会坚定的参与者、奥运会精神积极的践行者的大国担当。百年余来,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历经风雨,砥砺前行。在全球疫情共克时艰的当下,艺术文化越发成为跨越国界的重要纽带。在北京冬奥会即将来临之际,书坛巨匠王良虎先生与众...

    1010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2020年特别推荐艺术先锋人物:李蝉羽[图文]
    2020年特别推荐艺术先锋人物:李蝉羽[图文]

    忘情山水间 意出笔墨外——评李蝉羽的绘画艺术古人云“笔生气,墨生韵”。黄宾虹先生在论及中国画的笔墨关系时也指出,“有笔兼有墨,最为美备”、“论用笔法,必兼用墨。墨法之妙,全从笔出”。这既是对笔墨技法的辩证分析,又是对中国画艺术水平高低的评判标准。李蝉羽的山水画,就特别注意笔墨技法的锤炼,徐疾顿挫、浓淡干湿、虚实疏密颇为讲究,这种富于变化的笔墨,使作品气韵灵动,宛若天成。近看,皴擦点染、错落有...

    1462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彩乐华章——品读连润升中国画作品[图文]
    彩乐华章——品读连润升中国画作品[图文]

    彩乐华章--品读连润升中国画作品“中国画”是个专有名词。对于“西画”来说,它是绘画的另一类别。以国别和媒介来界定作品种类的时代早已过去,特别是当代艺术作品都将被置于同一语境下来进行评说。中国画也经历了时代的变迁,将同其它门类的艺术作品一样,无法摆脱历史和时间长河的左右,随着时代的演变而产生出诸多以地域划分的流派。彩乐华章--品读连润升中国画作品在绘画技法和表现题材上独具特点的“长安画派”,...

    685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党旗飘飘喜迎建国70周年”张凌超艺术欣赏[图文]
    “党旗飘飘喜迎建国70周年”张凌超艺术欣赏[图文]

    走进张凌超艺术馆河南荥阳地处中原,文化底蕴深厚,自古人杰地灵,名家荟萃,孕育了法家鼻祖申不害、禅宗二祖慧可、唐代诗书画三绝郑虔、文学大家刘禹锡、李商隐这些先哲。成长和工作在荥阳的张凌超先生是一位具有独立学术品格的画家,他把多年来精心创作的胡杨和描绘家乡的100幅国画作品无赏捐献给荥阳人民,2015年被评为感动荥阳十大楷模人物之一。为此,荥阳市人民政府专款建立了荥阳美术馆暨张凌超艺术馆。艺术馆在...

    1186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解读刘懋廿的西北风油画[图文]
    解读刘懋廿的西北风油画[图文]

    我们的视网膜感官因懒惰,需要甜美细腻的视觉爱抚。我们的感觉系统也因遭受太多“粗劣唯美”的侵蚀,因而渴望获取一份炽热到干燥的情谊,干燥可以使细菌不生,也可以磨砺出强健心灵。收麦 100x80cm布面油画 2010观看刘懋廿的油画作品,观众可以直接感受到一股浓郁的西北气息。外乡人从中得到感觉形态上的差异,西北人看了恐是要流下泪来。出生于陕西黄陵县,1988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后又常年任教于延安...

    1213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两会特别推荐】——著名画家苑贺斌[图文]
    【两会特别推荐】——著名画家苑贺斌[图文]

    苑贺斌,安徽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第九次全国文代会代表,北京大学兰亭书画院导师、客座教授,深圳大学特聘教授,山东大学海岱书院顾问,中俄青少年国际艺术节顾问,山东省城市文化研究会顾问,中国书画家联谊会理事,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中国绘画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等等。获得过“迎奥运全国书画展览”金奖,由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颁奖,“香港回归十周年全国书画展览”金奖,由文...

    500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德化瓷内冷外热市场格局渐被打破[图文]
    德化瓷内冷外热市场格局渐被打破[图文]

    从2014年秋拍到2015年春拍表现情况来看,某些瓷器品类明清官窑整体表现欠佳,宋代官窑似乎成了市场热点,高古瓷市场行情呈现逆势上扬的趋势。那么德化瓷是否存在这一情况?近几年来德化瓷市场行情表现如何?是否还保持着“内冷外热”的市场格局?德化瓷哪些品类市场表现比较突出?德化瓷收藏投资未来前景如何?德化白瓷海外收藏丰富中拍协艺委会常务副主任刘幼铮在其《中国德化白瓷研究》一书中称,由于德化瓷本身巨...

    344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