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前进窑遗址。秦笑语 摄
(一)百年龙窑·薪火相传
2017年9月的一天,几名前来宜兴均陶研究所交流的访客在制陶工的带领下,鱼贯步入厂区后院。当工人熟稔的拧开斑驳的挂锁,推开挂满蛛网的栅栏门时,众人不由得发出阵阵赞叹:只见一座雄伟的古窑依山而上,似卧龙匍匐于整个茅庵山南坡,这就是宜兴前进窑遗址。
前进窑始建于清代晚期,兴盛于民国年间,直到上世纪60年代才被废弃。该窑头南尾北,依山而建,窑身内壁用长条形砖发券,外壁敷以黄石块与白土。窑身两侧设投柴孔 90对,东侧设有窑门3个。窑址残长84米,主要烧制大缸、盆、酒坛、陶台等日用品,是宜兴现存最大的龙窑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周围茂密植被的掩映下古窑显得格外清冷,但其风姿仍然不难让人想象出这里曾经火热的烧陶场面:通红的炉火照亮整座茅庵山,遮天蔽日的黑烟使人难分昼夜,且经年不息……
古时,宜兴工匠就是利用自然山势修建的龙窑烧制出闻名天下的陶瓷名品。工匠们通过窑身两侧的“鳞眼洞”观察火焰颜色,判断窑内温度,适当添加松柴……一熬就是两天两夜,直到双目赤红,成品出窑才算大功告成,经年累月练就出真正的“火眼金睛”。
后来,龙窑被新式的倒焰窑、隧道窑、梭式窑等取代,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成为宜兴7000年辉煌陶瓷史的实物史料。
均陶匠人正在展示堆花技艺。秦笑语 摄
方卫明均陶代表作品。秦笑语 摄
(二)阳羡工匠·拇指技艺
宜兴古称阳羡,素有“陶都”的美誉,紫砂、均陶、精陶、青陶、美彩陶被誉为宜兴陶瓷的“五朵金花”。
其中,宜兴均陶始于北宋时期,在明代晚期进入成熟期,清雍正年间进入皇宫成为御用器物,并远销海外,历史上也先后涌现出葛明祥、葛源祥等名家。2014年,宜兴均陶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宜兴均陶的特点是施以特定釉彩和堆花装饰,其釉色绚丽,有蓝均、红均、铜均、白均等数十种,古时又以蓝均釉最为珍贵,赢得“灰中见蓝晕,艳若蝴蝶花”美称;而堆花则被称为“大拇指艺术”,在坯体表面堆出花鸟虫鱼等造型,具有极高的艺术和审美价值。
在丁蜀镇宜兴均陶研究所,青年陶艺家方薛斐指着一只龙凤大瓶上的图案向记者介绍:“堆花就是把异于坯体的其他泥料,粘贴在陶器表面形成纹饰或图案,所有的功力都在大拇指上。摊、搓、撕、抹、堆、揿六种手法相互交替,互为关联,还要考虑到坯体的本身颜色和形状,真可谓是‘拇指堆出大景致,指尖点出龙虎睛’。”
“堆花”全凭匠人拇指的功力,将色泥堆贴在坯体上,呈花鸟、山水等不同画面,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情和民间艺术特色,被形象的比喻为以泥代墨、陶坯作纸、拇指作笔,“不似浮雕,胜似浮雕”!
江苏省宜兴均陶研究所所长方卫明(资料图)
烧窑(资料图)
配泥料(资料图)
(三)宜均陶圣·陶界奇葩
均陶大师方卫明出生于宜兴制陶中心丁蜀镇,在泥堆和陶缸中玩耍、成长。进入均陶厂工作后,他经过刻苦学习和不断磨炼技艺,用40年的光阴从一名普通制陶工人终成一代名师。
方卫明是宜兴均陶工艺领域里的“全面手”,集原料、成型、大拇指泥画、制釉、烧成五大工种于一身,成就了精彩的大拇指堆贴花“民艺派”写意风格,创造了“铜均釉”这一类似于青铜器感觉的新均釉,在当今均陶艺术史上具有很高的权威性,被誉为“宜均陶圣”。同时他在均陶学术研究领域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方卫明及其子方薛斐共同撰写的《宜兴均陶工艺》一书可称得上是均陶技艺方面的教科书。
在工艺技术方面,方卫明经过均陶传人葛敖松师傅的严格训练,是有师承的,而他的陶瓷设计创作则是自学成材。他善于从多方面吸收营养:研究专业典籍、师法古人的陶艺制法、向其他陶艺家请教、甚至同前来学习的美院实习生虚心交流……他就是这样通过“博采众长”来充实自己,不断突破自我,成就了风格独特的“方均”流派。
走进宜兴均陶研究所,这里陈设的各类均陶作品琳琅满目。据方卫明介绍,在众多均釉色彩中,有一种釉色与众不同,它亚光质感、恬静厚重,呈色却有兼黄、兼绿、兼青的肌理效果,极像古铜色。这是他和研究人员经过十多年反复研制、数十次地奔波于太湖之滨,不断摸索,利用宜兴本地富含矿物成分的土壤材料试验而成,被命名为“铜均釉”。
据悉,“铜均”并不含铜,只是高温窑变后呈古铜色效果,它填补了均陶堆贴花面的亚光厚层釉的空白,是继均陶“蓝均”后又一优秀釉种。
正在宜兴均陶工艺研究所中练习堆花技艺的“90后”工匠。 秦笑语 摄
(四)古陶新意·传承光大
9月16日,“此生只为均陶醉——方卫明均陶艺术精品展”在宜兴市博物馆开幕,同期还举办了“传与承——宜兴均陶技艺学术研讨会”,业界50余名专家学者汇聚一堂,为均陶技艺的传承出谋划策。
方卫明在会上表示,传承均陶艺术不只是学习前人已有的创造,更不能光从表面上去因袭,或是守成不变,重要的是在传统的基础上创新发展。
除了拓展新的釉色外,他在创作设计中大胆尝试其他种类的民间工艺美术表现形式,将其移植或嫁接到自己的作品中。而且方卫明具有很强的吸收和转换的能力,信手拈来、浑若天成,达到整体和谐统一的艺术效果,使古法获得了新生。
记者在均陶研究所的工作室中看到,五、六名年轻的学徒工正安静地坐着,一手握着一团泥巴,一手的大拇指一点一点把泥堆到坯体上,捏成牡丹花的叶子或者盘龙的鳞片。“90后”学员顾玉婷已经在这里学徒3年了,她告诉记者,“我学习堆花不只是为掌握一门糊口的手艺,更要通过上万次的重复操作磨炼和提升自己的技艺和艺术修养,同时也多了一份非遗传承的荣耀与责任。”
9月26日,方卫明大师工作室被认定为江苏省首批工艺美术大师示范工作室。如今,宜兴均陶的每一种工艺都有传承人,由高级工艺美术师亲自“带徒弟”。
作为无锡太湖学院的艺术教师,方卫明之子、同是均陶传承人的方薛斐近年来一直在大学课堂上介绍、推广均陶艺术。他欣喜的看到,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美院专业学生开始了解均陶、爱上均陶,甚至慕名前来工作室拜师学艺。
“均陶艺术是高端的、时尚的艺术,年轻人愿意学习它,我想这是非遗传承最好的状态。”方薛斐说。(秦笑语)
【人物简介】
方卫明笔名乐山、均陶一粒泥,中国宜兴均陶研究所所长,宜兴市陶瓷学会会长,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实习基地导师,常州大学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无锡太湖学院客座教授,江苏无锡工艺学院客座教授。
1971年进入宜兴均陶工艺厂涉足陶艺领域,40余年勤奋追求,成为宜兴均陶第一个全面手:集原料、成型、大拇指泥画、制釉、烧成五大工种于一身,成就了精彩的大拇指堆贴花“民艺派”写意风格,创造了“铜均釉”这一类似于青铜器感觉的新均釉。方卫明扎实的均陶堆贴画工艺技巧,在创作思维,艺术语言与表现技艺的结合中达到了新的境界,形成了以传统工艺手法所蕴涵的形神兼备的艺术风格,且超越传统不断创新取其精华,使均陶堆贴画艺术焕发出新的光彩。
其作品博采众长,拓古创新,特别对均陶造型和釉彩的和谐美有深厚造诣,风格古拙敦厚,流光溢彩。远古的浑纯、唐宋的风韵、现代的抽象、民间的韵味,浑然一气,秀气淡雅,恒久如新又藏古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艺”流派,在当今均陶艺术史上具有权威性地位和民族化风格。
1985年,其制作的“九龙千筒”等作品被英国大英博物馆、法国文化部和德国美国等国家作为精品收藏。2009年、2011年受邀参加法国国际陶瓷艺术节和韩国京畿道世界陶瓷双年展举办讲座培训班并现场展示宜兴均陶绝技。《人民日报》、《新华日报》和中央电视台等媒体先后报道,其撰写的《均陶堆贴画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等论文先后发表于《陶瓷学报》等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