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李人毅《中国画家研究·山水卷》之——张英才:在《美术》平台崛起的画家[图文]

时间 : 03-25 投稿人 : 傻犊子 点击 :

李人毅《中国画家研究·山水卷》之——张英才:在《美术》平台崛起的画家 | 艺术杂谈

张英才,1961年3月生于北京,祖籍山东德州,中国美术家协会编审、致公党中央文化委员会委员、中国致公画院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画艺术创作院执行院长,现供职于中国美术家协会展览部。    

2008年参加由中国美协主办的《古韵流村—全国山水画写生展》在中国美术馆展出

2008年参加由中国国家画院主办的《“水墨本味”当代中国画名家学术邀请展》

2009年参加由中国国家画院主办的《融聚--2009中国国家画院学术邀请展》我的作品都入选参展并入编作品集。

2009年10月《锦绣家园》获第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提名奖;

2010年8月参加“人文北京写意昌平”画展,作品;《古道雄关》上海世博会收藏

2010年9月作品《双堡》入选第五届北京国际双年展

2011年10月作品参加由文化部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在法国举办的中华底蕴—中国山水画艺术展

2011年八月参加由中国画学会主办首届明德和融—全国中国画名家邀请展

2012年八月参加水墨在线—中国画八人展

2012年九月参加由中国画学会主办第二届明德和融—全国中国画名家作品邀 请展

2012年十月参加由中国画学会主办神奇的鄂尔多斯—全国中国画名家作品邀请展

李人毅《中国画家研究·山水卷》之——张英才:在《美术》平台崛起的画家 | 艺术杂谈

山静有泉声

张英才:在《美术》平台崛起的画家

李人毅

我曾在《美术》杂志工作了六年,对于美术理论的涉猎和对画家的研究,一天也没有停止过。在杂志社内,张英才就是我关注的对象。

一、在大杂院结识的两个贵人

画家张英才,是北京人。他对北京的大杂院更是情有独钟,在这里,他遇到了人生的两个贵人。那年他正上初中,当时唐山大地震波及北京,他家大院的住户顿时多了起来。邻居看他爱画画,就把从楼房新搬下来的一位老画家介绍给他,英才管老人叫爷爷,拜师后留的第一份作业是让他临摹介子园画谱中的山水部分。老先生见他画得好,就把印有四王的山水画册借给他临摹。这一学就是三年,老师对他说,画山水,第一步是临摹,就是以后能对景写生创作了,也还要不断临摹古代经典作品,从传统中不断发掘、发现才能真正有所作为,就是将来有了自己的风格特点了,还要继续在传统中汲取知识,不断创新,只有这样,才能更有底气。

伴着习画,英才高中毕业了,他的画在大院里也出了名。这时,在《美术》工作的艺术家夏硕琦也搬到了他们这个大院居住,就对英才说,我们单位要招临时工,你来吧。就这样,经夏硕琦介绍,他进入了《美术》杂志,当时《美术》还没独立,叫编辑部,英才的主要工作是摄影。这年是1980年,英才18岁。

李人毅《中国画家研究·山水卷》之——张英才:在《美术》平台崛起的画家 | 艺术杂谈

谿谷溅瀑

当时《美术》主编是王琦先生,社里人际关系简单,氛围很宽松,他边工作,边画画,一晃七年过去了,1987年领导上让他搞出版发行,这是一种为单位增进经济效益的事情,他一干就是13年,之前他搞摄影时还能在业余时间里画点画,可这在这些年里就把画撂下了。

二、创作时的见证人——《美术》杂志发行部小仓库

后来《美术》编辑部成为独立的杂志社了,随着机构人事的变化,社里发生了许多事情,这时的英才选择了沉默,他又重拾起画笔,又开始了对传统山水画的临摹,以之铭记夏硕琦的知遇之恩。

当进入二十世纪,他尝试着创作,那时,他每天上班,就在发行部仓库的小角落里,一张又一张地画着,而正式的主题性创作,则始于2005年他到美协展览部组织画家到各地写生的时候。

此后,他一发而不可收地进行着创作,形成了系列性发展状态。此时他笔下涌动着创作激情,画作不断,形成了井喷之势,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都引起画坛的广泛关注,大家惊异地盛议英才是闯进画坛的一匹黑马。当然,只有画家自己知道这丹青之路的个中滋味,而我则有幸成为他创作转折关头的一位目击者。

李人毅《中国画家研究·山水卷》之——张英才:在《美术》平台崛起的画家 | 艺术杂谈

水乡人家

我2001年开始为《美术》撰稿,2002年进入杂志任主编助理和编委,我们朝夕相处6年。英才2005年到2007年在《美术》杂志发行部小仓库创作时,我是见证人。

那时他常把画的成品、半成品拿给我看,还很郑重地让我给与“指导”。令我惊奇的是,他画的都是四尺三开以下的小幅画,看似小品,却画出了大内涵,整幅画起承转合经营得当,近与远,虚与实,静与动对比得当,很有韵律。更令人吃惊的是,他画的山与树,用笔很讲究,起落有力度,见法理。其中石分三面,树见古风,绝不像个新手所为,只是在创意构思上尚显陈旧。

我知道是多年临习历代名家山水画影响所致。当时对他赞赏有加,不断鼓励支持,还为其中几幅代为题款。记得我说了这样一句话:“就差面对实景写生了,如果再有生活,就你这底子,一定能成为山水大家。”

我与英才都是2007年那年离开《美术》杂志社的,几年以后,果然不出所料,走进了生活的英才,带着累累硕果,步入了他艺术的黄金时代。

李人毅《中国画家研究·山水卷》之——张英才:在《美术》平台崛起的画家 | 艺术杂谈

空山新雨后

三、久有丹青志一颗平常心

目前,引起理论界关注的英才,正面对着许多对他作品在学术层面的解析,在本文中不再多说。但我认为,生命状态的坚韧,在复杂生活环境中的历练,对他审美取向的定位和艺术质量的高低,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要说是地震后的大杂院认师给了他正确的启蒙和引领的话,那么他所工作近三十年的《美术》杂志社,给了他一个坚实的前行和攀登艺术制高点的阶台。是职业给予他得天独厚的条件,给了他广阔的丹青视野和厚重的人文资源。

从18岁起,他镜头指向的都是中国美术界巅峰人物,纪录的都是美术大事记中重要的时刻,而接触的作品中更是引领华夏丹青大趋势的艺术佳构。身在平台高远,眼界开阔的他,更悟出了只有尊重艺术规律才能画出好画的真谛,一旦走向创作之路,真正做到了厚积薄发。更重要的是,他是一个善于默默汲纳知识营养的学子,他总是在观察中学习,无论是艺坛大家的言行和著作,或是一幅幅画种不同,流派各异,国度有别的经典之作,他都在领悟中撷取、吸纳着,在比较中识别着、充实着。

李人毅《中国画家研究·山水卷》之——张英才:在《美术》平台崛起的画家 | 艺术杂谈

雾锁山乡

六年的朝夕相处,我发现他从不进入名利之争,也不计较得失。让我影响深刻的是,他在逆境中不抱怨,不发牢骚,谦和处人,远离纷争的烦恼,没有心结缠绊,乐观面对人生,这无疑是画好画发展事业最好前兆和坚实的基础。

李人毅《中国画家研究·山水卷》之——张英才:在《美术》平台崛起的画家 | 艺术杂谈

应该祝贺英才,他在《美术》默守28年,没有辜负这天赐良机。能在耕耘中收获,当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素质,就是他能珍视生活,踏实工作,总是抱有一颗平常心,有着底层平民的草根生态。他是在《美术》平台崛起的画家!

李人毅《中国画家研究·山水卷》之——张英才:在《美术》平台崛起的画家 | 艺术杂谈

李人毅近照

李人毅艺术简历

李人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

1948年生于黑龙江省海伦县海北镇。堂号为:海北草堂、阁上塬、岫安居等。

1964年开始发表作品,1969年入伍,1985年至1988年就读于鲁迅美术学院,1989年调入沈阳军区文艺创作室任专职画家、作家。2002年起任《美术》杂志主编助理、编委,现任《人民美术网》总编。

多年来坚持美术理论研究,参与和报道了许多全国重大美术理论研讨活动,尤其关注发展中画家和当代画坛大势,著述颇丰。

出版著作二十余部,代表作有《平型关大捷》、《国难来袭——九一八延续的记忆》、《打回老家去——原东北军111师纪实》《勿忘九一八画传》(与李东红合作)《中国当代画家研究•花鸟卷》《写意牡丹技法全解》《小榄风情》等,其中《一个男人的远村》获97’东北文学奖。

1989年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大型“新四军人物画展”、2009年在长沙举办“开国大典人物画展”、2011年在深圳举办“李人毅辛亥人物画展”,中国画《邓子恢》、《谭震林》、《吴竭诚》等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李人毅《中国画家研究·山水卷》之——张英才:在《美术》平台崛起的画家 | 艺术杂谈

做一名好画家是英才的心愿。何为好画家:就是做好人,画好画。如今的英才,正如鱼得水般的在自己的岗位上工作着、创作着,工作和创作,使他服务于大家和画好笔下的画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真为英才高兴。(癸巳四月初二晨于北京掬星台 发表《人民美术网》2014-02-24)

李人毅《中国画家研究·山水卷》之——张英才:在《美术》平台崛起的画家 | 艺术杂谈

《中国画家研究》这套丛书,既是研究画家的理论文集,又是图文并茂的画集,分人物卷、花鸟卷、山水卷、综合卷、纪实卷等。在这些研究文章中,作者以宏观到微观的视角切入研究对象,既有对画家群体的考察,还有对当前画坛走势的关注,以及对全国性各类美术活动的报道等。丛书以中国画入题,涵括了油画、版画、雕塑、水粉画、水彩画,以及工艺美术和书法等,每篇文稿都配有多幅精美的图片,令人赏心悦目。

《中国画家研究·山水卷》是本套丛书的第二卷。

由于本书形式别开生面,呈现理论研究和作品欣赏相统一的阅读模式,自《中国画家研究·花鸟卷》先行出版后,受到了读者和业内人士的广泛欢迎。这套丛书将陆续出版。

本书的作者,是集作家与画家于一身的文化学者李人毅。他除了进行文学、美术的创作外,多年来致力于美术理论研讨和画家研究工作。新世纪之初,曾受聘于《美术》杂志,在此工作多年,策划、报道了许多全国性的大型美术理论研讨会,发表了许多学术观点鲜明的论文。多年来,一直坚持不懈地对当代画家进行专题研讨,尤其关注中靑年画家的成长,写出了大量的研究文章,在国内各种媒体上广为刊发与转载。

本册为山水卷,收录了三十余篇评论文章,画家排列以年庚为序。本书有对黄宾虹的专题研究论文,有对老画家孙恩同、于志学、谢欣、周韶华、梁世雄的学术解析,还有对牟成、姚伯齐、张松、朱道平、王慧智、吕德品、张辉、王福增的技法的探究和梳理,更有对刘思东、周鼎、孔凡智、杨阳、李传新等画家作品的赏评。文中不见某些冗长的赘语和套话,行文清晰明了,评价客观中肯,富有哲思境意。而对邱汉桥、许自敬、丁杰、张英才、陈玉莲、王有民、胡刚、匡伟光、陈迎平、黄仕强等人生状态和艺术成长关系的研讨,更充满了一个美术理论家对发展中画家的人文关怀。其中,也有对象王中才那样由作家转身到画家的个案研究,体现了作者研究对象的多样性。

在文中,作者还注重对画家技法的研究,从笔墨规律上归纳整理出画家实践成果,并上升到学术层面来认识,无论对画家和书画爱好者都有着启迪性意义。

《中国画家研究》的文章清新隽永,具有散文风格,使原本刻板说教的评论文章,成为了娓娓道来的,喻情传道的丹青美文。加之与艺术家风格多样的作品相得益彰的编辑整合,使读者在了解画家经历,欣赏画家作品,研讨画作技艺的同时,进行美育熏陶,不失为一套别开生面的美术理论著作。

相关文章

  • 明清时期书画的作伪与炒作[图文]
    明清时期书画的作伪与炒作[图文]

    (传)仇英 书长信宫词班克斯毁画,或是自嘲,引发的却是对艺术品、资本与市场的沉思,结果是成为热搜事件,画价飞涨。可是,现代艺术品的市场化仍在进行中,其结果难以预料。相比之下,300年前的书画市场已呈现出早期的市场化趋势:作伪的流水化作业,市场的全球化,书画著作的功利性,鉴定术语的标签化,甚至形成了以当时的苏州为中心的全球性造假中心,在晚明嗜古、博古、拟古的浪潮中,以书画为代表的艺术品成为早期艺...

    1833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浅析端午悬挂钟馗像的原因[图文]
    浅析端午悬挂钟馗像的原因[图文]

    农历五月五日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午节、五月节、天中节、浴兰节、蒲节、女儿节等。端午节起源于中国,从汉、魏以来就盛行于各地,后传播至越南、朝鲜、韩国、日本等亚洲多国。周知的是,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战国时代诗人、政治家和思想家屈原,期间家家户户除了包粽子、悬菖蒲、缠挂各种端午索、饮蒲酒或雄黄酒外,还有挂钟馗画像的习俗。那么,端午时节悬挂钟馗画起源于何时?这时节为什么要挂钟馗图像...

    752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当下中国山水画传承教育的现状与困境[图文]
    当下中国山水画传承教育的现状与困境[图文]

    山水画课徒稿:树法示范(左);古人画谱:画松法当下山水画教育中如何看待师徒相承的方式,又如何与学院教育相结合?日前在上海浦东图书馆举办的“承传·变化——山水画教育展”上,来自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美术学院、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工艺美术学院等高校的教师就山水画传承中的问题与困境等展开了探讨。日前在上海浦东图书馆举办的“承传·变化——山水画教育展”上,一方面以文献和图像的方式梳理山水画教育的历史文脉和现...

    784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献礼建党100周年优秀作品选——画家苑贺斌[图文]
    献礼建党100周年优秀作品选——画家苑贺斌[图文]

    【艺术简介】苑贺斌,安徽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第九次全国文代会美术家代表,中国絲路规划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专家,中国国际文化交流基金会张瑞龄艺术基金专家委员会高级专家指导,北京大学兰亭书画院导师、客座教授,深圳大学特聘教授,山东大学海岱书院顾问,中俄青少年国际艺术节顾问,山东省城市文化研究会顾问。获得过“迎奥运全国书画展览”金奖,由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颁奖,“香港回...

    223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古珠市场迎来全民消费热潮[图文]
    古珠市场迎来全民消费热潮[图文]

    老蜜蜡珠饰在整个的文玩大类和艺术品收藏市场中,古珠的地位一直比较低。据了解,在国内的艺术品市场中古珠曾长期处于“赠品”地位。十年前,珠子根本就不是直接拿来卖钱的,大多数情况下是在文玩市场中买大件东西之后会赠送一些小珠子。经过近十年的锤炼,珠子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身价也是随行就市一路上扬,用中国古珠协会常务秘书长康渝春的一句话来形容,就是现在“全民皆珠”。目前,古珠收藏已经在市场上掀起了狂热...

    712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中国油画市场持续低迷 转变观念亟待破局[图文]
    中国油画市场持续低迷 转变观念亟待破局[图文]

    吴冠中《木槿》,在北京保利2015春拍中以6900万元成交2015年,与风头十足的中国近现代精品书画拍卖相比,中国油画市场行情相当低迷。各大拍卖行油画拍品的成交总额和成交率明显下降,成交额5000万元以上的艺术品少之又少,亿元拍品更是不见踪影,仅著名画家吴冠中等少量油画精品在春秋两季拍卖中表现出色,成为惨淡的油画拍卖市场少有的亮点。而前几年曾风光无限的中国当代艺术作品整体遭遇“滑铁卢”,很多拍...

    473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文性书情笔涵墨泳[图文]
    文性书情笔涵墨泳[图文]

    郑利权杜甫诗68×68cm2012年诗非他,人之性灵之所寄也。——明代诗人焦竑书如诗。西汉文学家扬雄在《法言·问神》中,有一个著名论断:“书,心画也。”最早论述了中国书法艺术的根本命题:书与性情的关系。焦竑的“诗寄性灵”说与扬雄所言,异曲同工,诗与书皆持人情性。这正是我所要表达郑利权书法创作的核...

    1730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四项考古新成果展现古丝绸之路演变[图文]
    四项考古新成果展现古丝绸之路演变[图文]

    国家文物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新进展工作会在京举行。会议聚焦近期古代丝绸之路沿线重要考古发现,发布了甘肃天祝岔山村墓葬、青海都兰热水墓群2018血渭一号墓、青海乌兰泉沟一号墓、新疆尉犁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等4项考古的最新成果。 其中,甘肃天祝岔山村墓葬是目前国内发现保存最完整的唐代早中期吐谷浑王族成员墓葬,充分展现了吐谷浑王族的丧葬制度和习俗。甘肃天祝岔山村墓葬最完整的吐谷浑王族墓葬甘肃天祝...

    1073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画画小记[图文]
    画画小记[图文]

    一1984年,我五岁,刚入住新家(现已重建),常常在墙上或地上胡乱涂抹。那些奇形怪状的图案一直印在脑海中。这是最初的“创作”,未料也是仅有的创作。此后我就沉溺于临摹,师承多为《故事会》、连环画和历史课本上的图画。我就这样度过了小学和初中,期间偶坐轮船去乐清或柳市城区,一遇到绘画培训广告,便羡慕得不得了。但父母不支持,他们认为应以学业为重。直到高一,我才知道什么是素描,于是又开始临石膏素描。香港回...

    1595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盘点史上最著名的光棍画家 梵高上榜[图文]
    盘点史上最著名的光棍画家 梵高上榜[图文]

    拉斐尔·圣齐奥拉斐尔(1483-1520)意大利画家作为欧洲文艺复兴“三剑客”之一(另两位:达芬奇与米开朗基罗)的拉斐尔,一样在37岁的大好年华,英年早逝。拉斐尔画作中的人物清秀,场景祥和,尤以“秀美”著称,一如他本人。小拉终身未婚,曾与一位红衣主教的侄女马蒂亚订婚,可惜不得而终。拉斐尔披纱巾的少女拉斐尔基督显圣拉斐尔圣体辩论文...

    300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胡也佛《金瓶梅秘戏图》艺术鉴赏[图文]
    胡也佛《金瓶梅秘戏图》艺术鉴赏[图文]

    112万海南张先生竞得.此图画的是西门庆和潘金莲,也就是金瓶梅中的“金”胡也佛的这本《金瓶梅秘戏图》,共创作了30幅。作者既重写意,也重写实,运用西洋画中透视的方法,以特殊的毛笔、精细的勾勒,从人物的造型、室内之陈设、背景之布置、鸡鸭猫鼠之动作、服饰冠冕之式样,外间景色之铺陈,古董时玩、官窑胆瓶、瓶内插范、点心果盒、菜肴盘盏,体现出几分幽人野客之致,都寄托了绘者的巧思。...

    1123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党旗飘飘 喜迎国庆——著名画家于广生[图文]
    党旗飘飘 喜迎国庆——著名画家于广生[图文]

    艺术简介于广生,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金融文联全委会委员,中国金融美协理事,中国金融美协人物画艺委会委员,中国少数民族美术促进会会员,中国工商银行美协副主席,中国工商银行书画研究院副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作品多次参加全国性美展。其中作品《冬捕》、《小憩》、《破冰》分别在《第二届邮驿路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丹青山河,心系人民全国中国画作品展》,《第二届白山黑水美丽四平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中获优秀奖...

    1640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从传统美学看现实人物画创作[图文]
    从传统美学看现实人物画创作[图文]

    石鲁 剪羊毛 中国画 1950年文/王潇(西安)中国人物画近现代发展以来,现实人物画创作是其主流,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到徐悲鸿引进写实手法再到当今中国人物画创作,激流勇进,势不可挡。上世纪初,创新者以革新派画家为代表走出象牙之塔,来到十字街头,将自己投入时代的漩涡,融入水深火热的群众生活当中,使艺术与现实紧密结合,用笔墨表现真实典型的形象。这种笔墨平民化的发展现状在当时是一种潮流,进而推动了中国人...

    395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秦代李斯尚存书法真迹,你信吗?[图文]
    秦代李斯尚存书法真迹,你信吗?[图文]

    一家与“京师瓷”邱季端相关的民间艺术品检测机构称近日鉴定了民间收藏的秦代李斯及唐代怀素、颜真卿等的书法名迹。对此,曾供职于上海博物馆的资深文物专家、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文物修复学院副院长季崇建今天看了这份报告对澎湃新闻说了三个字:“太扯了!”。报告称,这场鉴定检测出了秦代李斯的到代纸上书法。并称“李斯的书法证明中国早在公元前二百多年前就有了纸”。上海龙美术馆创办人、收藏家刘益谦曾以巨资在法国购买过...

    1670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重新阐释“丝绸之路”和“文艺复兴”[图文]
    重新阐释“丝绸之路”和“文艺复兴”[图文]

    跨越欧亚大陆的商队形象选自《加泰罗尼亚地图集》约1375年法国巴黎国家图书馆藏“丝绸之路”的初心1877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Ferdinand von Richthofen)在他的名著《中国》第1卷中发明了“丝绸之路”(die Seidenstrasse)概念。他在双重意蕴下使用该词:第一,“丝绸之路”一词主要用于描述历史上西方和中国之间的地理交通,尤其指汉代中国和罗马帝国之间有关...

    733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