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文性书情笔涵墨泳[图文]

时间 : 03-05 投稿人 : 源源 点击 :

文性书情笔涵墨泳 | 美术常识

郑利权杜甫诗68×68cm2012年

诗非他,人之性灵之所寄也。

——明代诗人焦竑

书如诗。西汉文学家扬雄在《法言·问神》中,有一个著名论断:“书,心画也。”最早论述了中国书法艺术的根本命题:书与性情的关系。焦竑的“诗寄性灵”说与扬雄所言,异曲同工,诗与书皆持人情性。这正是我所要表达郑利权书法创作的核心关键词:文性书情。

在古代,“文”与“书”几乎呈现出二维合一的状态,能文擅书者比比皆是,无论是中国书法史,还是浙江书法史,只要能举出名来的书家,基本上都是一个文人身份。反之,“能文擅书”亦成为一个中国式文人的“标签”,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最为直接的表现。对古人而言,“能文擅书”是个人简历中必备的词组。而在当代书坛文坛,擅书者不在少数,能文者亦多有其人,能文擅书者并不多见。从郑利权近10年来撰述数十篇文论中,可以窥见其“文性”,而在他的书法作品中,也能领略到他的“书情”。在当代日益浮躁的社会中,“文”与“书”的通融,并非易事。

当代书坛,虚情假义的形式制作化书风盛行,书法创作一旦过度追求外在形式的视觉效果,而最终表现出来的是性情与内涵的缺失。书宗性灵,是书法作为“书写文化”的基础,提倡写下去的每一笔都要有情有义。似乎是“文”与“书”碰撞的作用,郑利权文质彬彬的外表之下,隐藏着一颗狂热的书法内心,他的书法作品书写性极强,对各类线条极为敏感,章法节奏开合有度,洋溢着书写的激情与笔墨的意趣。文性书情折射在作品之中,章法、字法、笔法都是性情的表现元素。以时间观,笔法字法、章法是一种层层递进的关系,是相互关联的一个整体。在郑利权的作品中,我们能够体味到古法与草法的成熟运用,能够看到二王笔调、敦煌写经、章草、明清写意化行草等多元风格巧妙化合的影子。这种书法化合能力,其背后是文性书情的积淀与映照。如果对古代笔法草法体系缺少学理上的认知与长期的感悟,其草书创作必然停留在表象,而难以在快速的用笔中,形成章法、字法、笔法一体化的精准创作,而难以锻造出一件既有古法,又有创新;既能到位,又能生动的作品。从这个角度来说,在当下同质化的书法状态之中,郑利权的创作探索具有一定的范式意义。

书法艺术的发展是动态的,永不停歇。“文性”的意义不仅是梳理古代书法的状态,也是审视当下书法生态,更是预瞻未来书法发展形态。郑利权的书法创作具备一定的前瞻性,这是他长期的理论研究与学术思考的实践演练。毋庸置疑,当下社会文化已经进入了一个以图像为中心的时代。如何从图像学的视角,介入书法创作,是郑利权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其实书法艺术的图像化探索,从书法诞生以来,就一直没有停止。一个优秀的书法家在构筑书法视觉形象的时候,都是用线条、空间、色调、材料等元素来思考的,书法图像的背后应该是积淀的学术观念,代表着思想的深度。从“学术积淀”到“图像表达”,是一个不断更新、反复求证的长期过程。

郑利权有着浙中磐安山区质朴大气、勤奋务实的性格持征,以及多元艺术视野。其为人、为艺还是研学,与省书协提倡的“重学养、重品格、重基础、重个性”的“四重原则”相合,也与浙江书法“文”与“书”相得益彰的传统一脉相承,他的艺术之路,伴随着岁月的沉淀与学术的层累,应该会越走越宽、愈行愈远。

相关文章

  • 不想“打脸”就来看看古人的flag如何立[图文]
    不想“打脸”就来看看古人的flag如何立[图文]

    岳麓书院藏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竹简“质日”新的一年快要到了,除了忙着写年终总结,盘算如何花掉年终奖以外,最令人感到振奋的事情莫过于立个flag(目标),毕竟这代表充满期待的新一年即将开启!只是,在发完朋友圈或微博的那一瞬间,是不是会觉得这一时刻有些似曾相识,好像去年也立了flag……罢了,不提了!flag这种东西,有实现就有“打脸”,古人也一样!古人的flag立在哪里早在十多年...

    1859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拙意平实 渊雅醇厚——赏“西泠八家”篆刻系列作品[图文]
    拙意平实 渊雅醇厚——赏“西泠八家”篆刻系列作品[图文]

    两湖三竺万壑千岩(附边款) 丁敬“浙派”又称“浙江印派” ,清代乾隆年间由丁敬在钱塘(今杭州)开创。“浙派”之名的问世正当丁敬弟子蒋仁、黄易、奚冈等壮年的创作期,依循丁敬的篆刻创作理念,带动一股“西泠篆刻派”的风靡之潮。诸子均属杭州人,故名“浙派”之谓。其实,“浙派”初创方兴未艾。清人陈克恕在所撰的《篆刻针度》中阐述过:“私印朱白俱尚,名流辈出,轹汉凌秦,竞思复古,若莆田派、江西派、云间派、浙...

    1762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揭秘古玩城乱象:90元斗彩杯如何造假变宝[图文]
    揭秘古玩城乱象:90元斗彩杯如何造假变宝[图文]

    记者花90元买到的瓷杯与“文物鉴定书”。 记者 李健 摄核心提示近年来,古玩文物深受市民追捧。长沙的古玩市场也如雨后春笋般急速膨胀,这片看似欣欣向荣的市场背后,却充斥着种种乱象、骗局与潜规则。记者近日暗访为读者揭露其中黑幕。市民投诉我姓张,平时对古玩比较感兴趣,上周从外地来长沙游玩,在天心阁古玩城看到一把青铜剑,卖家当时信誓旦旦说这件青铜剑已经文物专家鉴定过了,还给我看了鉴定书,称如要鉴定...

    373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2020年特别推荐艺术先锋人物:石文君[图文]
    2020年特别推荐艺术先锋人物:石文君[图文]

    艺术简历石文君,女,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国画家协会理事、重庆市女子书画协会副会长,重庆梦斋艺术创作中心副院长,重庆红岩书画院副院长。跟随著名画家彭志灵,彭柯先生习画多年。80年代画风学习著名画家郭怡琮,苏葆桢先生,喜其色墨互融。崇尚石涛,八大,白石诸家。石女士一直致力于山水,人物,花鸟画的研究,尤擅花鸟。1999年至2014年作品十八次入选中国美协大型展览,并有作品获奖.创作的多幅作品得...

    296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邢洪林——古韵紫砂壶传承者[图文]
    邢洪林——古韵紫砂壶传承者[图文]

    邢洪林制作紫砂壶工作照宜兴有好山,好水,有好茶叶,更有独特紫砂壶。文人好茶,对饮茶的各类用具无不讲究。多少年的研究,品茗,只有用宜兴紫砂壶嘴能泡出好味来。自明代以来,许多文人雅士莫不以拥有一把紫砂壶而知足,许多文人参与了紫砂壶的研究制作,更使宜兴紫砂壶扬名海内外。紫砂壶的优点:泡的茶水可不失原味,可经久,可防茶霉馊,可耐热,可提携,愈久用愈生光泽,紫砂泥色多变耐寻味,造型简洁,朴素古拙,用之...

    1568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在颠沛流离中 他提炼出了“艺术中的精神”[图文]
    在颠沛流离中 他提炼出了“艺术中的精神”[图文]

    日前,“抽象艺术先驱:康定斯基”展览在上海西岸美术馆开幕,引起了学术界和艺术爱好者的关注。展览以103件作品,通过康定斯基的中国及日本艺术品收藏、技艺研习、抽象的突破等六个部分,系统展示了康定斯基的艺术实践和成就。这些艺术珍品来自康定斯基的遗孀1981年给予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的捐赠,可谓弥足珍贵。《有红迹的画》,1914年2月25日,布面油画冥冥中的方向康定斯基决定去德国慕尼黑学习绘画时已经三...

    236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古代寺观彩塑壁画断代中的多重证据运用[图文]
    古代寺观彩塑壁画断代中的多重证据运用[图文]

    古代彩塑壁画在某一历史时期被制作完成后,在历史传承的过程中往往会经历多次重修、重妆,是多个时期制作和干预后历史信息承载的综合体。这就要求我们对现存古代彩塑壁画进行断代时不能一概而论,而需仔细甄别。另一方面,古代寺观彩塑壁画的研究往往涵盖历史学、社会学、宗教学、民俗学和美术学等多个领域,所以,采用不同的视角、不同的方法来进行断代,结论可能也会有差异。故本文不揣简陋,拟围绕古代寺观彩塑壁画的断代这一问...

    279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为什么说“盗墓是考古学的最大敌人”[图文]
    为什么说“盗墓是考古学的最大敌人”[图文]

    尼雅遗址考古学探索什么?考古学科学吗?考古学如何“透物见人”?如何理解考古学的“人文转向“……这些问题涉及考古学最基础的内容,还涉及我们的认识论,即我们如何看过去,如何看过去遗留下来的物——考古材料。陈胜前教授的学术随笔《思考考古》即是写给有同样思考精神的人,是对考古学本身的进阶探索与反思。作者由日常生活和教学中遇见的问题得到启示,探讨了考古学的意义、考古学探索的对象、考古的作用、考古学理论、...

    1822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高校艺术博物馆应更有作为[图文]
    高校艺术博物馆应更有作为[图文]

    ——专访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常务副馆长杜鹏飞在清华大学东南校门附近,一座充满几何线条、中心对称、自然光线等元素的建筑——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从2016年9月开放伊始便引起人们的关注,十余场国内难得一见的高品质展览在开馆之时与观众见面。两年多过去了,这座满载着1.3万余组(件)藏品的艺术博物馆通过一个个高质量的展览、丰富深入的公共教育活动越来越为人们熟知与认可,许多人亲切地称其为“清华艺博” 。...

    932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穿越水墨与经典何干[图文]
    穿越水墨与经典何干[图文]

    萧何骑车追韩信,没有水墨画神韵,还破坏了古风意境。萧何依然月下追着韩信,只是他们都不骑马,而是骑着自行车。宋徽宗的一幅花鸟画,栖于枝头的硬生生地成了“愤怒的小鸟”。最近,一种“穿越水墨画”突然大火,不仅网友纷纷热捧,而且一幅作品还在网上卖出了几百元的高价。对于恶搞名画的行为,业内一些专家表示反感,认为这是对于经典的不尊重。“几年前已经发生了"杜甫很忙"的闹剧,传统文化再也经不起这样糟蹋了。”...

    1241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怎么办 去博物馆的英国人越来越少了[图文]
    怎么办 去博物馆的英国人越来越少了[图文]

    近期,英国文化、媒体和体育部(the Department for Culture, Media and Sport,简称DCMS)发布的数据显示,英国各大主要博物馆与美术馆的参观人数目前均大幅度下降。这不能简单归因于心猿意马的年轻人,而是经济危机的另一种表现。英国多家主要的博物馆、美术馆,包括泰特美术馆、国家美术馆、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大英博物馆等均有来自这个部门的财政支持,自2015年4...

    727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大器磅礴亚平陶[图文]
    大器磅礴亚平陶[图文]

    王亚平,1952年生于江苏金坛。1976年毕业于江苏省宜兴陶瓷工业学校。现为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会员、中国陶瓷工业协会艺术委员会常务理事。四十多年专业从事紫砂艺术品的创作研制工作。作品风格在中国工艺美术界和陶瓷界和而不同、卓尔不群,得到行业内的肯定和赞许。三十多次荣获全国性艺术评比的金、银、铜奖项;作品连续两届入选第...

    1530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2020年特别推荐艺术先锋人物:崔培鲁[图文]
    2020年特别推荐艺术先锋人物:崔培鲁[图文]

    ▲崔培鲁先生深圳近照崔培鲁1944年出生于山东枣庄市。早年毕业于临沂艺校,师从著名画家王小古和皮之先,后考入中央美院国画研修班深造,国画创作推崇郭怡孮“大花鸟”创作理念,并倡行传统生活学养感情的融汇和时代精神的表达。1992年调入深圳特区创建南山画院。1994年初二度赴港举行画展,刘海粟大师为其作品题写了“气韵生动”的赞语并收为关门弟子。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华名人协会会员,中国书画家联谊...

    582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看懂艺术展还需做功课[图文]
    看懂艺术展还需做功课[图文]

    英国的某美术馆内景学习看展是没有“天上掉馅饼”这回事的。只有学习艺术史与文化史,别无他途。喜欢看艺术展的文艺青年有福了,今天中国的艺术展是前所未有的多。同时,文艺青年有难了,因为艺术展并不像电影,我们往往看不懂。其实看不懂很正常,因为艺术展一开始就是阶层划分的工具。艺术展的“前世今生”中国最早的艺术展就是文人和政治精英的小圈子游戏。其实中国古代并没有“艺术展”的概念。但并不是说古人的作品没...

    1378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天地玄黄,金墨无界——崔立明在古今中西之间构建永恒[图文]
    天地玄黄,金墨无界——崔立明在古今中西之间构建永恒[图文]

    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与奥林匹克一路去同行,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到2014年南京青奥会,再到2022年的北京冬奥会与2023年的中国奥艺会,中国与奥林匹克的四次“约定”,充分彰显了奥运会坚定的参与者、奥运会精神积极的践行者的大国担当。百年余来,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历经风雨,砥砺前行。在全球疫情共克时艰的当下,艺术文化越发成为跨越国界的重要纽带。在北京冬奥会之际,期待着更多艺术家携起手来,百...

    224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