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关于当代美术发展进程问题的讨论

时间 : 03-25 投稿人 : 淙淙 点击 :

由画家王根生工笔绘画艺术说起

“何以为家”问题实质,是关于衡量关于艺术家作品真正价值标准的提问,主流的观点是要具体考量其于中国美术史上具体贡献、作为与地位。譬如“是否奠定或开创了某类对后世影响深远的美术创作体系或教育体系”,如徐悲鸿于中国油画、刘海粟于中国美术教育;“是否开创性地使用了新技法与形式对阶段美术史进程有独到贡献”,如张大千于泼墨泼彩、何家英于当代工笔人物;“是否创造了具备大众普遍审美烙印的经典艺术符号”,如齐白石于“虾”、徐悲鸿于“马”、李苦禅于“鹰”;“是否引领或代表所处时代的艺术潮流与风尚”等方面,而最末一点,几乎是评判所有“画在当下”的艺术家的重要标准之一。

而就对于大多数当代艺术家而言,“何以为家”的考量标准相对于美术史标尺的漫长与宏大,更多地会集中在考量艺术家们于当代美术进程的具体作为与贡献上来。尽管一个年代有一个年代的潮流,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风尚,但任何文明史上的风尚经典,都不会脱离人类思想的高度与精神的深度。所以如果艺术作品所呈现的面貌仅仅是契合了当下时代审美接受的风行潮流,那么也只能是“年代的血肉”,却非“时代的灵魂”。所以说作品能否真正准确而深度地触及时代之精神,才是真正可以引领或代表所处时代艺术潮流与风尚的前提,才是当代画者们真正可以为“家”的关键。

就这一点而言,王根生作为当代工笔人物画发展进程中关键人物之一,其艺术成就与经历,于当代美术进程上的贡献与地位,就有了很好的实证意义。

中国画坛当下的最大特征莫过于人物画成风。为什么众多当代艺术家会选择颇受中国画笔墨要素限制的“人物画”为自己在当代画坛安身立命的根本,不少研究者将之简单地归结为“徐蔣体系”为新中国美术奠定的深厚美学原则的惯性遗存。但事实上人物画一统当代画坛的状况是艺术家观念、艺术界思潮、美术教育体系、艺术市场等多方合力的结果,但归其主要原因,“人本身就是承载时代变迁的最佳标志,艺术家活在当代,自然就要将‘最能承载时代变迁的标志’作为自己‘当代性’的艺术标识”,所以人物画占据画坛主流也成为了一种必然——是艺术家们洞察时代风尚、把握住时代脉搏而量体裁衣的选择。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国画坛最引人瞩目的当代美术进程被开启了:当代工笔人物画在一批杰出先行者的开拓与创新中,被赋予了的崭新的时代风貌,并迅速被推倒了当代美术进程的前沿,成为这个时代最为重要的艺术风尚标志之一。

事实上潘絜兹、刘继卣、蒋采苹等老一辈画家很早就先开始了工笔人物画技法与形式上的尝试与探索,他们发现了“中西融合”的创作形式在人物画上的巨大优势:西画手段大大加强了中国人物画的表现力度,而中国画审美格调又能克服掉西画在美学意境上的一些不足。这样不但更适合那个时期对美术工作者的要求,更重要的是可以代表一种“不保守、不陈旧、积极谋求变革”的时代精神。

直至上世纪8、90年代,以“纯正意义当代工笔画”《十九秋》《山地》《天国之梦》等作品的横空出现并很快屡获美术届各种殊荣为标志,宣告何家英、王根生、王美芳等新一代开拓者们通过自己的艺术实践,真正给当代工笔人物画在技法、题材、面貌、内涵上赋予了“别开生面”的新生命。更具时代观念的他们认为当代绘画就自然要描绘当代人们的面貌与精神,也就是说中国画传统美韵要在当代文化语境与生活状态下呈现出来。“因为我们的装束、面貌、心理乃至于神情、举动、姿态都已经和传统中国画长久以来表现的古代人物相去甚远,所以‘以工整细密的笔法来描绘物象’工笔画若要呈现这个时代的人物形象是一个很难的课题,浓烈一点就会流于表面,朴素一点就会枯燥苍白,最为重要的是,如何用工笔技法很‘当代风’地刻画出人物的时代风貌,特别是在形象的基础上,展现出情感、精神、思想上的艺术传达,则需要艺术家能准确拿捏住笔墨本质与时代精神最佳的契合点。”所以这些先行者们最终成功地以极大的艺术魄力与才华,将老一辈艺术家的尝试与探索推进为了工笔人物画的“当代化变革”,进而正真将当代工笔人物画的美术进程,推进到了“历史新篇章”的层面上来。

随后二十多年中国画坛自然地进入到了当代工笔人物的繁荣发展的时期,大批艺术家不仅潜移默化地沿袭了先行者们的创作形式,更重要的是,“当代艺术家们就应关注当下人物的生活、人本身内在心灵层面的状态,进而让自己在人物形象表现上得以更直接、深刻”的创作理念开始深入人心。大批青年艺术家在先行者的肩膀上开拓了中西方艺术的视野、革新了当代观念、领悟了时代精神,当代工笔人物画家队列也得以空前地壮大起来,最终在新世纪的第一个十年,一批如张见、徐累、徐华翎、杭春晓等为代表的优秀青年艺术家开始展露头角,尝试为当代工笔人物画添以新的时代风尚元素,直接导致了艺术圈内“新工笔”风潮的流行。而何家英、王根生等先行者艺术家作为当代工笔人物画坛内的中坚力量,在进一步夯实自己于当代美术进程中的地位与作用的同时,

其作品还作为诠释这个时代精神的代表,并肩负着承载与传递这个时代风尚的重任。

至此,“开创当代工笔人物画先河、引领艺术风尚、诠释时代精神,进而为推进当代美术发展进程作出具体贡献”,能不能很好的解答“何以为家”的命题呢?

相关文章

  • 学院不应成为保守的代名词[图文]
    学院不应成为保守的代名词[图文]

    王川 再见吧·小路 布面油画 80×150cm 1980年庞茂琨(四川美术学院院长)改革开放以来,四川美院的艺术创作大致分为3个历史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四川美院在“伤痕”和“乡土”时期涌现出一批影响中国画坛的艺术家,由于作品的风格和精神内涵的表现有着某种相似性,当时的理论界将他们称为“四川画派”。实际上,四川油画创造的第一个高峰便是“四川画派”时期,以高小华、程丛林、罗中立、何多苓等为代...

    1903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2022·金虎送福——画家梁义勇精品日历[图文]
    2022·金虎送福——画家梁义勇精品日历[图文]

    【艺术简历】梁义勇,曾被中国美术家协会和中国少数民族美术促进会授予“民族杰出美术家”荣誉称号。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中国文化管理协会书画艺术委员会委员;辽宁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湖社画会理事;中国少数民族美术促进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梁义勇先生出生在书香门第,自幼习画,少年时即得到辽东著名画家刘吉厚先生启蒙,青年时期,跟随宋雨桂先生学习中国画开始国画创作。1988年...

    803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了庐:董其昌的笔墨精神与抽象表现主义[图文]
    了庐:董其昌的笔墨精神与抽象表现主义[图文]

    上海博物馆的董其昌大展影响深远,对于董其昌,深居简出的知名画家了庐前不久结合研究撰写了《董其昌笔墨中的抽象表现主义》一文交与澎湃新闻。他认为,董其昌在鉴赏历代书迹中把对自己有感悟的优秀笔墨,表现在自己的作品之中,“他的作品与一般以表现作品形象和形式为主的职业画家是有本质区别的,也因此很难为后来的职业画家所理解。实际上董其昌在艺术创作中的笔墨精神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抽象的表现主义。他和近代的黄宾虹一...

    1657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观画家赵健敦煌画像——古意未颓画飞天 心灯长映月牙泉[图文]
    观画家赵健敦煌画像——古意未颓画飞天 心灯长映月牙泉[图文]

    中美协会员赵健历史如流动的长河,如果要截取一段清泉,潜沉到想要去的朝代,我想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唐朝。如果我站在唐朝的长安城门上,让我选择一个城市终老,我会遥望敦煌……,那里,有我恒久的飞天梦。画家赵健作品我曾数次游历甘肃,在西去的路上却始终未能一睹敦煌的风采。让我在很长的时间内都颇为遗憾。机缘巧合之下看了画家赵健的敦煌飞天壁画,还有几张菩萨像,让我颇有慰籍。画家赵健在其用寥寥数笔勾勒出...

    240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2022年中国最具影响力人物专题报道:李海军[图文]
    2022年中国最具影响力人物专题报道:李海军[图文]

    李海军,河北武安人,原海军航空兵专职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老家》入选第十届全军美术作品展览;《迎着朝阳》《训练间隙》入选第八届万里海疆画展;《战友》入选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八十周年美术作品展览;《圣地》入选第十八届全国版画作品展览;《2008年5月12日》入选感恩·重建一一纪念5.12汶川大地震一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览;《抢滩》入选第九届万里海疆画展;《小憩》入选“庆祝新中国...

    929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关于艺术品鉴定 我们需要知道的事[图文]
    关于艺术品鉴定 我们需要知道的事[图文]

    看问题、办事情需要坚持“辩证法”,正、反两方面都要加以衡量和考察,这样我们才会做到全面而不片面、公正而不偏颇。对艺术品的鉴定,也应坚持“辩证法”。张葱玉是我国著名收藏家、书画鉴定大师。在《怎样鉴定书画》一书中他这样写到,鉴定书画,应当采用多看、多听、多问、多想的学习方法。所谓多看,不仅要看实物,也要看文献;不仅看真的,也要看假的。今年有两个书画展览给笔者留下了深刻印象。一个是台北故宫博物院前...

    916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古画里的龙
    古画里的龙

    编者按今年是龙年,龙在人们心目中是祥瑞、权势的象征,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性图腾之一。中国人眼中的龙,充满了神秘的色彩,象征着阴阳交合,是可以驱邪避害、行云布雨、主宰天命的“神奇动物”。然而,龙似乎更是承载着我国农耕文明对所有美好的祈盼。今天,借由古画中龙的形象演变之路,人们依然可以窥见其民俗寓意的丰富性。《说文解字》中记:“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

    339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凡·高的调色板上消失了一抹红[图文]
    凡·高的调色板上消失了一抹红[图文]

    ②凡·高的贫穷和疯癫已成为艺术史的传奇。世人迷信他是一个被恶魔附身的人,一个天赋异禀的人。历时8年的研究计划“凡·高工作室实践”近期宣告完成,在阿姆斯特丹的凡·高博物馆中以展览的形式向世人汇报。前赴后继的凡·高研究者证明了人们对艺术家的迷恋,也逐渐通过科学分析,将其还原成一个执着、刻苦、坚定而有条理的平凡之人。①③...

    1144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博观约取 和实生物——张铜彦先生的魏碑情结[图文]
    博观约取 和实生物——张铜彦先生的魏碑情结[图文]

    魏碑作为唐楷之外的另一楷书体系,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朝文字刻石的通称,大致分为碑刻、墓志、造像题记和摩崖石刻四种,其中尤以北魏最多、最精。作为一种过渡性的书法体系,上承秦汉篆隶,下启隋唐楷法,兼二者之神韵,具独特之魅力。因为魏碑是由隶书向楷书发展过程中的一种过渡型书体,受到的约束较少,用笔较为随意挥洒,结体因字赋形,所以它风格丰富多彩。故,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赞誉魏碑有“十美”:“古今之中,唯南...

    254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张大千《对弈图》欣赏[图文]
    张大千《对弈图》欣赏[图文]

    《对弈图》全图张大千是二十世纪中国画坛最具传奇色彩的国画大师,无论是绘画、书法、篆刻还是诗词、收藏、鉴赏,都无所不通、无所不精。晚年借鉴中国传统水墨画技法和西洋用色法,创立特色鲜明的泼彩泼墨画法,创造出一种半抽象墨彩交辉的意境,笑傲一个时代。难怪连徐悲鸿都要称他为“五百年来第一人”。张大千(1899~1983年),四川内江人。作为一位成就卓越、影响深远的艺术大师,张大千一生创作了一大批国画精...

    1533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王鲁湘解读丁酉年陶瓷邮品:国人的审美传统[图文]
    王鲁湘解读丁酉年陶瓷邮品:国人的审美传统[图文]

    新浪收藏讯 “国人对瓷器的追捧是来源于中国人的审美传统。中国人推崇玉文化,欣赏玉的含蓄、蕴藉、润美。谦谦君子,温润如玉。而陶瓷的最初装作,就是达到玉器的水准,被称为类玉……”2016年12月18日,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瓷上邮票”系列邮品总策划人王鲁湘先生在中国集邮总公司接受记者采访时,解读中国瓷器文化时说。陶瓷,其“白如玉,薄如纸,声如磬,明如镜”,自古受到君王与百姓的喜爱。说到陶瓷收藏,王鲁...

    1215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容庚的收藏:慧眼择人所未识 蒐集重宝谢家邦[图文]
    容庚的收藏:慧眼择人所未识 蒐集重宝谢家邦[图文]

    吴门十二景 册页 沈周 创作年份不详 纸本水墨25.8cm×22.5cm 在沈周的画迹当中,《吴门十二景》册是一件独特而精美的山水小册页。该画册共12页,分别描绘了江苏吴县的12处景致,每开画上还有沈周的自书诗对题,整本画册还保存着原来的明代装裱。下周开始,由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博物馆、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主办的“容庚捐赠书画特展”之绘画篇将在广州艺术博物院开始为期两个半月的展出。广州艺术博物院...

    384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乐清细纹刻纸的运用、借鉴、创新[图文]
    乐清细纹刻纸的运用、借鉴、创新[图文]

    乐清细纹刻纸乐清细纹刻纸未命名前一直被称为“龙船花”,起源于明末清初时期的一种贴在龙船灯上的装饰花。“龙船花”构图以竖式为主,内容以几何纹饰为主,精致入微,还将其精细程度作为竞争标准。因此,“龙船花”越刻越细,最细致的作品能在鲁班寸面积里刻出52根线条。上世纪50年代,浙江省文化事业管理局等领导对龙船花刻纸进行深入调研、考察,最终由乐清文化局副局长包珍存和美术专家提出并将这种民间工艺品命名为“...

    1175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从艺50年只为这件事!高公博的黄杨木雕![图文]
    从艺50年只为这件事!高公博的黄杨木雕![图文]

    传统黄杨木雕《三英战吕布》黄杨木生长缓慢,四五十年的直径仅有15厘米左右,所以有"千年难长黄杨木"、"千年黄杨难做拍"的说法。黄杨木雕起源于民间元宵节时盛行的"龙灯会"上木雕龙灯装饰的木雕小佛像。至清末发展成为以精细见长的优美的工艺欣赏品,供人们案头摆设。黄杨木受到父亲的影响,高公博自幼喜爱画画、捏泥巴。新中国成立后,黄杨木雕发展迅速。1955年,乐清有了艺术雕刻工厂,从事黄杨木雕的匠人由...

    750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科技推进考古研究进入崭新时期[图文]
    科技推进考古研究进入崭新时期[图文]

    水面和水下探测现场  科技不仅可以帮助人类认识现在、探寻未来,还能帮助人类了解自己的过去。通过新手段和新方法,科技不断助力考古,推动中国考古学研究步入一个崭新的时期。从6月起,201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江口沉银——四川彭山江口古战场遗址考古成果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这不仅是江口古战场遗址考古成果首次公开全面展示,也是中国国家博物馆全国考古发现系列展的首个展览。科技的应用成为展览...

    280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