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王进玉:才是天分 能是人为

时间 : 03-22 投稿人 : 小迅 点击 :

从事艺术,没有才能,而只靠所谓执着、认真、勤奋、吓死功夫是肯定不行的。艺术不同于其他门类,艺术家也不同于其他工作者,先天的禀赋、才智与后天的能力、修养等均十分重要。少了哪一样,都严重影响艺术的水平,以及一个艺术家的高度。

至于才能,如果深究起来,是需要分开来解读的,即由“才”和“能”两部分组成。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才气和能力。而笔者始终认为,“才”是天分,“能”是人为。现实生活中,无才而有能者,不在少数;有才而无能者,也不乏其人。但真正有才又有能者,却实在不多。而真正优秀的艺术家就在这“实在不多”的数量中产生(请注意,我说的是真正优秀的艺术家,滥竽充数的、以次充好的、无才无能又浑然不知的,等等,均不在此列)。

因此我一直反对很多家长说,“我家孩子文化课不行,让他(她)学艺术吧,做个特长生,也不失为一条捷径,说不定能考个好点的大学,也说不定将来会有出息。”暂且不论家长们功利的实用主义,单是对艺术的认识和理解,就出现了根本性的偏差。只能说:此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殊不知,艺术不是任谁想学就能学成的,它不是简单的一门手艺,也不是纯粹的一门技术。可以肯定地讲,连文化课都学不好的孩子,学艺术也基本没戏。将来成为一个真正艺术家的概率也极低。因为从事艺术,没有天赋,没有能力,肯定都不行。甚至天赋的重要性往往还大于能力。关于这一点,可以借用爱因斯坦的一句名言“成功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一的灵感。但那百分之一的灵感最是重要,甚至比那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都重要。”他说的灵感,其实就属于天分的体现。此外,大哲学家康德在《判断力批判》、黑格尔在《美学》中也均认为,天才在艺术领域是第一重要的。当然,他们也并没有完全排除后天的努力。

而对于从事艺术来讲,天分的表现既包含兴趣、爱好,也包含灵性、悟性、才智、才情、情感、情怀等。这些对于艺术创作而言,都是不可触摸,却又能感受到,且极其重要和关键的因素。很多时候就体现在那画龙点睛的一笔,没那一笔,龙就没有神,就不活,就飞不起来。反映在作品上,就差了火候,欠了生动,缺了灵气,就不自然活脱。

举凡绘画的人都知道,可遇而不可求的创作念头、灵感,有如神助的触动、启迪,以及笔墨、情感酣畅淋漓的游走、发挥等,都不是完全靠努力经营或精益求精所能实现与完成的状态和效果。也由此可见,天分,即“才”的一面对艺术创作的重要性和关键性。此外汉字成语里的无师自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闻一知十等也都是多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先天禀赋。包括李太白的“天生我材”中的“材”,其实暗指的就是“才”,在古汉语里“材”也的确通“才”。所以作为天分的“才”,先天赋予的东西,没太多道理可讲,也实在讲不清太彻底的道理,只可意会。而意会的程度,多少、深浅,或者能否意会到,又与天分有关。

天分如此重要,当然后天能力的人为培养和锻炼,也同样不可或缺。没错,“能”基本是靠后天培养和锻炼而成的(有时也不尽然,也或多或少会受到先天“才”的助力和影响)。对于艺术家而言,则主要表现在对经典作品、理论知识等的学习研究,对技法技巧等的反复训练,以及对自然事物等的临摹写生,对现实生活的深入体验,人生阅历上的不断丰富,等等。在这些过程中,逐渐使得自己的能力提升起来。

当然,才有大小多少,能亦有大小多少。才的大小多少非人为所能控,天之注定也。既然天定,人是没办法变动的。那么就只能在后天的“能”上多重视,多努力,多提升。事实也的确如此,能力的大小多少主要与一个人所下的功夫、时间、精力、恒心等有关,不过前面有提到,很多时候它也受到“才”的因素影响,甚至会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尤其在艺术上,没有先天的才气、才情、禀赋、悟性等,而只靠后天的“能”,即便能量再大、能力再强,也很难达到一定的高度,很难有大的突破、造诣,以及非凡的成就。李可染先生自称是“苦学派”,不过是一种自谦的说法,从他的生平和相关资料分析,其少嗜画,天资聪颖,这其实不正是天分的表现吗?

不过,“能”对于“才”也是起作用的。虽然“能”往往需要“才”的助力和影响,但“才”也的确需要“能”的滋养、维持,以及共同发生“化学反应”。任何恃才傲物、恃才矜己,不肯在后天的“能”上认真勤勉、修炼提高的人,最终都只会造成“才”的浪费,或抱才而困,或致使“才”的耽搁、减退,甚至萎枯。江郎才尽就是很典型的一个案例。

此外笔者也注意到,古今中外的艺术史上,举凡真正取得大成就的艺术家,必是大才大能之人。未见无才无能之辈而名垂后世的。不过当下艺术圈,无才无能却浪得虚名、沽名钓誉者有之,且比比皆是,实为今日可笑之奇观!但历史是公正的,这样的人终将不会被予以理睬,也必将会被历史所抛弃。(注:本文作者王进玉,知名青年学者、艺术评论家)

相关文章

  • 从求真到写意,细数中国画中的兔[图文]
    从求真到写意,细数中国画中的兔[图文]

    兔年新春,我国的“玉兔二号”月球车向地球发来了一份新春礼物——月面的图像。在中国人心中,玉兔自古就与月亮联系在一起,寓意吉祥。细数流传至今的中国绘画作品,除了玉兔之外,还有不少经典的兔形象,它们见证了中国绘画审美与技法的演变。近现代画家刘继卣笔下活泼的写意兔《女史箴图》中的“长耳朵”《西游记》中有一个关于在月宫中捣药的玉兔思凡下界、变作天竺国公主的故事。这则故事脱胎于古时有关月与兔的神话。早...

    1897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想凑硬币的五朵金花致富基本没戏 并未在国内发行[图文]
    想凑硬币的五朵金花致富基本没戏 并未在国内发行[图文]

    想凑硬币的五朵金花致富基本没戏近日,“集齐‘五朵金花’就能赚上万元”的消息爆红网络。多家媒体纷纷转载称,中国硬币中有几枚被藏友们称为“五朵金花”,分别为1979年至1981年发行的3枚5分硬币,1980年的2分硬币和1981年的1分硬币。“快去翻翻家里的旧硬币,翻到了就能一夜致富”。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这5枚硬币之所以价值高是因为当年并没有在国内正式发行流通,而是只作为装帧纪念币套册向外国人出...

    1848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文博专家提醒市民谨慎涉足收藏 市面已无漏可捡[图文]
    文博专家提醒市民谨慎涉足收藏 市面已无漏可捡[图文]

    前天,由中国收藏家协会在北京图书大厦举办的一场新书发布会,吸引了比往常多出好几倍的购书人和围观者。原因在于名为《积墨解颐——悦古斋的百年往事》的这部图书,讲述的是不少人心有挂牵的书画收藏,而且,当天来自国内文博鉴定一线的专家还现场面授机宜。不过,在他们看来,如今的市场早已过了捡漏的时代,涉足艺术品收藏不应抱有侥幸心理。稍有了解书画市场的人士,对“悦古斋”这个名号并不陌生。悦古斋于1902年在琉...

    1766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明代云南建水窑青花冥器拾遗[图文]
    明代云南建水窑青花冥器拾遗[图文]

    图1青花小罐云南李朝春烧制于元末明初的建水窑青花瓷器,是中国工艺美术史上的一枝奇花异卉。其产品除日常生活用具外,还烧制出专门用于随葬的青花罐、瓶、炉、雕塑等冥器小件,这些造型古拙典雅、玲珑可爱的青花冥器,纹饰粗犷,散发着神秘的魅力,可谓是青花精华,掌中至宝。本文拟就其中的典型器型介绍如下。一、青花小罐青花罐是建水窑产品中产量最多、图案较为精美、存世量最大的品种之一,俗称将军罐。其中,一些...

    1018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剑桥考古教授:从古希腊雕塑与良渚玉琮看史前社会[图文]
    剑桥考古教授:从古希腊雕塑与良渚玉琮看史前社会[图文]

    左为出土自基克拉迪群岛的交叉双臂的雕像,右为良渚文化的玉琮科林·伦福儒,上海博物馆考古学发展到今天,早已不再是考古学家的独角戏。考古学正走出“象牙塔”,主动走近公众,以适应时代需求。12月中上旬,第三届“世界考古论坛·上海”在上海大学举办。来自世界不同地区的150名考古学家将就“水与古代文明”的论坛主题进行跨文化与比较研究,并探讨水资源、水管理与古代文明发展之间纵横交错的关系。论坛期间,一系列...

    291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艺术品已作为新兴的企业资产配置选项[图文]
    艺术品已作为新兴的企业资产配置选项[图文]

    任仁发《五王醉归图卷》2016年国内外经济环境所导致,随着国内股市的不稳定,房产限购的调控,人民币的贬值,以及遗产税征收的落地,使得非常有限的投资渠道变得愈加收窄,而艺术品收藏正成为了逐利性资本为数不多的、既便捷同时又有效的选择途径。国外因素,特朗普的上台,美国乃至全球经济都受到一定影响。中国流动性面临变数,而艺术品市场的资金除了逐利的特点外,它的避险功能也充分体现了出来。另外,企业资产配置方面...

    1060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靳尚谊自述经典代表作品(中)
    靳尚谊自述经典代表作品(中)

    《晚年黄宾虹》自述:这幅作品视觉效果比较强烈,背景是提炼了黄宾虹作品中的墨点的元素,画得很抽象,背景的色彩用的是暖调子的灰紫,与墨的感觉更为接近,但又是油画颜色。整体看画面效果好,对表现中国山水前进了一步,画得更抽象,第一张(黄宾虹像)作品中没做到位的地方这张都做到了。可以说,第一张是文人画,这张画画出了一个文人。《藏女》自述:1991年,我根据1978年到甘南藏族自治州收集的素材,创...

    265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中国油画的诗情[图文]
    中国油画的诗情[图文]

    《白玉兰四条屏》靳之林伦敦奥运会期间,北京国子监油画艺术馆主办的“中国油画艺术展”曾亮相在伦敦举办的“北京文化周”系列活动。汇聚了中国油画界老中青三代画家的百余件优秀作品,首次大规模将中国油画艺术送出国门,且受到伦敦市民和奥运观众的关注与好评。近日,“中国油画艺术展”归国展首次在中国美术馆展出,以飨国内观众。其中,不乏靳尚...

    1080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外来器物和中国文化: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图文]
    外来器物和中国文化: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图文]

    汉唐时期墓葬出土的骆驼俑没有外来文化的参照,我们很难看清楚自身,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与共性,不同文化之间的借鉴乃至融合,古人为我们提供了经验、教训和方向。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不同的文化享有许多共同的美、共同的人性。交流的价值在于影响人们的思想、行为,任何一个民族、国家,外来文化不仅是补充,还将激发出创造和发展的活力。中国汉唐时期有很多外来文物,自身制造的一些器物中有些造型、纹样,原本也来自...

    1583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徐子钧:书法形态动感的感知之书法动静氛围形成[图文]
    徐子钧:书法形态动感的感知之书法动静氛围形成[图文]

    夜生台根(作者:徐子钧)  中国书法作为一门文字书写的艺术。但在文字产生之初仅仅是代替“结绳记事”的符号工具。但发展到后来却代替的“乐”成为“中国美学的基础”(林语堂语)。成为中国文人抒发情感的领地。更为甚者称“书法是中国艺术中核心的核心”(熊秉明语),成为直接体现“道”的精神的艺术。一切皆动,无物常驻。书法中亦是如此,动的事物才具有生命力。研究清楚书法中具有哪些运动的方式、方法,对书写...

    518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秋日私语||实力画家刘春明作品欣赏[图文]
    秋日私语||实力画家刘春明作品欣赏[图文]

    艺术简介:刘春明,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党员。80年入无锡二泉画院从事艺术创作,84年入江苏文艺学院美术系,90年入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人物画高研班。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研修班导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客座教授、北京联合大学书画研究所特聘专家、江南大学书画研究所研究员、无锡职业技术学院特聘教授、无锡太湖学院艺术学院特聘教授、民革江苏省中山书画院常务理事、民革无锡中山书画院副院长、...

    1523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为中央团校添彩 艺术家郭杭建奋笔挥毫 ---巨幅国画《万里长城 江山永固》创作记实(组图)
    为中央团校添彩 艺术家郭杭建奋笔挥毫 ---巨幅国画《万里长城 江山永固》创作记实(组图)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建团百年之际,随着中央团校(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校园建设和改造工程接近尾声,校园文化建设也进入统筹规划、稳步推进的新阶段。为提升校园文化品位,发挥校园文化育人功能,中央团校全面启动书画作品定向征集活动。经中央团校党委研究确定,新建报告楼前大厅“万里长城”主题作品特邀著名国画家郭杭建先生担纲创作。接受创作任务后,郭杭建先生多方查阅长城背景资料,数易其稿,终于将横跨十几个省区的长城...

    885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质感之美——张国樟美育专栏[图文]
    质感之美——张国樟美育专栏[图文]

    质感是我们对于对象品质的感觉。不同的质感给人以软硬、虚实、滑涩、韧脆、透明与浑浊等不同的感觉。中国画流传几千年,有许多表现物象质感的非常有效的手段,这些笔墨技巧如人物画的十八描法、山水画的各种皴法。具体地说,在敦煌千佛洞元代壁画中常常在一个画面里同时运用三种以上的线条。用铁线来描画头面、手、脚等,表现肌肉具有弹性的质感。用兰叶描来画衣裙、飘带等,表现绸布质料轻薄的质感。还用游丝描来表现发、须等。五...

    296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艺博会暗战:新买家在哪里[图文]
    艺博会暗战:新买家在哪里[图文]

    保利“艺起来”进入9月,“艺博会”开始进入“高发期”,近期各地举办的大型艺博会就有如上海西岸艺博会、保利“艺起来”国际艺术博览会、“艺术深圳”、CIGE中艺博国际画廊博览会等等。艺博会风起云涌,营造出市场繁荣的景象。“艺博会”造势,能否提振低迷行情,甚至打动新藏家入场还需进一步观察。强势机构“开疆扩土”随着艺术市场调整的深入进行,一、二级市场在资源争夺上也愈加激烈。艺博会原本属于一级市场范畴...

    769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十二生肖:成龙的爱国心[图文]
    十二生肖:成龙的爱国心[图文]

    《十二生肖》上映前,成龙[微博]上了几期窦文涛主持的“锵锵三人行”,当天的嘉宾还有马未都[微博]——我还想着嘉宾是梁文道呢。心说这下有好戏看了,前前后后,梁文道对成龙的言论发过不少文章进行批评,想着这下可以让他们当面聊聊。很可惜,梁未来,马作陪。然后就又是那番爱国的言论。似乎对自己的爱国主义辩解,已经成为了他的一种公开表态。《十二生肖》成龙当时说...

    1479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