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投身书画一心比二用更有价值

时间 : 03-17 投稿人 : 小熊 点击 :

王文英

最近心中总是飘着一个词儿——“一心”。“一心”在辞典中释意为“专心”,也就是心无旁骛、专心致志的意思。叶圣陶说弘一法师“一心持律,一心念佛”。半生修净土、研戒律的“弘一法师”,是对“一心”最好的注解。

虽然一直执念于“一心”,却一直放不下许多,不是经不起诱惑,也不是没有宗教的虔诚,而是没有足够的胆量去“一心”,说穿了,是没有自信。

说到“一心”,总会想到一个人,那个几乎半生只做了一件事的怀仁和尚,集王羲之的书法,为了一本佛经。这个故事发生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朝初年。故事很老了, 故事的主人公后人知道的也不多,只知道他住在长安的弘福寺,擅长王羲之书法,相传是王羲之的后人。不过,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如果当时的他只是个默默无闻的 和尚,对王羲之书法的研究不是高人一筹,当年那个由当朝皇帝、皇太子写序、印度取经归来的高僧玄奘法师翻译经文的《大唐三藏圣教序》立碑上石,这么重要的 佛事也不会落在他身上。

《大唐三藏圣教序》虽然是佛家著作,但学习书法的人没有不熟悉它的,它还有一个名字《怀仁集王书大唐三藏圣教序》,洋洋两千多字,全凭流传的王羲之书法集字而成。

这样一个佛教盛事,如何不找当朝的大书法家来写,非要集王羲之的字,这听起来多少有些不靠谱。不要说仙逝了二百多年的王羲之,书法作品还能找到多少,单说 这两千多个字,找、拼起来哪有那么容易,何况那个年代没有现在的数字影印缩放技术。再说,零散的字凑成一篇,还要浑然一体,毕竟书法作品是要讲求章法的。

原来当朝的万岁爷唐太宗酷爱王羲之的书法,不仅自己学习,还要求臣子们也学习。这么一个佛家盛事,如果选用王羲之的书法立碑,皇上高兴,子民也开心,皆大 欢喜的事,何乐而不为。这个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交给了怀仁和尚,而怀仁真的就不负重望圆满地完成了任务,开创了唐代集“王”书的风气,也开了书法史集字的先河。

这是一个怎样的任务?可以说,这是一个浩大的工程,只不过它是一个人的工程。《圣教序》不仅字数多,而且字多有重复,有的甚至重复多遍。要避免雷同,又要 照顾章法,工作之浩繁,是常人根本就无法想象的。现在影印技术的发达,购物的便捷,让学习书法的人分分钟就可以拿到一本印制精良的《怀仁集王书大唐三藏圣 教序》,而怀仁为此却耗费了整整25年的光阴。

25个春秋,怀仁一心搜集整理“王”书集字《圣教序》,在油灯、刀剪、糨糊的年代,全靠一双手,还有不一般的毅力。试想,如果没有足够的自信,怎么能够揽下这么艰巨的任务,如果不是“一心”,又怎么能够顺利完成。

据说人们看了怀仁集字《圣教序》全文以后,没有不为之震撼的,简直就是巧夺天工,浑然天成。可能连怀仁自己也没有想到,他集“王”书的《圣教序》堪称一部 王羲之行书字典,因为它基本囊括了王羲之行书的字迹,为后人学习和研究王羲之书法提供了方便,时至今日,研习行书之人,大多选择它来做范本。

一个人一生能做好一件事情,是很不容易的,要把一件事做到最好,就更不容易,就像怀仁和尚。常常感叹昔时那些民间寂寂无闻的手艺人,能把手艺练就得炉火纯青,是怎样的“一心”笃定,才能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重复着一件事情,终其一生把它做到最好。

然而,今日之人却越来越难“一心”,虽然许多人每天都在微信、微博里传递种种的“心灵鸡汤”,却依旧的忙三忙四,心猿意马。活在互联网时代,信息多到爆炸,欲望过剩,选择过多,手下的活计自然难经得起岁月的淘洗和打磨。

常常地想,今天的人还能享用前人留下来的那么多灿烂的文明,还有那么多文化的、艺术的、建筑的老物件,可供我们欣赏学习,而我们的后人呢,他们还有没有这 样的福气?当我们老去,留在身后的是些什么?在我们手中还能不能出现那种经得起岁月,经得住细心打量、慢慢品味的东西。“一心”,一生做好一件事的人就像 濒临绝迹的物种,留在记忆里的似乎也都是前尘往事。但是,还是有那么一些人,静静地守着自己的一方天地,认真地在做事。

曾经读过一篇文章说到台湾的一对父子,每天快乐地经营着一个红豆饼摊,认真做饼,笑脸迎客。做父亲的没有想过儿子应该到饼摊外的世界走走看看,做儿子的也 没有想过离开这个盈米的饼摊,就这样日日快乐地做饼卖饼。其实,每天饼摊前长长的队伍,翘首望着饼锅唯恐买不到的顾客就是他们存在的价值。

台湾导演侯孝贤用7年的时间,慢火温炖电影《刺客聂隐娘》,一出深闺便引四方侧目,口碑爆棚,戛纳斩奖。

写诗的晏园先生早已是名冠南北的书法家了,公务之外却天天闭门三四个小时临帖,魏晋唐宋元的经典碑帖临了个遍,而且往往上百通。令人惊讶的是风格迥异的楷 书、魏碑他都临得惟妙惟肖,居然还难为自己大字写成小字,小字写成大字。每日用毛笔写日记、抄书,只要写字,他手中执的一定是毛笔,在当今书法界执念如此 的,我不知道还能不能找到第二个人,就是旧时的书法家这样遍学诸家的也不多。

这个夏天来临的时候,终于给自己做了一个决定:一心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而当放下许多,忽然发现身边还是有“一心”的“同志”,再看这个世界似乎也不那么匆忙,也不那么拥挤。

(作者为书画家)

相关文章

  • 浅析张渊书画:何谓开拓[图文]
    浅析张渊书画:何谓开拓[图文]

    张渊教授把自己的这次展览定名为“传承与开拓”,极有见地极有胆识。她的确在数十年中追求着传承着中国绘画的博大和精深。她努力开拓着属于自己这篇艺术领地的疆域。《翱翔万里祥和千年》历来中国画种类有分科,粗分为:山水、人物、花鸟三大科;细分则翎毛、走兽、鳞介、蔬菓、草虫等等,画家因此被按照门类称为山水画家、花鸟画家。张渊教授则于山水、花鸟无所不精,鳞介、草虫、蔬菓无所不能。她的画路非常丰富,她的画风非...

    1508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书法家孙若曦:且将鸿志寄诗书[图文]
    书法家孙若曦:且将鸿志寄诗书[图文]

    孙若曦作品未见孙若曦之前,读他写的一些小散文。一件件生活中常见的小事,经过孙若曦笔下的细致描述,一股浓浓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就拿他写的《煎饼》一文来说,一下子就能勾起读者的馋虫,恨不得马上吃上一口……他就是这样,为人质朴真实,像极了他笔下的文字。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记者见到了孙若曦,聊起他走上书法之路的故事,还有不少趣事。为艺术一腔热血,离家出走孙若曦出生在河北衡水的一个普通农村家庭。孙...

    727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俄罗斯油画的历史渊源[图文]
    俄罗斯油画的历史渊源[图文]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在国际美术发展史上,油画以历史悠久、形象逼真、色彩浓烈诸多优势,逐渐成为造型艺术中最具艺术魅力、最有艺术价值和最重要的艺术门类,是国际公认的主流画种之一。西方的绘画教育及创作,距今已有500多年历史,最初是从十五世纪的意大利开始的,意大利画家奈洛·达·梅西纳在借鉴了别人技法之后,在威尼斯传授油画颜料的使用及绘画方法。自此,油画作为一个独立的画种在欧洲流行开来,当时主要是以师傅带...

    1107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曾熙帽筒赏析:采芝寿世[图文]
    曾熙帽筒赏析:采芝寿世[图文]

    图3曾熙先生像河北陈树群几年前,有四川成都藏友在雅昌艺术论坛上贴出一件署名曾熙的浅绛彩瓷人物帽筒,同时认为这只帽筒是清末民初大书法家曾熙所作。因对浅绛彩瓷的喜爱,2012年春节,经多方联系将这只帽筒收入寒宅。帽筒为六棱形,高28厘米,釉面为光绪典型的橘皮釉,开窗硕大,应为光绪早期胎体。三面绘通景人物,三面为书法。图1曾熙款帽筒图2曾熙款帽筒画面展开图帽筒绘采芝寿世图(图1、2),画面上一...

    657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喜迎国庆 贺中秋——军旅书法家殷宝洪[图文]
    喜迎国庆 贺中秋——军旅书法家殷宝洪[图文]

    个人简介殷宝洪,江苏无锡市人,原解放军艺术学院政治委员(正军职),少将军衔。2005年吸收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榜书艺术研究会顾问。殷宝洪擅长楷书,兼学行、草。尤其对欧阳询楷书浸沉较久,悉心体会欧书的艺术规律。他还着力学习“二王”的字,探究如何在法度森严的欧楷中,融进洒脱自然的行书笔意,于规整庄重中见潇洒超逸。力主习书“以古为师,法古不泥古”。书法作品曾入选“第八届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展览”...

    796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党旗飘飘”七一专辑:周志高书法作品欣赏[图文]
    “党旗飘飘”七一专辑:周志高书法作品欣赏[图文]

    周志高,1945年1月出生,江苏兴化人。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一、二届常务理事,第三、五、六届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资深评委,1977年创办上海《书法》杂志並任执行主编,策划和主办中国书坛〝五个第一〞重大活动,被誉为〝中国当代书法复兴奠基人之一〞。2003年任中国书协《中国书法》杂志主编。现为《中国书法》杂志特约编委,中国书协编辑出版委员会副主任,中央文史馆书画院研究员,国家人社部中国人才研讨会书画人才...

    1018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认识关山月:别只看到市场上的假画[图文]
    认识关山月:别只看到市场上的假画[图文]

    提起关山月,很多人把他归纳为岭南画派。但我觉得关老已经跳出了岭南画派的范畴,他已经把整个岭南画派提升到一个很高的高度了,而不仅仅只是岭南画派。一个画家的成功有很多种表现,“笔墨当随时代”就是一个很重要的表现。关老他既有很深厚的传统笔墨功夫,他的笔墨又跟时代结合得很紧,能够反映那个时代的生活,还画出了那个时代的高度,我觉得这是他最成功的地方。但有些北方人可能对关老不是很了解,再加上市场上仿他作...

    902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历经七百多年 永乐宫壁画为何依然鲜艳夺目?[图文]
    历经七百多年 永乐宫壁画为何依然鲜艳夺目?[图文]

    ▲永乐宫壁画中国传统绘画的色彩观,总体上是基于中国古代哲学的五行观念,因此有青、黄、赤、白、黑、五色之说,《周礼·考工记》曰:“画绩之事杂五色,东方谓之青,南方谓之赤,西方谓之白,北方谓之黑,天谓之玄,地谓之黄。”黑色在古代中国为众色之主,黄色是中国人的肤色,古人在五行中,把黄色定为中心正色,象征大地的颜色,称为“中和”之色。通过以上观点我们可以发现在中国传统绘画色彩观中,画中颜色的使用并非是参...

    1991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探索民间收藏新路 促进海外文物回流[图文]
    探索民间收藏新路 促进海外文物回流[图文]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收藏文物已成文化消费热点。我国文物市场规模已稳居世界前列,在满足人民群众收藏鉴赏需求、促进文化发展繁荣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也应该看到,鉴定服务不规范、市场供给不平衡、流通渠道不通畅、市场环境待优化等问题,制约文物收藏和文物市场健康发展,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近日,国家文物局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

    1419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外国艺术家眼中的素描[图文]
    外国艺术家眼中的素描[图文]

    在国外艺术家眼中,素描是什么?素描为记忆的延伸提供了可能,也为灵感的催生和实践提供了平台。素描是我们内心想法的表现与拓展,是思维的外在化体现;素描能够引发多种思考方式,在已有的现实中重新发现和创新。是思考、认识、学习的途径,也是验证真实性的手段。Doug Fitch素描作品什么是素描?关于素描的定义,尤其是在教育意义上的定义,通常都是和“技法”、“手艺”这样的词汇相联系。在《素描的大画面》(...

    367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浅析艺术与科技的关系[图文]
    浅析艺术与科技的关系[图文]

    有必要先对“技术”做一个限定,海德格尔在《关于技术的追问》一书中写道:一方面,现代技术是“建立在作为一个精确科学的现代物理学基础上”;另一方面,“现代物理学作为实验性的科学,依赖于技术装置和仪器制造的进步”。书是1954年写的,笔者认为其中的“现代物理学”并非现在细分学科之后的现代物理学,可能是一种广义上的研究物理世界的学科概念。毋庸置疑的是,在这之前,西方国家的科技发展已经日新月异,机动式电视、...

    1398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容庚与北平古玩市场[图文]
    容庚与北平古玩市场[图文]

    近代古文字学家唐兰对学者参与收藏曾颇有微词“试问一个每天跑琉璃厂,听听行市,看看货色,找几张拓片,照几张相片的人,怎么能静下心来作精详的研究。我们只看陈簠斋对于鉴别收藏,确实卓绝千古,但对于器物或其铭词本身的研究,却极有限。孙仲容研究铜器铭辞,近世罕匹,但他所收藏的铜器,只有两件。”若是将唐氏此语与容庚的鉴藏和研究经历相比对,易见这番论断的偏颇,亦更可体会到容庚作为一个学者型藏家的珍贵之处。容庚(...

    1855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黄立成书法作品欣赏[图文]
    黄立成书法作品欣赏[图文]

    黄立成近照黄立成老师自幼酷爱硬笔书法,且勤奋好学,临池不辍,汲百家之长,从小打下了扎实的基础,经拜庞中华老师精心指导,书法艺术一步步有了长足提高,现为庞中华老师得力门生。几十年来,刻苦临池王羲之,赵孟頫,王玉孝,司惠国,张爱军,韩享林等书法家字贴,楷书,行书。草书作品如虎添翼,大处可见苍劲,小处不失灵动,质朴中见潇洒,细腻中显豪放,构图从容大气,苍峻峥嵘,气势雄浑,多次在历界书法大赛中荣获不...

    1166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林小枝——「境界源自于内心世界」[图文]
    林小枝——「境界源自于内心世界」[图文]

    艺术距我们如此之近,以致习焉不察;艺术离我们如此之远,以致望尘莫及。听一听艺术家林小枝的故事,或许会对艺术本身有更多、更深的理解。画家简历——林小枝(LamShiuChi)现任香港美研会顾问、彩颐现代画研究会顾问,天趣国际女性艺术研究会荣誉会长兼顾问,香港星河画艺会顾问,专业画家。1940年出生于香港,父亲是著名文艺理论家林焕平。作品远播世界多地及中国数十个城市,更多次获奖,作品入选《世界华人...

    1760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书法家在人体艺术照上挥毫 “很前卫”竟吓着观众[图文]
    书法家在人体艺术照上挥毫 “很前卫”竟吓着观众[图文]

    在一幅梳着长辫子的女子背影的照片上,王冬龄用草书写上了《大学》中的句子本报记者马黎“你看到这个作品时,是什么感受?”“很前卫”、“太现代了”、“创意十足”、“美得不得了”……昨天,在三尚当代艺术馆里,著名书法家王冬龄一看到相熟的朋友和记者,就忍...

    219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