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简历
张春萍,1956年出生,北京市人。现代城市山水画派创立人,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女画家协会会员。
擅长巨幅山水绘画创作,代表作:
1995年作品《北上抗日图》由卢沟桥抗日馆收藏;
1998作品《此处白云能醉人》和《万里长城》由文化部收藏;
2009年主创长12米,高0.9米,巨幅画作《丰台盛世图》国家一级档案馆收藏;
2009年为建国60周年主创作品《万古卢沟佑安澜》在军事博物馆展出;
2010年主创长11米,高2.1米《盛世和谐五台山》巨幅绘画由五台山博物馆收藏;
2011年《一夜春风思三音》被首都博物馆收藏;
2011年《暮色幽深峰谷秀》《钟声秋暮深 幽径通险峰》被香港美术报刊登发表;
2012年主创《世界遗产五台圣境》长6米,高1.6米,由五台县政府收藏;
2012年主创长11米,高2米《佛光普照》江苏个人企业博物馆收藏;
2012年主创《鹤山春晓》原(鹤山如此多娇)长9米,高1.6米,由鹤山市博物馆收藏;
2012年作品《深谷春月听钟声》由国家作为国礼送尼泊尔总统收藏;
2013年作品《随山将转百里趣》被《经济时报》《妇女杂志社》刊载;
2014年作品瓷《山水清音》作为国礼赠与捷克斯洛伐克总统;
2015年作品《日沐大雁山》《桂林山水》选入国家重要领导人贺卡并被收藏;
2018年作品《卢沟桥》被京城企业家收藏;作品《烟波浩渺雅翠图》北京南站收藏,现悬挂贵宾厅;
2019创作巨幅城市山水《京华韵》高18米,长11.2米,被北京档案馆收藏,获世界吉尼斯室内最高山水中国画殊荣;
主要获奖:
1997年获世界华人艺术人才大奖;
2013年国画作品获中国策划协会第二届峰会“书画创意金奖”;
2017年被评为张春萍---当代艺坛三十位影响人物;
2018年获同根同梦全球华人春晚“改革开放艺术成就奖”;
2018年特邀参加外交部联谊会“2018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丝路绘画展”;
2019年获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家风文化工作委员会“家风形象大使”,同年获sstv国际时尚电视《戏谈人生》《墨舞中华》金牌奖章。
张春萍老师及作品被江苏旅游卫视、山西卫视、旅游卫视、广东电视台、江门鹤山市电视台、搜狐网、优酷网、爱奇艺、中国书画频道等多家媒体做过专题采访。光明日报、产经杂志、建筑报、投资时报、市场杂志、国宝杂志、祖国杂志、商业文化杂志、人民日报海外版、北京晚报、京华时报等都有专题刊登;中国十大媒体刊载《著名绘画大师张春萍作品展》作品及简历入选《中国美术家》选集。
《京华韵》
京华神韵 器宇不凡
侯林
《京华韵》高18米,宽11.2米,现代城市山水画创立人张春萍女士为北京档案馆创作的大型国画,用以表现北京七十万年历史改革变迁与发展。
画作气势磅礴,北起燕山长城内外,南至大兴国际新机场,东接运河两岸蜿蜒,西承太行余脉连绵,纵横千余平方公里,详绘地标景观群三十八处。
《京华韵》局部1
迎面可见:吉瓦红墙的天安门、端门、午门、太和殿,方正庄严的正阳门、永定门,以及景山、钟楼、鼓楼居中;顶戴八达岭长城,足立城市副中心与高筑振翅之新机场候机大厅;左上及下是:周口店、山顶洞,潭柘寺,中关村,清华园(清华大学二校门),北京大学西门,北海白塔,宛平城,世纪坛,国家大剧院,中国人民银行总部,大栅栏;右升以降为:水立方,鼓楼民居,东四牌楼,北京一中,北京胡同,北京火车站,CBD建设区,天坛,通州燃灯塔,大运河,通州现代民居;横竖交叉立交桥和复兴号列车贯通左右。
《京华韵》局部2
众所周知,中国画的特点多用“散点透视法”来处理画面,不受视点、时间、和空间地理位置的约束,如此将不同视点、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景物加工描绘在一起,可使画的内涵更加丰富生动。
《京华韵》局部3
作者借鉴佛教艺术突出表现所绘的中心事物的绘画手法,将中轴所串联的九组有代表性的建筑群置于画面中央,这些中轴线上的具象建筑群,居中且占据主要画面,具有辐射性,被作者用以抽象代表北京旧城。而其上下左右环绕的系列建筑群,则画面相对小一些,像是点缀在北京城周围的花絮和亮点。这些画面或是北京城内有代表性的细节:金融,教育,文化,科技,体育,市肆,民居……,或为特定的北京历史古迹:战国时代的长城,西晋的潭柘寺,南北朝时期的通州燃灯塔,更有七十万年前人类活动的遗址。
《京华韵》局部4
这些画面又被层层叠叠的植被包覆连接,环绕着中轴大城并与之有机结合。作者正是熟练运用了中国画具有独特的空间意识,以大观小,俯仰自得,移步换景,让具有特色的标志性地标与建筑和谐地统一在一幅画面中,使各种信息在画中得到充分体现:政治,经济,科学,艺术,技术,教育,文化 ,体育,建筑,交通, 贸易,环境,生活,城防。
《京华韵》局部5
作者在景观中穿插着历史的基因,以景寓史借景抒情,而这些景观是具象的空间景观却是时间意象的表达,旨在表达出一个多方位动态的北京,表达出不同时代的北京。以这般奇妙时空转换的构思创作出不同的具有穿越性画面,有通感空灵之美。而此通感者,非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缕缕清香;亦非仿佛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的光与影。那一组组具象鲜活的画面仿佛如同历史长河中的轰鸣之声,流水虽逝,涛声依旧。七十万年时空聚一画面,远非王谢堂前燕之场景可比拟。无尽意之解读,令人产生穿越感的空灵。这就是作者以局部的空间具象元素,突出构建出整体的时间意象画面的表现手法达到的目的。
《京华韵》局部6
作者将北京数十万年绵延的过去时和向未来冲击的进行时与现时的景观定格巧妙的融合在一起,即,以空间描绘历史,表述时间。从理论而言,是用局部的空间具象元素,突出构建整体的时间意象画面的表现手法,这是一种尝试与创新。作者用这种手法,让画作呈现了建城3000年,定都近九百年的北京城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发展趋向,暗喻这方七十万年前即有古人类活动已历经千秋万代的风水宝地——大北京——不仅宜居宜城最宜人,而且必将再泽被苍生万世万万世!
《京华韵》局部7
《京华韵》局部8
《京华韵》局部9
《京华韵》色彩调整
《万古卢沟佑安澜》555×169cm
《行云本无踪 吾欲观山静》
《钟声秋木深,幽径通险峰艺术周》360×145cm
《随山将转百里趣》360×148cm
《日沐大雁山》
《暮色幽深峰谷秀》367×144cm
《万峰竞秀》
请横屏欣赏
︾
《丰台盛世图》
《佛光普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