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书法是世界独一无二的文字书写艺术,这是因为世界上虽然有诸多文字,这些文字也有自己的艺术表现手法,但基本说来仅张扬的是外在的美感,内在美就显得空虚乏味了。而中国的书法恰恰与之大相径庭的是,虽然它特别强调外在的形式美,诸如结字、笔画的美感,但这并不是他主要展现的内容。它最主要的是在展现动态的骨力美,而这个骨力美并不是外在的,它是内在的。这就是许多没有浸染多年书法历练的人无法感受到的原因。这么说吧,即使浸染多年的研习书法者也会随着不断地学习,才能真正领略到书法的这种内在美。为此对于那些没有接触过中国书法的外籍人来说他们几乎感知不到中国书法的内在美,也就不奇怪了。那么对于国人来说又如何呢?有一种奇谈怪论云,对于传统文化国人有一种从血统里先天的感知力,这绝对是一种不值得一驳的梦语!不论何人对书法如果没有一定时间的钻研的话,就无法理解和感知到其内在的美。这就是我们要加强对其学习认识的真正原因。
在当代众多的学书者中,以及教科书中,大多仅仅提到书法的诸多外在形态,以及如何描摹出碑帖中字体的外在形态。在这方面对每一种碑帖几乎都做到了精辟的解读和细致的剖析。对于字的外在形态的临习我们不能说其不重要。对于字体的外在形式的描摹是很重要的,但是我们必须强调的是如果仅将书写的目的维持在这种外在形态惟妙惟肖上,其结果必然会走上一条与外籍艺术文字所追求的外在形式美相同的道路上去。从而使书法实际成了一种以书法为依托的美术字而已,离开传统书法则甚远了。
我们在许多习练书法者的作品中不难看到一些非常帅气的字体,这些字体大多并不是他们所独创,而是通过向传统学习得来的。自然,每个习练者所使用的碑帖不同。既然是从传统碑帖中得来的,那么按道理来说应该也是传统的继承了,但其实并非如此。其中的主要原因就在于他们只将临习的注意力定格在了碑帖的外在形式美上了。既然你的注意力放在了文字的外在形态上,那么你临习的碑帖与临习美术字有什么不同呢?可以肯定地说,那完全是一回事。为什么呢?这么说吧,美术字呈现在你眼里的是汉字的结构,这结构被赋于了现当代的审美意识,而你所临习的碑帖是被赋予了古人的审美意识,二者虽然有别,但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总之都是被美化了的文字。故此你临习的碑帖尽管很像,但也逃脱不了美术字的范畴。那么美术字与书法的根本区别在哪里呢?简而言之就是美术字不存在内美,而书法存在着强烈的内美,且这内美才是书法美的本质所在!
书法的本质美就在于它追求的是内在的骨力美,这种美只有中国的书法独领风骚。故此即使你可以写得出非常花哨的一手美体文字,但只要你没有内在骨力美的存在,也可以肯定地说,你的字不属于书法范畴,而属于美术字而已。
传统书法在成为艺术存在时,就意味着它必须遵守两个原则,一是外在美感,一是内在美感。外在美感我们虽然可以不必缀言,但其实并没有那么简单。因为内外美两个层面还是并不孤立行事的。何以言之?外在的形态如果仅用解决其形态的办法,那办法就很可能与内在美的骨力造成绝然相左的手段。外在形态描摹手法、理念出现了错误,无疑内在美就不可能被表现出。下面我们先说一下书法的骨力。
中国文字在表意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所追求的美的内容和形式,其中外在的美必须要依附于内在的美,否则外在的美就失去了立足之地。书法的内美即骨力美是外在美始终依附的重心,一时一刻不能旁骛。如此外在的美才有依托和意义。这里我们简单的剖析一下原因。书法在形成过程初始,自然是表意为主,但当它将展示美视为其中内容之一时,就必然要注意到自己的外在形象了。书法在文人手下并没有到此作为终结,而是转入了一个新的领域。诗为心声。在文人心目中,文字并不仅是纯表意的工具,当自己运用它时,文字就负载了自己的心声。向来文人就以正直、气节、顽强不屈视为生命和做人、立足于天地之本。当他们书写文字时就是将其视为在表现自己的这种心志。为此在书写中要表现自己的这种气节就必然要正襟危坐在笔画中强调力度和骨气,而外在的形式美很自然要顺应这种气节氛围中来展示。必须明白一点的是,气节骨力只有一个,而外在形式美却可千变万化。前者是必然要遵从的原则,后者是灵活多变的附庸。故此我们看传统书法尽管法帖林立,外在形式美令人眼花缭乱,但强调骨力却是无论哪种书体都严守不变的金科玉律!
好了,我们知道了内美与外在美之间的主从关系,那么很自然也就明晰了在学习中应该怎样入手才可以达到事半功倍。可以说,如果仅做到毛笔字的外在美,其实并不难做到。道路有两条,一是先练硬笔书法,硬笔书法相对毛笔来说在掌握字形方面容易得多,很快就可以掌握诸多字外在形式美;二是严格摹写碑帖的外形,只要坚持并不难做到字形的相像。不过以上所达到的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书法。因为这样的学习结果只是在外形上兜圈子,并没有深入到书法本质的内在骨力美上。
我们通常可以看到大量的这样的所谓书法。它们尽管可以做到令人眼花缭乱,但最好的,也不过是外形美而已。由于笔画柔弱没有骨力,所以字都是倒伏的,站立不起来,像得了软骨病。有些人并非没有下过功夫,但为什么书写出的却没有骨力可言呢?道理其实极为简单。试想,没有怎么可能变为有呢?即当书写者书写时,头脑中只是思考着如何达到外在像,并没有考虑怎样支配手中的笔,使所写每笔要表现出挺拔、遒劲,那么怎么可以要求写出的有骨力呢?我们知道,只有当你有意识的去将要表现的表现出时,才有可能出现你预期的效果来。我们这里说“有可能”,是因为,书法是一种高深的艺术,许多技巧需要用心的千万次的重复才有可能做到下意识的表现出。并不是能想做到就做到的,没有千锤百炼的磨练功夫,岂能将“想”与“做到”轻易地联系起来!
必须认识到的是,在书法中的骨和力是一个即统一又分离的书写过程。先说骨的形成。书法中的骨是怎样形成的呢?我们知道,书写中每一笔画都是有始有终,从起到终这一过程,就是建立骨的过程。毛笔的每个毛都是形成骨力的因素。虽然有些笔毛并没有在载体上留下痕迹,但它们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在书写过程中互相依托相辅相成都起到了立骨的作用。笔的顺向速度,力量;笔的向下适当的压力;笔的上下起伏、左右力度掌控都是对建立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骨的表现需要笔在载体上加以一定的力度。故此有力透纸背之说。其实,力透纸背并非一些人理解的给笔所加向下的力越大越好。我们常看到有些人在书写时用力向下压笔毛,用笔根部写。这绝对是错误的。因为这样作的结果实际并没有将力加在载体上,而是用在了载体背后的桌子上了。况且这样并没有理解书写中的力。在书写中笔毛的毛或聚或散,但在动态中形成了一定的支撑力,就是这股支撑力才是书法中的力。可以说毛笔形成的支撑力并不大,这股支撑力在笔的运行中随着起伏纵横盘旋不断变化中。故此所加力并不是一味向下。随着笔画的变化实际形成了上下左右或断或连力的转换形态的力。比如提笔时同样对载体有一定的压力,顿、撇、捺、横、竖、提钩时力必然要在行进中加在载体上,此时力的方向并非垂直的,而是有一定角度的。一般是写在宣纸上,宣纸的吸附水性,必然会使笔由湿渐干,那么留在纸上的笔触也会产生干湿的变化。当然,写在任何地方都会产生类似效果。力就体现在这种干湿变化的笔触中。所以在书法中力的展现是活泼变化的,决不会是死板凝固的。由力催动的笔就会形成有力的笔画痕迹,这样的笔画由于是在不断变化但却始终受力催动的原因,因此则形成了笔画的骨。而力就以依附在骨上的形态展现出来。可以说越能将笔毛力量集中,笔画的骨力就越强。
那么如何做到笔画的骨力强呢?首先必须认识到一个问题,在书写的过程中始终要把体现骨力作为第一要素,逐渐形成下意识行为。也就是说书写者在进行表现字体外在形式美的过程中,要将体现骨力放在首位,并要在体现骨力的内心状态下去学习外在形式美。这看似简单的作法实际却不容易做到。因为书法中这种具有骨力的笔画都不是填描出来的,而是在书写中形成的。所谓的书写笔画都是连贯用笔,即在表现骨力中形成的,不能是散碎的,用描填形成的。该一笔形成的就是一笔。比如一横,其头尾都是一笔形成,其形态不能再掺与描画。所以有句俗话说,写字不要描,就是这个意思。好的书家可以将笔毛凝聚如锥,在书写时凝聚的笔毛在宣纸上如行云流水,从不凝滞的留下遒劲有力的笔触,这样的充满骨力的书法当是每一个习练者追求的方向。
我们以上谈了书法重在体现骨力,因为这是书法的魂,既然是魂就必须严格的遵守,否则丢了魂也就使书法走向了衰亡。请看历代真草吏篆尽管外在形态各异,欧柳颜赵,名碑佳帖尽管各领风骚,但骨力却是他们共同的审美特征。中国传统书法之所以具有长久不衰的魅力,并不因为它具有多么繁复绚丽多姿的外在面貌,而在于他们都将骨力作为其审美的特征。就此而言,谁能够将骨力视为自己追求的目标并取得姣好的成就,谁就能在书坛上留下一笔千古流传的成就。
北京市艺术研究所刘玉来2015,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