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刘玉来:书法骨力论

时间 : 03-17 投稿人 : 桂圆 点击 :

中国的书法是世界独一无二的文字书写艺术,这是因为世界上虽然有诸多文字,这些文字也有自己的艺术表现手法,但基本说来仅张扬的是外在的美感,内在美就显得空虚乏味了。而中国的书法恰恰与之大相径庭的是,虽然它特别强调外在的形式美,诸如结字、笔画的美感,但这并不是他主要展现的内容。它最主要的是在展现动态的骨力美,而这个骨力美并不是外在的,它是内在的。这就是许多没有浸染多年书法历练的人无法感受到的原因。这么说吧,即使浸染多年的研习书法者也会随着不断地学习,才能真正领略到书法的这种内在美。为此对于那些没有接触过中国书法的外籍人来说他们几乎感知不到中国书法的内在美,也就不奇怪了。那么对于国人来说又如何呢?有一种奇谈怪论云,对于传统文化国人有一种从血统里先天的感知力,这绝对是一种不值得一驳的梦语!不论何人对书法如果没有一定时间的钻研的话,就无法理解和感知到其内在的美。这就是我们要加强对其学习认识的真正原因。

在当代众多的学书者中,以及教科书中,大多仅仅提到书法的诸多外在形态,以及如何描摹出碑帖中字体的外在形态。在这方面对每一种碑帖几乎都做到了精辟的解读和细致的剖析。对于字的外在形态的临习我们不能说其不重要。对于字体的外在形式的描摹是很重要的,但是我们必须强调的是如果仅将书写的目的维持在这种外在形态惟妙惟肖上,其结果必然会走上一条与外籍艺术文字所追求的外在形式美相同的道路上去。从而使书法实际成了一种以书法为依托的美术字而已,离开传统书法则甚远了。

我们在许多习练书法者的作品中不难看到一些非常帅气的字体,这些字体大多并不是他们所独创,而是通过向传统学习得来的。自然,每个习练者所使用的碑帖不同。既然是从传统碑帖中得来的,那么按道理来说应该也是传统的继承了,但其实并非如此。其中的主要原因就在于他们只将临习的注意力定格在了碑帖的外在形式美上了。既然你的注意力放在了文字的外在形态上,那么你临习的碑帖与临习美术字有什么不同呢?可以肯定地说,那完全是一回事。为什么呢?这么说吧,美术字呈现在你眼里的是汉字的结构,这结构被赋于了现当代的审美意识,而你所临习的碑帖是被赋予了古人的审美意识,二者虽然有别,但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总之都是被美化了的文字。故此你临习的碑帖尽管很像,但也逃脱不了美术字的范畴。那么美术字与书法的根本区别在哪里呢?简而言之就是美术字不存在内美,而书法存在着强烈的内美,且这内美才是书法美的本质所在!

书法的本质美就在于它追求的是内在的骨力美,这种美只有中国的书法独领风骚。故此即使你可以写得出非常花哨的一手美体文字,但只要你没有内在骨力美的存在,也可以肯定地说,你的字不属于书法范畴,而属于美术字而已。

传统书法在成为艺术存在时,就意味着它必须遵守两个原则,一是外在美感,一是内在美感。外在美感我们虽然可以不必缀言,但其实并没有那么简单。因为内外美两个层面还是并不孤立行事的。何以言之?外在的形态如果仅用解决其形态的办法,那办法就很可能与内在美的骨力造成绝然相左的手段。外在形态描摹手法、理念出现了错误,无疑内在美就不可能被表现出。下面我们先说一下书法的骨力。

中国文字在表意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所追求的美的内容和形式,其中外在的美必须要依附于内在的美,否则外在的美就失去了立足之地。书法的内美即骨力美是外在美始终依附的重心,一时一刻不能旁骛。如此外在的美才有依托和意义。这里我们简单的剖析一下原因。书法在形成过程初始,自然是表意为主,但当它将展示美视为其中内容之一时,就必然要注意到自己的外在形象了。书法在文人手下并没有到此作为终结,而是转入了一个新的领域。诗为心声。在文人心目中,文字并不仅是纯表意的工具,当自己运用它时,文字就负载了自己的心声。向来文人就以正直、气节、顽强不屈视为生命和做人、立足于天地之本。当他们书写文字时就是将其视为在表现自己的这种心志。为此在书写中要表现自己的这种气节就必然要正襟危坐在笔画中强调力度和骨气,而外在的形式美很自然要顺应这种气节氛围中来展示。必须明白一点的是,气节骨力只有一个,而外在形式美却可千变万化。前者是必然要遵从的原则,后者是灵活多变的附庸。故此我们看传统书法尽管法帖林立,外在形式美令人眼花缭乱,但强调骨力却是无论哪种书体都严守不变的金科玉律!

好了,我们知道了内美与外在美之间的主从关系,那么很自然也就明晰了在学习中应该怎样入手才可以达到事半功倍。可以说,如果仅做到毛笔字的外在美,其实并不难做到。道路有两条,一是先练硬笔书法,硬笔书法相对毛笔来说在掌握字形方面容易得多,很快就可以掌握诸多字外在形式美;二是严格摹写碑帖的外形,只要坚持并不难做到字形的相像。不过以上所达到的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书法。因为这样的学习结果只是在外形上兜圈子,并没有深入到书法本质的内在骨力美上。

我们通常可以看到大量的这样的所谓书法。它们尽管可以做到令人眼花缭乱,但最好的,也不过是外形美而已。由于笔画柔弱没有骨力,所以字都是倒伏的,站立不起来,像得了软骨病。有些人并非没有下过功夫,但为什么书写出的却没有骨力可言呢?道理其实极为简单。试想,没有怎么可能变为有呢?即当书写者书写时,头脑中只是思考着如何达到外在像,并没有考虑怎样支配手中的笔,使所写每笔要表现出挺拔、遒劲,那么怎么可以要求写出的有骨力呢?我们知道,只有当你有意识的去将要表现的表现出时,才有可能出现你预期的效果来。我们这里说“有可能”,是因为,书法是一种高深的艺术,许多技巧需要用心的千万次的重复才有可能做到下意识的表现出。并不是能想做到就做到的,没有千锤百炼的磨练功夫,岂能将“想”与“做到”轻易地联系起来!

必须认识到的是,在书法中的骨和力是一个即统一又分离的书写过程。先说骨的形成。书法中的骨是怎样形成的呢?我们知道,书写中每一笔画都是有始有终,从起到终这一过程,就是建立骨的过程。毛笔的每个毛都是形成骨力的因素。虽然有些笔毛并没有在载体上留下痕迹,但它们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在书写过程中互相依托相辅相成都起到了立骨的作用。笔的顺向速度,力量;笔的向下适当的压力;笔的上下起伏、左右力度掌控都是对建立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骨的表现需要笔在载体上加以一定的力度。故此有力透纸背之说。其实,力透纸背并非一些人理解的给笔所加向下的力越大越好。我们常看到有些人在书写时用力向下压笔毛,用笔根部写。这绝对是错误的。因为这样作的结果实际并没有将力加在载体上,而是用在了载体背后的桌子上了。况且这样并没有理解书写中的力。在书写中笔毛的毛或聚或散,但在动态中形成了一定的支撑力,就是这股支撑力才是书法中的力。可以说毛笔形成的支撑力并不大,这股支撑力在笔的运行中随着起伏纵横盘旋不断变化中。故此所加力并不是一味向下。随着笔画的变化实际形成了上下左右或断或连力的转换形态的力。比如提笔时同样对载体有一定的压力,顿、撇、捺、横、竖、提钩时力必然要在行进中加在载体上,此时力的方向并非垂直的,而是有一定角度的。一般是写在宣纸上,宣纸的吸附水性,必然会使笔由湿渐干,那么留在纸上的笔触也会产生干湿的变化。当然,写在任何地方都会产生类似效果。力就体现在这种干湿变化的笔触中。所以在书法中力的展现是活泼变化的,决不会是死板凝固的。由力催动的笔就会形成有力的笔画痕迹,这样的笔画由于是在不断变化但却始终受力催动的原因,因此则形成了笔画的骨。而力就以依附在骨上的形态展现出来。可以说越能将笔毛力量集中,笔画的骨力就越强。

那么如何做到笔画的骨力强呢?首先必须认识到一个问题,在书写的过程中始终要把体现骨力作为第一要素,逐渐形成下意识行为。也就是说书写者在进行表现字体外在形式美的过程中,要将体现骨力放在首位,并要在体现骨力的内心状态下去学习外在形式美。这看似简单的作法实际却不容易做到。因为书法中这种具有骨力的笔画都不是填描出来的,而是在书写中形成的。所谓的书写笔画都是连贯用笔,即在表现骨力中形成的,不能是散碎的,用描填形成的。该一笔形成的就是一笔。比如一横,其头尾都是一笔形成,其形态不能再掺与描画。所以有句俗话说,写字不要描,就是这个意思。好的书家可以将笔毛凝聚如锥,在书写时凝聚的笔毛在宣纸上如行云流水,从不凝滞的留下遒劲有力的笔触,这样的充满骨力的书法当是每一个习练者追求的方向。

我们以上谈了书法重在体现骨力,因为这是书法的魂,既然是魂就必须严格的遵守,否则丢了魂也就使书法走向了衰亡。请看历代真草吏篆尽管外在形态各异,欧柳颜赵,名碑佳帖尽管各领风骚,但骨力却是他们共同的审美特征。中国传统书法之所以具有长久不衰的魅力,并不因为它具有多么繁复绚丽多姿的外在面貌,而在于他们都将骨力作为其审美的特征。就此而言,谁能够将骨力视为自己追求的目标并取得姣好的成就,谁就能在书坛上留下一笔千古流传的成就。

北京市艺术研究所刘玉来2015,10,10

相关文章

  • 书法 是中国人最美的信仰[图文]
    书法 是中国人最美的信仰[图文]

    书法,不简单只是墙壁上的风雅,桌案上的闲情,她是每一位中国人的命里菩萨。回眸风云动荡的民国时期,书法即显现出了尤为特殊的意义——民族危难时的文化信仰。当时西方文化以各种形式进入中国,这个古老的国度,在她历经了文化的辉煌之后,进入了停滞阶段,当时社会的精英,正为国人的自信,谋求一条出路。而书法,正是文化信仰的最好承载。化不开的民族情,凝成一滴笔墨的浓重。百年之前的大时代,新旧交替、西学东渐,西方文化...

    1724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张建的人生与画[图文]
    张建的人生与画[图文]

    张建,“得鱼斋”主人。天津宝坻人,2005年天津美术学院进修学习中国画,擅长中国水墨花鸟,尤善画鱼。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枣庄市美术家协会会员,枣庄市天源艺术馆副馆长。宋庆龄基金会培训交流中心艺术指导,北京墨真书画院院长,北京天意弘文文化传媒艺术总监。资深策展人,理论家,收藏家。...

    379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节后金价年内首降 黄金卖场迎销售高峰[图文]
    节后金价年内首降 黄金卖场迎销售高峰[图文]

    上周末,在菜百四楼的投资金条柜台前,不少年轻投资者在咨询和购买投资金条摄/记者 曹博远法制晚报讯 (记者 罗晓静) 十一假期结束后,京城金价迎来年内首度下调。上周末,《法制晚报》记者走访卖场发现,除了提前1个月上市的贺岁类金饰热销,投资金条销量环比假期也翻了一番。不过与以前大妈疯狂抢金不同,现在购买投资金条的多为年轻消费者,且多是分批买入,未出现大单。今年以来金价攀升,此前投资金条基础价为29...

    1794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刘广圣·写意精神的坚守者[图文]
    刘广圣·写意精神的坚守者[图文]

    刘广圣,1943年生。辽宁省美术家协会,辽宁省书法家协会,大连美术家协会,大连书法家协会会员。大连中国画研究会理事,大连印社社员,一级工艺美术师,现任瓦房店市书画院院长。其书画艺术师承吴昌硕,周铁衡等诸家,尤其受画家周铁衡先生赏识并收为入室弟子。《事事如意》《花香鸟语》刘广圣·写意精神的坚守者人民美术网总编 李人毅在当今画坛上已鲜见大写意画家了,尤其在全国大型画展上充斥眼球的都是磨出来的、...

    1166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连环画长征需强大的青年队伍[图文]
    连环画长征需强大的青年队伍[图文]

    耿天平除三害连环画看到“第五届架上连环画展”的参展作品时我是非常激动的,我们努力了十年,终于有了回报,参展作品数量之多、质量之高,都是十年之最。连环画在延安时期就肩负着思想引导与传播的历史担当,在1949年后,更是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创作机构逐渐建立和规范,创作队伍也不断壮大,文化艺术精英汇聚到连环画创作团体中,在各个历史时期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留下了许多经典作品。但是到了上世纪80年代...

    555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品读李苦禅八哥蕉石图[图文]
    品读李苦禅八哥蕉石图[图文]

    湖北武汉尔雅李苦禅,原名英,号励公,当代杰出的书画家、美术教育家。李苦禅的这幅《八哥蕉石图》轴,纵111、横34厘米,纸本设色。作品恪守中国传统绘画法规,融中西技法于一炉,水墨淋漓,笔意疏朗,虽不见芭蕉树的完整体态,但虚实相生,蕴涵风雨阳光无限生机于其间,自有一番“一叶知秋”的独特写意流露画端,真是胸有丘壑意在笔先。水墨的情致,漫漶于大自然中的生活气息,文人式的抒情呼之...

    281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晚明书风的多元化[图文]
    晚明书风的多元化[图文]

    近期,在南京博物院展出的“风神超逸:明代晚期书法作品展”,以万历元年(1573)和崇祯末年(1644)为前后界限,展出数十件南京博物院藏明代书法作品,展现明代后期书法的发展状况、艺术成就和多元并存的书坛生态。而上海博物馆举办的历时三个月的“丹青宝筏:董其昌书画艺术大展”刚刚落下帷幕。在2019年年初,我们迎面感受到来自晚明的“风”。明 张瑞图 扇面晚明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个特殊阶段,人才辈出、多个学...

    274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梁诗正书法《历朝名人杂书》有河朔气象,瑞雪满山[图文]
    梁诗正书法《历朝名人杂书》有河朔气象,瑞雪满山[图文]

    历朝名人杂书册梁诗正书,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郑虔善图山水。好书常苦无纸。於是慈云寺贮柿叶数屋。遂往。日取叶肄书。岁久殆遍。常自写其诗并画以献。开元帝大署其尾曰。郑虔三绝。臣梁诗正敬书。范宽山川浑厚。有河朔气象。瑞雪满山。动有千里之远。寒林孤秀。挺然自立。物态严凝。俨若三冬景色在目。画禅室随笔一则。臣梁诗正敬书。山下孤烟远村。天边独树高原。非右丞工於画道。不能得此语。米元晖犹谓右丞画如刻画。故余以米...

    244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古壁画描绘盛唐贵妇的闲适生活[图文]
    古壁画描绘盛唐贵妇的闲适生活[图文]

    《树下弹琵琶的仕女》镇馆之宝陕西历史博物馆文:记者金叶资料及图片提供:董理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所描写的琵琶女形象深入人心。其实,琵琶在唐代是极为常见而普遍的乐器,在各种乐舞中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弹琵琶仕女的形象在唐代壁画中也有发现,其中最为有名的是唐墓壁画《树下弹琵琶的仕女》。《树下弹琵琶的仕女》于1987年出土于西安市长安县韦曲镇南里王村的唐韦氏墓。现今韦曲镇北原上的南里王村、北里王...

    1422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特别推荐艺术先锋人物:画家耿建[图文]
    特别推荐艺术先锋人物:画家耿建[图文]

    耿建(Geng Jian)陕西省美术家协会专职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陕西国画院特聘画师陕西省文史研究馆馆员西安美术学院美术研究院研究员陕西省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理事《动笔为魂——大画家石鲁先生造像》耿建笔下的生命气息刘成章黄河自古流在那里。千百年来,一场又一场的大风,卷着黄沙,扑打着人们的脸膛、胳膊和血脉,也许正因为如此,后来出了一首流传很广的...

    1343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变形与摹仿:传世“斗茶图”系列作品再谈[图文]
    变形与摹仿:传世“斗茶图”系列作品再谈[图文]

    前蜀 李昇(传) 货郎图 27cm×20cm 故宫博物院藏描绘市井生活的风俗画生动地记录了当时的社会环境和生活方式,既体现出画家对自己所处时代的观察,又为历史记录留下了丰富的图像依据。但在图像流传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误读的情况,使得文献、图像和实物之间的比对出现了较大的偏差,这或是因为后世与前代的断隔,亦或是被当作参照的图像本身就存有疑问。本文从“斗茶”这一活动入手,考察与之相关或以此冠名的图...

    1670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水墨画会成为中国美术的文化象征吗[图文]
    水墨画会成为中国美术的文化象征吗[图文]

    水墨画会成为中国美术的文化象征吗?——试论水墨画在当代的崛起、演进、论争、意义一、水墨画:全球造势和话语热点后面的询问近年来,从美国到德国到台湾,水墨画呈现了一个全球性的造势高潮:2008年5月17~18日,由(美国)中国现代艺术协会主办、亚洲协会艺术博物馆、美国多元文化集团、中国美术馆协办,“中国水墨画美学体系”国际研讨会,在纽约市亚洲协会艺术博物馆举行。中国国家画院、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美...

    1294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书法教育中的“技”“道” 平衡[图文]
    书法教育中的“技”“道” 平衡[图文]

    随着新媒体、新技术的出现,对书法教育的意义和方式提出了挑战。如何将传统书法的技能、观念、理论等,在现代教育体制模式下进行转换,显得尤为关键。这也是现阶段高等书法教育中较为突出的问题,在笔者看来,书法教育现代性转换的重心,是如何处理好“技”与“道”的问题。“技”指技法,包括书写者对材料、工具、笔墨、书体等技术层面的掌握;“道”指书写者从技法上升至精神层面,拓展至艺术、文化乃至人生、社会、自然、宇宙的...

    1579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故宫口红“宫斗”所引发的思考[图文]
    故宫口红“宫斗”所引发的思考[图文]

    这些天,可能不少网友都围观了一场口红的“宫斗”。12月9日,“故宫博物院”微信公众号推送了一篇名为《故宫口红,真的真的来了!》的微信文章,并成功引发网友关注。但之后不久,“故宫淘宝”的官方微博站出来撇清关系——“目前市面上见到的所有彩妆并非我们所设计。”这条微博目前已经被删除。12月10日,“故宫淘宝”又发布了一篇名为《故宫彩妆,明天见》的文章,除了宣布发售8款彩妆产品外,“故宫淘宝”特意在文...

    1124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耀世奇珍:清康熙十二月花神诗文杯[图文]
    耀世奇珍:清康熙十二月花神诗文杯[图文]

    清康熙十二月花神诗文杯此套杯高4.9厘米、口径6.5厘米、足径2.6厘米。胎薄体轻,制作精细。外腹壁青花五彩分别绘代表十二个月份的花卉,并配有相应的唐诗。色彩艳丽,图文并茂。每杯杯底青花书“大清康熙年制”楷书二行六字款。康熙五彩十二月花神杯所用花卉与后来乾隆时期承德所建花神庙(即“汇万总春之庙”)中供奉的十二花神种类、顺序一致,皆为北方所熟悉的花...

    1598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