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艺术品市场的金钱游戏

时间 : 03-10 投稿人 : 香瓜 点击 :

研究艺术品市场长达30年、曾任英国保守党艺术部长顾问的戈弗雷·巴克认为,“艺术品市场之所以爆炸,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艺术市场容易被操纵。”

孙行之

[“过去三十年的经验已证明,进入艺术市场的最佳时机是在华尔街崩盘之际,这样的时候,资金都在寻找新的投资领域。”]

1850年以来的艺术品市场,金钱与艺术的联姻更加牢不可破。正是在这一时期,宫廷里的国王、亲王和贵族地主终于将艺术市场拱手让给了欧洲的金融家和工业中产阶级。“富有的中产阶级和上流社会的富人对待艺术品的态度显著不同。在很大程度上,国王、亲王和贵族购买艺术品是为了收藏,以商业为取向的中产阶级则是为了交易。”研究艺术品市场长达30年、曾任英国保守党艺术部长顾问的戈弗雷·巴克(GodfreyBarker)认为,160多年来,这群手握最重要艺术品的人,似乎仅仅是“为金钱而艺术”。

“无论东方国家还是西方国家,艺术品长期以来一直是金融玩具,一件艺术品高昂的价格能够衍生新的高昂价格。”在《名利场:1850年以来的艺术品市场》一书序言中,他如此写道。去年末,该书中文版由三辉图书出版。

巴克的观点并非妄言,他以大量的例子说明了艺术品的流向、价格与金钱交易之间的关系,并回溯了160多年来,艺术品是如何在世界各国的权贵手中流传,艺术品价格又为何会有如此之多的起落,艺术品是如何被资本选中作为升值工具,而这一工具缘何又能上演涨跌如此迅速的戏码?

决定巴克抱有上述看法的,是他选择的观察角度:将着眼点放在艺术品引发的金钱效应,而非艺术价值;他也将艺术品市场放在整个金融体系的起落中,而非艺术史中考察。因而,《名利场》一书所谈论的“艺术品”仅仅是艺术品作为“投资标的”的一面,而非艺术品为人类带来的全部。无论“为艺术而艺术”抑或“为金钱而艺术”,都是存在于这个时代的现实。但,《名利场》选择谈论的是后者。

巴克认为:“艺术品市场之所以爆炸,也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艺术市场容易被操纵。”而当代艺术品的价格之所以上涨,是因为“买下这些作品的人必定会让其上涨,他们策划了半打市场操纵来保证这一点。”在书中,巴克常常作如此犀利的表达。

撑起高价的幽灵

“我曾经问苏富比[微博]当代艺术部主管罗耶(TobiasMeyer),为何美国艺术家马克·罗克斯的画价曾在9年之中上涨9倍?他的回答是:因为收藏他画作的人的财富,在过去10年中增长了9倍,而新的藏家又源源不断涌入。”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专访时,巴克说。

巴克的这句话,颇具意味地阐明了艺术品价格背后的真正动因。书中屡次提到这样一个具有典型性的故事:1987年11月,澳大利亚的阿兰·邦德在与苏富比达成特殊约定后奋不顾身竞价,以5390万美元的价格拍下了凡·高的《鸢尾花》。在此之前,邦德与苏富比已经达成交易:只要最终报价高于5000万美元,他们就把一半的钱借给他。但最后,邦德依然无法拿出钱来支付。最后,这幅画以4500万美元转而卖给盖蒂博物馆,差额由邦德补足。

这件没有最终成交的艺术品,依然激起了连锁反应。看到《鸢尾花》卖出高价,巴黎交易商杜朗鲁约的后人立刻将德加的《洗衣妇》送到伦敦拍卖会上。随后此画在1987年的拍卖会上以1370万美元的价格创下了德加的拍卖纪录。在艺术市场上,有这样一条规律:抬高一个艺术家的最高价格,已被证明必然导致这个艺术家的其他作品,甚至这位画家的对手身价的上涨。

苏富比在《鸢尾花》交易中扮演的角色在1988年浮出市面,媒体指责拍卖行扭曲了艺术品市场的真正价格。但拍卖行认为:为买方寻求借贷并没有错。巴克还在书中指出,不光苏富比,很多拍卖行都为买方提供借贷服务,抵押物则是拍卖行即将上拍的这件艺术品本身。巴克也写到这样的事实,这样的做法有时还会让拍卖行承受坏账的损失。

拍卖行为买家提供借贷,究竟是否合理,有可以辩论的空间。但客观事实是,诸如此类的做法的确推高了艺术品价格。巴克指出:从1987年12月至1990年5月,苏富比的艺术指数表明,印象派作品的价格增长了153%。为市场推波助澜的还不光是拍卖行,银行和保险公司也参与其中。《名利场》一书向人们透露:上世纪80年代,纽约的花旗银行和上世纪90年代的伦敦劳埃德公司在其中充当了先锋角色,他们为艺术品提供的贷款额度通常相当于所抵押艺术品价格的50%。在此期间,艺术品价格攀升到了20世纪价格纪录的顶峰。

巴克谈到的苏富比拍卖《鸢尾花》的事例,只是书中许多案例中的一个。事实上,巴克认为,除了拍卖行,藏家和艺术家都可能参与到这种金钱游戏之中。他提到,即便在拍卖场上给出令人咋舌的、明显过高的价格,买家本人也并非输家。因为“如果一个买家自己有几幅同样的作品,他们便有足够的动力进入拍场联手将价格抬高”。如果一幅画的高价能够带来自己其余几幅画价格的上升,那依然是值得一试的买卖。因而,市场中只要有几位藏家坚定持一种艺术品,这个门类的价格便可能在相互配合之下节节攀升。所持艺术品的长期上涨对于他们的投资回报率至关重要。

“华尔街”的避风港

在中国,“盛世收藏”这四个字耳熟能详,艺术品市场总在社会富足安定的情况下蓬勃兴起。而在巴克看来,事实又未必如此。

将艺术品市场放在整个金融市场中审视,是《名利场》一书的另一个维度。巴克发现,19世纪和20世纪中叶,战争和重大政治变革往往构成艺术品的新一轮流动。此后的艺术品市场往往会是金融资本的避风港,在股市和实体经济萧条之时,艺术品市场才开始了有活力的循环——而非评论家之前认为的,“艺术品市场是整体经济的反映,它会随着股市的起伏而起伏”。

“过去三十年的经验已证明,进入艺术市场的最佳时机是在华尔街崩盘之际,这样的时候,资金都在寻找新的投资领域。”巴克从1975年以来美国和英国的艺术品和房产价格图中看到,“在涨涨跌跌中,艺术品和房产的价格以引人注目的方式相互追随;艺术品价格上涨的年份,大都是股市低迷之时。”

即便艺术品市场真的可能沦为金融工具,同是艺术创造,又是什么让培根、赫斯特,以及中国的范曾、陈逸飞、方力钧等艺术家作品的价格在一段时期内遥遥领先于其他艺术家?在巴克看来,就当下的艺术家而言:“决定重要性的往往是谁叫得最响,谁最能吸引公众注意,谁最能创造一种个人崇拜”以及“经纪商的判断、博物馆馆长和权威评论家的评价”。

他认为,有很多人在他们的时代被认为十分重要,却被后世认为无足轻重。他在书中给出的例子有1870年到1910年的巴黎艺术家柯罗(Corot)、杰罗姆(Gerome)和布格罗(Bouguerea),这三位艺术家在当时被交易商和评论员认为是“时代的最高成就”,但很明显,后世认为以凡·高为首的印象派以及后印象派成就远高于他们。类似的案例也存在于中国美术史。两宋工整、精密的院体画在当时被推崇,在绘画史上的影响却远不及自北宋延绵而下的文人山水一脉。

这样的事实,多少让人感到一丝快慰。

相关文章

  • 刘俊京的[书法激情][图文]
    刘俊京的[书法激情][图文]

    【艺术简历】刘俊京,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北京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北京东城书法家协会主席;书法师从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先生,其作品获中国文联“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创作提名奖,并在中国书协举办的八届国展、九届国展。第四届正书展、第八届国际书法交流展,中国书法家五百强展,第十五.十八届中日自作诗书法展、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书法展、“冼夫人杯”书法展、“梁披云杯”等多次书法展中入展;并在中国书协举...

    1837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艺术的思维方式[图文]
    艺术的思维方式[图文]

    当代艺术家徐冰好的艺术家是思想型的人,又是善于将思想转化为艺术语言的人。当代艺术家徐冰就是其中之一。在一位有思想的艺术家心目中,艺术教育到底是什么?一直以来,我们对艺术基础的认识是偏执的,重视绘画基础,而不重视思维能力的基础。艺术最有价值的部分是通过作品向社会提示了一种有价值的思维方式以及被连带出来的新的艺术表达法。艺术到底能不能教?或者艺术是怎么教?这里面就涉及到一个问题,就是艺术到...

    918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浅议审美素养评价的“思想土壤”[图文]
    浅议审美素养评价的“思想土壤”[图文]

    在中国,美育的传统内涵通常是指艺术教育与审美教育。早在民国时期,教育家与书画家许士骐就曾对此总结道:“美育是美感的教育,广义地说,它包括文学、诗歌、戏剧学等;狭义地说,它包括绘画、雕刻、建筑三个部门。”然而,时至当代,美育的内涵开始有了时代性的演化而超脱出原有的艺术学科与人文领域的边界,而要理解这样的内涵演化,我们可从2020年中国科学院成立哲学研究所一事中发现端倪。此事尤为引人深思的是:在中国...

    861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刘玉来:画家要创立自己的风格[图文]
    刘玉来:画家要创立自己的风格[图文]

    画家的努力创作一方面是不断锤炼自己的功力 ,一方面当在挥毫中逐渐建立自己独特的画风。风格的建立离不开平时不断的挥毫,但是倘若不有意识的去建立自己的风格,大都只能是在原地上打转,因为特色不会在无意识情况下出现,即使出现了也会因你没意识到而错过。如果在平时的绘画中不去尝试新的表现手法,一味的重复自己熟悉的路径,无疑会在原地止步不前,而尝试新的方式可能会失败,但必定会有所收获。创作不是因袭,不因袭的创...

    861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不断创新 让传统工艺更好地回归现代生活[图文]
    不断创新 让传统工艺更好地回归现代生活[图文]

    2月11日正月初七,春节假期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在贵州省赤水市大同镇竹编体验中心,30多名身着民族特色服饰的工作人员在紧张忙碌地工作。其中,全国人大代表、“90后”省级非遗项目赤水竹编传承人杨昌芹的身影尤为吸引人,她正用一块蜡染手帕反复擦拭着一幅用竹丝编织的2.6米长遵义会议会址画,几天后杨昌芹将带着这幅画参加在香港举办的“山地公园省·多彩贵州风”2019欢乐春节香港文化庙会。在2018年全国两会上...

    1716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博物馆如何让大众在日常生活接触艺术变得更简单[图文]
    博物馆如何让大众在日常生活接触艺术变得更简单[图文]

    作为颇具“互联网思维”的信息整合方式,“跨界”从科技与时尚行业渐渐蔓延到社会生活的其他领域,各行各业的跨界混搭风生水起,早已经不是什么新奇观。近年来,文博业也开始玩起文化IP联合品牌的跨界新打法,一时圈粉年轻人无数。2019年是博物馆与品牌跨界合作的爆发年。据清华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和天猫北京联合发布的《新文创消费趋势报告》显示,2019年博物馆文创产品的规模比2017年增长了3倍,品牌之间的跨界...

    969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陶瓷上的悠远意境[图文]
    陶瓷上的悠远意境[图文]

    松下问童子古老的瓷都煅烧出古老的瓷器,那炉膛里熊熊燃烧的火焰,从汉朝一直燃到现在,它没有熄灭,因为文化作为一种传承,被一代代工匠、大师,融化在沸腾的血液中,镌刻在艺术的经典上,于是,景德镇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注目的地方,因为瓷都,因为瓷器上那悠远的意境……秋阴古居图无疑张兆羽就是那个在瓷器上勾画意境的人之一。物华天宝,钟灵毓秀的景德镇,也许汇聚了一大批像他这样优秀的艺...

    1308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刘海粟书画真伪浅谈[图文]
    刘海粟书画真伪浅谈[图文]

    文/黄祥杰刘海粟的山水画,前后风格变化非常大。前期主要受石涛和沈周的影响,笔线像沈周,构图、用墨则更接近石涛。那时期,他似乎并不特别在意色彩的探索而更注重水墨的运用,早年作品中,设色作品并不多见,仅有的几件,也以用色清淡的浅绛山水为主。大部分作品都类似写生稿,用细密的线条勾勒,用淡淡的墨色渲染,单纯而明快。从1950年代末开始,刘海粟开始了没骨青绿山水的探索,缤纷的色彩开始出现在他的作品中。而他...

    1454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从中国历代画竹名家到当代画竹传承人——金晓海[图文]
    从中国历代画竹名家到当代画竹传承人——金晓海[图文]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北宋苏轼《於潜僧绿筠轩》中国人爱竹,不仅仅爱竹子的清雅澹泊,也勉励自己像竹子一样有傲然风骨。竹子在中国文化中留下的审美意象,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国竹文化也孕育出许许多多的名家竹画大作。【历代名家画竹】五代·徐熙徐熙《雪竹图》上海博物馆藏两 宋北宋·文同——竹画一代宗师北宋·文同 《...

    221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清新淡雅 情趣盎然—浅析李玉刚的花鸟画[图文]
    清新淡雅 情趣盎然—浅析李玉刚的花鸟画[图文]

    中国花鸟画历史悠久,其审美源于情感比兴,在“似”与“真”中求其意像,于“似”托物言情,于“真”达情豁境。近读李玉刚先生写意花鸟画,则于其水墨心像中感受到清新淡雅,以及情趣与空灵的情境、“似”中求“真”的蕴藉。这些心灵底蕴的识见,构成了他个性创作的主旋律。李玉刚先生无疑是追求画面清新淡雅的写意画家之一。李玉刚的作品,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以水墨为主的大写意作品,一类是以线条写实为主的小写意作品。前...

    513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陈丹青:贵族居然想当艺术家[图文]
    陈丹青:贵族居然想当艺术家[图文]

    陈丹青 著名画家“当不成作家当画家,当不了画家,索性留长头发打大领结了事。”这是上世纪鲁迅调笑不成器的文艺青年时脱口说的话。不料此后,长头发青年还是一茬一茬冒出来:我自己,年少时才画几笔画,出道成功远得还没谱,怎么办呢,管他,先留起满脑袋的长头发!美国上流圈子则笑谈一组方程式,另有几分真意在:穷人想当白领,白领想当资本家,资本家羡慕贵族,而贵族想当什么人呢?居然想当...

    366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艺术品租赁 前景可期?[图文]
    艺术品租赁 前景可期?[图文]

    近年来,伴随着财富积累和消费升级,国内精神消费时代已然降临,文化艺术消费市场全面启动,艺术品市场与金融市场正在全方位对接。艺术品租赁也进入了一个新生发展期。近期,由亚洲艺术品金融商学院主办的“2017亚洲艺术品金融论坛(第二届)暨全球艺术银行行长高峰论坛”在上海举行。来自全球艺术银行、投资银行、商业银行、艺术机构与学术机构等领域的专家以学术研究和商业探索的双重视角讨论了艺术银行的国内外现状、发展...

    269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戏说书画收藏的几种“手段”[图文]
    戏说书画收藏的几种“手段”[图文]

    高启 致爽阁名人字画收藏的渠道有很多,但也不外乎“上门购买、拍卖会、画展笔会、画廊以及如今流行的网购”等几种主要途径,但是这几种途径都需要收藏者有一定的资金实力。今天暂且不说寻常途径,单来说说几种不一样的收藏方式。远了不说,就说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收藏字画是件很容易的事情。由于当时的经济状况和人们的观念因素,老一代书画家们很少卖自己的作品,一般只要有爱好者能通过熟人引荐,开口“求件墨宝”很容易。...

    1209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郑碎孟国画作品欣赏[图文]
    郑碎孟国画作品欣赏[图文]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创作中徐悲鸿夫人廖静文女士生前与郑碎孟亲切合影与毛泽东女婿王景清参加世华会书画展郑碎孟,温州人,七岁学习国画,国画大师姚治华山水画研究生,书法师从沈鹏老师。曾深入三峡写生十年,被业内人士称为“画三峡专家”。现为湖北省书画家协会常务理事、世界联盟交流协会中国总会书画院院长、中联国兴书画院创作部部长兼副秘书长,中国社会书画院艺委会委员。其作品在美国、韩国、上海世界博览会等地展出...

    379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秋收图》:周思聪和她笔下的彝族女子[图文]
    《秋收图》:周思聪和她笔下的彝族女子[图文]

    周思聪 秋收图镜心 设色纸本1989年作 钤印:周、思题识:蛇年惊蛰日,思聪。鉴藏印:微米楼珍藏印本幅冯其庸(1924-2017)题:凉山秋收图。杜滋龄(b.1941)题:思聪人物画几经探索求变,终得笔墨之清静淡雅,人物造型单纯又富内含。此图是我见思聪大作之精彩之佳作。乙酉(2005年)夏月,杜滋龄。40.5×242 cm1981年5月,周思聪到四川大凉山访问写生。天赐良机,她...

    1899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