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中国艺术人物专题报道——罗顺祥[图文]

时间 : 04-19 投稿人 : 智成 点击 :

中国艺术人物专题报道——罗顺祥 | 艺术理论

罗顺祥,四川彭州人,出生于1945年。现为四川省美协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高级美术教师、中国领导干部网书画研究院会员。自幼喜爱写写画画,但是无奈幼时家中贫困,只能自己拿着石头在土地上画、拿着木炭在墙上画。从幼时的几岁到现在,还在一直写写画画,从喜爱到了现在的热爱、习惯、生命中的一部分!

16岁时,为了生存,罗顺祥开始学习服装的裁剪。在裁缝手艺上也是小有成就,有了自己的小创新。裁缝这个工作,一做就是三十多年。在这三十多年中,自己依然喜欢的书写绘画。所以1992年,罗顺祥做了人生中的一个重大决定。对绘画艺术痴迷的他决定不再担任服装厂厂长,决定去学国画。从花鸟入手,又学山水,一路跌跌撞撞,却从未放弃。一直坚持学到罗顺祥自己也六十多岁时,某一天他骤然顿悟:学无止境。罗顺祥感觉自己在绘画艺术的理论与实践上缺乏系统性的专业学习与训练,他认为自己还需要进一步研习绘画的基础理论知识与绘画方向。

中国艺术人物专题报道——罗顺祥 | 艺术理论

罗顺祥老师作品

中国艺术人物专题报道——罗顺祥 | 艺术理论

罗顺祥老师作品

于是,已经六十多岁的罗顺祥又做出了自己艺术道路上的第二次重大决定:离开家乡去成都。为了进行绘画专业学习,他毅然从彭州来到成都,报名入读成都翰林艺术学院,在此学习了三年,拿到了毕业证书。

中国艺术人物专题报道——罗顺祥 | 艺术理论

罗顺祥老师作品

中国艺术人物专题报道——罗顺祥 | 艺术理论

罗顺祥老师作品

“这三年里,我学习到不少东西,领悟了很多艺术气息,也目睹了很多优秀画家的绘画作品,这些学习与观摩,对我在今后绘画上的思考与提升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绘画中,他不喜欢在墨色中加白粉来表现牡丹的花蕊。他强调过渡色处理中的自然,花色浅,叶脉、枝干颜色较深,表现出牡丹图的浓淡虚实之感。他喜欢赭石色中加入黄色与白色,来表现温暖的色彩。他笔下的牡丹,花瓣较模糊,墨色重,枝丫比较有力度,其中可以看出他书法的笔锋健走。他画的牡丹有野逸之趣,繁茂而苍劲,虽无雍容之感,却藏山野之韵。

中国艺术人物专题报道——罗顺祥 | 艺术理论

罗顺祥老师作品

罗顺祥就这样,在不断的学习与实践中,逐渐感悟中国传统国画的独特性与魅力,摸索着一步一步前行。他勤奋刻苦,心之所向,唯有绘画。创作的闲暇时刻,他也临摹古代画家的作品,其中尤以八大山人、顾恺之为多。他在花鸟、山水、人物画中寻找自己可以表达的绘画语言,颇有收获。尽管至今他还在摸索,还在学习,还在思考,但是,他以绘画为唯一支撑的精神力量,始终伴随着他并引领他逐渐走进一个画家的梦想。

中国艺术人物专题报道——罗顺祥 | 艺术理论

罗顺祥老师作品

中国艺术人物专题报道——罗顺祥 | 艺术理论

罗顺祥老师作品

中国艺术人物专题报道——罗顺祥 | 艺术理论

罗顺祥老师作品

中国艺术人物专题报道——罗顺祥 | 艺术理论

罗顺祥老师作品

中国艺术人物专题报道——罗顺祥 | 艺术理论

罗顺祥老师作品

中国艺术人物专题报道——罗顺祥 | 艺术理论

罗顺祥老师作品

中国艺术人物专题报道——罗顺祥 | 艺术理论

罗顺祥老师作品

中国艺术人物专题报道——罗顺祥 | 艺术理论

罗顺祥老师作品

中国艺术人物专题报道——罗顺祥 | 艺术理论

罗顺祥老师作品

墨融百色能悦目 依笔纵艺最动人

——记著名画家罗顺祥

罗顺祥凭借引人注目的绘画才华和多年日积月累的学习在花鸟画界开枝散叶,一路开拓。引领花鸟画从小众重归大众,让工笔重彩再现艺术的新光华,可谓是依绘画才华主领文化振兴大业的典范人物。

重彩工笔,是民族文化的精髓之一,因笔精彩奇,成画过程用笔繁密,用彩多姿,懒者无修,笨者不得,唯有愿意付之以精力,再添之以奇才的人,方可传承工笔之技和重彩之能。罗顺祥能成为重彩工笔花鸟技法最为极致的传承大手笔,出于他对民族文化精髓不遗力的复成与重建之志。

有志者,事竟成,他的花鸟不是简单的花鸟重复,注重写生积累,强调客观表达对象的真实性,画得象是功力之一。最为重要的是,他画花鸟有一种奇幻般的意构联想思维方式,有情景,花鸟与山水叠成,山水为背景,花鸟为灵魂,各有其形,虚实相益,以电影蒙太奇的手法,用笔墨重构虚与实的接洽,产生出相当丰富的联想意境。

一千个人看罗顺祥的花鸟画,会有一千种感觉,会在奇幻般画境的引导下,产生一千个个性化的画面故事。他善于把个人的人生感受构建成画面的精神意境,并且这种意境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多元的,近乎心灵引导术的艺术手法,在极度含蓄的暗示下,画面会在极其逼真的形态里,产生意境最为丰富的发散与张扬。所以观赏他的《孔雀图》《空山实见》等等作品,都是山水与花鸟动物叠加相融,这不仅仅是形态的奇幻,更是意境的深远,迷一样的局,从而产生扣人心弦的艺术吸引力。当然,不同的生命体验,总会在同一个画面下读出不一样的现实感受。迷局可解,贵在有情景,美在能通心。

牡丹作品,也是罗顺祥体现独特个人艺术魅力的窗口作品。其作品不矫饰、不做作、无斧凿之痕,无匠人之气,看似平淡无奇实则是返朴归真,信手拈来,恰到好处,欣赏罗顺祥老师的作品画,可谓妙趣无穷。

编者:明月

2019年6月

相关文章

  • 传艺术之大美——当代著名画家叶华[图文]
    传艺术之大美——当代著名画家叶华[图文]

    【艺术简历】叶华,1965年出生于新疆。祖籍浙江青田。现为西安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理事。作品多次参加全国美术展览并获奖。作品《清秋》参加第四届当代中国工笔画大展,获银奖,被中国美术馆收藏。作品《煦日》参加第九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获铜奖,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并参加中国美协展览部国外展览《现代中国美术展》,先后在日本、澳门及韩国巡展两年。...

    1020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作茧自缚”的困惑——当前行草书创作的问题[图文]
    “作茧自缚”的困惑——当前行草书创作的问题[图文]

    张冰,1983年生于山东临清。书法博士,师从欧阳中石先生、叶培贵教授。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书法学专业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央财经大学当代书法研究中心秘书长。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出版《王献之历史影响之流变研究》、《中国书法名家识别图鉴》、《楷书张猛龙碑解析》、《中国现代书法大家沈尹默卷》等多部著作,并有多篇论文散见于《中国书法》、《书法》、《中国艺术报》、《书法...

    1430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视竹不是竹 另类的“双钩竹”[图文]
    视竹不是竹 另类的“双钩竹”[图文]

    图1 张逊《双钩竹石图》梅、兰、竹、石在绘画作品中历来都是品性高洁的象征,深受文人画家们的喜爱。元代伊始,画竹风气空前兴盛,尤其是墨竹,成为众多画家都擅长的一个题材,涌现出许多画竹名家。然而,这个时候偏偏有个画家不画墨竹反画双钩竹——他就是张逊。张逊,字仲敏,号溪云。吴郡(今江苏苏州)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元成宗大德中前后在世。张逊不画墨竹画双钩竹是有原因的,“初从黄冠,与息斋李衎同画墨竹,一...

    629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翟杰辉 助力互联网+中国画 创新发展[图文]
    翟杰辉 助力互联网+中国画 创新发展[图文]

    信息不对称、市场不畅通使得一些国粹艺术品技艺不断萎缩甚至慢慢被人遗忘,中国画也在其例,“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互联网+艺术品,从信息展示到销售渠道,似乎给了艺术品市场一些新的生机和方向,这样一直坚守中国画创作的翟杰辉看到了新的希望,将自己的中国画作品与互联网联系起来,引领中国画互联网+新模式,是翟杰辉做的新的探索。说到翟杰辉,只要关注中国画的人应该都对他不陌生,1985年生于河北,职业画家,师从...

    905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孟云飞:高校校名书法赏析之——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图文]
    孟云飞:高校校名书法赏析之——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图文]

    一、校史沿革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位于北京市朝阳区,是一所以国际经贸、工商管理、经贸外语为特色的多科性大学。对外贸领域而言,她被称为“外贸黄埔”,不少执掌对外经济命脉的老总们。如同它的校名“外贸”所具有的秉性一样,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是在不停的更名与迁址中发展起来的。1951年,学校前身——中央人民政府贸易高级商业干部学校正式成立;1953年高级商业干部学校更名为北京对外贸易专科学校;1...

    1595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当代艺术该走向何方[图文]
    当代艺术该走向何方[图文]

    毕加索参展作品:《静物:壶、玻璃杯和橙子》,1944年7月23日。(成都博物馆供图) 钟欣 摄文/黄剑武(重庆)近30年,中国艺术界关于当代艺术的争论就没有停止过。今年,西安2017当代艺术研讨会在西安举行,组委会作为当代艺术的支持方,邀请了知名学者黄河清等人参会,黄河清作为反方受邀。他在会上就“当代艺术是骗局问题”和主办方展开了激烈辩论,在会场引起了不小的震动和热议。闭会后,双方辩论仍意犹未...

    1512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画家关麟英:以梦为马  画马抒怀[图文]
    画家关麟英:以梦为马 画马抒怀[图文]

    【艺术简历】关麟英蒙古族,1940年生于内蒙古呼和浩特。1964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学院艺术系中国画专业。修业本科五年,师从吴镜汀、吴光宇、王雪涛、秦仲文、马晋、黄均等前辈。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研究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协会员、第八届全国美展评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文化大使、中国书画研究院名誉院长、内蒙古美术馆馆长。作品《惠风和畅》参加由国际奥委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第29届奥运...

    1325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装置艺术如何面对市场[图文]
    装置艺术如何面对市场[图文]

    徐冰 鸟飞了 装置作品 亚克力数位刻字 2001年(2017北京保利秋拍 成交价:690万元人民币)装置艺术在国内市场一直比较低迷。从雅昌艺术网的国内装置艺术拍卖记录看,中国装置艺术家作品拍卖超过100万元的总计41件,作者包括徐冰、黄永砯、谷文达等重要艺术家,其中最贵一件是徐震的《玩》,勉强超过1000万元。与以曾梵志、张晓刚、岳敏君、方力钧、周春芽等为代表的当代油画相比,价位相当“低廉”。...

    1861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顾村言:文化史不能缺少这样的狂狷之士[图文]
    顾村言:文化史不能缺少这样的狂狷之士[图文]

    知名画家谢春彦与晚年的刘海粟颇多交往,在回忆刘海粟先生时,他说:“我觉得他身上有一种英雄主义,这个用孔子的话说就是狂狷之气。如果中国文化史上,缺少这种狂狷之士的话,我们的文化史和美术教育史是不完整的。对他向来争议颇多,刘海粟这个题目,实际上也可以解说为两个字——‘误解’或‘误读’。因为他的光芒太大了,光芒也太乱了。”刘海粟致谢春彦手札(局部)艺术评论:刘海粟老今年诞辰是120周年,您和他是多年...

    664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学者画家白金先生的五点特质[图文]
    学者画家白金先生的五点特质[图文]

    白金,男,1937年1月生于西安,祖籍辽宁凤城。曾任天津画院院长、党组书记。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理事,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一级作家,享受国务院专家津贴。1950年2月参加工作,先后在学校、工厂、机关、人民团体、事业单位任职。80年代曾任天津市总工会宣传部副部长,兼第二工人文化宫主任,并为天津市群众文化委员会常务理事。自幼酷爱文学,亦习翰墨。受教于王学仲、孙克纲等名师,求进于诗书画...

    700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独特的创作风格,不照搬大自然,寻求简化的具象风景油画[图文]
    独特的创作风格,不照搬大自然,寻求简化的具象风景油画[图文]

    我以一种具象的风格工作,但努力捕捉主题的本质,而不是照搬大自然提供的东西,我总是寻求编辑和简化。我的灵感来源于西南部风景的肌理。我在硬纸板上的亚麻布上画油画。理查德·普拉瑟(Richard Prather),美国画家,美国油画家协会的签名会员,新墨西哥州户外画家协会的签名大师会员。美国西部的标志性图像和大气景观构成了理查德今天作品的最大部分。理查德目前与他的妻子Sharla和他们的狗Louie住在...

    1483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粤北试金石角力墨玉市场[图文]
    粤北试金石角力墨玉市场[图文]

    鱼跃。乐昌观赏石协会坪石办事处藏品。南方收藏眼“由于信息落后,大量优质的试金石,长期都只是被本地农民当成一般的建筑材料来使用。”8月21日,10年前已闻 名全国的奇石玩家、广东省观赏石协会副会长梁奕淦带着南方日报记者拐进乐昌市三溪镇流溪坪村一处由石头铺就的老路上,一边走,一边感叹道,“有些质地温润 细腻、水洗度好的大块头,若以现在的行情卖给外地来的那些石友,一块少说也能挣卖个几万元。”这条...

    1289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一代画魂潘玉良《自画像》 以画寄情[图文]
    一代画魂潘玉良《自画像》 以画寄情[图文]

    一代画魂潘玉良1919年入上海美专学画,1921年考入中法大学,1923年考取巴黎国立艺术学院,1925年考取意大利罗马国立美术学院。1928年回国后曾任上海美专、新华艺专、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1937年再次赴法国巴黎直至1977年病逝。在法期间,她的作品曾多次入选沙龙,获法国国家金奖、巴黎市多尔烈奖等多个奖项,作品多次选送欧、美、日等国展出。在目前的拍卖市场上,潘玉良作品的最高价出现在2...

    913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动荡的现实——何汶玦的《日常影像》[图文]
    动荡的现实——何汶玦的《日常影像》[图文]

    缅甸印象-僧90x160cm--布面油何汶玦在20世纪90年代已经开始《水》组画的创作,最近十年,他用《水》和《看电影》两个系列绘画,在中国当代艺术界取得了一席之地。但为了进行突破,目前他正在探索和完善《日常影像》系列,力图与《水》和《看电影》拉开距离。尽管变革的意图明显,但从整体上看,《水》《看电影》《日常影像》都是何汶玦的成长经验和生活所见,它们具有内在的相异性和联系性,如同画上刮出的痕...

    1280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感受深厚底蕴——人民艺术家王士峰国画欣赏
    感受深厚底蕴——人民艺术家王士峰国画欣赏

    人物简介:王士峰,江苏无锡人,曾先后研读于中国美院和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现为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无锡市美术家协会会员,无锡市锡山区美协副主席,中国文联书画艺术中心画家,中国上海民族书画院院士,南京颜真卿书画院一级画师,江南画院画家。1995年5月,人物画作《皎皎空中孤月轮》在庆祝全国总工会成立70周年书画摄影大赛中荣获一等奖。1997年6月,山水画作《雷雨之后》在中华民族杯书画大赛中...

    1926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