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书画艺术的重要功能是养生

时间 : 03-10 投稿人 : 言烟 点击 :

郑利权

种种迹象表明,中国社会的养生时代已经来临。越是物质丰富的时代,越是注重生活品质的时代。在物欲横流、功利浮躁、信息加速与日益加快的生活节奏中,现实中人们往往容易迷失自我,物质日益发展与精神日益荒芜,在这种环境之下,恰恰最需要让心静下来。

中国传统的书画艺术无疑为当代社会的人们提供了一个足以承载“生理”与“心理”的港湾。关于书画与养生的问题,自古以来就有定论,许多传统医书把书画作为“愈疾良方”。诸如何乔《心术篇》说:“书者,抒也,散也,抒脑中气,散心中郁也。”同时也流传着诸多“观画愈疾”的佳话。诸如宋代词人秦观曾患肠胃病,久治不愈,后因日观王维的《辋川图》,置身于山清水秀的画境之中,顿感心旷神怡,其病不治全愈的故事。从科学角度分析,“观画治病”类似于“望梅止渴”,具有心理暗示的疗效,人的生命是生理与精神相互依存,精神愉悦势必促进生理的协调。而书画与养生的另一个佐证,就是书画家的寿命。有学者曾经将明清两个朝代的帝王、高僧与书画名家的享年作了比较,调查结果是:书画家平均寿命80岁,高僧66岁,帝王则不足40岁。纵观中国书画史,书画家普遍高寿,诸如智永习书百岁而寿乡,欧阳询享年85岁,柳公权88岁,文征明99岁尚习小楷,近现代书画家中吴昌硕84岁,齐白石97岁、林散之90岁,陈叔亮91岁、刘海粟99岁,沙孟海93岁,费新我90岁,启功94岁等等,最为典型的是上海两位书画老人,均享年105岁,一位是近现代国画大家朱屹瞻,另一位是苏局仙,其养生之道,自言:“唯书画而已。”

传统的书画艺术的重要功能是能够让人的心“静”下来。书画创作是一个“修心过程”,强调心平气和,调息凝神,排除杂念,正所谓养心莫如静心。西汉文学家扬雄说:“书,心画也。”唐孙过庭说“人书俱老”,都提出了书画艺术之于人的功能性意义:书画作为养生的载体,可以有效地调节人的精、气、神,达到平衡与最佳状态,因而书画艺术具有多种生理与心理治疗的功能。比如篆书使人舒畅,隶书使人恬静,楷书使人平和,行书使人潇洒,草书使人亢奋。传统的花鸟“五君子”题材,画梅可散去肝郁积闷,画兰令人心旷神怡,画竹可排除胸中怒气,画菊可助人不畏艰难,画松则可令人胸襟广阔。而传统的山水画则是一次佳构山水的心灵之旅,在青山绿水与鸟语花香的笔墨世界中,使人忘却世间的纷繁俗虑,心灵得到净化。

所谓“志有所专,即是养生之道”。传统书画艺术的功能之一是养生。无论是书法经典的《兰亭序》,山水佳构《辋川图》,还是八大、石涛富有禅意的花鸟画,其本质都是追求一种人与自然、人与物象的合一之境,即“天人合一”的书画之道,这种境界的核心就是养心与养生。于是一代大师黄宾虹凭借他对于传统艺术精髓的学术理解,把书画艺术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黄宾虹《书画之道》中提出:“画学中兴思救国,特健药可医百病。”又有《与朱砚英书》:“书画称特健药,可使有病者无病,无病者不病。”最终在66年前,85岁的黄宾虹先生提出“艺术是最高的养生法,不但足以养中华民族,且能养成全人类的福祉寿考也!”,不仅指向个人,而是立足于中华民族与人类社会的高度,成为黄宾虹画学重要的艺术理念之一。

毫无疑问,在书画领域极度市场化与功利化情境之下,书画家背离“养心与养生”传统而热衷于书画经济的今天,提倡“书画养生”有着更为现实的意义!

相关文章

  • 艺术作品除了审美 还有什么功能?[图文]
    艺术作品除了审美 还有什么功能?[图文]

    艺术是一种人类特有的精神产品,艺术作品是艺术家依赖于个体精神劳动完成的精神产品。艺术作品凝聚着艺术家个体的审美意趣和审美理想,它一旦走进公共空间,有了公共性,便成为连接艺术家个体和普遍大众的桥梁和纽带进行交流对话。艺术作品在充当审美媒介的过程中,通过视觉图像向大众传递审美认知和审美经验,产生积极的社会作用。也可以说,具有广泛社会接受度的艺术作品虽然体现出个体性的审美经验,但是却反映出社会性的审美...

    982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春拍尤伦斯再抛售藏品:中国当代艺术还有接盘人吗[图文]
    春拍尤伦斯再抛售藏品:中国当代艺术还有接盘人吗[图文]

    去年我谈过一次尤伦斯抛售藏品的事,时隔一年再来谈一次,貌似已经无话可聊,言尽了。其实我一直觉得,部分国人缺了“感恩”的心态。尤伦斯的眼光不错,他看中哪类艺术家、哪风格的艺术品,这些艺术家都功名成就,而其艺术市场也有了火热的行情。这一切皆是尤伦斯的深厚“功力”的体现:借助西方资本的利器,凭靠对当代艺术的眼光,中国当代艺术从一无所有到步入神圣殿堂。只要是尤伦斯出手运作,则无往不利。当然,尤伦斯也不是...

    520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谢时臣:尺缣槠墨慰浮生[图文]
    谢时臣:尺缣槠墨慰浮生[图文]

    正德九年(1514)的秋天,江西宁王朱宸濠派遣使者到苏州招募贤才,目的无非是扩充人力,徐图征进。时年二十八岁的谢时臣和四十五岁的唐寅作为吴中名士同时受邀前往南昌。去后数月,聪颖慧黠的唐寅便察觉到了宁王谋反的政治意图,于是“赤身裸体,露其丑秽,佯装疯癫”,宁王见疯癫的唐寅已失去利用价值,便放走了他。而同去南昌的谢时臣就没有那么幸运了,虽然也识破了宁王的不轨图谋,但为了保住性命,迫不得已在宁王门下苟...

    541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马未都:我的博物馆你没来不能想象 来了不能复述[图文]
    马未都:我的博物馆你没来不能想象 来了不能复述[图文]

    观复博物馆馆长马未都接受环球网专访 摄影:贺媛媛在北京市朝阳区大山子张万坟金南路18号,一片四周空旷的场地上坐落着一家占地8亩的博物馆。走近博物馆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房屋状的“猫别墅”和摘录《道德经》文字——“万物并作,吾以观复”的墙壁。这正是新中国第一家私立博物馆——观复博物馆。7月25日,观复博物馆馆长马未都先生在馆内接受了环球网记者的专访。从收藏到展览再到博物馆:让时代共享文物“...

    227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另外一种可能性---伊慧的女性绘画[图文]
    另外一种可能性---伊慧的女性绘画[图文]

    伊慧艺术家激发其创作之源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源头一旦被开启,他便进入某一相对自由的创作阶段。源头开启前后,艺术家的创作状态乃至生活状态迥然有别:开启 前,艺术家尚处于摸索阶段,对自我发展方向处于懵懂状态,对艺术世界缺少判断能力,是模仿者和追随者;开启后,艺术家独立意识形成,成为自我艺术观的实践 者,是自我发展方向的坚持者,对艺术世界有了自我评价标准,成为拥有独立眼光、独立思维、独立创作样式的艺...

    672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张大千:“中西通吃”[图文]
    张大千:“中西通吃”[图文]

    张大千(1989——1983)别名大千居士。下里巴人,四川内江人。祖籍广东番禺,曾出家百日为僧,因得大千名。张大千是20世纪中国画坛传奇人物,绘画、书法、篆刻、诗词均通。世称“当代石涛”、“南张北溥(溥心畲)”、“南张北齐”(齐白石) 、“东张西毕(毕加索),可见其“中西通吃”,影响力之广。张大千本名张正权,据说因年轻时两次婚姻夭折,学业有成但前途不明,于是出家为僧、获赐法号“大千”,典出佛家经...

    1287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不逾矩不的创新指向《韩天衡先生学艺70年巡展》亮点评述[图文]
    不逾矩不的创新指向《韩天衡先生学艺70年巡展》亮点评述[图文]

    中华艺术史中不乏对行为独具特质的艺术家进行艺术创作的描写。唐史《张旭小传》记载:嗜酒,善草书,每醉后号呼狂走乃下笔。或以头濡墨而书,既醒,自视以为神,世呼为张颠。清代的文人笔记《隶书琐言》中记载:郑簠估量那墨磨得浓了,与众位拱手说现丑,到书案前提笔濡墨。一切准备停妥,他双手叉腰,蹲开马步,如练功般嘴里呵呵有声。朋友们以为他要操笔书写了,殊料他还是在不停地呵呵。孔尚任是知道老先生秉性的,他做了个手...

    1520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石狮子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图文]
    石狮子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图文]

    狮子作为中国“神兽”中的一员,是随着丝路开辟,而被引入到了中国本土。进入中国传统文化的石狮子,其造型与真狮子有别,它被赋予了中国传统的审美特征和符号寓意。故宫门前的石狮新版电影《狮子王》正在国内热映,狮子这种动物并非起源于中国,而是从西域传入。十二生肖中没有它, 《礼记》记载的“四灵”中也没有它,早期汉字中也没有“狮”字。史书中最早记载狮子是在东汉时期。 《后汉书·西域传》记载,公元87年,月氏...

    1738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茶香”书画[图文]
    “茶香”书画[图文]

    阎立本:萧翼赚兰亭图(唐)中国是茶的故乡和发源地,中华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包含物质文化和深厚的精神层面。自唐代茶圣陆羽的《茶经》在历史上出世以来,茶便渗透进了历代宫廷和中国社会风尚,同时渗入了中国文学、诗词以及绘画等艺术中。【唐】《萧翼赚兰亭图》由阎立本所作,描绘了唐太宗御史萧翼从王羲之第七代传人僧智永的弟子辩才的手中将"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骗取到手献给唐太宗的故事。画的是萧翼...

    773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中国的景观与自然中的异托邦[图文]
    中国的景观与自然中的异托邦[图文]

    法国思想家居伊·德波(GuyDebord)曾宣称,自1960年代西方已经进入了一个景观社会,而这个景观社会恰好是伴随着大规模的商品消费这一历史趋势而出现的。从某种角度看,中国从21世纪开始同样进入了景观社会。但是,中国的景观社会同西方有较大的不同。对中国而言,景观不仅指的是大城市的景观:商品、广告和媒介等作为城市面纱的景观;还指向许多中国所特有的人造景观,诸如主题公园、城市公共艺术、雕塑园乃至...

    1385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党旗飘飘”七一专辑:王华艺术作品欣赏[图文]
    “党旗飘飘”七一专辑:王华艺术作品欣赏[图文]

    王华艺术简历王华,女,现居北京,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女画家协会会员,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北京民族大学艺术学院客座教授。其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大展并获奖。擅长写意花鸟、工笔花鸟、青绿山水画。作品以传统笔墨功力与当代鲜明的审美元素完美融合,构图含蓄严谨,用墨浓而不痴,淡而不糊,湿而不浊,干而不涩。赋予中国画唯美主义显著特征,在审美价值上追求高格调、高境界、高品质,形成清新灵动、气韵传神的...

    1560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2015瓷器杂项拍卖行情盘点:两极分化强弱不均[图文]
    2015瓷器杂项拍卖行情盘点:两极分化强弱不均[图文]

    盘点2015年中国瓷器杂项艺术市场行情,用“两极分化,强弱不均”来形容再恰当不过了。前些年曾在拍卖场上大出风头的明清瓷器在本年度表现极度低迷,成交总额、成交率和成交价均显著下降,而杂项板块却异军突起,金铜佛像、黄花梨、紫砂壶等专场受到买家的追捧,不仅成交价迭创新高,还奇迹般地诞生了数件五千万以上甚至过亿元的拍品,部分专场成交率达到100%,成为艺术品低迷市道中鲜有的亮点。明清瓷器行情低迷20...

    1290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从铜马车看汉晋丝绸之路[图文]
    从铜马车看汉晋丝绸之路[图文]

    小张掖位置图绸博物馆近日陆续邀请荣新江等十余位相关领域专家开讲,就特展14个单元的每一单元做深入解读。河西走廊概述汉代建国之初最大的外患就是匈奴,汉武帝时期国力强大,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取得胜利,并设立“河西四郡”,即武威、酒泉、张掖、敦煌,以利汉朝“断匈奴右臂“的战略,巩固西北边防,加强对西北少数民族的管理。今天这四地的名称仍与汉代一致。敦煌地区主要位于党河流域;张掖位于黑河流域(额济纳...

    432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浅议中国艺术博览会产业现状[图文]
    浅议中国艺术博览会产业现状[图文]

    全球化语境下,我国的经济体制逐渐加快与国际接轨。其间,我国当代艺术市场与产业的形成与发展具有典型的代表意义。就艺术品行业来讲,画廊与拍卖业、艺术博览会三位一体的市场经营主体与产业结构已初步建立。艺术品市场的蓬勃兴起为中国艺术博览会产业打下了坚固基石,并迅速成长为中国会展业中一支不可忽视的生力军。艺博会在专业和市场上双“低端”自1993年中国艺术博览会首次举办以来,对艺术博览会的市场身份定位便一...

    1287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雕塑或为下一收藏热点[图文]
    雕塑或为下一收藏热点[图文]

    朱铭1996年作《太极-大对招》(两件),铜雕,在佳士得香港2007春拍会上以1488万港元成交来源:收藏快报 林华近年来,在一批拍卖公司的推动下,作为冷门艺术门类的雕塑开始不动声色地火起来了。众多雕塑艺术品以不菲的拍卖业绩,一些名家名作受到藏家追捧。分析人士表示,雕塑是历史最久远、层次很高的艺术门类,具有其他艺术作品不可替代的地位,目前正处于低价位运行的雕塑无疑具有极大的升值空间。事实上...

    776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