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2015年中国瓷器杂项艺术市场行情,用“两极分化,强弱不均”来形容再恰当不过了。前些年曾在拍卖场上大出风头的明清瓷器在本年度表现极度低迷,成交总额、成交率和成交价均显著下降,而杂项板块却异军突起,金铜佛像、黄花梨、紫砂壶等专场受到买家的追捧,不仅成交价迭创新高,还奇迹般地诞生了数件五千万以上甚至过亿元的拍品,部分专场成交率达到100%,成为艺术品低迷市道中鲜有的亮点。
明清瓷器行情低迷
2015年明清瓷器行情可谓惨淡低迷,在春秋两季艺术品拍卖中,值得称颂的精品不多,仅极个别拍品表现惊艳,其中以香港苏富比春拍中那件宋瓷青釉八方瓶最为出色。
在4月初率先开拍的香港苏富比春季拍卖中,一件极其罕见的“日本珍藏南宋官窑青釉八方瓶”(图一)大放异彩,被上海藏家刘益谦以1.139亿港元的天价拍走、一件清乾隆时期的“青釉浮雕吉庆有余青花描金粉彩婴戏图八方瓶”也以6348万港元高价成交;在中国嘉德春拍中,一件清乾隆“茶叶末釉如意耳出戟橄榄瓶”以1265万元成交、一对清乾隆“青花缠枝花卉纹鹿头尊”以1035万元成交、一件单色釉佳构清乾隆“汝釉弦纹瓶”则以943万元拍出;在北京东正春拍中,一件清乾隆“御窑青花折枝花卉纹六方瓶”以1127万元成交、一件明永乐时期“御窑青花仰覆牡丹大折沿盘”以997.5万元成交、一件清雍正“御窑青花矾红‘飞龙在天’甘露瓶”则以845.25万元拍出;在北京保利春拍中,一件明宣德“青花缠枝莲大碗”以1667.5万元成交;在香港佳士得春拍中,一件清乾隆款“青花苍龙教子穿莲纹螭龙耳尊”(图二)以超过5600万港币成交,另一件同期的“黄地绿彩云龙纹贯耳穿带瓶”则以超过1800万港币成交。
明清重器春拍行情不景气,到了秋拍仍不见有何改观,值得称颂的珍品少的可怜。在香港苏富比秋拍中,一件清乾隆“粉彩九桃天球瓶”(图三)以6348万港元成交;在北京东正秋拍中,一件明永乐“御窑青花葡萄纹花口大盘”以2070万元成交;在北京翰海秋拍中,一件“元青花龙凤花卉纹兽耳罐”以1897.5万元成交;在中国嘉德秋拍中,一件清乾隆“青花八吉祥纹双螭耳抱月瓶”以1104万元成交;在北京匡时秋拍中,一件清乾隆“青花折枝花果纹六方瓶”以713万元成交;在香港佳士得秋拍中,一件蓝料双方框《雍正年制》宋体字款的清雍正“珐琅彩赭墨梅竹图碗”总算不负众望,以8524万港元的高价拍出;在北京保利十周年秋拍中,一件清乾隆“珐琅彩仕女婴戏小贯耳瓶”以1667.5万元成交、另一件清嘉庆“粉青釉莲蓬口瓶”以943万元拍出。
杂项精品闪亮登场
2015年明清瓷器表现实在让人不敢恭维,但各类杂项珍品在本年度春秋两季拍卖中异军突起,表现之强出人意料,成为本年度拍卖最火的板块,总算是为低迷的拍卖市场增添了些许光彩。在最早亮相的香港苏富比春拍中,一件非常珍稀的清代白玉“雍正御笔之宝”(图四)受到众多买家的追捧,最终以1.049亿港元的天价被上海大藏家刘益谦拍下;在中国嘉德春拍中,“圣域庄严——金铜佛造像精品”专场139件拍品成交率高达92%,其中一尊带有明确款识的“西藏16-17世纪银质红帽五世夏玛巴像以506万元成交、尤其是“紫泥秋华——逸云斋珍藏”专场成交率达到100%,其中一件“何道洪制圣珠紫砂提梁壶”以149.5万元拍出;在北京东正春拍中,一件民国三十七年由顾景舟制吴湖帆书江寒汀画的紫砂大石瓢以2817.5万元的高价成交;在福建东南春拍中,一件清乾隆“田黄石云蝠纹山子摆件”(重714克)以747.5万元成交、一件印材印钮俱佳的清代田黄石古兽钮朱文“高濑侍郎之章”(重61克)以172.5万元成交;在北京保利春拍中,一件清康熙“陈鸣远制素带紫砂壶”闪耀拍场,以3162.5万元的高价拍出,并打破中国紫砂壶拍卖最高纪录、一件清乾隆“御制紫檀掐丝珐琅蓝地百宝嵌四季花卉屏风”以3047.5万元成交;在香港佳士得春拍中,一件极其珍贵的缅甸天然鸽血红红宝石项链(红宝石重120克拉)(图五)冠绝全场,以8000.6992万元的天价成交。
在2015年秋季拍卖中,各种杂项精品延续着春拍时的强劲势头,表现更加抢眼,黄花梨、佛像、紫砂壶等精品器具受到藏家青睐,五千万以上甚至超亿元成交的拍品有所增加。在中国嘉德秋拍中,一件明末清初“黄花梨夹头榫管脚枨独板面大翘头案”以2185万元成交、一件明晚期“黄花梨夹头榫带托子嵌百宝独板大翘头案”以1035万元成交、一座明永乐“铜鎏金金刚萨埵(原封底)”以920万元拍出;在北京东正秋拍中,以单一标专场形式举槌的“顾景舟制松鼠葡萄十头套组茶具”(图六)受到激烈竞拍,最终以9200万元的天价被明星收藏家杨子竞得,不仅刷新了顾景舟本人作品拍卖最高纪录,同时也开创了中国紫砂壶拍卖新纪元、一件清乾隆“白玉雕十六罗汉插屏”以598万元成交;在北京翰海秋拍中,一件备受瞩目的明永乐“铁鎏金龙纹钺刀”(图七)以6670万元成交,该件为迄今仅见的明代宫廷藏传佛教法器的典范之作,可谓物有所值、一件明代中期汉地造像极品“明大势至菩萨”以1564万元成交;在香港佳士得秋拍中,一枚重约15.04克拉的“枕形缅甸天然鸽血红红宝石戒指”,以1.418亿港元的天价一举刷新红宝石单克拉世界纪录;在北京保利十周年秋拍中,一座十四世纪释迦牟尼像以估价待询形式上拍,最终成交价竟高达1.035亿元、一尊元代(十四世纪)“交脚弥勒菩萨像”(图八)以3910万元成交,此外,一件清乾隆白玉双龙钮宝玺“太上皇帝之宝”也以7475万元的高价易主。
如此现象值得关注
长期以来,瓷器杂项一直是艺术市场非常重要的拍卖门类,也是各大拍卖行主打的重点,成交总额仅次于书画板块。尤其在近年来书画精品“征集难”的背景下,瓷杂专场显得更加重要。纵观2015年中国瓷器杂项拍卖行情,有这几个现象值得人们关注:1、明清重器投资热情下降。虽说今年香港佳士得秋拍一件蓝料双方框清代《雍正年制》宋体字款的“珐琅彩赭墨梅竹图碗”拍出了8524万港元,但天价难挽艺术市场之颓势,与前两年相比,市场对明清瓷器的关注度逐步下降,五千万元以上成交的拍品成了凤毛麟角,以内地两大拍卖业巨头中国嘉德和北京保利为例,这两家拍卖行在春拍秋拍中成交价最高的明清重器仅一千多万元,如此低的价格在前两年是根本难以想象的。2、名家紫砂壶受追捧。虽说目前整个紫砂市场仍比较萧条,宜兴有一些工艺大师,有时一年也卖不掉一把壶,做壶和卖壶的都说生意不好做。但那些真正的杂项精品,却并没受低迷市道的影响,依然是拍场抢手货。在本年度春秋两季拍卖场上,顾景舟等名家紫砂壶备受追捧价格大涨就是不争的事实。顾景舟作品迭创新高,连连打破紫砂壶最高拍卖纪录,陈鸣远、何道洪等紫砂精品也是风光无限,可见在杂项收藏领域,精品至上观念深入人心,真正的精品受市场影响较小。3、金铜佛像稳步上涨。近年来,金铜佛像在拍卖场上异军突起,价格稳步上涨,在北京保利十周年秋拍中,一座十四世纪释迦牟尼像以估价待询形式上拍,最终竟奇迹般地拍到1.035亿元的天价,据悉这是近年拍卖市场所见金铜造像中最罕见的一件精品,体量大、品相佳、工艺精湛,一直为世界顶级佛教艺术藏家所珍视,此次过亿元成交说明了市场对于顶级佛像艺术品的需求与认可,佛像收藏正渐入佳境。4、特色专场成交率高。在本年度春秋两季拍卖会上,一些颇具特色的拍卖专场深受市场欢迎,成交率相当高。在中国嘉德春拍中,“圣域庄严——金铜佛造像精品”专场139件拍品成交率高达92%,尤其是“紫泥秋华——逸云斋珍藏”专场成交率更是达到100%,其中的名家紫砂壶悉数拍出,拍卖师斩获白手套,这一切说明在目前的回调市道中,藏家更看重的是绝真、精品、流传有序的拍品,只要上拍真正罕见的杂项精品,是不愁找不到买家的。5、市场变得越来越成熟。杂项板块的走强给市场一个积极的信号,说明无论在怎样的经济环境下,买家越来越重视拍品的质量,在拍品中能看到多少价值,市场就会体现多少价值。市场越来越成熟,买家也越来越挑剔,说明目前市场正面临转型,藏家多年经验的积累,对于精品的追求和下手也是越来越果断。艺术市场逐渐不再像以前那么疯狂,而是渐趋理性、成熟。人们应该改变买涨不买跌的习惯,学会适应市场调整期,并把市场调整看做是机遇。
来源:中国文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