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家和(上海) 资深媒体人,2004年起追踪报道艺术市场。
贾蔼力(1979年生)《早安,世界 (三联作)》,香港苏富比春拍以1328万港元成交
文/邱家和
今年艺术市场的春天来得特别早。值得注意的是,“春意闹”首先反映在微信、微博这样的社交媒体上。社交媒体在艺术市场频频发威,从某种意义上改变了艺术生态。
继3月中旬香港巴塞尔艺博会、纽约亚洲艺术周相继引发社交媒体进入两波传播热潮后,4月清明节前后的舆论焦点又转向了2015春拍的开幕大戏——香港第一轮拍卖。看来,“春意闹”首先取决于艺术市场自身的节奏:在艺术市场的日程表上这是今年春季艺术市场最初的3个轮次,都以周为单位,其中第一第二个轮次更以“香港艺术周”与“纽约亚洲艺术周”为名。有趣的是,从这3个轮次覆盖不同的受众群,表现为不同的话题乃至舆论焦点,虽然都造成类似前两年“满城争说黄金甲”的现象,但社交媒体所发挥的效应也各不相同。
第一个轮次,是以香港巴塞尔艺博会开幕为中心的“香港艺术周”。香港巴塞尔这样的国际大型艺博会是社交媒体最喜欢的题材。其组织者目标就是把艺博会本身媒体化:通过参展画廊的规模、规格凸显其国际性与专业性,通过展览的场馆区划、布展、布光与空间规划凸显当代艺术创作在材料与样式上的突破;通过日程紧凑的一系列场外活动,包括酒会、派队乃至艺术空间的展览以及专设的论坛、讲座,把艺博会打造成一场视觉盛宴。对于社交媒体而言,这是最讨巧也最有粘合力的题材,可以引发各个行业各个阶层社会公众的各种话题,自然形成“满城争说巴塞尔”的效果。
相比之下,紧随其后的纽约亚洲艺术周虽然有佳士得、苏富比等国际拍卖行的拍卖,画廊、古董行与博物馆的相关展览等丰富的内容,但因侧重于二级市场的拍卖领域,是传统媒体多年经营且驾轻就熟的领域。不过,今年恰逢佳士得为去世不久的大古董商、大藏家安思远的珍藏举办拍品总数多达1200件的“锦瑟华年”拍卖。作为“东方艺术教父”,这位差不多已经淡出舆论圈视野将近10年的传奇人物居然在中国的社交媒体上复活,形成“满城争说安思远”的盛况。有市场分析人士断言,这是智能手机带来的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经典案例。确实,安思远的个人品牌之所以在社交媒体上得到充分的发挥,离不开佳士得整套营销策略。对他们而言,社交媒体是极其重要的信息来源,以口耳相传的传播方式让安思远的品牌效应得到充分的“发酵”。
第三个轮次就是刚刚落槌的香港第一轮春拍。由苏富比领衔,嘉德、保利参与的这一轮春季大拍是每季大拍的第一轮,拍品又覆盖各大门类,被视为市场风向标,舆论的关注焦点自然瞄准价格信息,而不是像纽约那样瞄准某个名人。在这个领域,通过拍卖图录、拍品信息以及拍卖现场的快讯、实况录像等方式,传统媒体特别是网络媒体居于主导地位。对于社交媒体,重点恰恰是其如何挑战传统媒体的话语霸权。
有趣的是,这次春拍第一天的苏富比夜拍,就发生了贾蔼力作品拍卖快讯的乌龙事件——这位当代艺术最受关注的70后艺术家板块的领军人物,其三联画《早安!世界》再次刷新了个人拍卖纪录,但被市场观察者发现雅昌网发布的拍品信息早于拍卖师落槌的时间达45分钟。在社交媒体上,由此而引发的质疑这次拍卖真实性的评论迅速传播。苏富比和雅昌网都发布了正式声明来回应。雅昌网在声明中给出的解释,就是信息发布时误用了后台第一次编辑拍品信息的时间。这个事件的后续效应还在持续,但足以说明社交媒体实在是一把双刃剑,正在改变艺术市场信息传播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