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走进黎鲁的艺术世界:一位老人的世纪追梦[图文]

时间 : 03-07 投稿人 : 堂堂 点击 :

走进黎鲁的艺术世界:一位老人的世纪追梦 | 美术评论

欢迎五旅南下1946年黎鲁

近日,在中华艺术宫展出的由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主办的“世纪追梦——百年中国时代图典展”吸引了不少艺术爱好者驻足。展览中的作品不但聚集了近代中国艺术史上几代大家的经典,还有遴选自上海历史文脉美术创作工程成果展、历届全国美展、上海美术大展、上海美术进京展等参展作品,在历史与艺术、光荣与梦想的交相辉映下,引领着观众进行了一场“世纪追梦”之旅。

在这些参展作品中有一组作品尤为吸引笔者注意,这也是继中华艺术宫去年接受作者捐赠后,第一次较大规模地展出了《毛泽东像——为纪念建党22周年》《欢迎五旅南下》《毛泽东“实践论”学习会议》《好八连精神》等共计12幅作品,涵盖了版画、水彩,还有珍贵的木板原版,而这些作品的作者是黎鲁,曾经的上海书画出版社总编辑。今天提起这位老人的名字可能会让人觉得陌生,这也正是源于这位老人多年来的低调。事实上,新中国成立后上海连环画事业的蓬勃正是得益于这位耄耋之年老人当年的默默耕耘。

走进黎鲁的艺术世界:一位老人的世纪追梦 | 美术评论

黎鲁的版画、水彩作品亮相“百年中国时代图典展”

为抗战圆了自己的艺术梦

黎鲁,1921年出生于广东番禺一个革命之家,父亲曾被推选为“海关华员联合会”(海关俱乐部前身)的主席。抗日战争爆发那年,在父亲的同事王纪华等革命同志的影响下,他加入了地下党组织。而在上海复旦附中读书的他本想奔赴延安参加抗日战争,也是在王纪华的“要抗日不一定非要去延安”的点醒之下留在了上海,在大夏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前身)担任地下党支部书记。意气昂扬的他把发展党员当成了党交给自己的任务,每吸收一位志同道合的同志时,就像打了胜仗一样兴奋。

1941年,在党组织的认可下,他报考了新华艺专并被录取学习西洋画,从此绘画便成了他战斗的武器。一年学习期满,由于他的绘画技艺被吸收成为一名新四军战士。战火纷飞的年代里,没有齐全的绘画工具,一块木板、一把刻刀成了创作的所有装备。一幅《欢迎五旅南下》刊登于1946年7月上旬《建军报》,“华中军决定原新四军五旅南下支援淮南前线,七月五日这天军民在北门外齐集欢迎,我记下这一场景,因为恰好得到一块枣木板,尝试一下细致的刀法,却是呆板、滞腻。”看到这幅作品和作者的自述,为艺术家的谦虚、谨慎所感动。黎鲁一直都说自己在绘画方面很不出色,但在我们今天看来,这些在战争中真实生动的记录,已然超过了作品本身的技艺,这些作品更是抗战作品中不可多得的精品。

黎鲁还曾经说起过一则故事,一次他去其他连队找一位同志,遇到了当时军区的一位干部何元庆,那位同志很是热心,除了告知黎鲁所找人的去向外,还特地让人炒了当时非常难得的蛋炒饭供他充饥。谁知就在第二天的一次转移中,何元庆就被流弹击中身亡了。性情中人的艺术家当即用刻刀画下他的画像,作为萍水相逢的祭奠。鲁迅曾说过,要把刻刀当作投向敌人的匕首武器。我们今天看到的这些来自年代相隔并不遥远的战争中的作品,无不源自于艺术家不畏牺牲,冒着生命危险奔波于各个战场,才能记录下的情景。如那幅《愤怒》正是反应在大规模内战中,1946年7月起,美制蒋机向宁静的农村轮番扫射,每天从清晨到日落毫不止息的场景,那是国民党军队进攻苏北及淮南的开始。艺术青年用自己的生命记录着战场上发生的一切和军民之间鱼水般的情谊。

黎鲁的版画、水彩作品亮相“百年中国时代图典展”

追梦过程中的革命情谊

新中国成立后,黎鲁积极投身党的文化战线。先后在华东人民出版社、新美术出版社、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等单位主持连环画工作。新中国成立百废待兴,连环画由于其形式贴近大众,成为了党和政府进行宣传的工具,题材上也几乎是反应现实生活的。他响应当时胡乔木提出的连环画要多搞些古典东西的号召,身体力行主持编创了六十册的《三国演义》《西游记》等古典文学题材的连环画。其中,就《三国演义》而言,可能是1949年发行量最大、影响最广的一套连环画。

据著名画家汪观清回忆,自己当时还是20出头的年轻人,就是想学习绘画,在被吸收到新美术出版社后,4年的学习创作为自己今后的绘画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而这一切都要感谢黎鲁,他身为领导却和这些青年一起写生,遇到难题了会请当时社会上德高望重的老画家、老艺术家来给大家上课,如解剖不会就请来张充仁,素描不行就请陈盛铎。且当这些年轻人创作的作品受到冲击、受到批评时,他又站出来承担了所有的责任。

黎鲁在著名连环画家贺友直眼中是老上级,也是亲密的“连坛战友”。其1952年到上海新美术出版社工作,也得益于黎鲁的边学习、边创作的学习班,在此期间系统学习了素描解剖和透视技法,并从陈老莲、任伯年、顾炳鑫等古代和当代画家那里受到启发,融入自己的创作中。说来凑巧,此次展览中黎鲁作品旁展出的《山乡巨变》就是贺友直连环画创作中的一个飞跃和转折点。黎鲁曾在1958年和贺友直一同下乡劳动,当时黎鲁依据农村生活感受,写了几首小诗,并在1959年国庆墙报专刊上贴出来,而贺友直为向他示意,还特意背诵出具有小趣味的一个诗句,开他的玩笑。在黎鲁主持编创《三国演义》期间,贺友直的办公室就在隔壁,每天遇到总会提出愿意帮助黎鲁在画上出些点子。1987年朵云轩举办职工画展,贺友直还特地跑到黎鲁家中告知展览中看到了他的作品。正是这些看似朴素却真诚的点点滴滴的交往,使两人的友谊保持至今。

吕蒙则是黎鲁的老上级、老领导。在版画创作上,黎鲁受到他的《铁佛寺》影响,由此开始了木刻创作,并对他推崇备至,这从其《仿铁佛寺》作品上可以看出端倪。黎鲁在上世纪40年代初到敌后根据地,从墙壁上突然看见一幅抗日宣传画,笔力粗犷,署名吕蒙。后来又通过杨中流,方才正式结识吕蒙本人。黎鲁曾收藏了《铁佛寺》原书,每次战斗行军总是背在挎包中。而两人正式见面是在1945年7月,因其自己常接到画领袖像的任务,向吕蒙请教调色法。而几个月后黎鲁调入淮南军区政治部宣传部成为在吕蒙领导下的一名科员,自此两人开始了亦师亦友的连环画创作生涯。1986年5月黎鲁画展开幕,吕蒙拄着拐杖依旧亲临现场。在病重入院后,吕蒙听说黎鲁的骑游写生,还说要看黎鲁的画,并用中风后颤抖的手拿起毛笔左手大书“可敬可佩”。

骑游华夏大地的圆梦之旅

离休后,黎鲁始终无法割舍对绘画的热爱,在组织上同意他离休的第二天就骑着上世纪50年代的“永久牌老爷车”开始了12次的骑游中国之旅,途径20个省区市,450个县。所到之处留下了游记、水彩写生无数。他先是出版了几十万字的老缺游记《八山十七水》,接着《速写15省——黎鲁单骑千里写生记》《连坛回首录》《黎鲁作品集》等几部新著相继问世。

黎鲁自名老缺,“是因为天资愚钝、缺少浪漫、缺少感情,缺少艺术细胞,故名老缺。人贵自知,我再三言明,绝非攀龙附凤,《老残游记》写酷吏,《徐霞客游记》考地壳,我老缺倒是个实实在在的游客,在山水中求知求美”。很多事只有经历过,才能体会个中滋味。长途跋涉,为了精简行囊,只带一头粗一头细的硬笔,带上颜料、调色盒、水瓶、画板、画纸,放在不宜过重的小包里,挂在车把前头,以备随时停下作画。从南京骑到太行山,一个月整整画了52幅。其它东西能不带就不带,有时跨两个季节,替换衣服就在当地买。老先生动情的回忆道,“你知道,仰天观地,大自然在给你无穷乐趣的同时,也给你甘与苦,享受这甘苦,此乃我最大的乐趣!骑游是我的夙愿,也是一种快慰。人文景观、自然景观不仅收在我的眼底,印在我的脑海,也亲切地融入了我的画笔中。生机盎然,这在画室里是无法获得的”。黎鲁事先研究《徐霞客游记》《水经注》等地理著作,祖国的山川河流了然于胸,画面上往往还结合自己战争年代的印记,使这些写生今天看来尤为质朴感人。

此外,上海的变化也在老人的眼中,一本《自行车速写上海》讲述着这位九旬老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骑游上海的故事。从这些写生作品中不难看出上海的发展日新月异。其创作于1980年的《延安西路古北路口的水潭》,画面色彩沉静,浓密的绿荫、潭水开阔颇有“天光云影共徘徊”的联想,而谁又能将此与今日已是高档住宅小区林立、车水马龙的古北地区相联系?这些作品饱含着老艺术家对生活的热爱,对生活于这个城市的热爱。艺术家笔下一个个街角、一条条河道、一片片草木,已变成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地标。去年黎鲁受邀在上海徐汇艺术馆举办了“时间的手札”作品展,在自己多年骑行上海的写生作品中遴选了与徐汇有关的一一展出,一幅徐汇地图上满是老人骑游的足迹,引起了不小轰动。

写到这里,想起之前去老人家拜访时,零下5度的冬天,老人的书房在朝北房间却并不开暖气,下午的采访加拍摄,一盏日光灯直到天黑得完全看不清人脸才打开,以至于采访后半部分老人的脸都是模糊的。就是这样一位平凡却不普通的老人,用他90多年的生命历程,记载了这个国家、这座城市的变化,为我们留下了厚重的艺术财富,展现了一位老人与他的画友们的世纪追梦人生。

相关文章

  • 被文献重新定义的哈定和陈逸飞们[图文]
    被文献重新定义的哈定和陈逸飞们[图文]

    哈定 《黄浦江上》上海油画雕塑院编著的《哈定文献》日前由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这标志着上海对于海派艺术资源的深度研究又进了一步。作为新中国第一个以油画、雕塑为主体的专业创作研究机构,近年来,上海油画雕塑院对张充仁、哈定、周碧初、陈逸飞等一批前辈艺术家的创作历程进行了梳理,并以一位艺术家一个文献展的方式展示。如今,从文献展到文献集,则又意味着一次充实、拓展与突破,同时也成为一个新的起点。未来,...

    700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色墨相和 复归灿烂[图文]
    色墨相和 复归灿烂[图文]

    胡朝水江山如此多娇147×360cm在胡朝水看来,尽管青绿山水传统较早成熟并在盛唐时期一度形成辉煌的风格形式,却因笔墨技法的不完备,而存在“虽巧而华,大亏墨彩”(荆浩语)的重色轻墨的不足。此后,随着水墨山水的勃兴,青绿山水开始淡出历史舞台,而浅绛山水日渐成为画坛主流,文人画力倡“水墨为上”观,又使色彩处于可有可无的遗憾。也就是说,纵观...

    352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这些独立设计师的设计 到底让Z世代“品”什么?[图文]
    这些独立设计师的设计 到底让Z世代“品”什么?[图文]

    相较于独立设计师服装品牌在海内外的崛起而言,中国本土独立设计师配饰品牌在近十年来的发展进程无疑尚显稚嫩。不过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新兴消费模式与风格文化的兴起,无论是本土配饰品牌还是国际品牌都在中国市场快速扩张。也正是由于尚处于发展的早期阶段,设计师配饰品牌在当下市场中的空白,在一定程度上为“第一批”创立本土配饰品牌的设计师提供了市场红利。不同于坐拥庞大市场的商业品牌,这些独立设计师品牌拥有个性化...

    328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看张大千敦煌摹古的新感想[图文]
    看张大千敦煌摹古的新感想[图文]

    张大千临摹的敦煌壁画,这是他化蛹为蝶的重要动因。何频【画谭新钞】今年闰四月,中原的秋天特别长。10月中下旬,寒露和霜降都已经过了,但黄河两岸和南太行,大地的树木与山上的灌木,还都是绿的。这时沿高速公路从河南去山西,登高一入三晋地界,则是别有洞天——太行深山里昼夜温差大,分明红叶满山,恰似淮南春日尽开的红杜鹃,正一派“霜叶红于二月花”的唐诗境界...

    865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祭侄文稿》赴日参展争议:被民族主义情绪裹挟[图文]
    《祭侄文稿》赴日参展争议:被民族主义情绪裹挟[图文]

    “颜真卿:超越王羲之的名笔”展览海报将《祭侄文稿》作为重点推介作品原标题:《祭侄文稿》赴日参展争议:被民族主义情绪裹挟的文物保护和利用今天(1月16日)起至2月24日,“颜真卿:超越王羲之的名笔”特别展览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举行,台北故宫博物馆为此次展览出借了四件典藏文物,其中有着“天下第二行书”之称的颜真卿《祭侄文稿》外借日本引起了广泛争议。据悉,台北故宫为此次展览出借的文物,除了《祭侄文...

    340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感受深厚底蕴——人民艺术家王国伟国画欣赏[图文]
    感受深厚底蕴——人民艺术家王国伟国画欣赏[图文]

    人物简介:王国伟(笔名未名堂),艺术家,国家一级美术师,全国书画艺术委员会副主席,中华文化大使。1957年8月出生于浙江,曾从事医务、文学艺术、外事侨务工作。曾两次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得益曾宓名师亲授,他的绘画题材广泛,山水人物、花鸟均有实践,他在立足于传统的同时,也借鉴吸收西画中那些能增强中国画表现力的有益成分,来充分、丰富自己的画面构成。既有传统精神,又有现代新意,王国伟先生...

    747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第三辑】 绢本《小草千字文》伪作,假得离谱!
    【第三辑】 绢本《小草千字文》伪作,假得离谱!

    关于唐代真迹名帖,既稀少又珍贵。然而,假得离谱的绢本《小草千字文》,为何可以蒙骗世人?归根结底它并没有什么高明之处,而是体现出近现代一些所谓“书法人”基础知识薄弱,文化修养不够所造成的。曾有人质疑,大名鼎鼎的文征明等人在鉴定上出了问题?岂不是成了历史笑谈,无奈确是如此。随着人们对事件的广泛关注,文征明和何绍基等人对“绢本小草”的草率鉴定,为世人所不齿。常言道“作品会说话”,稍有书...

    1154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蓬勃发展的台湾古玩市场[图文]
    蓬勃发展的台湾古玩市场[图文]

    周末的台北假日玉市台湾古玩市场在经济发展,开始追逐非物质文明的推波助澜下,从原本的平稳发展呈现跳跃式的成长,不仅电视台仿大陆鉴宝节目大受欢迎,一连开出三个宝物节目外;在6年前不过5家左右的拍卖公司,到2014上半年就有逾20场以上具规模的春拍,各专场的物件动辄上百件,去年某拍卖公司的秋拍物件《木兰秋猎图》更以1亿3000多万新台币创下台湾拍卖市场的成交天价;更遑论近年来以香港及中国为主的拍卖公司...

    801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磨练和滋养——李艳玲的工笔画鉴赏[图文]
    磨练和滋养——李艳玲的工笔画鉴赏[图文]

    李艳玲,女,1973年生于黑龙江省肇东市,现为黑龙江省美书家协会会员,肇东市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炎黄文化出版社特约编审,肇东市东峰艺术工作室职业画家。李艳玲诚实坦率,毅力坚强,自幼喜欢绘画,悟性极高,自己先临摹年画,后临摹了100多本小人书,经过大量的临摹、写生练就了扎实的素描基本功.由于她心情淡定,博览群书,奠定了极高的文化素养,走进大自然写生,虚心向名师求教,勤奋苦练,博采众长而自成一家...

    1431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感受深厚底蕴——人民艺术家张景源书法欣赏[图文]
    感受深厚底蕴——人民艺术家张景源书法欣赏[图文]

    人物简介:张景源,天津宝坻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名人名家书画协会副主席,中央电视台艺术投资顾问。2011年8月3日巨幅作品苏东坡词《念奴娇·赤壁怀古》被人民大会堂收藏。2012年11月11日接受了中央电视台记者访谈(25分钟),在央视网等十大网站播放。2013年6月作品被选入“中国书画名家精品"登上了神舟十号,完成了太空之旅。2014年被中央电视台聘为艺术投资顾问。2015年10月应泰...

    1074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中国艺术市场跌回全球第三 全球艺术市场增长6%[图文]
    中国艺术市场跌回全球第三 全球艺术市场增长6%[图文]

    站在大卫·霍克尼的《艺术家画像(泳池边的两个人)》前,佳士得纽约,2018。摄影:Timothy A.Clary/Getty Images近日,巴塞尔艺术展与瑞银集团联合发布了《艺术市场 2019》报告。这份由经济学家克莱尔·麦克安德鲁撰写的报告显示,2018年,全球艺术市场销售额增长6%,达到674亿美元,在过去十年的年销售额中排位第二,仅次于2014年的销售额682亿美元。然而,报告还表...

    1957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艺术要为人类的最高文明奠基 ——《艺术市场》与人文艺术家周天黎对话[图文]
    艺术要为人类的最高文明奠基 ——《艺术市场》与人文艺术家周天黎对话[图文]

    周天黎,中国当代著名的艺术家与艺术思想家,人文学者。在她身上有一种真正的学问学术的价值沉淀,有一种真正的中国文化沉郁顿挫的精神传统,以及重新唤回这个传统核心的人文支撑。她红尘浪里,孤峰顶上,尚思尚行。以作品的正大气象,在继承中涌动着开拓创新的激情,且具有强烈的文化责任感、道义感与担当精神。虽置身美术界和文化艺术界乱象丛生的环境,但她思想深邃、艺术见解独到,有独立之人格、自由之精神。她敢于宏论大道,...

    1565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国画引入素描的是非功过[图文]
    国画引入素描的是非功过[图文]

    近代以来,引起中国画变革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国画对素描的引入,其影响深远。一方面,从西方引进的素描绘画造型系统,对近现代中国画的创作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无论是以徐悲鸿、蒋兆和为代表的“徐蒋体系”,还是新中国成立后的新浙派人物画创作,都是素描改良国画的成功案例。另一方面,坚守传统的画家和学者认为,恰恰是素描的过度推广使国画的发展偏离了轨道,甚至认为素描对中国画的发展形成阻碍作用,坚持“去素描化”,...

    817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博物馆的生意经:故宫文创年入10亿有啥秘诀[图文]
    博物馆的生意经:故宫文创年入10亿有啥秘诀[图文]

    《延禧攻略》、《如懿传》的火爆,让“故宫”又热了起来。临近中秋,故宫用宋徽宗的画作又开发了一套“品味清雅”的月饼。网红产品故宫日历已经开始接受2019年的预定。文创产品数量超过一万种,年销售超过10亿,让故宫成为国内博物馆文创的最大玩家。网红故宫博物院文创年入超10亿为什么说文创是门好生意?文创既能让传统文化走进生活,融入生活,又能让文物拥有商业生命力。故宫文创始于2008年成立故宫文化创...

    596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中国艺术品市场份额全球第三[图文]
    中国艺术品市场份额全球第三[图文]

    尽管2015年市场整体不景气,但美国市场的销售额却逆市上扬了4%,销售总额达273亿美元,创历史新高,进一步确立了其在全球艺术品市场的霸主地位;而英国市场销售额下跌9%至135亿美元;中国艺术品市场销售额则锐减23%至118亿美元。于是,2015年,美国市场以43%的市场份额,蝉联了全球最大的艺术品市场;而英国以21%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二;中国则以19%的份额,依然保持全球第三大艺术品市场的位置。...

    1860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