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为什么现在难以出艺术大师

时间 : 03-05 投稿人 : 王子 点击 : 317 次

张颖川

本次“回·望——2014艺术大趋势”圆桌对话上,“大师”二字,成为了众多参会的艺术界人士口中频率很高的词语。虽然近年来,各种“大师”的名衔满天飞,不少人内心仍然充满了疑问:真正的艺术大师到底去了哪里?正如著名画家梁时民在发言中提到的那样:“应酬多了,就很难拿出更多时间来研究中国传统文化,这样一来,肯定不会产生好的作品。”公认的大师难以在短时间出现,但艺术家如果少一些浮躁,多一份内心的平静,多潜心创作,提升自身的技艺和文化内涵,成为时代的榜样,那么百年后,后人回顾历史之时,我们这个时代的大师,自然会得到大家的认可。

此外,艺术的良性发展离不开幕后推手——艺术机构。艺术机构包括了画院、美术馆、画廊,政府、高校、企业等等,它们分别都有属于自己的艺术机构。众多艺术机构分工不一,有做艺术理论、文献的研究和梳理,有代理艺术家作品进行市场交易,也有单纯进行艺术品收藏和展示,用以提升全民的艺术素养,可是近年来,不少艺术机构的功能出现本末倒置,还有艺术家和艺术机构的关系发生错位,症结出在哪里?且看业内人士一一道来。

话题一为什么现在难以出“大师”?

【陈仕彬:中央国家机关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北京大道堂艺术馆馆长】

“这是没有大师而大师满天飞的时代”

对于书画界来说,金字塔的顶端就是大师。大师者,乃通方之学,会通全部之大意者,大师是集大成者,大师的产生需要深远的文化积累,其道德品质人格魅力应该是一个时代的榜样,在创作上应该有鲜明的个性风格和时代精神,达到登峰造极的艺术高度,大师往往为艺术奋斗终生,并引领潮流,对当时及后世具有巨大的影响力。

但是,现在是没有大师而“大师”满天飞的时代。当下书画界哪些为名家,哪些为大家,我想大家自有公论。而大师,我认为应该是要留给历史来评说,到回望历史的时候才能发现谁是大师。

【管苠棡:四川省诗书画院副院长、四川省美协副主席】

“多种因素制约了当代大师的成长”

在当前我国文化事业大繁荣大发展的历史时期,整个艺术界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艺术品拍买屡创新高,中国画大师的作品单幅上亿的成交额今国人兴奋不已。然而,有一种观点却认为:“二十一世纪是一个没有大师的时代”。究其原因:一方面,创作繁荣、风格纷呈、群星璀璨,著名学者王鲁湘先生认为:“当今中国画界,由于信息流通高度发达,加上无数代画家创作成果的直接吸纳,使得当代画家水平都很高,中国画的高原时代已到来,在高原上要想形成高峰却很难”。观众对各种艺术风格各有所好的选择,使得社会对艺术家个体的关注分散,这是社会原因。

【陈滞冬:画家、书法家、艺术史学者】“大师源自创造精英意识”

20世纪的前面50年,是大师辈出的时候,我们现在认为我们最伟大的艺术家,几乎都出现在这个时候。为什么?当时他们的意识都很强,每个人都在想办法感受我是中国人,每个人都在想办法创造一种精英的意识。

今天,这种情况正在悄然发生改变:作为中国人,我们教我们的子孙从小就教他仁义礼智信,这个是中国的机会,中国文化的机会,如果我们中国艺术家能够准确地把握住这种机会,我觉得非常重要。

【郭汝愚:东方绘画艺术院院长、成都工笔画会会长】“大师应以后慢慢筛选”

大师是到了一定的时候才能筛选出来的。你真正到了那个时候自然是大师,现在没必要过多地去想这些事情。过去因为画风比较少,也就是说游戏规则比较清楚,比较明确,所以在当时就可以评出来谁是大师。但今天,改革开放,大量外国艺术都涌进来,传统画有一大批人,创新的有一大批人,西方艺术的也有一大批人,中国文化传统也是一大批人——这么多人,这么多风格,游戏规则已经变了,现在要把大师评选出来也不容易。所以,我们是不是可以等着这个时代过去后,再慢慢筛选大师。

每一个时代都有大师,不能说我们这个时代就不出大师。我们现在的时代绘画得到快速发展,有那么多画画的人,不愁出不了大师。

【秦天柱:中国美协理事、省美协副主席】“是否大师,需盖棺定论”

“有人说在当代缺少‘大师’,这个说法本身就有点问题。因为,评论一个时代有没有‘大师’,是需要这个时代过去以后,盖棺定论的事情。也就是说,现在我们的时代,有没有大师,不是我们当下评论家可以评定的事情,而是今后一个时代去评判的事情。怎么能现在就判定,我们这个时代一定不会出现大师?另一方面,对于某些人自封大师,这更是可笑的事情了,首先,大师不是自封的,也不能自封。是不是大师需要盖棺定论,由时代由后人评判出来。第二,一流的艺术家的基本素养,原本就包括虚怀若谷,一旦有自封大师之心,这就说明,他已经够不上大师的境界了。”

【刘正兴:中国美协理事、省美协副主席、成都市美协主席】

“现在大批培养的是艺术匠人”

中国最近几年的艺术生态里出现了一些现象,就是涌现出众多艺术工作室,也有为数不少的画家带领了很多学生,他们的绘画语言就是老师的绘画语言,这直接导致了几十个或几百个学生的作品都像他们的老师,这不是艺术的发展,这对艺术创作是一种障碍。这样批量培养出的是艺术匠人!哪里还能出现艺术大师?

艺术到了一定的发展阶段,肯定会出现众多的画院和工作室,这是大趋势。不同的艺术机构和艺术群体创作出的作品应该是多元化的,艺术风格也应是多样性的。那么多艺术机构的出现,也可以培养和带动一大批收藏家的出现,收藏家的艺术起点也是不一样的,这能够引导这个市场的良性健康发展。

【维微:书画家、评论家、四川省中国画学会副会长】

“固步自封的艺术家成不了大师”

现在画家,很多固步自封,画画的就只管画画,大多数不和其他艺术门类的人来往,这如果延伸下去还有一个很大的问题。举几个例子,齐白石是画家,但他还和一帮诗人打交道,和一帮文人打交道,他的艺术为什么后来成为一个高峰?因为他不是技术工匠,他从一个工匠最后变成一个大艺术家,因为他背后有一个支撑他的文人团队,这些文人团队,有些是他的师,有些是他的友。徐悲鸿本身就是个学者,吴昌硕也是个大文人。艺术家怎么才能成为大师?你对当代现实生活都没有一个全面思考,你只会画那笔画,你就能成为大师吗?这可能吗?

话题二

艺术机构该扮演何种角色?

【刘朴:中国画学会常务理事、四川省中国画学会会长、蜀山画院院长】

“希望机构很能干,画家很简单”

四川的画家很多确实特别优秀,他们在不停地创作和学习,但是有些画家直接和市场接触,这是不合适的,因为有一些工作是画家不能做的,这些事情应该直接交给艺术机构去运作。我希望机构很能干,画家很简单,机构把这些工作做好,画家的心思就避免了被市场干扰,而把更多精力放在创作上,这样能够画出更多好的作品。现在藏家的眼睛越来越雪亮,你画得不好,作品最后是不可能进到藏家手里的,所以我觉得艺术家要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剩下的由艺术机构去帮艺术家解决。

【张颖川:艺术批评家、成都画院调研员】

“不同的资本应发挥不同的作用”

我们的主流机构有不同的资本介入艺术市场,不同的资本就要发挥不同的作用。而我们的政府资本、学院资本就要发挥他自己的作用,建设我们缺乏的硬件、软件设施。现在,我们大量的美术院校培养出不少艺术专业的博士、硕士,很多都找不到工作,而我们政府机构的美术馆、博物馆,在软件方面显得又很薄弱,我们是不是该拿一点资金来开展这方面的工作,进行资源整合。国内艺术界缺少艺术文献的整理和研究,官方美术馆能不能补充这方面的基础工作呢?

【王学茂:成都八益家具集团总裁、四川省家具行业商会会长】

“政府文化机构应大力扶持”

文化和艺术的发展,除了艺术家自身的努力而外,还需要我们社会各方面进行大量的呼吁和支持。只要我们有希望把自身的企业做好做大,有明确的民族属性,那么我们就需要弘扬民族文化,并与文化艺术有机结合,来提升企业自身发展的质量和水平。

各个艺术机构的作用是挖掘和不断宣传本土文化艺术。这种宣传不仅仅是为了艺术家的画价和身价,更是为了让文化艺术贴近市场,贴近生活,让更多的人认识文化,走进文化这个领域,走进艺术这个领域,那么艺术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政府的文化机构,应该对文化艺术的发展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对文化艺术的发展做好引导,打好基础。我作为一个企业家,在这里表示,无论什么时候,只要艺术在发展,我都坚持和文化艺术家走在一起!

【刘学伦:画家、西南民大教授、四川国防书画院执行院长】

“艺术机构研究领域太狭隘”

感谢华西都市报,给书画艺术作出了很多宣传报道,可以说媒体对艺术宣传的规模和造势的氛围,是前二十年没有见过的,让很多普通老百姓了解到我们更多的画家。我觉得应该继续深入地把这项工作坚持下去。

现在我们的问题是,乱象太多,艺术机构对一些艺术领域的研究没有站住脚。我们不少的四川画家,特别是70岁在世的画家,在理论上研究太少。而我们的大学设有的相关专业,可能过多地集中研究张大千等已经过世的画家,而对四川70岁以上的在世画家,很少涉及真正有导向、有权威的定向研究。对此,有关机构能不能组织牵头,对四川的高品位的画家、真正能够走向世界的画家进行艺术上的研究,特别是对理论界作出一个定论,我想这个工作是功德无量的。

【赵欢:RE—C当代艺术空间艺术总监】

“关系错位造成恶性循环”

现在中国美术界有个怪圈就是关系错位,比如美术馆做了画廊的事,本来应该是陈列画作的地方却成了交易所;批评家做了策展人的事,前者是对艺术界进行批评和质疑的人,最后却成了为一部分艺术家利益叫好的吹鼓手,如此恶性循环让对艺术有兴趣的人望而却步。现在社会大众对优秀的艺术作品认知判断很模糊,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艺术机构疏于进行艺术理论研究,很多钱都砸到了场馆的硬件装修上去了,比如有些美术馆就没有建立起先进的美术馆机制,收藏体系也很不完整。此外,艺术机构还应该放低身段,拉近和大众的距离,增加对观众的服务,比如国外年轻人很多约会就会选择去画廊和美术馆,在那里既可以喝咖啡也能赏名画。

2014哪些书画艺术品值得收藏?

近年来,伴随着国内市场其他投资渠道愈来愈狭窄的现状,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将目光瞄向了书画市场,成为新兴的书画收藏家。但在利益催生下,国内书画市场的造假现象也愈演愈烈,藏家如何避免被坑,2014年又有哪些书画作品值得投资?这成为一个大家非常关注的热点话题。

前来参加“回·望——2014艺术大趋势圆桌对话会”的著名企业家、收藏家、成都宽云美术馆馆长米瑞蓉女士对此有不少心得。她说:“刚进入书画市场的藏家,首先要对这个市场进行初步的了解,此外一定要系统学习相关书画知识,才能尽最大可能地避免少走弯路。买画不能只看画家的名声和画的价钱,而是要看这幅作品是否成熟。”

米瑞蓉表示,书画辨伪,对新藏家或资深藏家来说都不是简单的事,现在市面上的仿画越来越多,技术含量也越来越多,让人防不胜防。“我给你讲个故事:一位知名的藏家在市面上买了一幅画,然后拿给作者鉴定,结果这位画家只说了一句话——画得比我还好!所以这个故事也告诉大家,不要低估了市面上造假的能力。”怎样才能鉴定书画的真伪?米瑞蓉给了两个建议:第一是通过专业的机构找到书画家本人,直接购买;第二,拍卖会上拍卖的书画作品,并不保真,所以参加此类拍卖会,一定要冷静,最好带个懂行的朋友一起参加。

2014年,哪些是值得投资的书画作品?米瑞蓉建议,应多关注一些中青年画家的成熟作品,因为这些作品的价格,大家都能承受,升值空间也比较大。米瑞蓉说,所谓青年画家,并不是指二十几岁的画家。因为画家的艺术生命周期很长,所以很多40多岁的画家都会被认为是青年画家,五十几岁的画家,则被称之为中年画家。“往往这类画家的作品,都有自己成熟的作画风格,并且价格适宜,从几千到数百万都有,大家相对容易接受。”华西都市报记者刘鹏杨帆张杰见习记者杨强摄影陈羽啸

相关文章

  • 嘉德大观之夜拍卖给出了什么信号[图文]
    嘉德大观之夜拍卖给出了什么信号[图文]

    5月15日晚,中国嘉德2016春拍“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在北京圆满收槌,“近现代”和“古代”两场总成交额达到11.14亿元。其中,87件中国近现代书画精品,实现了成交额4.47亿元;古代夜场共推出45件拍品,成交价6.6亿元。曾经在2009年刷新当时中国书法作品拍卖纪录的曾巩《局事帖》以1.3亿元起拍,1.8亿元落槌,加买方佣金后成交价为2.07亿元。据嘉德总裁胡妍妍透露,《局事帖》由华...

    1841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抱朴守正,境高韵新—孟刚的中国画[图文]
    抱朴守正,境高韵新—孟刚的中国画[图文]

    孟刚百合96x90cm中国书画伴随着中国文化的发展,历史悠久而深远。我们的先辈为我们留下了很多宝贵的文化遗产,浩瀚的历史长河为我们沉淀和过滤了传承悠久的文化瑰宝,给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了很多的典范。中国画历经几千年的传承,经典的作品和发展脉络,也是华夏民族的精神史。如何学习和传承,是我们当代书画家思考和探索的问题。应该说时值今日,我们的书画家生活在一个在历史上都称得上的好时代。做为书画家生存的政...

    514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启功先生何以不赞成设书法硕士和博士[图文]
    启功先生何以不赞成设书法硕士和博士[图文]

    今天是启功先生诞辰105周年。启功先生(1912年7月26日-2005年6月30日)在遗嘱中曾专门提及他的一位学生,并呼之为友,而启功唯一的口述史《启功口述历史》,也正是这位学生参与记录整理——这就是已逾古稀之年的中央文史馆馆员、北师大教授赵仁珪。赵仁珪认为,启功成长经历也给当下带来一个新课题和反思——现在的教育体制能否再培养、“复制”出像启功这样的人才?他表示,启功也曾反对设立书法专业硕士与博士...

    1395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浅聊互联网语境下的艺术观赏体验[图文]
    浅聊互联网语境下的艺术观赏体验[图文]

    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多少人的实地艺术观赏计划泡了汤。不过,得益于现代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以及充满奇思妙想的创意,艺术盛宴在“云端”以另一种方式被“推送”到人们面前。这种艺术观赏体验,呈现出很多不同于线下的趣味。而“互联网思维”是其中可被提炼出的一大关键词,将艺术“云端”产品带到一个充满想象力的新阶段。尽管线上云游并不能替代线下观展,艺术珍品创作过程中运用的艺术手法及其蕴涵的艺术价值,只有当近距离面对...

    491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当代书法家康振国先生作品欣赏[图文]
    当代书法家康振国先生作品欣赏[图文]

    康振国,字云崖,中共党员,1952年生于石家庄高新区韩通村,擅长书法、书画、诗作。曾多次应邀为河北广电及有关单位的大型公益事业活动泼墨挥毫,其大量作品被书法爱好者收藏,部分作品被党报刊登。中间为康振国先生履历中国当代书法家,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协会会员,中国将军部长书画院研究员,河北省侨商会艺术家联谊会理事,石家庄书法家协会会员,石家庄孝道中心书法评委会主席,河北智慧智库专家特约书法家,...

    1114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论南京文交所众筹托管模式的可行性[图文]
    论南京文交所众筹托管模式的可行性[图文]

    昨日,南京投资人协会第三次会议召开。会议中除了讨论如何提振南京的行情之外,还以外的提到了托管方式的改变。据悉,会议针对托管方式得到了以下结论:南京今后将采用众筹托管模式,且日均持仓达到一定的金额才有资格托管。什么是众筹托管模式早先,南京文交所等托管均采用的是全开放式托管,投资人拿出自己手里的票放入文交所电子盘,等待庄的操控。而此次的南京采取新的托管之后,将开辟邮币卡行业发展新模式,通过“众筹”...

    824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书画家毛笔里头的精气神[图文]
    书画家毛笔里头的精气神[图文]

    书法作品孙又康丰一吟我曾在丰子恺艺林,遇到孙又康先生。一别五十年,回首往事,谈起1963年到1964年间,他向我父亲学习书法一事,依然那么亲切和深情。1965年,他到陕西路39弄93号向我父亲说到自己要到新疆支边去了,我父亲对他说,“对书法艺术的追求要坚持,不要放弃。”事后我父亲为他画了《勇猛精进》的作品作为进疆的纪念。孙又康先生没有辜负我父亲对他的期望,对书法艺术的...

    550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刘海粟:向艺术的高峰进发[图文]
    刘海粟:向艺术的高峰进发[图文]

    晚清的中国内忧外患。帝国主义国家的科技革命,殖民扩张,生产力发展,一切所带来的欲望的膨胀,都给那个时代的中国带来巨大的影响。很多人生逢其时,与很多人遭遇灾难一样,历史就是这样形成了近代中国一个个的史无前例。在中国社会现代化开端的起点上,许多行业都有相似之处,艺术也不例外。学界通常是以1840年的鸦片战争作为近代中国的开端。在120年前的1896年刘海粟出生的时候,经由鸦片战争而签署的各种“条约...

    1089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笑看健笔舞春风——屈健绘画解读[图文]
    笑看健笔舞春风——屈健绘画解读[图文]

    画家简介:屈健,陕西洛川人,先后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西北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陕西省美术家协会理事、副秘书长。陕西省花鸟画院副院长。西安青年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陕西省青年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陕西省美术博物馆学术委员。屈健在绘画创作中的这些眼前之花,处处回荡着历史的足音。或者是梦中的呓语,或者是自古以来的...

    546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白蒂的艺术境界[图文]
    白蒂的艺术境界[图文]

    征途 150x150cm 2016年白蒂,旅德艺术家,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第三工作室,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德国柏林艺术家协会会员,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油画院中国油画创作实践课题组特邀研究员。--荒林博士(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油画这一欧洲传统绘画方式在中国虽然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但中国油画作品仍然与西方油画作品有所差距,这需要中国油画家整体的不断努力,尤其是青年油画家要...

    856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浅聊近代画家的瓷板画市场行情[图文]
    浅聊近代画家的瓷板画市场行情[图文]

    10月上旬,由香港苏富比、保利香港、中国嘉德三家拍卖巨头组成的香港首轮秋拍,已经如期落下帷幕。根据目前出炉的统计数据,三家拍卖行推出的全部专场,只有中国嘉德香港“古道新辉——香港邓氏家族旧藏民国瓷艺专场”如愿收获白手套,全场22件拍品以无底价形式上拍,最终全部成交,尤其是15件瓷板作品成交价格颇为亮眼,也再度引来业界对于瓷板的较高关注。瓷板画,俗称瓷板,是指在平素瓷板上使用特殊的化工颜料手工绘画、...

    726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高更名作:我们从哪里来[图文]
    高更名作:我们从哪里来[图文]

    《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向何处去》《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向何处去》,这是一幅充满哲理性的大型油画,这是高更投入最大热情完成的作品。在做这幅画之前,高更一度贫病交加、精神困苦、绝望到想自杀,这幅画是他度过了那次危机之后,带着强烈的情绪而创作出的作品,画面源自他梦中的幻想和塔希提的生活感受。高更说:“希望能在临死之前完成一幅巨作。在整整一个月内,我几乎不分昼夜地以我前所未...

    418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我们如何看懂马修·巴尼?[图文]
    我们如何看懂马修·巴尼?[图文]

    《麋鹿溪山火》,2018,美国黑松;铸红铜、铸黄铜和铸铅;浇铸成型的聚己内酯。99.1×1084.6×266.7cm。作品由艺术家马修·巴尼和格莱斯顿画廊(纽约、布鲁塞尔)提供。他是医学生,是模特,是导演,是演员,是运动员,是天马行空、奇思妙想的“代名词”,是美国先锋艺术家——马修·巴尼。2019年9月28日-2020年1月12日,这位蜚声国际的传奇艺术家带着他的作品来到了UCCA尤伦斯当代艺...

    1977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国外艺术节会带来哪些文化和旅游的福利?[图文]
    国外艺术节会带来哪些文化和旅游的福利?[图文]

    与文化旅游相关联的节事活动的出现,国外比国内要早了很多,像知名的巴西狂欢节,始于1641年,至今为止也是世界上广受欢迎的文化旅游节庆活动之一。又如英国爱丁堡艺术节,创立于1947年,已经是全球艺术盛会,也是文化和旅游融合的节事典范,每年8月艺术节举办期间,观光游客人数达到顶峰。因此,很多国内文旅节事活动从主题到内容上或多或少都会对国外旅游节事活动进行学习和借鉴,也曾一度掀起了国内文旅节事活动的高...

    331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范扬:世事皆可入画图[图文]
    范扬:世事皆可入画图[图文]

    邹市明再获金腰带(国画) 范扬范扬每天我都要看央视的新闻联播,“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这是多年来养成的习惯。报纸拿来,先是浏览一通,然后拣有兴趣的细细读来。如今,世事纷繁,慢慢读文字已经是一份奢侈,看看报刊的图片,倒真是一目了然,有人说现在已是“读图时代”了。不过,要真的考究起来,看图说话是最原始、最本能、最直接的阅读。古代岩画中人、马、牛、羊、太阳、谷神之类,读来十分精彩,虽不确切知晓...

    812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