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孔祥东
艺术品投资领域有许多事,按照正常逻辑有些解释不通。比如,邮币卡交易,都是按整封交接。艺术品涨价起码是因为争相购买造成短缺,而整封的100张,包装完好,不能看出是什么东东,也不短缺,为什么会涨价呢?不拆开来欣赏不就等于买了一个概念吗?书画圈内也有同理的事。我经常被人请到家里看成堆的画,一个个信封或文件袋 装着,主人不知道是好是丑,值不值钱。这堆东西就是一个概念:字画,或被当做礼品,或是为了表示恭敬,到了主人家里,他根本没有打开欣赏过,或者即便有好东西,他根本没有这种欣赏需要。
我想建立一个新概念:艺术品在途。一般商品在途是指商品出厂或出库,运达收货方的流动过程。商品进货量,等于日消费量乘以在途天数,这就放大了社会商品的拥有量或制造量。非日常生活用品、非原材料和非低值易耗品,可采取按需生产、按需供应。一般商品在生产-使用流程中,除了在途状态,尚有储备、库存、囤积、积压等诸多环节和形态,而艺术品不是任何意义的必需品,不是消耗品,没有时效性,从生产到使用,之间的所有环节都应视为在途。没有达到终极目标的人和物,都是广义的在途。传统画廊销售备货,是合理库存;投资是囤积;大量不使用、不明价值属性是积压,或者是滞留。艺术品的终极价值有两种,首先是即时欣赏使用,包括装饰、宣传、雅玩。经直接使用后,进入下一周期,可能会被当做财富珍藏,可能会被变卖。而财富珍藏不是使用,与变卖一样使艺术品处于新一轮在途。新的买家可能会继续简单使用,可能会用着学术资料,可能会用于博物馆陈列。上述两个周期中,没有实现任何一种使用,而是囤积,等待未来确定更高的价值,都属在途。
一件艺术品,如果当前没有任何使用价值,而指望未来有很高的价值,除非这个艺术家有成长性,后来的发展根本扭转前面存量作品的性质。如果不是这样,凭什么保证没有即时价值的东西能够打动未来人?艺术品着眼未来价值实现,这就是投资性收藏,在它走向价值实现的在途过程中,同样性质、同样目标的艺术品会纷纷涌现,日积月累则形成庞大的艺术品在途数量,即使有使用价值,也会造成有限的目的地供求关系失衡,贬值、大量淘汰是必然结果。国家大规模销毁库存邮票,就是直接抹去不能实现价值的概念。书画市场一件作品多年反复交易,虽然连年涨价,只能说明人们对之有强烈的增值预期,却没有真正到达终极使用的彼岸。据统计,艺术品市场火爆后的2011年和2012年,排名前50家拍卖公司,成交千万以上的拍品分别有22%和24%为多次上拍。小额成交重复拍卖只是无法统计。
有人说,艺术史就是迅速淘汰的历史,在海量的时品中留存极少的精品,成为经典。把现时代没有使用价值的艺术品,利用资本这艘破船,运达未来,如一般商品在途时间过长,等运达目的地时,也会错过季节,错过了流行色,或者会被更好更优的产品捷足先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