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杨佴旻:当代语境下的创新[图文]

时间 : 03-05 投稿人 : 琼儿 点击 :

杨佴旻:当代语境下的创新 | 艺术知识

二十多年来,杨佴旻一直致力于传统绘画在当代语境下的创新。在长期的探索实践中,他创造出一套有别于传统绘画的全新技法。在他的彩墨画作品中,可以明显地感受到东方与西方的共存、传统与现代的并置,而这一切都通过艺术家非凡的表现手法,自然融会于画面之中,最终相互交织、不分彼此,画面既充满着现代感,又具有着鲜明的东方特征,从而形成了其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在强调技法创新重要性的同时,杨佴旻亦在呼吁当代艺术价值标准体系建立的必要性。他确信,只有以更加开阔的眼界、更加包容的胸襟,才能使中国绘画真正走入现代,从而得以延伸。在这样的探索中,他从未止步。

CONTEMPORARYART:你从小受到传统艺术的熏陶,是如何开始水墨创新的探索的?

杨佴旻:最早我还是画很传统的绘画,比如临摹《芥子园画谱》。后来看到一些当代的东西,当代绘画、当代观念艺术、装置,等等。艺术应该有新鲜感,应该是鲜活的。我们当代人应该做当代的事,应该创作不同于原来的东西。从二十多年前就萌生了这样的想法。

CONTEMPORARYART:现今的创作风格是从何时开始形成的?又是如何形成的?

杨佴旻:从1992年我的画面开始具有了新水墨的特征,但是这些年在新水墨的探索中,我一直想在传统的材料上找更多的可能性。它的空间很大,我并没有沿着一种样式一直走,而是尽可能地想去发现。

CONTEMPORARYART:哪些人和哪些经历对你的艺术产生过影响?

杨佴旻:林风眠的艺术对我是有影响的。我记得第一次看到他的作品时很震撼,当看到太多传统绘画的时候,觉得这应该是一种新标准。他艺术作品的画面形式有一种现代的感觉,已经开始了这样一种创新的探索与实践。

CONTEMPORARYART:一直以来以彩墨画作为艺术表现方式是基于怎样的考虑?

杨佴旻:首先,我小时候用这种材料表达自己的一种想法,这是我最熟悉的一种材料。中国美术在唐代之前是色彩的,单色的水墨画是从宋之后。书法是中国文人记录、书写的一种方式,他们有书写的能力,加之他们有很高的地位,他们就开始了似与不似之间的绘画创作。有些考察者认为,这些文人士大夫不是画家,但喜欢画画,却不具备去刻画、再现物象的能力,所以就画得比较写意、感觉化。他们具有文化修养,特别是他们的社会地位,让这种绘画成为一种主流。我当初凭着一种感觉,希望自己的绘画具有当代的感觉。此外,这个世界是色彩的,我想让自己的绘画还原于色彩。

CONTEMPORARYART:在创作题材方面是否偏爱表现静物?

杨佴旻:我一开始画花卉、静物。最初画传统绘画的时候是有线的,我当时一方面觉得中国绘画的线不要丢,而且在当时我也不具备不用线去刻画事物的能力,所以我就画花草,花瓣、叶子、枝干,都可以提炼线。后来开始画人物、风景,这个过程是我解决新的绘画技术的过程。我的绘画是有自己的一套技术在里面的。

CONTEMPORARYART:传统对你艺术创作的影响体现在哪里?你是如何将传统与现代二者相结合的?

杨佴旻:首先从材料来讲,我所使用的主要工具材料还是传统的中国画的材料,像宣纸、墨、国画色,一种艺术材料的形成是附着了上千年传承的东西,只有这方水土才能制作出这样一种材料。但是,画面感觉是现代的,或者说不同于传统画的形式,又具有鲜明的东方特性。一个中国人灵魂深处具有传统所赋予他的精神,传统不是一个很表面化的东西,它的呈现是特别内里的,我不认为它是形式上的。如果真正继承传统,应该是一种精神上的。东方人,特别是中国人看我的画觉得很西方,西方人看我的画又觉得很东方。

CONTEMPORARYART:你曾旅居海外,并且在世界各地举办展览,海外观众对你作品的理解程度是怎样的?

杨佴旻:我记得十几年前,当时我还在东京的时候,一个法国的朋友去我的工作室看画,看过之后,他说:“你这是禅”。那是我一次听到一个西洋人这样说。禅宗最早传到日本,又从日本传到了西方,我没有太多和他们交流关于他们是如何认识禅宗的,以及为什么说我的绘画有禅宗的精神、意味,但是我想他们或许是从禅宗的宁静来看的,我不确定。

CONTEMPORARYART:你认为在艺术创作中什么是最重要的?

杨佴旻:思想当然是最重要的,现在这个阶段的中国绘画技术也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艺术本身是需要技术性的东西来呈现的,再有就是一个人的经历、眼界、胸襟,这些对创作艺术作品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CONTEMPORARYART:你对艺术创作中的中西结合是如何看待的?

杨佴旻:中西结合在前些年说的还是比较多,但是现在对这个的概念已经越来越模糊了,我觉得是传统与现代的结合,这样可能更确切。从研究的角度来讲,人们看到油画,或是画面比较具有现代感的作品时,就说这是西方的。但其实我们也已经在创作现代了。从艺术的层面来讲,北京,包括整个中国,如果说还没有完全的话,至少在很大一个层面上已经进入到当代的价值体系、审美体系里面了。从文化本身的角度来讲,如果说中西有一个主次、前后、里外,用中国人现在的思维方式是不喜欢听这样的东西的。这些年,好多人还是在这样一种比较狭窄的民族心情里面,这其实很危害文化本身。

CONTEMPORARYART:你对当代艺术的标准有何看法?

杨佴旻:当代艺术应该有当代的标准、当代的价值体系,无论是艺术的、思想的、还是哲学的,应该在同样的一个价值体系中去比较,但是我们没有一个统一的价值标准去衡量。比如就美术来讲,有时评价一件作品是用清朝的标准,有时又是现在的。但是我们作为21世纪的人,显然应该有现在的标准。没有价值标准,导致很多艺术家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没有方向、没有目标,甚至说他的目标是市场,但可能根本就不是当代价值体系里的作品。所以现在有些很年轻的人,从中国画的角度来讲,他们在做的可能是一百年、二百年以前的艺术,还是所谓很传统的东西。传统其实是一种传承,不间断地一种延续。标准不应该是一句口号,或者说一种意识形态的需要,这样就会把艺术引向歧途。

CONTEMPORARYART:对于当下国内艺术的状况是如何看待的?

杨佴旻:首先我觉得,二十一世纪的人应该做二十一世纪的事。艺术应该与我们的生活空间、我们的城市、我们的衣食住行相吻合。虽然说没有艺术,人们照样穿衣、吃饭、生活,但文化从内里对人是有影响的。我们不去创新、少于创新,很多克隆、山寨。从文化的角度、艺术的角度,我们没有办法,或者很多人羞于将其拿到世界统一的价值体系和价值标准中去衡量。这样一衡量,就发现我们不行,对世界的贡献还太小,只能流于去谈论我们的禅宗、我们的儒学等过去的东西。这些确实是很伟大的东西,但是你不可能用那种东西去创作现在的东西,现在我们创作的东西很多是借用别人的,从这点来讲,我们一定不能觉得西方的文化对我们的影响是一种入侵,这种想法我觉得太狭隘了。甚至说,我们应该有感激的心理。有了感激的心理,我们才有可能在学习别人的时候不那么羞羞答答的。文化艺术是人类共有的一种东西,不是仅仅我们借鉴了西方,他们同时也在借鉴我们的东西。我们必须要有一种敢于去面对的心境,只有有了这样一种心境,我们才不至于在以一个相同的价值评判标准评判的时候显得不自信。我们也可以做得非常好,虽然现在在某些程度上还不够,但我们是可以的。前一阵子,一个美国的艺术家过来,我们一起去参观博物馆,他震惊得不得了,我们北魏时的雕塑那么好,但是我们现在的创造力去哪了?这应当是我们要问自己的一个问题。

CONTEMPORARYART:新水墨的“新”应当体现在哪里?

杨佴旻:其实新水墨首先应该是思想意识上的新,然后就是技法上的新,再有就是画面感的新。历朝历代的艺术家都在想着创新,都有这样的一个愿望,但是有时在某些程度上人们对它的认识不足,很多画家不是在技术上做一些探索,而是试图在体裁上找一些变化来改变画面,但体裁没有新旧。绘画艺术是靠技术来承载的,从这一点上,我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具有这样一个意识,这样对中国绘画走入现代一定是有益的。

我的一个朋友是中央美术学院的教授,我在做巡回展的时候,有一个研讨会,他说其实现在从研究的角度,对新水墨应该有一个总结性的东西,也就是需要一种理论的框架。新水墨的时间很久了,在上个世纪,像林风眠、徐悲鸿就开始用另外一种形式来改变传统的水墨画,当时刘海粟还提出了新国画这样一种概念。我觉得,好几代人都在做这方面的探索,我具备了天时地利。如果是一开始改变传统的艺术,会有很多谩骂和否定,那几代人已经走过来了,大家逐步对这种新生事物乐于认识、乐于接受、甚至觉得这是好的。再有就是,他们那几代人在探索的过程中也有他们积累的一些技术上的东西。

CONTEMPORARYART:随着新水墨的兴起,传统水墨是否会被新水墨取代?

杨佴旻:只有原来的东西称为过去,新的东西才能灿烂起来。看一看西方的油画,或者是中国绘画之外的艺术门类就会知道,永恒只能是一种希望、一种期待,什么都是有生命力的,是有阶段性的,到一定阶段它的使命就完成了,但完成并不等于它就没有价值了。传统是很高贵的东西,但新的东西也必须要生发出来。水墨画也是这样,例如范宽的山水画,其实历朝历代都有非常好的传统绘画,那些就很高贵,特别的经典。但是现在我们一直在这其中出不来,这对传统本身也是一种破坏。

CONTEMPORARYART:接下来一个时期内有哪些艺术方面的计划?

杨佴旻:现在我有一个作品巡回展,总共有五站。去年已经在两个地方展出了,山西省美术馆和河北省美术馆。今年三月份将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六月份在南京,九月份在大连。

Tips:

杨佴旻,艺术家、美学博士。1966年出生,中国曲阳人。北京文艺网总编辑,南京艺术学院新水墨画研究所所长,日本东洋美术研究所客座研究员,美国圣赛德艺术中心客座研究员,河北大学艺术学院客座教授等。

相关文章

  • 从传统版画到欧洲铜版 看东西方艺术的交汇逻辑[图文]
    从传统版画到欧洲铜版 看东西方艺术的交汇逻辑[图文]

    论坛嘉宾观看展览当代艺术张大千印象派水墨行为艺术“融合的视界——亚欧经典版画展”于6月26日在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展出,展览以中国明清民间木版画、日本浮世绘,以及丢勒、伦勃朗、戈雅等欧洲铜版、石版画的原版展示出东西方艺术交汇的逻辑。展览前夕,由上海美术学院主办的“融合的视界:亚欧经典版画展国际论坛”从多个角度讲述东西方艺术背后文化的交融,从中可以找到文化交流的轨迹以及促进世界文化发展的脉络。...

    996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探索民间收藏文物领域制度设计[图文]
    探索民间收藏文物领域制度设计[图文]

    我国民间所收藏文物的保护利用传来好消息。新年伊始,在1月12日于浙江省杭州市举行的全国文物局长会议上,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表示,目前正在探索民间收藏文物领域制度设计,既不给非法交易文物甚至文物犯罪留下政策空间,又要给民间收藏文物保护利用、文物市场的健康发展提供政策保障。“民间文物是我国文物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总量巨大,其保护利用也是多年困扰我们工作的艰难挑战。”刘玉珠坦言,未来需要用共享发展的...

    922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刘玉来:透过梅兰芳解析齐白石[图文]
    刘玉来:透过梅兰芳解析齐白石[图文]

    刘玉来作品1919年齐白石第三次来到北京,这次他是下了决心要在北京定居的,此时正是京剧名旦梅兰芳当红的年代。此时的梅兰芳在技艺上不断翻新,可谓是蒸蒸日上。围绕在他身边有一群钟情京剧,学问渊博,对诗书画有高深造诣的文人墨客。这些文化精英无异于今日的团队一般簇拥在梅兰芳的周围,经常观摩梅兰芳演出,提供各种信息并品评得失。如此为梅兰芳提高表演艺术,在梨园界赢得头筹出谋划策。可以说没有他们的帮衬,梅兰芳...

    1631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李人毅《中国画家研究·山水卷》之——刘思东·彰显现代与传统融汇的人文内涵[图文]
    李人毅《中国画家研究·山水卷》之——刘思东·彰显现代与传统融汇的人文内涵[图文]

    刘思东笔名:刘诗东.1964年10月生于广州, 1987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1997年结业于广州美术学院国画系山水研究生班,2012年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学访问学者。现为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美术系副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省美术家协会理事,广东中国画学会理事,广东省青年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西关画院副院长,,广州书画名家艺术促进会执行副会长,泰王国曼谷画院副院长,兴宁画院顾问。主要展览:1...

    479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佳节赏佳作——著名书画家韩东光中秋国庆专刊[图文]
    佳节赏佳作——著名书画家韩东光中秋国庆专刊[图文]

    【艺术简历】韩东光,生于1964年,山西省五台县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西省农村文化促进会副会长,山西省美术家协会理事,山西省中国画协会理事,忻州市政协学宣委副主任,忻州市美协副主席,东光艺术馆馆长。1992年考入北京画院研修班,先后师从著名画家李起、老甲、王文芳、吕云所、石齐、白羽平先生等。先后于1995年、2001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两次个人画展。并参加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新时代中国...

    1138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著名书法家赵普力作再展新风[图文]
    著名书法家赵普力作再展新风[图文]

    赵普先生在海峡两岸“殊途同源”书法展现场题字赵普先生又一期新作品亮相地坛,应广大书画爱好者的要求,兹定于每周日上午为“书画爱好者交流日”,首次开放时间为3月5日上午9时至11时,届时赵普先生将亲临现场,与各位书画爱好者进行交流,目的在于弘扬国学,传承书法艺术。书画家赵普先生是中国书协最早入会的百名书法家之一,70年代其作品就广泛流传于世界各地,60岁之后,先生“闭关”15载,潜心研习书法。...

    1750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浅聊《京畿瑞雪图纨扇》中的风景[图文]
    浅聊《京畿瑞雪图纨扇》中的风景[图文]

    唐朝诗人杜牧有一首诗《长安雪后》,描写了当时长安的雪景:“秦陵汉苑参差雪,北阙南山次第春。车马满城原上去,岂知惆怅有闲人。”唐代画家李思训的《京畿瑞雪图纨扇》(见图)则更加直观、形象地描绘了长安的瑰丽雪景。在唐朝,将长安城周边地区分为京县(赤县)和畿县,京城所管辖的县为赤县,京城的旁邑为畿县,统称京畿。这幅画所绘的地区便是长安城及周边地区。唐朝时的秋末冬初,长安城内是秋风萧瑟、秋雨连绵,而长安城南...

    1259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做纯粹和对的收藏[图文]
    做纯粹和对的收藏[图文]

    清乾隆粉彩矾红御制“三清茶“诗茶壶,在香港苏富比2017年春拍中,以610万港元成交赫伯特·沃格尔与多萝西·沃格尔,一位是邮局职员,一位是图书管理员。这对工薪阶层夫妇的故事被广为传颂,他们却受着世人的尊重,被称为“无产阶级的收藏家”。这是因为他们在五十年里,收藏了5000件前卫的艺术作品。更令人赞叹的是,迄今为止,这对夫妇已将所有的藏品,捐给了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以及美国各州的州立博物馆。看完这对夫...

    663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应吸引公众参与[图文]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应吸引公众参与[图文]

    历史文化遗产是祖先智慧的结晶,也是强化文化自信的重要手段。经过多年的孜孜以求,文物的价值和作用已得到广泛认同。然而,与预期相比,人们对历史文物的保护管理现状仍然不是很满意。比如,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当下,个别地市的历史文化遗产在推土机的轰鸣声中倒下;为了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一些地方对古迹进行重建和翻修,导致古迹的历史性“遥不可寻”。文物保护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仅凭借政府的力量和协会的努力...

    1629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艺术的审美性及象征价值[图文]
    艺术的审美性及象征价值[图文]

    孔达达,上海文化艺术品研究院执行院长。艺术品的价格形成是一个经济现象而不是审美活动,价格是由市场的供需关系、买卖双方的心理定位以及艺术家和其作品所代表的象征意义所决定的。因此,一件艺术品的价格固然受到审美因素的影响,但并不由其所决定。艺术品进入流通领域,最终作为藏品进入收藏家的收藏,在藏品的价值构成中象征价值占了主要部分。象征价值包括作品的历史性、艺术家的声望、藏品的流传历史、作品的政治因素...

    1915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公共艺术与可持续发展[图文]
    公共艺术与可持续发展[图文]

    大草原(雕塑) 吴为山应该承认,到目前为止,我们的公共艺术发展仍处在强调速度,强调数量,强调体量的粗放型的阶段。它带来的直接问题是部分公共艺术的质量低劣,这一点,社会上有过不少讨论。问题仅仅出在质量上吗?质量的背后,实际是公共艺术建设机制的不完善。质量低劣和制度缺失是有因果关联的。公共艺术不同于一般艺术品,它除了是审美产品,还是公共产品;它一方面要遵循艺术创作的特殊规律,同时,又要通过建章...

    344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被“定义”的陆俨少[图文]
    被“定义”的陆俨少[图文]

    2019年是近现代山水画一代宗师陆俨少诞辰110周年。申城三大美术馆——陆俨少艺术院、龙美术馆(西岸馆)、上海中国画院美术馆近期同时推出“穆如·晚晴——纪念陆俨少诞辰110周年专题展”,以总计300余件作品全面体现陆俨少一生的艺术风貌,也引发人们对于陆俨少的深度认知。在中国美术史专家汤哲明看来,陆俨少在艺术史上的意义不仅仅在于他个人达到的艺术高度,还在于他引领了南宗正脉在20世纪晚期的复兴,这...

    1562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故宫日历》走红:老版身价翻三十倍[图文]
    《故宫日历》走红:老版身价翻三十倍[图文]

    2015版《故宫日历》近来,故宫博物院连出“萌萌哒”文化创意产品,不久前上架的新版《故宫日历》就备受追捧,被网友昵称为“红砖头”。这部“红砖头”以“美意延祥年”为题,售价66元,自在北京各大实体书店陆续上架以来,销路一直火爆。翻开《故宫日历》,正面是年、月、周、日及每日相关之节日、节气等内容,可供查阅。背面图是名家墨宝、金石珠玉等珍贵的宫廷古玩,可供欣赏。故宫出版社负责人透露,近3年《故宫日历...

    318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书法家詹品正作品走出国门屡获赞誉[图文]
    书法家詹品正作品走出国门屡获赞誉[图文]

    詹品正,男,汉族,1964年出生,天津市人,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书法系。现为中国教育电视台水墨丹青书画院常务理事、山东省小楷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书画名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职称润格评定中心一级书法师。近期,书法艺术家詹品正作品入选由美国集邮集团联合美国、法国、德国、荷兰等国际邮政部门,为庆祝2019“魅力中国闪耀世界——世界邮票上的中国文化”而发行的猪年纪念珍藏册全球发行活动,活动由美国集邮集团...

    854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从汉字形态说到书法美学[图文]
    从汉字形态说到书法美学[图文]

    米芾 蜀素帖 局部“人不仅在意识中以理智的方式,而且也以实际工作活动的方式,表现了他自己,从而在自己所创造的那个世界中观察他自己”。马克思在《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所说的这段话,深深地启迪我们在自己所创造的书法文字形态中观察其美的内在本质与外观形式。书法美的内在本质1、书法美的物化形态线条是文字的媒介或元素、是进行书法艺术创作的特定的物化形态。由此可见,线条是书法美的起源。我国著名美学家...

    1678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