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唐人月仪帖》作者历史大猜想[图文]

时间 : 03-05 投稿人 : 抗抗 点击 :

《唐人月仪帖》作者历史大猜想 | 美术学术

《唐人月仪帖》部分

吉林王永贵

《唐人月仪帖》是一个“神帖”,按照张怀瓘的《书断》理论,完全可以被列入书法“神品”;而用来注释的小楷,至少也可以列入“妙品”。历史上,历史名家对此帖评价甚高,然而查遍整个历史,却无法找到此帖的作者。

笔者把此帖奉为“神帖”,主要是有两种原因:第一,此帖草书笔势流畅,用笔劲健圆熟甜美,小楷释文结体秀雅,皆极精工,是不可多得的上上之品;第二,此帖作者,神龙见首不见尾,因为没有作者签名,而无法判断作者究竟何许人也,成为一个神秘的作品。

《唐人月仪帖》作者历史大猜想 | 美术学术

《唐人月仪帖》部分

此帖落款极为简单,仅仅草书落款留下:吾前后书,唯此本佳也。这区区九个字,透露出的信息告诉我们:作者的书写目的,仅仅是一种书法练习而已。此帖没有任何馈赠、交流、收藏、交际的功能,就是作者简单的书法作业而已。

审视着这份书法作业,不免让人产生一探作者究竟的冲动。从这个字帖笔法看,这是典型的魏晋笔法,是王羲之一派书法的延续。中国明清两代的鉴赏家,把这个字帖的断代,定为是唐朝人的手笔。

《唐人月仪帖》作者历史大猜想 | 美术学术

《唐人月仪帖》部分

《永乐大典》编撰主持者、明代著名学者谢缙,在本帖后面的题跋中写到:我的朋友杨时敏,得到唐人这一书帖,应当是率更令欧阳询的家法。又说此帖,辞古笔精,洞达神妙,中间释字,亦且洒落。

谢缙曾断定此书帖,是欧阳率更的门徒所为。此帖若真是欧阳询门徒,只能说他有幸错入了师门。欧阳家法的笔力险峻,在他的笔下还真没学到,欧体森严的法度也没学成。仔细查看柔弱的小楷,很可能是陆柬之的手笔。

大学士谢缙在此很可能犯了一个关公战秦琼的错误,此帖最值得怀疑的作者,就是隋朝那位老和尚、王羲之后人智永的手笔。目前的学术界和评论界,对智永的书法评价存在争议,主要有两种不同的看法:智永大师是一个和尚,他本身文化水平不高,他的书法流传下来能确定的,只有三本蒙学《真草千字文》。由于智永是出家人,我们见不到他的文集,对他的学识水平也无法判定。仅从他大量书写的千字文,分送江南各寺院,在某些书家的眼中,他就是一个“书手”。

《唐人月仪帖》作者历史大猜想 | 美术学术

南宋拓本《真草千字文》(关中本)用笔风格隶意十足,非常接近王羲之用笔

隋炀帝杨广对智永的评价:“和尚得右军肉,智果得右军骨。”按照卫夫人《笔阵图》的说法:善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肉,多骨微肉者谓之“筋书”,多肉微骨者谓之“墨猪”。杨广对智永说这话的时候,还是一个招贤纳士的藩王。杨广说和尚得右军肉,并不是对智永的嘲讽,而是一种委婉的“劝戒”。第一,杨广是后学晚辈;第二,杨广的姿态放得很低。智永和杨广的关系,并不像智果走的那么近,智果甚至在王羲之《平安帖》上题字,留下自己的大名。

从杨广和智永关系看,看来晋王杨广的话,还是伤害到了永禅师。

从智永留下的墨迹看,杨广的评价还是公允的。智永的《真草千字文》(谷氏本),用笔确实厚重,而且每个字当中,总有一笔形成一个大大的“墨猪”。有人说那一笔,改变了字的平衡;也有人说那一笔,真是其俗无比。

也有学者认为,智永全守王氏家法,书法缺乏创新精神。最典型的是李嗣真,在《后书品》中所说:“智永精熟过人,惜无奇态。”人们对赵孟頫的评价,也是一个“熟”字而已,这个“熟”字包含某种贬义。智永书法没有神奇的姿态,这句话却点到了智永的死穴。

智永流传的作品,其一为流传日本的“谷氏本”,明治初年为谷如意所藏,现在被小川家族收藏;其二为“关中本”,刻石收藏于西安碑林,初拓本收藏于故宫;其三为宝墨轩本(刻本),明朝末年刻石脱文较少。此外,敦煌还发现蒋善进临本残卷。

学界另外一种看法,对智永的评价甚高。

苏轼曾经说:“永禅师书的骨气深稳,体兼众妙,精能之至,返造疏淡。如观陶彭泽诗,初若散缓不收,反复不已,乃识其奇趣。”苏东坡把智永的书法,和陶渊明的诗歌类比,智永书法在舒缓中,反而看出智永的返璞归真。

苏轼看待智永的立场,站在对王羲之书法传承上。智永真正想做的就是“传承”,要保存王羲之书法风格的典型。智永之所以要这样做,是他把王羲之的书法,作为后世百家书法的“祖法”,他使用魏晋的笔法,不是不能创新和表现出新意,假设我们发现更多他的手迹的话,也许会发现他书法创新的依据。

智永在永欣寺写三千本《千字文》,精选八百本送往江南各寺院,想借助江南佛教的势力,让王羲之的笔法广为流传,并不是处于传播佛教的目的。

《月仪帖》为西晋索靖所书,索靖的《月仪帖》为章草,而《唐人月仪帖》则为今草。《月仪帖》是以十二个月的月令,制作的一份尺牍作品。“月令”是古代的一种文章体裁,记述政府的祭祀礼仪、职务、法令、禁令等内容,并归纳到“五行”系统当中。

索靖《月仪帖》已成为一个经典,全帖上千字法度森严,书法锋芒锐利,骨力气度非凡。《唐人月仪帖》内容,和索靖《月仪帖》并不一样,在文本上只有《朋友书仪帖》的回答,并没有书问的部分。这两个文本的区别,在留存篇目上也有区别。《唐人月仪帖》缺少一月、二月、五月三篇;而索靖《月仪帖》拓本,缺少四月、五月、六月三篇,现存十八页。关于文本的对照,可以查找台湾成功大学王三庆先生论文《故宫藏本唐人十二月相闻书》。

王三庆先生认为,此帖应名为《唐人十二月相闻书》,他研究也是采用这个名字。王三庆先生关注的是文本,而笔者关注的是文本的书法,王先生论文为笔者提供了佐证,他怀疑此帖的作者,很有可能是智永。王三庆论文第五部分中,他得出这样的结论:如果我们相信元朝陆友仁《研北杂志》,那么此册内容应该为智永的《月仪献岁帖》。唐朝时,草书高手无名氏,据智永之作重抄数遍,唯此本最佳,因而得以流传。王三庆先生肯定了此帖是智永抄过的文本,也依然相信此帖是唐人临摹本。不过,从此帖的书法风格看,这个帖应该早于唐朝,很可能就是智永的书法。笔者所以这样说,有几个简单的理由如下:

第一,此帖虽和智永《真草千字文》,在书法上有很大的不同,但是从书法的角度看,和王羲之书法笔法是一脉相承的。智永继承了家族的书法绝学,他在笔法上更强调古雅厚重,从《真草千字文》多个版本中,我们可以看到智永的笔法特点。其二,智永是一个“书手”,他写字有一个习惯,喜欢真草在一个文本中出现。他写了三千遍《真草千字文》,潜意识中写字就是真书和草书,即使写作草书的时候,也习惯性地用小楷做标注,这一画蛇添足的做法,正是潜意识在作怪。其三,智永想弘扬王羲之书法,除了中国人传统的孝道思想,王羲之书法魅力是智永追随家学的原因。他追随家学,并以弘扬家学作为人生目标。智永的弟子,除了虞世南、智果、辩才,甚至永欣寺的小和尚,都成为他的学生。可以说,智永在书法上,做到了“有教无类”,他送给世人的书法书法秘诀,就是“勤学苦练”四个字。智永和怀素一样,并不是一个真正的僧人,他的人生目标不是佛道,而恰恰是作为家学的书法。智永还是一个书法推广高手,他不但向江南各个寺院,捐赠八百本亲自书写的《真草千字文》,还把用过的笔头埋做“笔冢”。而且为前来求字的学子,慷慨赠送自己的书法,要不然他的永欣寺门槛,怎么会被求书的人踏平,而且被包装上“铁门槛”呢?

在研究《唐人月仪帖》的时候,除对此书帖作者进行猜想外,在书法风格上更多地联想起王羲之的《游目帖》。《游目帖》是《十七帖》中的一帖,在风格上更接近《唐人月仪帖》,而不是贺知章摹刻的《十七帖》。

有人把《游目帖》定为“唐摹本”,究竟是唐代何人所摹,恐怕也是一个千古之谜。《游目帖》是墨迹本,绝不像行书《平安贴》一样,是唐人的“双勾摹本”。《游目帖》笔法研美矫捷,矫捷而又不轻佻,求雄强而不强做怒张,得巧妙而不矜持造作。

《游目帖》和《唐人月仪帖》摹本,但都是临摹本,而不是双勾摹本,它们的风格又极为相似。《游目帖》没有像《唐人月仪帖》一样,有楷书的的“释文”,从用笔到布白,显然出自同一个人的手笔。如果能确认《唐人月仪帖》是智永手笔,那么毁于日本广岛原子弹的《游目帖》,也有可能是智永的摹本。这两个帖从书法角度讲,都是使用的“搅转”笔法,在强调草书弧线的时候,都是采用笔锋“搅转”而形成的效果。

但《唐人月仪帖》和《游目帖》摹本,又和智永《真草千字文》稍有不同。智永千字文的草书,在曲线的处理上,毛笔缺少“搅转”动作,由自然回笔造成的转折,线条粗细程度和这两个帖有很大的不同。

然而《唐人月仪帖》的小楷,书写风格更像陆谏之。对照陆谏之《文赋》,楷书线条都极为纤细,字体结构瘦长,更接近《兰亭》或《圣教序》,字体结构也更接近黄金分割比例。这一行书特点,也更接近王羲之行书风格。

陆柬之,江苏吴郡人。他是虞世南的外甥,而虞世南是智永学生,陆柬之就是智永的再传弟子。在讲陆柬之的书法之前,让我们先介绍一下虞世南。

虞世南一生经历北周、隋、唐三个朝代,论年龄应该和智永差不多。虞世南早年跟智永学习过书法,楷书风格接近智永,对照《孔子庙堂碑》和《真草千字文》(关中本),我们不难发现两者的师承关系。智永除擅长真草书体外,他还非常善于写隶书,智永隶书至少能达到“能品”,可见智永的隶书非常了得。智永的草书、楷书,受隶书影响非常深刻,丰满沉厚的草书,和关中本千字文的楷书,完全是隶书的用笔风格。虞世南的《孔子庙堂碑》,乃至行书《汝南公主墓志铭》,都能寻找到智永隶书的影子。虞世南在初唐“楷书四大家”中,虞世南的楷书要胜于欧阳询、褚遂良和薛稷。但初唐楷书四大家还有一说,就是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还有一个就是陆柬之。薛稷的楷书风格,更接近于褚遂良,而陆柬之早年跟随虞世南学习书法,晚年时受贞观朝李世民影响,他大量临摹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的作品。陆柬之作品流传下来较少,但是在《文赋》中夹杂的草书,笔意尤为古雅,水平不在智永之下。

《唐人月仪帖》作者历史大猜想 | 美术学术

陆柬之《文赋》“可得而言”四个字直逼智永草书

《唐人月仪帖》,值得怀疑的另外一个书法家,就是孙过庭了。孙过庭,《书谱》中自称吴郡人。他和虞世南、陆柬之是同乡,论辈分他比陆柬之年轻。有书载,唐贞观朝,孙过庭二十九岁时见唐太宗李世民,李世民赞誉他的书法,还晋人旧观。可见他的书法功力非凡。《书谱》是一篇四千多字的书论文章,书法和文章才艺双绝,他完全有能力成为《唐人月仪帖》的临习者。孙过庭书法成就极高,在初唐书家当中,他的悟性与天赋也是最好的。在《唐人月仪帖》中,落款的最后一个字,那个“也”字的最后一笔,那种人来疯的神来之笔,更加符合孙过庭的性格。

据记载,孙过庭擅长楷书、行书,尤其是擅长草书,很可惜他的楷书,没有流传下来,身为“吴郡书家群”之一的孙过庭,楷书风格接近陆柬之,绝对没有什么值得奇怪的。就连清朝王文治,在题跋中也说,《唐人月仪帖》是孙过庭这般人物所为。

注解:

吴郡书家群,包括智永、虞世南、陆柬之、孙过庭、张旭,他们都是吴郡人,在世的某一阶段,都在江浙一带生活过。从书法传统看,他们是王羲之笔法的传承者,是中国书法史上,南派书法的主要书家。

欧阳询湖南人,楷书受魏碑影响较大;褚遂良虽是浙江钱塘人,但是,他早年生活在北方,和他父亲一起跟随薛举起兵造反,他受北方魏碑影响较大,在唐代书法“南北合流”中,他虽然后来受王羲之影响,依然改变不了北派书法的特征。

相关文章

  • 【名家风采】罗宁人物画作品赏析[图文]
    【名家风采】罗宁人物画作品赏析[图文]

    【艺术简历】罗宁,画家、美术评论家。1958年10月生于陕西扶风,先后毕业于陕西省凤翔师范和西安美术学院,美术学硕士。曾任《文化艺术报》总编辑、陕西国画院常务副院长、陕西省美术博物馆馆长。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博协美术馆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陕西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陕西省中国画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研究员、国家一级美术师、十一届陕西省政协委员、第七、八、九次中国美术家协会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1459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碑帖拓片收藏行情回暖[图文]
    碑帖拓片收藏行情回暖[图文]

    碑帖拓片收藏行情回暖在中国历代收藏中,金石碑帖拓片与善本古籍、青铜器并列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艺术收藏,也是历代文人研究、收藏的大宗。清代文人朱文钧曾以两幅价值4000块大洋的书画外加房产换得了宋拓《醴泉铭》,而当时七八百块大洋就能在北京买一座四合院。“一张好拓片,一座四合院”的说法也由此而来。解放后,由于历史原因,金石学几尽灭绝,拓片收藏也淡出市场。在1995年前,碑帖...

    1423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2016年春拍报告:艺术品投资收益中的红与黑[图文]
    2016年春拍报告:艺术品投资收益中的红与黑[图文]

    2016年7月21日,由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AMMA)推出的《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调查报告 2016春》正式发布。此报告旨在以数据为基本,通过AMMA独特的视角,敏锐的洞察力来深度分析2015年秋拍中国艺术品市场的新动态,为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不可或缺的数据参考。价格:艺术品投资长期持有回报稳健,短期持有高收益高风险并存在2016年的春拍中各个区间的成交量基本没有什么明显的变化,1...

    1726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图文解读“什么是徐冰的《地书》?”[图文]
    图文解读“什么是徐冰的《地书》?”[图文]

    艺术家徐冰2012年4月21日下午4点,“徐冰个展——地书”在上海外滩三号沪申画廊开幕。这是徐冰时隔八年之后再一次来到上海,来到沪申办展览。这部艺术项目——《地书》包括装置、档案、和动画等,基于一本有着完整故事情节的小说,叙述了“黑先生”一天的日常生活。这本书并非以传统语言文字写成,而是艺术家用他...

    1966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马克·夏加尔作品拍卖价格分析[图文]
    马克·夏加尔作品拍卖价格分析[图文]

    夏加尔的绘画最夺目的是他的色彩,最感动的是他对贝拉的爱情,最幽深的是他对犹太教的敬畏,最缱绻的是他对家乡的记忆。他的绘画既遵循了古典美学的打破空间整体性特点,又彻底地按照自己的想法在画布上恣睢地利用空间,描绘他想要的事物。他的绘画有诗意,有音乐,实际上在画面上就有琴师和乐器,生活中他就热爱着音乐,就在受到诗的影响并且写诗。他画的就是他的生活,不为看者而绘画,但是看者觉得自己始终存在于夏加尔的作品...

    751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刘艺:书家无“素人”——答《中国书法学报》记者彭一超、骆建宏问[图文]
    刘艺:书家无“素人”——答《中国书法学报》记者彭一超、骆建宏问[图文]

    再次被聘为中国书协顾问的著名书法家刘艺先生,在担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创作评审委员会主任期间,坚持着正确的书法导向,维护了书法评审的尊严。其书艺、人品和学识均得到书界同仁的肯定。即使在他退下来以后,也身体力行地参与书界活动,鼓励后学,提携新人;另一方面笔耕不辍,勤奋有加,在书法创作和理论研究领域均取得了新成就。他的人品和艺德,深受大家的敬重与好评。本刊记者近日采访了刘艺先生,顺着记者的话题,他...

    550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回归心灵的家园[图文]
    回归心灵的家园[图文]

    邵叶道清凉境界有仙气邵叶道是一位画技高超又博学精修的实力派画家。他专攻工笔画,兼涉写意。在他的笔下,人物、山水、花鸟、动物等无所不能,他以雄强、博大、奔放、洒脱多变、构图严谨的绘画风格立于画坛;他的彩墨山水画以其表现峭岩奇峰、苍林飞瀑、湖山云壑、石桥人家的诗意美,和宁静、彻悟、皈依、禅意的平和美而独树一帜。20多年来,邵叶道遍游大江南北,将大自然的神隽之美尽收眼底并融会于心,溢于笔端。他在探索...

    357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书为法道 勤为道 直将诗境入画境——品陶洪君的书画艺术[图文]
    书为法道 勤为道 直将诗境入画境——品陶洪君的书画艺术[图文]

    陶洪君近照国学大师钱穆先生说:中国文学重在情与意,情当境而发。这里他谈的是写诗的一种境界。作为一个爱诗、写诗的人,我理解钱先生的意思就是:诗歌是讲究“在场”的,如没有在这个“境”里,作出的诗就是无病呻吟。诗如此,画亦如此。一个书画家,他有什么样的人生,就会画出什么样的画,画格与人“格”有关,人“格”的高下就是画格的高下。在我国古代,诗书画是同宗同源的,都是情和意的载体。大画家吴冠中先生说“情之...

    548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任伯年人物画的写真与写意[图文]
    任伯年人物画的写真与写意[图文]

    长期以来,中国美术馆一直以收藏近现代美术类作品为最,正在举办的“任伯年人物画特展”,从丰富的馆藏精品中遴选了近70件套多达百幅作品,对这位人物画大师进行了相对全面地展示,从而一探中国古代人物画的发展脉络。展览分为三个单元:源与流——任伯年人物画之承变影响、古与今——历史故实与写真纪实、雅与俗——风雅生活与民俗祥瑞。传神阿堵《任伯年肖像》 徐悲鸿明清两代,500多年的历史跨度,中国人物画一路下...

    304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直播能否让艺术品成为新网红[图文]
    直播能否让艺术品成为新网红[图文]

    北京商报记者 马嘉会 实习记者 宗泳杉/文 贾丛丛/漫画2016年被称为“移动视频直播元年”,文玩艺术品交易在经历了实体店、淘宝店、微商后,也搭上了视频直播的快车。越来越多的文玩、艺术品商家开始通过视频直播平台进行销售推广。此外,专业的收藏类网站也开始投身到艺术品交易视频直播的平台建设中。这种以视频直播作为载体的交易模式可以全方位地展示拍品,有助于吸引粉丝,增加销售。但是,在点燃艺术品消费热情...

    1679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王清州 《中国当代艺术文献》2014 提名艺术家
    王清州 《中国当代艺术文献》2014 提名艺术家

    1974 出生于安徽现居北京,职业艺术家梯 2014 木质 48x24x16cmTA 2014 木质 55x21x5cm地水火风如色身之四 2015 纸本水墨 69x46cm无水无树无山无石 2015 纸本水墨 45.5x69cm时间证人之一 2015 纸本水墨 49.5x70cm幽逸之一 2015 纸本水墨 46x69cm主要个展2015 Neue Hochstrasse抽...

    870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美媒:中国艺术品被加税 美商人难接受[图文]
    美媒:中国艺术品被加税 美商人难接受[图文]

    12世纪的中国花瓶看起来并不像美中贸易关系的重要部分。但中国文物及现代中国艺术品已被卷入愈演愈烈的贸易争端中,惊扰了专业艺术品市场的交易商、收藏者和策展人。特朗普政府正敲定最新一轮关税,(中国)文物和当代绘画、雕塑和版画或被加征高达25%的关税。交易商说关税会导致大涨价并损害竞争,却丝毫不会影响中国。因为北京本就严格限制出口古董和文物,新关税只会打击美国买家在英日等其他国家购买的中国古董。来...

    724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特别推荐——艺术家杨斌行走在风景中[图文]
    特别推荐——艺术家杨斌行走在风景中[图文]

    【艺术简历】杨斌,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浙江省美术家协会理事。浙江省水彩画学术指导委员会委员。嘉兴市开明画院名誉院长。嘉兴市侨苑书画会副社长。原浙江省水彩画家协会副主席,嘉兴市水彩画艺委会主任。嘉兴市(南湖百杰)优秀人才。2012年4月至6月受中国美协委派前往法国巴黎国际艺术城访学。主要作品水彩画(外婆家的花园)入选第十届全国美展,作品水彩画(海西之城)入选第十一届全国美展,作品油画(假日)入选...

    1703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中国艺术市场缺的只是时间[图文]
    中国艺术市场缺的只是时间[图文]

    1888年至1889年,凡·高创作了他最着名的系列作品——7幅《向日葵》。其中5幅在今夏于网络上虚拟集结。2017年8月15日,伦敦国家美术馆、阿姆斯特丹凡·高博物馆、慕尼黑新美术馆、费城艺术博物馆、东京损保日本东乡青儿美术馆的艺术专家轮流站在镜头前,通过社交平台直播,以15分钟时间向世界各地的人展示各自所藏《向日葵》的风姿。事实上在国内,文化艺术品相关交易以及推广早就开始出现在互联网了。并以燎...

    1352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泉石馨境 · 学子风范——阙延辉山水画赏析[图文]
    泉石馨境 · 学子风范——阙延辉山水画赏析[图文]

    阙延辉近照泉石馨境·学子风范——阙延辉作品赏析文/李人毅认识阙延辉还是在十多年前,那时他在自创石园斋艺术机构中进行艺术交流工作,接触推介了许多当代画家,影响较大,曾获山东省文联金推手奖、广东艺术博览会新锐策展人奖。那时他的绘画创作处于含而不露的状态中。一晃,多年过去了,他转身走进了画家行列,以新的风貌现身在画坛,用深研古法、承古出新的学艺精神,展示着自己的艺术人生。古道悠悠他的绘画之...

    2000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