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留住经典 再造精品

时间 : 03-02 投稿人 : 阿杰 点击 :

拍摄京剧经典传统大戏电影工程,是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为保存、传承优秀传统艺术而实施的抢救工程,也是留住经典、再造精品以遗后人的文化工程,意义重大,影响深远。这项宏伟的工程把京剧《龙凤呈祥》作为试点剧目的首选之一,应属优中选优,无疑会得到京剧界内外的普遍赞同和欢迎。

在数量众多、丰富多彩的京剧传统剧目中,《龙凤呈祥》是一出公认的经典名剧,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观赏性,而且历来以喜庆吉祥著称,多年来名家合作,深受观众的喜爱,久演不衰,中国京剧音配像精粹录制了460出名剧,其中从上个世纪50年代初到80年代中期的不同演员组合阵容的《龙凤呈祥》就有5个版本。近年来,每逢年节庆典,此剧更是成为必不可少的应节好戏。

京剧《龙凤呈祥》,又叫《美人计》、《甘露寺》、《回荆州》。讲的是三国时期,东吴孙权、周瑜为了向刘备索取荆州,设下“美人计”,以孙权之妹尚香为诱饵,把刘备骗到江东作为人质。但计谋被诸葛亮识破,于是将计就计,让赵云保着刘备前去招亲。到了东吴,按他授予的锦囊妙计,通过乔国老穿针引线,在甘露寺相亲取得吴国太的好感,结果弄假成真,刘备不仅娶了郡主孙尚香,而且“夫妻双双把家还”,返回荆州,“美人计”反倒成就了一段好姻缘。

历史上,刘备和孙权之妹成婚,史书《三国志》中有所记述,但非常简要,并没有提到设“美人计”之事。后来,《三国志评话》有了较多的描写,出现了周瑜设计的环节。戏曲在京剧之前,曾有元杂剧《两军师隔江斗智》,内容与《三国志评话》大体相同,更突出了诸葛亮的智慧。到明传奇《试剑记》和清代钞本传奇《锦囊记》等,已开始参照小说《三国演义》的内容,再到京剧《甘露寺》,就更贴近小说《三国演义》描述的故事了。小说作者罗贯中依据有限的史料,广泛吸取民间三国故事(包括评话和戏曲)的营养,充分发挥作家的想像力和创造力,把孙、刘联姻的前后经过,通过54、55两个回目的篇幅,描绘得一波三折,层层递进,曲折生动,为后来的京剧提供了完整的故事框架和鲜明的主要人物形象,奠定了深厚的文学基础。

当然,有了好的文学故事,要成就一出好戏,还需经过文本改编和表演艺术家的舞台创造。

从小说到京剧,最大的改变是政治事件被喜剧化了。《龙凤呈祥》的内容,虽然描述的是孙、刘联姻,实质却是两个军事集团的明争暗斗,一场针锋相对、暗伏杀机的政治较量。但京剧的作者却巧妙地变换了创作的视角,以百姓朴素的眼光看待政治事件,把政治斗争作为故事的背景,重点描述贴近百姓生活、也是他们更感兴趣的提亲、相亲到成亲前后的过程,以及其中体现出的世故人情,这样一来,故事的着眼点就发生了变化,结亲、办喜事成为主线,政治斗争的严酷性被淡化了,人情、亲情乃至家庭气息浓厚和突出了,戏也就随之形成了自己有别于原著的新的喜庆的情境氛围。与此同时,作者还非常善于开掘故事本身所蕴含的喜剧因素,鲁迅说:“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孙权和周瑜要讨还荆州,不通过外交和军事途径斗智斗勇,却用亲妹妹设什么“美人计”,实在是不高明,很荒唐,这就构成了“无价值”的东西,《龙凤呈祥》的作者恰恰抓住了故事的这一特性,层层“撕破”,渲染和夸张情节中包含的喜剧性,让舞台上形成了笑料频发的喜剧效果。

《龙凤呈祥》故事生动,人物众多,生、旦、净、丑行当齐全,为表演艺术家提供了广阔的创造空间。原剧出现于清代末年,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在这段漫长的岁月中,伴随着京剧艺术的成熟和发展,一代又一代的大师、名家合作,不断地锤炼、加工,流派纷呈,相映生辉,使之成为一出重要角色人人有戏、步步精彩、场场有笑料,唱、念、做、舞都有看点的,能够给观众带来强烈的审美愉悦的好戏。按现在流传的北派演法,马派饰演的乔玄已成为范本,马连良先生不仅以精湛的演唱技艺使乔玄从非主要人物上升到一号角色,而且剧中的唱段“劝千岁”不仅是马派也是京剧演唱艺术的经典之作,在民间广为传唱;从梅兰芳、程砚秋到张君秋先生等旦角大师饰演的郡主孙尚香,同中有异,通过各自对演唱的精微处理,显现着不同流派的多姿多彩;许多老生名家曾经饰演剧中的刘备,各具风韵,谭富英先生的演唱酣畅淋漓,表演贴近人物,广受推崇;还有净行的孙权、张飞,小生行的周瑜,老生行的鲁肃,武生行的赵云,老旦行的吴国太,丑行的乔福、贾化等,无不经过历代名家的精心创造,为全剧增色生辉,共同铸就了一出经典大戏,也是一部传统艺术的珍贵遗产。

剧目是剧种艺术的载体,是传承的重要途径和方式。为了使经典剧目和其所汇聚的传统艺术精华得以保存,提高传承水平,拍摄京剧经典传统大戏电影工程以严格、严谨、严细的工作态度,对剧目精挑细选,剧本整理在保持原貌的前提下审慎润色加工,经过了艺术家和专家的反复论证,演员阵容强强联合,要求能够代表当前的一流水准,并且精心排练、试演,接下来还要通过巡演在实践中磨合,广泛听取专家和观众的意见,做进一步的锤炼,为拍摄奠定坚实的基础。

由于时代和科技条件的限制,京剧经典大戏过去拍摄成电影的屈指可数,远远不能满足传承和观赏的需要,遗憾不应延续,人们有理由期待拍摄京剧经典传统大戏电影工程,实现当代的历史使命,让经典大戏在舞台和银幕焕发新的活力和光彩,促进京剧艺术的振兴与弘扬。

(作者系天津艺术研究所名誉所长、天津戏剧家协会副主席)

相关文章

  • 喜迎二十大 翰墨颂华章——特邀著名书画家田秋芬[图文]
    喜迎二十大 翰墨颂华章——特邀著名书画家田秋芬[图文]

    艺术简介田秋芬,生于1957年,启蒙师承于书画界前辈吴镜汀、秦仲文的入室弟子姜友峰先生,受教于知名山水画家程振国、新中国画名家石齐等先生,研修于中国山水画创作院、石齐新中国画院。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国家一带一路丝路文化之旅艺术委员会委员,北京中宣盛世国际书画院副院长,中央电视台CETV《水墨丹青》书画院副院长,北京中国书画协会副会长兼协会临时党支部书记,北京京华阁书画院常务理事,《书画艺术报》副...

    1182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宋赵孟坚《水仙图》卷[图文]
    宋赵孟坚《水仙图》卷[图文]

    宋赵孟坚《水仙图》卷“借水开花自一奇,水沉为骨玉为肌”水仙这一中国传统观赏名花,相传为水中仙女所化,它凝姿约素、高洁脱尘、清秀俊逸,被誉为“凌波仙子”。历代文人雅士多喜以水仙为题赋诗作画,天津博物馆藏《水仙图》卷即是宋代画家赵孟坚的名作。赵孟坚(1199—约1267),字子固,号彝斋居士,浙江海盐人。宋朝宗室。善画梅、竹、兰、石,画法...

    600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如何看画廊联盟[图文]
    如何看画廊联盟[图文]

    佩斯北京随着我国艺术市场的不断发展,为了更好地发挥并有效地组织整合相关资源,我国各地不约而同地发起了画廊联盟。那到底什么是画廊联盟,它在艺术市场的发展中又起着怎样的作用?今天就随《艺术市场通讯》一起来一探究竟吧!丨画廊联盟成立的必要性丨回溯画廊业在中国的发展,可大致归纳为几个发展阶段,从最开始的传统“画店”式的艺术品销售形式,到20世纪80年代,针对民众艺术品消费者的画廊、画店数量明显增加,...

    602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2023年度书画焦点人物——张书魁[图文]
    2023年度书画焦点人物——张书魁[图文]

    艺术简历张书魁,山东宁津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中国画学会理事、山东省国画院理事、吴冠中艺术馆特聘画家、德州市美术家协会主席团委员。2013年作品《阳光兄弟》获吉祥草原、丹青鹿城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优秀奖(最高奖)-中国美协2014年作品《暖阳-矿区记事》获“万年浦江”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优秀奖(最高奖)-中国美协2014年作品《笑声-矿区记事》获“中国陶都·陶醉中国”...

    318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清宫珐琅家具赏析:富丽堂皇中西合璧[图文]
    清宫珐琅家具赏析:富丽堂皇中西合璧[图文]

    清乾隆錾胎珐琅四友图屏风文、图/周京南(北京故宫博物院宫廷部)清乾隆錾胎珐琅四友图屏风通高286厘米,横290厘米该屏风为三扇屏,紫檀木边框,须弥座,两侧为镂空珐琅站牙抵夹。屏心为錾胎珐琅,铜镀金地錾刻卷云纹,三屏通饰《松竹梅兰四友图》,点缀灵芝和湖石,左上方书《御题四友图诗》。背面饰减地阳文松、竹、梅及玉兰、牡丹等花卉图。屏风高大壮观,做工精湛,鎏金厚重,金碧辉煌,诗情画意,具有文人气息...

    802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赵伯驹对元明画家的影响[图文]
    赵伯驹对元明画家的影响[图文]

    在当代,赵伯驹是个比较“抽象”的画家,因为他的作品流传到现在已经所剩无几,人们很难从他作品里对他有感性认识。没有确定可靠的作品以供后人品鉴、传习和研摹,后人对赵伯驹的评价就可能失真,赵伯驹对后代画家有哪些影响也可能比较模糊;在“北宗”身份的笼罩下,赵伯驹绘画的真实面貌也极少有人去澄清。而真实情况是什么呢?如何理解赵伯驹与王诜具有近似的笔意和气格?为什么崇尚复古的赵孟頫在学习青绿山水的画法时与钱选一...

    683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第四套人民币停止流通 可以收藏了[图文]
    第四套人民币停止流通 可以收藏了[图文]

    2018年3月22日讯,人民网北京3月22日电 据央行官方网站消息,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8年5月1日起停止第四套人民币100元、50元、10元、5元、2元、1元、2角纸币和1角硬币(以下简称第四套人民币部分券别)在市场上流通。...

    1593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艺术市场迎来爆发增长机遇[图文]
    艺术市场迎来爆发增长机遇[图文]

    不论是文化角度还是经济角度,中国的艺术品市场目前正是发展的最佳时机,相信随着中国社会的整体发展艺术品市场也会蓬勃发展。人的精神财富才是永恒的财富,只有精神财富的人才真正称得上是富人。今年,国家出台多项政策,并出资300亿元扶持文化产业发展,这是艺术品投资最好的时代!国家“十二五”规划第十篇提出,要将文化产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强调“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505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李人毅《中国当代画家研究 • 花鸟卷》之陈永康:内涵特质彰显人文本色[图文]
    李人毅《中国当代画家研究 • 花鸟卷》之陈永康:内涵特质彰显人文本色[图文]

    陈永康,广东顺德人,1944年6月出生于广州。1981年任广州画院专业画家,后抵南京教学国画。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协会员、中国中央书画艺术研究院学术委员、民进广东开明画院副院长、广州中国画学会名誉会长、广州市文史研究馆馆员,作品多次参加全国、省、市大型美展,曾赴美国讲学,并举办多次个展。出版有《陈永康花鸟画集》等。陈永康:内涵特质彰显人文本色文/李人毅画家陈永康的作品深受社会的广泛欢迎与喜...

    1866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如今的和田玉市场 流行啥?[图文]
    如今的和田玉市场 流行啥?[图文]

    和田玉驰骋文玩圈那么多年,它的文化也早已铭记于我们心中。人们热爱和田玉,从山料、山流水、籽料,玩玉人对玉的认知与需求不断的发生改变。那么,如今的和田玉市场最流行什么?玩家们最喜欢什么样的和田玉呢?小而精小而精其实就是小精品。现在是籽料的小时代,也是精品的小时代。因为现在人们玩玉的需求,多是把玩或者佩戴,所以小件作品成了当下玉文化的主流。比如小把件,小挂件、或者是小型摆件等等。既然是小精...

    1667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官窑粉彩盘鉴赏[图文]
    官窑粉彩盘鉴赏[图文]

    我喊价:18万元官窑粉彩盘,尺寸直径19厘米,年代清光绪,这是一件完整的官窑精品,是在欧洲最盛名的TEFAF古董艺术博览会上拍得。官窑是一个相对广义的概念。历代由朝廷专设的瓷窑均称“官窑”,所产瓷器称为“官窑瓷”。“官窑瓷”又分为两大类,狭义的指朝廷垄断,专窑专烧的;广义的则是由朝廷设定标准,用窑不限,即民窑也可烧造,最后由...

    1232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解读鲁本斯《圣罗奇作为瘟疫受害者的保护神》[图文]
    解读鲁本斯《圣罗奇作为瘟疫受害者的保护神》[图文]

    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至今,全球多方面处于失序状态,人们的恐慌加剧。在这场突变中,以往西方美术史研究中关注度并不高的瘟疫母题作品进入了更多研究者的视野。从公元前五世纪的雅典鼠疫到十八世纪的法国马赛瘟疫的千年时间里,莱昂·巴蒂斯塔·阿尔贝蒂、尼古拉斯·普桑、马尔安东尼奥·雷蒙迪、拉斐尔·圣齐奥等诸多艺术家均留下了瘟疫题材的画作,记录着人类历史上无法回避的惨痛景象。然而,此类作品中大多描绘的是群体性惨烈景象...

    736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宋徽宗与宋高宗书法艺术考论[图文]
    宋徽宗与宋高宗书法艺术考论[图文]

    道艺可归一 江山不复识宋徽宗与宋高宗书法艺术考论袁恩东中国书法史上以家学传承、父子相继的书法家历来为人称赞,王羲之与王献之、米芾与米友仁、赵孟与赵雍等对书法艺术的传承具有重要意义。这种家族式的书法传承在宫廷书风中同样表现突出,其中书法艺术有杰出成就且处于历史变更时期的书法家当属两宋二帝宋徽宗与宋高宗父子。两位虽为父子,但却成为两宋王朝的易代之君。研究徽宗与高宗父子二人的书法艺术渊源与书画一...

    448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中国实力派艺术大家——龙连航[图文]
    中国实力派艺术大家——龙连航[图文]

    龙连航,号醉龙,中国著名大书法家,大画家,诗人,收藏家,1955年3月生于青岛,汉族,山东泉城醉龙艺术馆馆长。自幼酷爱诗书画。真草隶篆皆通,尤擅狂草和行草榜书。其草书汲取了张旭、怀素、二王和孙过庭等人法书的艺术性,诗书画相融,清峻飘逸,独具一格。醉龙擅长国画山水的纯水墨画法,侧重“焦浓中淡清”中的“焦墨”和“清墨”的运用。...

    740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坐在中国》[图文]
    《坐在中国》[图文]

    《坐在中国》是摄影师MichaelWolf出版的一本影集。这本影集中收录的是他的《BastardChairs》拍摄项目,记录了形形色色的体现着中国人民间智慧的“凳子”。MichaelWolf是一名在香港工作的摄影记者。这个项目开始于2000年之后。他寻找并记录着这些存在于中国各地的奇异“家具”。对中国读者来说,其中很多画面也许已经非常熟悉,而在摄...

    591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