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读郭晋的绘画:宿命论式的悲观[图文]

时间 : 03-02 投稿人 : 程程 点击 :

读郭晋的绘画:宿命论式的悲观 | 美术文摘郭晋的绘画作品

看郭晋(微博)的画,我总能想到《2012》这部电影:高大而健硕的老树,逃上树的动物、鸟类、各色的人群,无助、空洞、被动式的无奈,画面中的那种挣扎、孤独、寞、无法掩盖的惊慌,一切即将复归平静的真实或者非真实,梦幻或者非梦幻,无法确定的张望或者窥视。我不停地问他,为什么你的画里总有宿命的感觉呢?

当郭晋一脸无奈地望着我无法用最便捷的方式告诉我答案时,评论家佟玉洁很轻易地就回答了这个问题。她指着郭晋的画一针见血地说:“这些作品有很深的宗教情结,大悲观的宗教宿命感。艺术在追寻人生的意义之时,对人类生存做深层次的思考,这种思考把人性深处的正面呈现出来。人性中有很多悖论的东西,在郭晋的画里都能看到。貌似不存在,实则可能。在他的作品里你看到与这个世界保持一定的距离又无法摆脱纷扰,呈现出一个孤独的世界,又需要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人性被挤压扭曲,真正的艺术就是在探讨这些。这是最好的当代艺术关于人文在艺术上的表达。郭晋关注的是人类最本质的东西,呈现人性面性的尺度。”

佟玉洁认为,艺术成为一种挑战哲学的命题。

郭晋像大多数父亲一样,有女儿以后,大部分注意力转移到孩子身上,关注她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成为快乐的事。他画了大量的儿童作品,并将一些油画作品翻制成铸铁雕塑,很有趣的是,清一色的闭着眼睛低着头,只有《太阳神》是昂头,眼睛微睁,似乎对人生对未来充满希望。而所有的铸铁头像全都锈迹斑斑,反观他的作品,都是斑驳陆离,全无一般油画所追求的那种唯美细腻,而你偏在这般锈迹斑斑的作品里生生地看到美丽和生之灿烂。

我惊异的是那些锈迹斑斓多像城市里一天天的变迁啊,从钟楼一路东行,到处都是这样的景色,午后的阳光强烈而清晰地照射在斑驳的墙壁上,到处都是拆建,生长在这样大环境中的孩子们也好,鸟类也好,还是那些横陈天际的老树,全都沾满了粉尘般灰突突的剥离,阳光灿烂地融合在每个人、植物、动物的身上。

看得出来,他分明是在犀利而尖刻地批判这城市化进程的繁荣背后,高度掩盖下的无奈和虚无,甚至寂寞和孤独。

过去20年里,郭晋将注意力更多地放在小孩、游戏这类题材里,看似充满快乐、幸福的孩子,却在锈迹斑斑的斑驳里扮演不属于自己的角色。为何会有锈迹,因为已经斑驳了的人生。

艺术家的思想在放下画笔的瞬间已经结束了,一切的语言都在画布上,品鉴原本是一次再创造。果然郭晋说,很高兴我这样去理解他的作品。

郭晋生活在火辣的重庆,他的画里,你很轻易即寻找到四川绘画的诗意和美学渊源,看到他强有力的写实功力以及超乎寻常的神秘寓意,那些弗里德里笔下的枯树与废墟给人无尽的想象和思考,并引发对童年或者美好世界的向往,让人产生诧异和兴奋这种大悲剧语境下的激动心情。

比如郭晋的那些乌鸦。

冲天而上的老树上或站或飞的乌鸦,黑压压的没有一点色彩,压抑而又不得不直面的悲壮。乌鸦一直以来被认为是不祥之物,看到它就会倒霉,因此很多人画喜鹊,鲜有人画乌鸦,而郭晋画了很多乌鸦。我以为郭晋的宿命论里必定包含着悲观论,郭晋说其实很偶然,在英国的那段日子,有个朋友说,出门看见一只乌鸦是倒霉,两只乌鸦是幸运,他相信宿命,2009年,画过9幅《乌鸦先生》。他喜欢9这个数字。这组乌鸦系列,巨大的枯树上,有时是一只乌鸦,有时是两只乌鸦。最有趣的是,有一次郭晋看到一棵树张牙舞爪的横在烟灰色的天空,转过去,发现它竟然以一种优美的姿态横陈天际,原来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于是他画了这棵树的两面和不同的乌鸦,他告诉我,在他的画里,试图传递这种可被破解的秘密。

又如郭晋的《入夜》系列。

大面积的枯树、错综复杂的老根、黑漆漆的夜晚,以各种状态挂在树上的动物、精灵、儿童安详而无奈,而在最隐蔽的地方总会在树梢单臂吊着一个貌似随时会掉下来的男子。郭晋说这是他自己,一种不知所措的状态。暗夜里,一切皆是秘密,而一切秘密都有可能被迅速揭开,一束强光的忽然介入立时搅乱一池春水,或者一树宁静,暗夜中一切有形的无形的私密彻底暴露,四散逃开的惊慌、被动那么真实又那么虚幻。我们的人生,一样有如此多的不确定性。

郭晋说,人生随时都会有被惊扰的惊慌和无奈,一些小秘密无论是在暗夜还是在阳光下,都希望和环境和树桠合为一体不被打扰。在这个世界里,时间,一切仿佛不存在,而一切似乎确实真实存在。惊诧过后,一切又将化为平静。

他坦言自己“百年孤独”,所以画里总有深深地无奈和寂寞。被掩盖的灿烂或者被隐藏的美好,或者大面积暗灰色的调子衬托出高大健硕的老树,那些树仿佛是拯救这一切的力量,总是高高大大地横陈天际,与天堂直接相对,与梦想仿佛一步之遥。

彭德认为:“郭晋的灰色调子浮现出怀旧情绪和伤感的情怀,唤起人们对人生、对教育、对文明的思考。在艳俗油画泛滥的艺术界,郭晋的减色绘画,树起了背离时尚的旗帜。”

说了这么多,我记得最真切的依然是评论家皮力说的,其实没有什么力量能形容看到郭晋绘画时的感觉。想起他说的法国诗人庞德的诗句“这几张脸在人群中幻境般闪现,湿漉漉的黑树枝上花瓣数点”。那些树,以及那些树张扬的力量,在我的脑海中久久不去,是任何一个季节和角度都不能取代的美丽,一种寂寥的美丽。

采访者:艺树(以下简称“树”)

受访者:郭晋(以下简称“郭”)

树:作为上世纪60年代生人,您的人生中经历了种种变迁,这种经历在您的作品里是否也留下了特殊的印记?

郭:很难想象在知天命之年,曾经的认知都纷纷变成谎言的时候,那种无奈和荒诞感,油然而生。现在我差不多会怀疑所有的东西。这种改变就是从以为知道到知道,再到也许知道……很穿越!

树:人生中途的回望,也许不仅仅是梳理过去和自我安慰,也许更重要的是引发一代人对未来人生道路的思索,您的作品是否也暗含这样的思考意义?

郭:我希望我能引发一代人对未来人生的思考,起码我能呈现我的状态给他们参照,无论多荒诞,明白我们还活着。

树:重庆在我的印象里是个火辣的城市,没想到在您的画面里更多的是反映冰冷的铁块,锈迹斑斑的腐蚀,您一再强调宿命,请问这是一个象征还是一个现实?

郭:我感觉这同地域没直接关系。当人在巨大的现实面前无能为力的时候,能做的乐观选项之一就是宿命;西西弗斯不推巨石上山,难道还有其他事情能让他忘却?意义就在于他仍然在推。所以它既是现实也是理想!

树:有人说,60后是集体实现和个体实现的矛盾体,既有幼年时养成的理想主义情结,又有青年时期接受的西方自由主义理念,您的《乌鸦先生》得益于英国时的那段经历,可以重点谈谈吗?

郭:《乌鸦先生》其实描写的是我自己,当朋友对我讲述这无聊的习俗时,我就知道我就是那只孤独的乌鸦先生。因为它符合我当时的心态,所以我企图把个人的孤独感引入到更深刻的文化和历史的范围中。

树:在您的作品中,常常看到一个男子吊在树梢,彷徨无措的样子,请问这是您的自我宿命的描述吗?为什么会这样?

郭:那个人是我!危机,命悬一旦,同时也享受那一刻!

树:中国当代艺术在近几年遭到很多质疑,其核心问题集中在“当代性”上,请问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郭:以前在创作时老会担心自己作品的定位问题,是否“当代”?其实我用了许多时间去明白艺术家给自己划定区域无助于创作,艺术不是只争朝夕的事情,也不是标新立异地应用新材料或新技术那么简单,重点仍然是应用艺术家自身的文化和历史积淀去认识自己和周遭发生的事情,但我这样的话一定仍然不着要点,因为任何企图去预见或总结的尝试都会失去某种合理性,因为这是“艺术”。

相关文章

  • 行为与影像:从记录到合作[图文]
    行为与影像:从记录到合作[图文]

    具有记录功能的“影像”因其自身所带有的局限性也使得该“行为”充满争议。事实上,“行为”和“影像”不仅仅是被记录和记录的关系,也可以是一种合作并置的关系。一张照片在0.2秒内定格住了一个动作,这个动作被蓄意地通过图像媒介展现出来。所以,图像定格住了该行为的0.2秒中的能量,形成了一种新的艺术语言。艺术家和参与工作坊的成员完成了一个探讨“影像”和“行为”的关系展览:“行动之书——看与被看”。从198...

    719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艺术品交易亟待监管规范[图文]
    艺术品交易亟待监管规范[图文]

    据报道,甘肃古玩爱好者马先生想通过一家艺术品交易代理平台交易古玩,没想到交易不成,反被代理平台骗去1万多块钱。而所谓的艺术品交易平台实际由一个诈骗团伙操纵。对此,网民表示,文玩热催生了大量艺术品交易代理平台,但是相关资质审查和监管没有跟上,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对于各类艺术品交易平台,必须要设置市场准入门槛,进行备案,有关部门有待形成监管合力,促进艺术品交易市场规范有序发展。有网民称,通过互联...

    1925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画作身价渐高:可以藐视买家[图文]
    画作身价渐高:可以藐视买家[图文]

    介子平(太原)高视阔步,心闲笔纵,此为艺术的最佳状态,所出作品,自是宝马金鞭,雕冠剑佩。身价也渐高,高到了藐视买家的地步。齐白石不光卖画不讲交情,且有几不画:“像不画,工细不画,着色不画,非其人不画,促迫不画。”又有几不刻:“水晶、玉石、牙骨不刻,字小不刻。印语俗不刻,不合用印之人不刻,石丑不刻,偶然戏索者不刻。”名头大了,便不愿受人指点。把兴趣变为负担,即世间无趣之事。若将兴趣转为养家糊口...

    874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思无邪”——对祝秀琴绘画的一点感悟[图文]
    “思无邪”——对祝秀琴绘画的一点感悟[图文]

    祝秀琴诗是有声的画,画是无声的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画同体。所谓“诗中有画”,是诗中有画意,意,指诗境,诗的鲜活体现在诗境上,如画的诗境,给人无限遐想的空间,百读不厌,超越时空,有永久的魅力;所谓“画中有诗”,指画中有诗情,这情是真情。是灵魂触动时,写下的一句句动人心魄的诗行,会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我对绘画是外行,对诗却情有独钟,爱读诗、背诗,...

    869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和服美少年娇羞持扇 从版画看古代日本的性别流动[图文]
    和服美少年娇羞持扇 从版画看古代日本的性别流动[图文]

    他们是学者口中所指的“第三性”,即近世日本极力推崇的美少年。他们通常是歌舞伎,他们的存在印证了日本在19世纪晚期接受西方性规范之前的性别流动性。“第三性:日本版画中的美少年”于3月10日至6月11日在纽约日本协会举行。展览横跨1603年到1868年的日本社会,客座策展人及福特汉姆大学艺术史助理教授安里池田(Asato Ikeda)认为,“通过重新认识过去,我们可以更深刻地思考当下和未来”。《Gre...

    1367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创意+技术+社交 “云上”文化新体验[图文]
    创意+技术+社交 “云上”文化新体验[图文]

    我们和文化可以建立怎样的连接?在没有互联网的时代,也许是通过欣赏一部电影、去遥远的地方旅行,也许是到博物馆感知历史、在书中寻找“宝藏”……在互联网时代,我们与文化的连接不再只是简单的输入和输出,而是融合与互动,传统文化传承、传播以及文化产业发展呈现出新内容、新渠道、新趋势。在探索中谋求新发展2020年伊始,一场“B站晚会”走红网络。在这场具有超高人气的bilibili跨年晚会上,国乐大师方锦龙与...

    757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文武之道是中国书法艺术的一种境界 ——欣赏孟云飞先生书法作品有感[图文]
    文武之道是中国书法艺术的一种境界 ——欣赏孟云飞先生书法作品有感[图文]

    《论语·子张》:“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意思是说:周文王、周武王治理天下的大道没有失传,而是散落在民间。贤能的人能够了解它深刻的道理,不贤能的人只是抓住它的末节。孟子在《孟子·离娄上》提出了著名的观点: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实际上也就是对文武之道,一张一弛的一种解读。为什么说文武之道是中华书法艺术的一种境界?甲骨文的神秘气质、篆书的独步千古、行书的行...

    861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为什么艺术可以成为加密货币世界中的一员[图文]
    为什么艺术可以成为加密货币世界中的一员[图文]

    很难知道为什么特定的作品是在MoMA而不是在车库销售( garage sale)。然而,艺术市场一直以来泡沫化的经济增长一直让科技创业公司羡慕。艺术产品越来越多地被富人用作对冲货币的波动和作为方便避税的手段。《卫报》(Guardian )描述了一个赶趟的(trendy)艺术家“基本上可以打印钱”的世界。这些不是你祖父母的拍卖。正如迈克尔·沃尔夫(Michael Wolff)所写:“新作品,持续地被...

    332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划船还是离岸 关掉实体的画廊主在干嘛[图文]
    划船还是离岸 关掉实体的画廊主在干嘛[图文]

    1997年作 《病毒携带者2号》 布面油画 成交价:RMB828,000 2016保利秋拍上拍大约在去年的这个时候,798艺术区的画廊关闭迁徙潮引起了不小的关注,比如东北方向经营了13年之久的北京季节画廊的悄然消失,另一侧地处中央地带东街的3818库,老牌画廊的所剩无几。一条街相隔的亦安画廊如今也早已搬迁,悄然关门的新绎空间也早已变成波斯人的地毯商店。只有最让人关注的面临转卖的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

    1750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献礼建党100周年优秀作品选——最具收藏潜力著名画家葛建伟[图文]
    献礼建党100周年优秀作品选——最具收藏潜力著名画家葛建伟[图文]

    葛建伟,陕西商州人,国家高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陕西省美术家协会理事、陕西国画院画家、商洛市书画院院长、陕西省第十届政协委员、商洛市第二届政协常委。荣获陕西省“德艺双馨”优秀艺术家、批准为“人才工程学术技术带头人”并享政府津贴,经国家人事部书画人才专业委员会评为“当代中国画杰出人才”称号,认定载入“当代中国人才撷英”。经世界教科文卫组织大中华区专家委员会审定为“世界教科文卫组织”专家成...

    991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品读张渊:洗练风华 和风细雨[图文]
    品读张渊:洗练风华 和风细雨[图文]

    张渊,上海莘庄人。出身艺术世家,幼时由父亲张守成传授书画,十五岁始先后从江寒汀、俞子才、刘旦宅为师,又向陆俨少、叶露园及舅父陆抑非等诸名家学习请教,现为上海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研究员、上海书画院画师、上海美术家协会会员,曾为上海第九、十届市政协委员、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中国画教授。已出版《张渊画集》、《从自然到创作》、《张渊绘画艺术》及同名艺术教学录像带《天平楼画集》等专著十...

    1124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浅析版画收藏[图文]
    浅析版画收藏[图文]

    近些年来,版画收藏的热度呈现出持续升温势头,尤其在当下中国艺术品市场回调行情之下,版画这个上拍量向来很不起眼的板块,却显示出十分顽强的抗风险能力,显露出“黑马”成色。先来看一组数据,在2019年11月举办的纽约佳士得拍卖会上,一套毕加索1930至1937年间创作的《沃那版画集》(全套共100张),一举拍出了481.5万美元(约合人民币3438.9万元)高价。无独有偶,在2019年北京举办的一场秋...

    291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临川才子】张山东[图文]
    【临川才子】张山东[图文]

    张山东,籍贯进贤,生于余干。老三届中学毕业,恢复高考入大学。历党务政务经济法律多岗位,论文散文获奖多篇。著有诗词楹联专集数本,名录《中国楹联家大辞典》。观张公赋诗何华书文有感吴定安端午时节绿如茵,象山故里佳客临。遥悟陆子兄弟学,领略千古圣贤心。张公才德夙所钦,即席赋诗贯古今。藩籬突破良知出,七绝吟成四座欣。书家何华挥大笔,矫如游龙任飘逸。风云落纸六尺宣,满室生辉豪气溢!临川代代多才俊,前人卓越...

    473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漂移碰撞融合——肖素红水墨作品
    漂移碰撞融合——肖素红水墨作品

    肖素红,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国画系教授、硕士生导师。1985年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系;1990年结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人物专业;1999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国画系获硕士学位;2001年中央美术学院访问学者。水墨作品 大陆漂移说系列写天地之大美文\肖素红在当今国际一体化的格局下,文化生态呈现出物种的多样性,艺术创作表达的方式也在寻求更广泛的共鸣,不但要有全新的审美理念、...

    910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张伯驹:终其一生 收藏求索[图文]
    张伯驹:终其一生 收藏求索[图文]

    在故宫武英殿正展出的“予所收蓄 永存吾土——张伯驹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展”中,世人看到了饱具文人之气、充满着爱国情怀、堪称传奇的张伯驹其人,同时更饱览了他终其一生收藏求索的国宝珍品书画作品。如陆机《平复帖》、李白《上阳台帖》、展子虔《游春图》等等,都是张伯驹在乱世中为了使这些世间罕见的文物“永存吾土,世传有绪”而做出的锲而不舍的努力。在20世纪中国美术史的长河中,张伯驹是跨不过去的重要人物,他...

    475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