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尹石写竹略论:风声竹影出画来

时间 : 03-02 投稿人 : 小暖 点击 :

在当代中国画家中,能称得上是传统意义上的文人,其实并不多了。传统的文人画家在诗书画三方面造诣皆很高。他们往往先是在书法印章上有深厚功力,继而作画,在绘画风格上体现了诗书画的内在联系。若据此推想,尹石先生当如此评说。在心有所思、情有所动的时候,他能够用才情并茂的旧体诗词来抒发,真是难能可贵。他有深厚的书法篆刻功力,精于写意花鸟画,尤其是画墨竹有“江南一竹”的美誉。按照传统文人画的审美标准,诗书画三者结合来品评鉴赏尹石先生的绘画艺术,方能识得其艺术创作精髓所在。

唐代白居易《画竹歌》:“婵娟不失筠粉态,萧飒尽得风烟情;举头忽看不似画,低耳静听疑有声。”诗人以七言绝句描述画家的风竹画,诗中有画意,画中有诗情。尹石先生画竹的姿态很多,晴雨风霜烟云各具神采,其中所画风竹,让人真切感受到白居易诗中境界:竹枝因风得势,枝叶离披,犹如飞凤展翅,叶梢飞白,显出翻转之势。真实刻画出竹子在临风摇曳的情状,潇洒婆娑的情意跃然纸上。迎风而舞、披雪带霜、烟云笼罩诸多情状,为尹石先生的画竹增添了无尽的诗情画意,营造出画家匠心独具的意境氛围。

文人画的花鸟题材比较集中,“心虚异众草,节劲逾凡木”的竹子是其中之一,得到画家的偏爱。“诗不能尽,溢而为书,变而为画”,诗歌、书法、绘画三者一脉相通,在抒发性情上是一致的。因为需要直抒胸臆,所以摒弃过于精细刻画方法,寻找类似竹子那样造型简练的描写对象,画家把握了对象生长规律,在抒发心性时容易达到“下笔纵横,更无凝滞”的境界。文人画重人品、才情、思想,弱化造型的写实性、色彩的丰富性,强化造型的意象性、笔墨程式性、书写性,重视诗书画三种形式的综合。

文人画家不满足局限于细枝末节地去求得“应物象形”,而是追求物我交融,身与物化。“与可画竹时,见竹不见人。它独不见人,嗒然忘其身。其身与竹化,无穷出清新。”(苏轼《书晁补之所藏与可画竹三首》)文同身与竹化的创作境界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画家身与竹化,画出象外之意。画家赋予竹子人格化内涵,将其比作君子,表现对象的内在气质,作为画家人格精神的象征和寓意。尹石先生写竹即有自拟意味,寄其文采风流、清高自赏的文人风度。

尹石先生继承了传统花鸟画的美学思想。天人合一的自然观,鲜活的生命意识,象征性的思维,“率能夺造化而移精神遐想”。笔墨挥洒是画家审美情感的外化,往往不称“画”而称“写”,是人格理想的寄托,创作主体的感情色彩借助物象的生物特性得到生发。由于创作主体自身修养阅历的差异,客观物象某些特性被赋予不同的审美价值,比如同是画风竹,在特定条件下的风竹状态给予创作主体以特殊的灵感,风竹在画家的笔下超越了自己某种普通生物特性而具有了人格象征的意义。在画竹史上,有金农“竹里清风竹外声,风吹不断少尘生,此间干净无多地,只许高僧领鹤行。”的境界,也有郑板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境界,两种不同的审美内涵,超越了物象自身的属性,寄托了画家各自的审美理想。不以造型的准确度为价值标准,而是借助描绘客观对象达到某种氛围境界的营造,以此为意趣而创作的花鸟画艺术形象,表现着创作主体对客体对象的感悟以及主体的性格气质。尹石先生的写意花鸟画追求的是“书卷气”、“雅气”、“清气”等格调,是创作主体学问修养、性格气质的流露,表现出怡情悦性的超脱和趣味,比如他所画的风竹正是这样的境界。

尹石先生画竹属于水墨写意一类。在画竹史上,“有以淡墨挥扫,整整斜斜,不专于形似而独得于象外者,往往不出于画史,而多出于词人、墨卿之所作。”(《宣和画谱·墨竹叙论》)水墨枯木竹石,大抵始于唐代,至北宋文同、苏轼有较大的发展;元代墨竹风行一时,有赵孟頫、李衎、高克恭、柯九思、吴镇、管道昇、倪瓒等,元人画竹的美学理想讲求“写胸中逸气”,“岂复较其似与非”,但元代画竹还比较规整;至明清更向奔放潇洒发展。尹石先生的画法借鉴了传统画竹名家的墨竹画法,有的取其形态之意,有的取其笔墨之意,加以吸纳整合而形成自己笔墨程式。构图笔墨灵活多变,或梳风拂云,或傲雪凌霜,或疏朗清润,或深厚朴茂,游戏三昧,各抒性灵。

尹石先生画墨竹写生与立意并重。注重写生,达到形神兼备;又注重新的意境,注重意象造型、画面意韵的构思;笔精墨妙,气象雄壮,形成苍苍莽莽的独特风格。传统的写生方法侧重于对描绘对象的精心观察。文同“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郑板桥画竹经验:“江馆清新,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尹石先生所居金陵虎踞关,临近清凉山龚贤故居,常去竹林漫步耳濡目染风声竹影,在自然造化中获得蒙养。竹子的自然形态变化丰富多彩,特定氛围下又有独特的意境情趣。符合郑板桥所言:“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总之意在笔先,定则也;趣在法外者,化机也。独画云乎哉?”自然之竹的神彩气韵与画家主观情意相结合,尹石先生如此创作出充满自然生机与诗情画意的墨竹画。具体来看,竹与竹、枝与叶的粗细搭配、高矮布列,疏密安排,富有和谐的节奏感,是经过取舍、组织后的艺术表现。基于写生观察,尹石先生画竹,生动多姿,季节的风晴雨露,曲尽生意,富有形式美感。以墨笔画竹,繁茂的枝叶,向背、俯仰、翻转、荣枯各具姿态,枝干挺立峭拔,穿插有致,竹叶参差错落有致,强调枝叶前后虚实的透视关系。整个画面充满生生不息的活力,姿势矫健而风韵潇洒;显得清影婆娑,意境苍茫,有潇洒出尘之致。

尹石先生的画法继承传统而自出新意。其出竿、伸枝、布叶,均笔笔有法而又不拘于法。以圆劲之笔法画竿,以秀挺之笔法写枝。画竹叶运用笔线之宽窄直曲,发挥其书法特长,轻松自然撇出,体现出竹叶之正侧向背、俯仰翻转。以墨之浓淡、笔线之疏密变化,表现竹林前后空间关系。运笔熟练简洁,造型生意昂然,别有一番清新爽朗的神韵浮现于画幅之中。

他的写意墨竹画法,正是遵循着文人画的法度,注重“常理”,注重书法笔意,意在写“胸中盘郁”,并追求清新的画面效果。强调书法的韵味的同时,又能够做到形神兼备,笔墨灵活,气势雄厚。画法出于自然,不失法度;画法从书法中来,用笔潇洒风流。“写竹还与八法通”(元代赵孟頫)“写竹干用篆法,枝用草书法,写叶用八分”,“凡踢枝当用行书法为之”。(柯九思《竹谱》)前人的经验,无疑是尹石先生创作最好的笔法借鉴。竹叶造型,以“个”字或“介”字作程式化排列。竹叶一笔一笔的撇捺法,有力而含蓄,茂密厚实。笔画之中,有起有收,有实有虚。笔飞墨舞,灵活运用,有起伏跌宕之势。如果没有熟练的书法笔墨功力,是难以达到的。

书法家多爱画兰竹紫藤一类的题材,一是造型简练,二是枝叶藤蔓最可见作者的书法线条功力。用笔线条墨色形成丰富的变化,笔线中有抗鼎的骨力蕴涵其中,墨色中有干湿浓淡分寸的把握,还有画家的笔性在里面,所以说笔墨语言的内容是极为丰富的,透露出画家的功力与修养。尹石先生深厚的书法篆刻功力无疑是他绘画创作最为坚实的基础,在他的作品里,我们看到了笔墨语言表现的张力。造型的精确是其次的,笔墨的意味与形象的意味,画家的性情与画面的境界,才是更为重要的。

“清风十里不染尘,顶天立地见精神”,“石含太古水云气,竹带半天风雨声”,“战退云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天地茫茫见精神”。尹石先生画竹所题诗句,显示出他的诗歌才情,显示出他的画作不同寻常的境界格调,那份风流、那份潇洒,那种清淡、那种高雅,俨然传统文人才子式的风格气质。

相关文章

  • 唐卡大师才让当周:工笔神韵 传承唐卡艺术[图文]
    唐卡大师才让当周:工笔神韵 传承唐卡艺术[图文]

    才让当周才让当周,1969年出生于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隆务镇吾屯下庄。吾屯村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热贡艺术的发源地,热贡艺术是属于佛教"五大明"之"工巧明"。《造像量度经》、《绘画量度经》与《佛说造像量度经疏》等经具,为热贡艺术提供了理论根据和基本规范。吾屯村的艺人在长期外出作盏的过程中,有机会接触到西藏绘塑、甘孜木刻、敦煌壁画、以及其他兄弟民族、兄弟国家的艺术,吸取了丰富的艺术养料,开阔了...

    1769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任率英的绘画艺术:工精之笔继承创新[图文]
    任率英的绘画艺术:工精之笔继承创新[图文]

    任率英的连环画作品岁月不饶人,一转眼我已经过了古稀之年。但每当提起自己的父亲,我仍像孩子般地自心底涌起一股眷恋之情,一种自豪之感。不只是因为他是一位画家,而是他在画界的人品,至今仍令人称道。抚今思昔,展卷细赏,父亲精湛的绘画作品给我们以丰富的艺术享受并唤起我们对一个时代的温情记忆和新的思考与启迪。父亲一生致力于中国工笔画、年画和连环画的创作和探索。建国初期,在全国画坛开展的“新年...

    1839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新近发行的金银币新品种的市场表现[图文]
    新近发行的金银币新品种的市场表现[图文]

    2019年4月至6月期间,中国人民银行先后发行六套金银纪念币,分别为2019吉祥文化金银纪念币一套7枚、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贵金属纪念币一套3枚、中国—俄罗斯建交70周年金银纪念币一套2枚、中国2019世界集邮展览熊猫加字银质纪念币一套1枚、中国书法艺术(隶书)金银纪念币一套5枚、世界遗产(平遥古城)金银纪念币一套2枚。这六套金银纪念币中,除了中国2019世界集邮展览熊猫加字银质纪念币...

    950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韩羽先生对王子虚画戏作品的点评[图文]
    韩羽先生对王子虚画戏作品的点评[图文]

    时光飞逝,转眼间,由中国国家画院主办的“当代意象——中国写意人物画研究创作展”召开已有两月,共展出了韩羽、李世南、王迎春、郭全忠、赵奇、田黎明、张立柱、梁占岩、李孝萱、袁武、周京新、刘庆和、李晓柱13位长期耕耘于水墨人物创作领域的艺术家的作品。此次展览的初衷是充分尊重创作自由和个性,这些画家作品的表现有的直接、有的含蓄、有的沉重、有的幽默、有的特异、有的主流。他们在水墨人物画的观念更新与语言建构...

    1943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学界热评岭南画院院长叶向明[图文]
    学界热评岭南画院院长叶向明[图文]

    《悠悠岁月》106X78获“首届广东省水彩画展”金奖《吉祥》油画170X150cm蓝调系列NO9960X80cm油画叶向明2010客观而言,如果一个艺术家很真诚地进行创作的话,那么他的作品就是他的自传,就凝聚着他的个人经验,反映着他的生活方式和思想方式。叶向明亦是这样的例子。当他蓝调系列作品中表现出那类苦闷忧郁的主题时,实际上他也经历了自己内心痛苦的裂变;当他的情绪趋向...

    450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悟觉世内外  怪才李燕刚[图文]
    悟觉世内外 怪才李燕刚[图文]

    李燕刚作品“怪才”李燕刚,少时即不偏爱好,凡遇到,皆会涉猎;喜尝试,与生俱来。其读书之杂,涵盖历史、文学、哲学、天文地理、科学技术,每每阅毕释卷,乐在其中;谈笑间,正统学说、市井杂学信手拈来,亦俗亦雅。 诗云:苍天如圆盖,陆地似棋局。世人黑白分,往来争荣辱。话说,五十年前,北京政事宏愿,欲将京城建成水晶玻璃之都。于是,拉网清除,地富反坏过滤了;资本家过滤了;黑五类过滤了;不被信任的知识...

    1738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故宫藏昭陵六骏图卷赏析[图文]
    故宫藏昭陵六骏图卷赏析[图文]

    故宫藏昭陵六骏图卷,绢本设色,纵27.4厘米,横444.2厘米,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金代的绘画,与北宋绘画有着密切的关系。北宋灭亡之后,画家队伍分为两支,大部分随宋室迁到南方,少数人留在金统治下的北方。汴京失守,使北宋宣和内府收藏的大量书画落入女真贵族及金朝官僚之手。在与南宋对峙的数十年间,北方的生活渐趋稳定,异族之间的矛盾也逐步缓和,文化上也相互吸收融合。金世宗、金章宗等帝王,都注重接受汉族文...

    1544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天地玄黄,金墨无界—— 沈春生在古今中西之间构建永恒[图文]
    天地玄黄,金墨无界—— 沈春生在古今中西之间构建永恒[图文]

    察民情、听民声、顺民意,群策群力、集思广益成为常态,越来越多来自基层的声音直达决策层,越来越多的群众意见转化为党和政府的重要决策参考。每年的全国两会上,通过广泛而深入的协商民主,实现了民意的汇总、民智的汇集、民力的汇聚。一份份文件,从酝酿到出台,一遍遍征集意见,一遍遍修改,再到审议表决,处处体现着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生动诠释了“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全国两会这一重要的窗口期,人民美术网联...

    261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清正雅秀——启功行书唐人诗句欣赏[图文]
    清正雅秀——启功行书唐人诗句欣赏[图文]

    黄沙直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向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峨嵋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镜湖流水漾清波,狂...

    741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吴训木:一位在波洛克“滴画”故乡获得金奖的东方抽象派艺术家
    吴训木:一位在波洛克“滴画”故乡获得金奖的东方抽象派艺术家

    中国独立艺术家吴训木以独特艺术风格闪耀国际舞台,在美国斩获金奖在东西方的艺术交汇点上,中国独立艺术家吴训木以其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赢得了广泛的瞩目。他的作品深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更融入了现代艺术的创新元素,绽放出既传统又现代的艺术光辉。吴训木的画作总是弥漫着一种神秘而迷人的氛围,景,物若隐若现,变幻多端,仿佛在讲述着遥远而古老的故事。他巧妙运用水墨与油画的技巧,创作出层次丰富、意境深远的作品,...

    750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翰墨情缘畅写人生 刘俊京书法艺术赏析[图文]
    翰墨情缘畅写人生 刘俊京书法艺术赏析[图文]

    刘俊京,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北京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央国家机关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华养生书画研究院院长,北京东城书法家协会主席;书法师从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先生,其作品获中国文联“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创作提名奖,并在中国书协举办的八届国展、九届国展。第四届正书展、第八届国际书法交流展,中国书法家五百强展,第十五。十八届中日自作诗书法展、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书法展、“冼夫人杯”书法展、“梁披云...

    328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论著名书法家、京麓书院院长段俊平先生书法的书卷气[图文]
    论著名书法家、京麓书院院长段俊平先生书法的书卷气[图文]

    段俊平先生不仅是书法大家,更是国学大家,先生自幼受家学熏陶,多年研习中国传统文化,在国学领域颇有建树,由段俊平先生创立的中国化管理把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及西方管理有机的结合起来,出版了多部论述及文章,深受大众喜爱,几本书都是当年的畅销书,段俊平先生为了更好的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不辞劳苦,多年奔波,用全部积蓄及精力成立了京麓书院。京麓书院座落于北京风景秀丽的八大处,香山公园和玉泉山所在的西山风景区南麓...

    563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朱浩云:从民国丁辅之的绘画成就得到的八大启示[图文]
    朱浩云:从民国丁辅之的绘画成就得到的八大启示[图文]

    图1 丁辅之像图2 1947年秋,印社举办补行四十周年纪念社员合影。图中前排坐者左起除第八位不详外,依次为楼辛壶、高野侯、王禔、王竹人、丁辅之、叶品三、童大年、张石园。丁辅之(1879~1949年)是一位民国德高望重、才华横溢的篆刻家、书画家、鉴藏家、诗人,也是西泠印社的创始人之一,还与其弟共创方形聚珍仿宋版字模。根据笔者研究,丁辅之先生在印、书、画、诗上都有很高的造诣。记得张大千在20年代...

    1036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达·芬奇《最后的晚餐》:坎坷残缺的美[图文]
    达·芬奇《最后的晚餐》:坎坷残缺的美[图文]

    《最后的晚餐》【艺画阁】从1498年完成到现在,500多年来饱经风雨的《最后的晚餐》已经很难再说是达·芬奇一个人的创作了。战争,毁灭,长达30年的修复工作使得这幅作品成为艺术史上太多人共同的记忆以及人类“美”留存的不懈努力。有太多一流的颜料学家,化学家,工程师终其一生在为某一个部分的复原做研究和修复。这幅宽9.15米,高4.28米,耗时三年创作,现藏米兰...

    918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评陈雄立先生《荷鹿图》[图文]
    评陈雄立先生《荷鹿图》[图文]

    陈雄立先生创作的《荷鹿图》122cmX245cm评论家王景山在所评画作《荷鹿图》前留影2017年1月6日至10日,“陈雄立作品观摩展”在北京荣宝斋美术馆盛装亮相,我专门为该画展写了评介文章:《淡泊难掩画芬芳——赞“陈雄立作品观摩展”》,该评论当日发出即在社会引起很大反响,尤其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我文中重点评论的那幅八尺整纸巨幅《荷鹿图》,引起鉴藏家们特别关注。画展结束不久,这幅代表陈先生花鸟画水...

    661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