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
【名称】观音瓶
【特点】呈侈口,颈部较短,丰肩,肩下弧线内收,至胫部以下外撇,浅圈足,瓶体纤长,线条流畅。
【渊源】源于清代康熙至乾隆年间,传说观音瓶来源于观音的净瓶,故名。
NO.2
【名称】玉壶春
【特点】撇口、细颈,圆腹,圈足。
【渊源】玉壶春起源于宋代,原指一种上乘美酒,因这种美酒长盛不衰,酒瓶也逐渐为人所熟知,于是人们称盛放这种酒的瓷瓶作玉壶春瓶。后来因其造型精美,而逐渐演化为陈设器。玉壶春瓶的基本造型是由左右两个对称的“S”形构成,线条优美柔和。
NO.3
【名称】梅瓶
【特点】小口、短颈、丰肩 、瘦底、圈足的瓶式,以口小只能插梅枝而得名。
【渊源】“梅瓶”又叫“经瓶”,是在给皇帝讲筵后,皇帝招待大家吃喝用的,当时的酒就是装在这样的瓶子里,所以它又叫“经瓶”。后来讲筵制度废除,梅瓶的功能发生了变化——它的口很小,文人认为这和瘦骨嶙峋的梅枝是相匹配的,插一枝梅花显得特别雅致,所以它的新名字就叫“梅瓶”。
NO.4
【名称】天球瓶
【特点】瓶形为小口、直颈、丰肩、假圈足、砂底微凹。
【渊源】天球瓶是受西亚文化影响极深的一种瓷器造型,因圆球腹硕大,像是从天降下来似的,故名。天球瓶创烧于明代永乐、宣德年间的景德镇窑,永乐朝开始成为观赏式瓶,宣德年间较为流行。
【名称】纸槌瓶
【特点】直口、折肩、瓶身呈筒状微内敛、圈足。
【渊源】纸槌瓶的原型可能脱胎于九至十世纪伊朗及埃及伊斯兰的玻璃器,因瓶的器型长头,斜方肩如一把槌,故称其为“槌瓶”。当时的玻璃制品是伊斯兰诸国进贡宋朝皇室的重要特产,并为皇室所独享。
NO.5
【名称】蒜头瓶
【特点】长颈,削肩,圆腹,圈足。
【渊源】起源于明清时期的景德镇窑,因似蒜头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