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康熙年间出口瓷器亮相巴黎苏富比 估价200万欧元[图文]

时间 : 01-28 投稿人 : 小西瓜 点击 :

苏富比将于11月28日呈献“齐纪巴什显赫收藏”拍卖。此收藏系列包涵十七至十八世纪各类欧洲工艺精品,显赫非凡。各式巧器珍玩用料奢华,包括金、银、鎏金铜、陶瓷、硬石及玳瑁螺钿,精工细作,璀璨琳琅;藏家侯赛恩与马莉安·齐纪巴什( Hossein and Mariam Qizilbash)醉心艺术,且明鉴善藏,能入其慧眼者定为精品。

康熙年间出口瓷器亮相巴黎苏富比 估价200万欧元 | 陶瓷资料

此系列荟萃欧洲各地珠宝商、银匠、奢侈品经销商及铜匠的顶级杰作及稀有珍宝,遍及法国、英国、意大利、德国及荷兰,每一件皆属名匠精品。原藏主慧眼识珠,本系列九件珍藏精美绝伦,堪为欧洲顶级工艺代表,足登博物馆殿堂。

康熙年间出口瓷器亮相巴黎苏富比 估价200万欧元 | 陶瓷资料

此孔雀蓝釉嵌鎏金铜干花果香盘摆设一套三件,出自清康熙年间( 1662-1722 年),饰路易十五鎏金铜镶嵌件(约1765-1770 年)(估价:100 万至 200 万欧元) ,纹饰精致,用料巧究,极为难得。

此类瓷器极为罕见,十八世纪时由著名奢侈品经销商Julliot 推出市场,随即风靡欧洲,一器难求。法国皇后玛丽·安东妮(Queen Marie-Antoinette) 曾收藏数件孔雀蓝釉镶鎏金铜珍瓷。本品造型灵感源自贡多拉小船,仿贝壳状,架于珊瑚枝托座,可见匠心独运。本品的希腊风格鎏金铜镶嵌饰件极为罕见,结构稳重,具希腊式的刚阳、分量及立体感;每件盘盖均饰狮头。卢浮宫藏一对相似瓶例,饰鹅头。

本套花果香盘摆设不仅造型华贵,而且来源显赫。1890 年,本品属著名史云顿庄园收藏,后者是当时流行的“罗斯柴尔德风格”之佼佼者。此前,其中花瓶属亨利‧卡米尔‧德‧贝杭根(Henry-Camille de Beringhen)侯爵旧藏,后进入班德维尔学院校长夫人的知名收藏。另外两件干花果香盘可能曾属法国十八世纪著名工艺古玩“珍奇柜” 收藏家贾格尼(Blondel de Gagny)收藏,而后再入法国歌剧演唱家苏菲·阿诺夫人(Mademoiselle Sophie Arnould) 收藏。此对干花果香盘名列 1778 年 12 月 14 日画家纳托瓦尔( Natoire) 故藏拍卖会清单。

齐纪巴什的珍藏包涵珍贵瓷器及玳瑁细镶工艺杰作,是十八世纪欧洲工艺的精华缩影。本收藏涵集三件玳瑁螺钿工艺品,尤其难得。

康熙年间出口瓷器亮相巴黎苏富比 估价200万欧元 | 陶瓷资料

此对银胎局部鎏金玫瑰水壶及盘,玳瑁镶嵌黄金及珠母贝(估价:40 万至 60 万欧元) ,巧夺天工,华美绝伦,就玳瑁螺钿工艺品套装而言,堪称一绝。

十八世纪上半叶,玳瑁螺钿装饰在欧洲盛极一时,然而在当时那不勒斯宫廷所出的玳瑁螺钿工艺品之中,堪与本品相比者寥寥可数。此类作品采用富丽精细的玳瑁镶金银工艺,灵感源自“仿中国风” ;而盘边及壶底的几何对称图案则明显可见阿拉伯艺术风格。

十九世纪欧洲顶级收藏家热衷收藏玳瑁螺钿工艺品,更互相竞逐珍器重宝。朱利安·高斯密爵士(Sir Julian Goldsmid) 曾收藏本品,其私人珍藏曾闻名于世,包括约翰·康斯特伯( John Constable ) 、 威 廉 · 泰 纳 (William Turner ) 和 托 马 斯 · 庚 斯 博 罗 爵 士 (Sir Thomas Gainsborough) 的油画作品。

卢浮宫收藏两件款式相似玳瑁螺钿盘,亦有玳瑁螺钿工艺品,然而论精致及工艺品质,却无一件可与本品相比。至于堪比本品者,存世尚有三件,是为桌、柜及盘各一件,分别属俄罗斯圣彼德堡埃尔米塔日博物馆、英女皇及沃德斯登庄园收藏。此对玳瑁螺钿水壶及盘,工艺精细巧究,妙不可言,体现十八世纪欧洲“整体艺术”的理想境界,无疑是装饰艺术史上的超卓杰作。此那不勒斯制碗(估价:20 万至 40 万欧元) ,亦是玳瑁螺钿工艺的佳例。

康熙年间出口瓷器亮相巴黎苏富比 估价200万欧元 | 陶瓷资料

玳瑁螺钿工艺作品亦有以日常用品为模型,例如此件纺车,亦属朱利安·高斯密爵士( Sir Julian Goldsmid)收藏。本品糅合铸模及浇金工艺,镶嵌珠母贝,工序复杂巧究,成品精致独特(估价:4 万至 6 万欧元) 。

康熙年间出口瓷器亮相巴黎苏富比 估价200万欧元 | 陶瓷资料

齐纪巴什收藏另一件精品:十八世纪上半叶英国制墨水台(估价:20万至40万欧元) ,设计及造工华丽夺目,质素精良,甚为罕见;灵感源自法国名匠梅松尼耶( Juste-Aurèle Meissonnier)的作品,但明显可见英伦特色,足证是英国制品。

俄罗斯圣彼德堡埃尔米塔日博物馆收藏一件款式相同的黄金墨水台,但添镶钻石及红玉髓。齐纪巴什收藏的本例是现今已知唯一的原品。

齐纪巴什收藏的每一件工艺杰作皆珍贵难寻,包括:一件黄金画珐琅书套,封套图案绘奥菲斯,可能为荷兰制,年份大约 1640 年(估价:4 万至 6 万欧元) ;

一对银胎局部鎏金阿波罗及伏尔甘雕像,阿伯拉罕·德仁维特二世作,年份约 1700 至 1705(估价:6 万至 8 万欧元) ,是十七末至十八世纪初期间的顶尖金匠代表作;另一件金器工艺杰作是奥格斯堡金匠大师马克思·维诺( Marx Weinold)的银胎局部鎏金盘及水壶(估价:10 万至20 万欧元),年份约 1697-1699。十八世纪佛罗伦萨大公爵工坊传世名作甚多,足见当时工艺水平之精湛纯熟,本拍卖呈献其中一对彩色硬石细工镶嵌饰板(估价:7 万至 10 万欧元) 。

相关文章

  • 唐宋时期绚丽多姿的茶器[图文]
    唐宋时期绚丽多姿的茶器[图文]

    唐代花釉水注桃之文河南民间珍宝档案河南省民办博物馆协会、《大河收藏》周刊联合推出唐宋茶具特展中国是茶的原产地,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茶叶的国家。作为古老东方文明的一个象征,茶及其茶文化随着丝绸之路,不断地影响和推动着世界各国茶文化的兴起和 发展。唐宋时期,社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饮茶之风盛行,大大促进了陶瓷器制造业的发展,形成了各种不同风格、不同特色的茶器。唐时,借助丝绸之路的繁 荣,中国的茶叶经...

    1453 陶瓷 陶瓷知识 陶瓷作品鉴赏
  • 纯手工打造国礼 粉彩八宝葫芦瓶[图文]
    纯手工打造国礼 粉彩八宝葫芦瓶[图文]

    京彩仿古瓷,具有悠久的历史、典雅优美的造型、鲜艳夺目的色彩、华丽多姿的图案、繁多的品种器型, 京彩瓷源于清宫廷造办处,是中国陶瓷文化的支脉,他借鉴了康、雍、乾三朝制瓷绘瓷技法,主要有古彩、粉彩、珐琅彩等彩别。史有“南有广彩,北有京彩”之美称,是几百年来北京手工艺品风独特的品类,是北京皇城皇家文化的特殊代表,是现代艺术和古代艺术的完美结合,作品集文化价值、收藏价值、艺术价值、欣赏价值、历史价值于一...

    1312 陶瓷 陶瓷图片 陶瓷作品鉴赏
  • 上博与故宫藏明清贸易瓷展惊艳 [图文]
    上博与故宫藏明清贸易瓷展惊艳 [图文]

    图1由上海博物馆和故宫博物院联合举办的“越洋遗珍——上海博物馆与故宫博物院藏明清贸易瓷展”,近期正在北京故宫延禧宫古陶瓷研究中心展厅展出。据悉,本次展览从两馆藏品中遴选出106件(套)明清时期的贸易瓷进行展示,旨在反映中国明清时期陶瓷外销的状况。展览将持续至3月15日。图2据介绍,展览分为明、清两部分。明代部分展出明代中期至晚期销往东南亚、西亚、欧洲以及日本的瓷器,揭示了中国瓷器在这些地区的流通与...

    1714 陶瓷 陶瓷作品 陶瓷作品鉴赏
  • 吉州窑剪纸艺术绝技[图文]
    吉州窑剪纸艺术绝技[图文]

    南宋吉州窑黑釉剪纸贴花梅花鹿纹碗南宋吉州窑最具特色的是黑釉瓷器,且最负盛名。黑釉是不惹人喜爱的釉色,历代产量都不多。到了宋代,茶色贵白,为了观茶色和斗茶风尚的需要,吉州窑和福建建阳水吉镇的建窑一样,大量烧制各种各样的黑釉花盏及瓶罐等物,不仅产量大,而且装饰技法多种多样。诸如树叶贴花、剪纸贴花、黑白彩绘、黑白剔釉、剔釉填绘和玳瑁釉等,具有浓郁的地方风格。它利用天然黑色涂料,通过独特的制作技艺,产生出...

    740 陶瓷 陶瓷科普 陶瓷作品鉴赏
  • 大清康熙年制底款瓷器怎么鉴定[图文]
    大清康熙年制底款瓷器怎么鉴定[图文]

    珐琅彩瓷在所有瓷器品种中,历来都是瓷器收藏家梦寐以求的收藏珍品。珐琅彩这种原本立足于西方的装饰艺术丰富了中国彩瓷艺术的表现 形式,珐琅彩瓷器的形制和纹样构图反映了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渊源,工艺的极高要求与生产过程的特殊性也成为这种只在紫禁城烧造的皇家御用瓷存世量少、市场 流通性低的重要原因。当然也正是因为珐琅彩的珍贵才形成了它巨大的升值空间。近些年珐琅彩瓷屡屡拍出的亿元天价,也让它成为了中国瓷器市场...

    327 陶瓷 陶瓷图片 陶瓷作品鉴赏
  • 寻访古代酒瓶中的烧酒历史[图文]
    寻访古代酒瓶中的烧酒历史[图文]

    三彩“大塘烧坊”酒瓶(原标题:中国古代烧酒与烧坊小考)  大凡酒量大而乐于饮酒的人士都知道“烧酒”。所谓烧酒是指用蒸馏法制成的各种透明无色的蒸馏酒。因为烧酒的酒精含量较高,能达到引火则燃烧的程度,喝起来劲头大,易导致身体发热,故又叫烧酒,亦叫烧刀酒、烧锅酒;根据这种酒酿造的工艺特点,酿酒业界有称之为蒸酒、露酒、酒露、露滴酒的;但在民间,更多的人则称之为白酒、白干、老白干等,这是因为烧酒的颜色区别于...

    896 陶瓷 陶瓷知识 陶瓷作品鉴赏
  • 古朴自然 品味陶瓷慢生活[图文]
    古朴自然 品味陶瓷慢生活[图文]

    宁静的午后,洒满阳光的温暖。聆听,断断续续,琴声渐远,让我们放下一切,斟满一杯清茶,细细品味古朴自然的陶瓷慢生活……...

    498 陶瓷 陶瓷资料 陶瓷作品鉴赏
  • 英国陶瓷艺术家:Gabriele Koch陶瓷作品欣赏[图文]
  • 慈禧御瓷:大雅斋瓷器[图文]
    慈禧御瓷:大雅斋瓷器[图文]

    “大雅斋”粉彩荷塘鹭鸶纹缸“大雅斋”瓷器,得名于口沿上书“大雅斋”三字,属于堂名款瓷器,是慈禧太后专门为自己设计、烧制的御用瓷。长期以来,“大雅斋”瓷器珍藏深宫,世人很难一窥真容。这些浓艳华丽的瓷器,代表了晚清时期的宫廷风尚,也展现了慈禧个人的审美追求和取向。异样的奢华,为渐趋衰微的晚清制瓷业平添了一道独特风景,堪称晚清最为著名的御窑瓷器。慈禧御瓷文 _王志强 吕埴“大雅斋”瓷器,得名于口沿上书“...

    1741 陶瓷 陶瓷知识 陶瓷作品鉴赏
  • 郑贵甫 :传承重任在肩,钧瓷文化使者[图文]
    郑贵甫 :传承重任在肩,钧瓷文化使者[图文]

    五大名瓷之首的钧瓷,始于唐盛于宋,产于河南省禹州市神垕镇。其历经千年而不衰,是我国传统民族文化中的宝贵遗产。钧瓷烧制工艺复杂,是世界上惟一经过1300度高温的窑变瓷,历来就有“十窑九不成之说”。自唐宋起历代帝王皆钦定为御用贡瓷,专有于宫廷而严禁于民间,亦“君无双”之意。五大名瓷以钧瓷为首,谓瓷之君也。从诞生的那天起就有“家中无钧瓷,不可自夸富”之说。自古就成为身份地位象征,当今仍是国家领导人馈赠各...

    549 陶瓷 陶瓷科普 陶瓷作品鉴赏
  • 国宴瓷有多讲究:一种餐具釉面使用13种颜色[图文]
    国宴瓷有多讲究:一种餐具釉面使用13种颜色[图文]

    国宴瓷“被指定为2014 APEC首脑会议午宴用瓷之初,我们一共设计制作了210套餐具。最终,经过一轮又一轮的筛选,真正摆到国宴餐桌上的只有二十多套。”说起为去年APEC午宴定制餐具的过程,华光陶瓷设计总监、国内知名原创陶瓷设计师何岩,语气中带着骄傲和唏嘘。两个多月前,由何岩领衔的华光团队一手设计打造的“国彩天姿”餐具系列,通过了各种挑剔的审核,被摆放在21位国家首脑的面前。温润晶莹的陶瓷釉面上,...

    577 陶瓷 陶瓷资料 陶瓷作品鉴赏
  • 真那么“村儿”吗? 赏乾隆瓷器辨真相[图文]
    真那么“村儿”吗? 赏乾隆瓷器辨真相[图文]

    各种釉彩大瓶,清乾隆,高86.4cm,口径27.4cm,足径33cm瓶洗口,长颈,长圆腹,圈足外撇。颈两侧各置一螭耳。器身自上而下装饰的釉、彩达15层之多。所使用的釉上彩装饰品种有金彩、珐琅彩、粉彩等;釉下彩装饰品种有青花;还有釉上彩与釉下彩相结合的斗彩。所使用的釉有仿哥釉、松石绿釉、窑变釉、粉青釉、霁蓝釉、仿汝釉、仿官釉、酱釉等。这件各种釉彩大瓶,集各种高温、低温釉、彩于一身,素有“瓷母”之美称...

    729 陶瓷 陶瓷作品 陶瓷作品鉴赏
  • 稀有珍品瓷器:唐代“花釉瓷”鉴定要点 [图文]
    稀有珍品瓷器:唐代“花釉瓷”鉴定要点 [图文]

    故宫博物院藏唐代鲁山窑花瓷腰鼓,长58.9cm,鼓面直径22.2cm  唐代花釉为钧窑前身,故也习称为“唐钧”、“唐花钧”。它是以黑釉或黄釉为底釉,上施蓝斑、褐斑、月白斑的多层施釉装饰的一种高温陶瓷釉色,在装饰效果上与唐三彩有异曲同工之妙。它以斑斓的色彩,反映出气势磅礴的盛唐文化艺术。河南鲁山窑、黄道窑、禹县窑、内乡窑,陕西耀州窑及山西交城窑均有生产。其造型有壶、盘、罐、花浇、腰鼓等,尤以罐类最多...

    1297 陶瓷 陶瓷作品 陶瓷作品鉴赏
  • 越窑青瓷的装饰技法及特点(组图)
    越窑青瓷的装饰技法及特点(组图)

    历年来考古调查表明上林湖及其周围的白洋湖、里杜湖、古银锭湖等地分布着古窑址近200处。尤以上林湖分布最为密集,在不足4平方公里的范围内 已发现了115处遗存,占窑址总数的一半以上。根据各遗存的面貌特征,确认东汉、三国10处,东晋、南朝9处。隋唐至北宋170处,南宋8处。其年代跨度 之大,窑址密集程度之高,为全国所罕见。统计数据显示,在上林湖地区瓷业遗存中,尚缺西晋时期,或许还未被发现,或许是已遭破...

    854 陶瓷 陶瓷图片 陶瓷作品鉴赏
  • 比利时折纸陶瓷[图文]
    比利时折纸陶瓷[图文]

    AnnVanHoey是比利时的一位陶瓷设计家,她的作品是代表作品是"MomentsofGrowth"系列来源于折纸工艺的系列陶瓷作品,也是其成名作品。(泥土色是陶瓷是MomentsofGrowth系列),设计师是希望保持陶瓷的简洁性,不添加任何其他的材料,保持泥土最纯朴自然的气息。...

    1311 陶瓷 陶瓷科普 陶瓷作品鉴赏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