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民国瓷画名家余翰青“抗战胜利”壶[图文]

时间 : 01-28 投稿人 : 阿咪 点击 :

民国瓷画名家余翰青“抗战胜利”壶 | 陶瓷作品

1911年,御窑厂的倒闭,使一大批知名瓷画艺人、窑工转入民间。这些艺人中最具影响力的是以王琦为首的珠山八友群体和围绕这个中心的一批瓷艺画家。在后珠山八友民间瓷画大家中,王步、余翰青是其中一二线代表人物。珠山八友群体瓷画风格多年来被人们认为以浅绛彩为典型,其实就我们接触和观察的大批颇具珠山派民国瓷画来看,应该是民国新粉彩唱主角。相对于清中晚期流行的浅绛彩瓷艺而言,新粉彩不易脱落,纹样、色源更加丰富、隽秀尔雅、浅淡柔和、细腻悦目。新粉彩与浅绛彩相同的都是在瓷器上模仿历代文人画作,不同的是新粉彩最大的贡献是取法前代浅绛彩技艺之长,把文人画风从特定官阁中带向民间,带给大众欣赏之目的。

民国新粉彩梅花图梨形茶壶(见图),胎体轻薄洁白,釉面莹润光洁;壶盖为圆形,壶首为鸟形,盖面四周写有“可以清心”四字墨书;壶把设计成圈形枝干,显得大气、清新、自然、脱俗;壶嘴连接壶身处有扁形模印阳文繁体双面印,分别为“胜利”二字,以此推定,此壶为1945年后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而制。茶壶中心画面是一枝颇具书法金石意味的苍劲红梅,梅以写意彰显俊俏,梅蕊以淡墨勾勒,红梅、青梅枝繁花茂给人以迎风扑朔之美。壶背书有“茶径琴韵书声”六字行书并有干支纪年款,壶上书法秀雅流畅,壶底有菱形印款依稀可辨“余□□”等字。

此壶珍贵之处是瓷壶画由名家余翰青所绘。余翰青(1904—1987)名达,别字爱墨山人、传芳居士、清平画室主人,江西乐平人,国画家,擅长花鸟画,是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领军人物。余大师诗书画印均通,传世作品典雅、含蓄、古朴、灵秀、俊逸,是后珠山八友第二梯队代表人物。此壶集名人、名画、名壶(抗战胜利纪念)于一体,甚为难得。

相关文章

  • 汝窑莲花式温碗[图文]
    汝窑莲花式温碗[图文]

    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为冠绝古今之中国瓷器名窑。窑址在今河南省宝丰县清凉寺,宋时属汝州,故名。汝窑以烧制青釉瓷器著称,宋人叶寘在《坦斋笔衡》中记载:"本朝以定州白瓷器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窑器,故河北唐、邓、耀州悉有之,汝州为魁。"可见汝窑是继定窑之后为宫廷烧制贡瓷的窑场。其器物多仿青铜器及玉器造型,主要有出戟尊、玉壶春瓶、胆式瓶、樽、洗。胎体细洁如香灰色,多为裹足支烧,器物底部留有细小的支钉痕...

    1162 陶瓷 陶瓷欣赏 陶瓷作品鉴赏
  • 迄今未解的哥窑之谜[图文]
    迄今未解的哥窑之谜[图文]

    日前,北京故宫博物院院藏的一件传世哥窑瓷盘不慎被损坏,于是乎一石激起千层浪:除有些看热闹的外行纷纷谴责故宫不负责任外,有些业内人士也对哥窑的身世大做文章,这让有关哥窑瓷器的身世之谜在沉寂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之后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哥窑虽贵为宋代五大名窑(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和定窑)之一,但奇怪的是宋人没有留下任何记载,而元、明、清的记述又甚为混乱。有人说哥窑窑址在浙江龙泉,也有人说在浙江杭州,更有...

    1571 陶瓷 陶瓷知识 陶瓷作品鉴赏
  • “黄金”瓷土:洪江大球泥传奇[图文]
    “黄金”瓷土:洪江大球泥传奇[图文]

    毛主席用瓷中的芙蓉花碗作者深入雪峰山区收获的大球泥原矿大球泥是天然形成的大小不一的球状泥,全世界只有两个地方曾经出产:一个是英国,但在上世纪40年代已经开采完了;另一个是中国洪江,发现于上世纪60年代,至上世纪80年代也已经开采完。大球泥含铁和钛的量非常低,含铝高,接近于高岭土的理论成分,可谓是理想的完美瓷土,堪称烧制瓷器的极佳泥料。1974年醴陵为毛主席制作的专用瓷器就是以大球泥为主要原料的。大...

    876 陶瓷 陶瓷作品 陶瓷作品鉴赏
  • 最早的斗彩瓷器:衡山窑粉地彩釉绘鸟罐[图文]
    最早的斗彩瓷器:衡山窑粉地彩釉绘鸟罐[图文]

    图示 酱釉绘鸟纹罐南岳衡山是我国著名的五岳名山之一,一九八二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南岳衡山自然风光秀丽多姿,人文景观丰富多彩,素有“五岳独秀”和“文明奥区”之称。南岳山高林密,环境宜人,气候独特,是著名的避暑和观冰赏雪胜地;是一座天然的植物园和动物园;是佛道并存的宗教文化胜地;还是湖湘学派的发源地。在这里留下了唐尧虞舜等先祖巡狩祭祀的遗迹,传颂着祝融播火、韩愈精诚开云等美丽传说,刻...

    1428 陶瓷 陶瓷欣赏 陶瓷作品鉴赏
  • 流落日本的唐宋艺术珍[图文]
    流落日本的唐宋艺术珍[图文]

    位于奈良市的东大寺正仓院里存有大量唐朝时传入日本的中国珍贵文物。静嘉堂曜变天目茶碗 奈良正仓院收藏的唐代五弦琵琶孤品。白居易诗歌中提到的这种五弦琵琶宋代即已在中国失传。   谢 田 唐宋时期中日两国文化交往频繁,日本在全面学习中国文化的过程中,将大量唐宋艺术珍品带回了日本,由于中国战乱频频,朝代更迭,一些在中国已失传的文物珍品反而在日本得以留存,终成孤品。从这些珍贵的文物身上可以反观中华文化顶...

    1863 陶瓷 陶瓷知识 陶瓷作品鉴赏
  • 景泰蓝:宫内开花宫外香[图文]
    景泰蓝:宫内开花宫外香[图文]

    “宝瓶如花放光彩,全凭巧手把花栽。不受水浸石磨苦,哪能留得春常在。”此诗赞美的是“燕京四绝”之一的景泰蓝。景泰蓝有玉石的温润,珠宝的光泽,瓷器的细腻,金银的灿烂。景泰蓝制作程序繁复,做工精美,民间有“一件景泰蓝,十件官窑器”的说法,足见景泰蓝的艺术价值之高。临近国际博物馆日,笔者走访了位于北京市珐琅厂内的中国景泰蓝艺术博物馆。馆内数百件展品中,既有元明清不同朝代的景泰蓝高仿品,也有新中国成立后的景...

    796 陶瓷 陶瓷图片 陶瓷作品鉴赏
  • 青瓷鸡首壶是最早“有嘴”的壶[图文]
    青瓷鸡首壶是最早“有嘴”的壶[图文]

    实心嘴鸡首壶。刘浏 摄有句俗语“宁为鸡首不为牛尾”,而六朝的“设计师”可能是最热衷“鸡首”的人,他们把瓷土雕成鸡头装在壶身上:起初为装饰,之后鸡喙被打通。自此一种全新的器具诞生,鸡首也成为后世所有酒壶、茶壶壶嘴的原型。   空心嘴鸡首壶。刘浏 摄鸡首壶是六朝博物馆展出众多文物中的臻品之一。在展厅一层、二层,游客能看到从南京雨花台等地区的六朝墓葬中出土的鸡首壶,它们大小不一,造型基本趋于...

    639 陶瓷 陶瓷欣赏 陶瓷作品鉴赏
  • 鹤壁窑:和光同尘 分外妖娆[图文]
    鹤壁窑:和光同尘 分外妖娆[图文]

    鹤壁窑元钧瓜棱罐 作者: 桂亚兰 “和光同尘,分外妖娆”是马未都先生形容宋代北方四名窑磁州窑、耀州窑、钧窑、定窑之语。意为不露锋芒,与世无争的处世态度。借此语总括鹤壁窑,一是因为它也是宋代北方规模很大的民窑,又归入磁州窑系。二是因为鹤壁窑极其“低调”,文献资料晚至明代才出现。 鹤壁集古瓷窑遗址位于鹤山区鹤壁集镇曹家村一带,是我国宋代北方著名的民间窑场之一。公元710年,鹤壁集已经形成,窑址因地得名...

    943 陶瓷 陶瓷知识 陶瓷作品鉴赏
  • 浅绛彩和新粉彩瓷的收藏[图文]
    浅绛彩和新粉彩瓷的收藏[图文]

    浅绛彩笔筒分清浅绛彩和新粉彩瓷陶瓷界所说的“浅绛”,借国画术语,指晚清流行的一种浅淡相间的墨色釉上彩料,在白瓷上绘制花纹,再染上淡赭和极少的水绿、草绿、淡蓝等彩, 经低温烧成,使瓷上纹饰效果与纸绢本上浅绛画效果近似。题材有山水、人物、花鸟等。陶瓷界比较认可的说法,称浅绛彩的开创者是程门。浅绛彩以深厚的文人绘 画风格,深受时人喜爱。当时景德镇诞生了一批画浅绛彩的名家。此类作品冲破了以往官窑的陈规束缚...

    1435 陶瓷 陶瓷图片 陶瓷作品鉴赏
  • 青花:为外交而生[图文]
    青花:为外交而生[图文]

    清代青花四方五供器 带箅子的八角深盘“一把泥土创造了一个灿烂的文明,一块钴料描绘了大千世界”。日前,古代外销青花瓷器展在北京郭沫若纪念馆举办,这次展览会尝试了一种把“文物收藏、科学研究、展示教学、发展创新”相结合的一种全新的展览方式。“这套五供器是我花了十多年从世界各地分别找到的,今天它们一家子在这里重新团圆了。两旁这对花觚是我在地球的另一边找到的。”文物科技鉴...

    281 陶瓷 陶瓷资料 陶瓷作品鉴赏
  • 一带一路国宴餐桌取高淳陶瓷 展现《富春山居图》[图文]
    一带一路国宴餐桌取高淳陶瓷 展现《富春山居图》[图文]

    一带一路峰会用瓷高淳陶瓷供图“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领导人午宴上,由江苏高淳陶瓷股份有限公司独家制作的“丝路国宴”餐瓷,从视觉、声音和触觉等角度全方位展现中国瓷器的精妙绝伦。丝路国宴”餐瓷图案取材《富春山居图》据该公司主创设计杨珍介绍,这套餐瓷共有60多个器型,器物之间尺寸严谨,整体色彩为蓝白结合,呼应午宴地点雁栖湖秀美宜人的环境。融入唐朝元素,选用传统纹样“吉祥三宝”之一...

    1388 陶瓷 陶瓷图片 陶瓷作品鉴赏
  • 红色印记:炉火纯青的7501瓷[图文]
    红色印记:炉火纯青的7501瓷[图文]

    7501茶杯记得有一副对联:“黄山为九州增色,瓷器与中国同名。”瓷器是由中华民族创烧的、集实用性和艺术性于一体的珍贵器物,也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特殊贡献之一,其影响力在外媒看来甚至超过四大发明。7501瓷器出现的历史背景1975年,中央办公厅考虑毛泽东主席年事已高,吃饭咀嚼很慢,北方冬天气候寒冷,厨房离用餐的地方距离较大等因素,决定为毛主席制作既保温、防尘,又实用、美观的优质餐具。1975年4月...

    1025 陶瓷 陶瓷欣赏 陶瓷作品鉴赏
  • 中国红瓷器鉴赏[图文]
    中国红瓷器鉴赏[图文]

    中国陶瓷艺术源远流长。兴盛于一千多年前中晚唐的长沙窑,成为世界彩釉尤其是红釉的开创者。这里展示的“中国红”陶瓷,成功地将大红色运用到大花瓶上,件件都堪称国宝级艺术品。如今,“中国红”陶瓷已被正式定为赠送国际友人的国家级礼品,也备受收藏者的关注.陶瓷是中国的伟大发明,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八千年以来,华夏民族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勤劳的双手,创造了精湛绝妙...

    1247 陶瓷 陶瓷作品 陶瓷作品鉴赏
  • 清朝光绪时期的瓷器有何特征[图文]
    清朝光绪时期的瓷器有何特征[图文]

    自辛酉政变之后,清政府和外国侵略者联合镇压了太平天国和捻军,社会局面相对稳定,封建统治政权得到了暂时的巩固,进入所谓“同光中兴”的历史时期。以慈禧为首的统治集团,一方面不断出卖国家主权;另一方面则大肆搜刮民脂民膏,以满足自己穷奢极欲的生活。在这种情况下,从光绪元年开始,景德镇御窑厂陆续为清代宫廷和东西两厂烧制了数量可观的精美瓷器和祭器,使长期不景气的制瓷业稍有复苏。下面Neil为大家简单介绍下光绪...

    1362 陶瓷 陶瓷欣赏 陶瓷作品鉴赏
  • 宋元明清的瓷器各有风采,你辨得出吗? [图文]
    宋元明清的瓷器各有风采,你辨得出吗? [图文]

    陶器是火与泥的结晶。陶器的发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进程——是人类第一次利用天然物,按照自己的意志创造出来的一种崭新的东西。从河北省阳原县泥河湾地区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晚期的陶片来看,在中国陶器的产生距今已有11700多年的悠久历史。而瓷器,是陶器的进化。今天,就让我们以宋、元、明、清为例,说一说瓷器的辨别方法。1、从器物的造型上区别宋代造型多简朴,以仿青铜器造型为主,并多小件,但在器物的边角、口沿、底足很...

    1835 陶瓷 陶瓷作品 陶瓷作品鉴赏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