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的铸镜工艺,是我国历史上的鼎盛时期。尤其当时扬州所铸铜镜,以用材精炼、铸工精湛、成色纯正、纹饰灵动而闻名天下。因其在江心洲搭炉,世称扬州江心镜。1998年,在印尼勿里洞岛海域打捞出水的唐代黑石号沉船上,就发现一面江心镜。此镜铸造于759年,铜镜上有“扬州扬子江心百炼造成”铭文。江心镜注重“百炼”工艺,李肇《国史补》卷下载,“扬州旧贡江心镜,五月五日扬子江中所铸也。或言,无有百炼者,或至六、七十炼则已,易破难成。”唐时常作为贡品进供,并设有“进镜官”。达官贵人都以拥有一方扬州铜镜而炫耀,并奉为至宝。刘肃《大唐新语》载,张怀道赠冯履谦一镜,“谦集县吏遍示之,咸曰:‘维扬之美者,甚嘉也。’”足见扬州铜镜人人宝之、喜之、藏之。
唐双鹦鹉衔花葵花镜,是唐代比较流行的纹饰铜镜之一。鹦鹉成双成对,寓意吉祥美满、幸福和睦。从现有的铜镜资料和实物来看,一般以双鹦鹉首尾相戏为主要纹饰。青州博物馆藏唐双鹦鹉衔花镜,直径27厘米,鹦鹉口含花卉,八瓣形花卉纹圆钮,主题纹饰为一对雌雄鹦鹉,首尾相接,口御葡萄枝蔓果翩翩起舞,相互嬉戏,同时有一条打着花结的联珠纹长绶带将雌雄鹦鹉连接到一起,寓意长寿富贵。
唐鹦鹉衔花江心残镜,是笔者于2006年在扬州花鸟市场一古玩摊上淘来的。经与摊主沟通得知,此残镜是在扬州唐城外河道清淤时的一堆渣土上发现的。我看其尺寸大、版工细,作为标本,值得研究,就很高兴地买了下来。后经仔细测量并查阅相关资料,该铜镜标本直径36厘米,镜钮直径3.5厘米,葵口,头模铸造,银背泛黑漆古,其尺寸仅次于铜镜之王——金上京历史博物馆藏金代“双鲤鱼铜镜”(直径43厘米)。其纹饰和式样又与青州博物馆藏的唐双鹦鹉衔花镜如出一辙,但直径大了9厘米,在唐镜中是罕见的。
唐宝历二年(826),白居易任苏州刺史时所作诗《鹦鹉》:陇西鹦鹉到江东,养得经年嘴渐红。常恐思归先剪翅,每因喂食暂开笼。人怜巧语情虽重,鸟忆高飞意不同。应似朱门歌舞妓,深藏牢闭后房中。
李济洲在《全唐诗佳句赏析》中,就“人怜巧语情虽重,鸟忆高飞意不同”两句诗,说明鹦鹉的心思和主人的怜爱大相径庭,以物喻人,寓意深刻,耐人寻味。
唐朝朱庆馀所作《宫中词》:“寂寂花时闭院门,美人相并立琼轩,含情欲说宫中事,鹦鹉前头不敢言。”为我们展现了“宫帷深深,为求荣华富贵,斗艳争宠,又恐鹦鹉学舌,泄露隐私,引来杀身之祸;虽景色宜人,貌美如花,但满怀幽怨,无人倾诉”的画面。苦闷之情,溢于言表。
此唐镜为何打碎丢入宫河中,引人遐想——“宫廷嫔妃们,因争风吃醋,不慎打破了铜镜,又恐皇上知晓,趁月黑风高,悄悄丢入河中……”一千多年后才将她们的故事演绎。铜镜虽残破,但足以见证唐代扬州铸镜的辉煌历史,慨叹之余,值得玩味和深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