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青花龙凤花卉纹兽耳罐
10年前,一件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图罐,在伦敦拍出2.3亿元人民币,创下了当时中国艺术品在世界上的最高拍卖纪录,也使得元青花这一世所罕见的珍品,变成了家喻户晓的顶级藏品。
今天,在北京翰海2015秋季拍卖会预展现场,也有一件“元青花龙凤花卉纹兽耳罐”吸引了众多藏家的目光。这件大罐胎体厚重,器底露胎,明显留有制胎时螺旋纹痕迹,通身内外施釉,釉色白中带青,积釉处呈现鸭蛋清色泽,为典型的元代景德镇瓷器特征。其青花发色深而蓝,浓重之处带有黑色结晶斑点,浅淡之处晕散自然。造型稳重大气,肩部装饰双狮耳,左右对称,狮口大张,极具立体感。器身自上而下有六层纹饰,分别为回纹、卷草纹、缠枝花卉纹、凤穿牡丹纹、赶珠云龙纹和莲瓣纹,虽然构图繁复,但层次分明,繁而不乱。专家介绍,这件兽耳罐为元青花大罐的三大经典造型之一,器身所饰凤穿牡丹纹十分少见,更显珍贵难得。
《石渠宝笈》著录珍品亮相
前不久在故宫举办的“《石渠宝笈》特展”,一度成为轰动京城的文化事件,很多人甚至现场排队六小时,只为一睹《石渠宝笈》著录中的一些顶级书画作品的真容。
《石渠宝笈》实际上是清代乾隆、嘉庆年间宫廷编纂的大型著录文献,书中所著录的作品汇集了清皇室收藏最鼎盛时期的所有作品,而负责编撰的人员均为当时的书画大家或权威书画研究专家,因此直至今天凡是有《石渠宝笈》著录过的藏品现身,都会成为焦点也就不足为奇了。
今年翰海秋拍的古代书画部分,就有一件査士标作水墨手卷《烟江独泛》,曾著录于《石渠宝笈初编》、《秘殿珠林石渠宝笈合编》第一册等。据介绍,此卷《烟江独泛》为査士标去世前二年所绘。作品看似逸笔草草,实际从空间分隔到笔墨运用,处处透出画家炉火纯青的艺术功力。全画近观,可观赏其用笔的简捷、劲健、老辣;远观,则山明石秀、烟波浩渺的醉人景致尽收眼底。这件作品经清代多位帝王鉴赏,后世递藏有序。
齐白石“依样”画《葫芦》
此次秋拍推出的齐白石《葫芦》不仅为北京市文物商店旧藏,还曾出版在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年《齐白石书画集》,也是一件难得的佳作。
葫芦的枝“蔓”与万谐音,每个成熟的葫芦里储籽众多,使人联想到“子孙万代、繁茂吉祥”,又与“福禄”谐音,有“福禄双全”的吉祥寓意。齐白石爱画葫芦,以水墨画叶,以藤黄画果,常题“依样”二字,寓意“万事不如依样好”。生活、创作不必求新求怪,这既是齐白石的艺术心得,更是其独特的人生感悟。
稀见佛像饰十余种吉花瑞草
金铜佛像专场中,一尊“明代中原地区铜鎏金大势至菩萨”造像用料极精,为多种贵金属合金铜铸造,比例精准,体格宏大,主尊高达80厘米,做工细腻传神,为明代中期汉地造像中的极品。造像胸前饰璎珞,刻画精美,上端翻转折回,动感十足,吸取了大量永宣时期宫廷造像璎珞的特点。最为奇异的是此尊造像衣缘处錾刻有十种以上精美吉祥花草纹饰,几乎囊括了当时最为流行的各类吉祥花饰,这在汉地造像中极为罕见。
此外还有一件“明永乐 铁鎏金龙纹钺刀”,是明代宫廷藏传佛教法器的典范之作。法器通身为铁质打造,其上以错金银工艺密布了繁复精致的花纹,从钴叉的卷草纹饰到摩羯层层密布的鳞片,再到错金龙纹,无不体现着它在工艺上的登峰造极;而自然灵动的曲线与造型,挺括庄严的张力,则生动地演绎着佛教法器的艺术魅力。
乾隆斗彩代表作现异国风情
“清乾隆 斗彩缠枝花卉蝠纹盖罐”为乾隆斗彩官窑代表作,盖里、罐内及底满施松石绿釉。内壁光素无纹,外壁器腹白地上通绘斗彩缠枝花卉,花鲜叶绿、枝缠叶绕、连绵不绝,蝙蝠飞舞于花丛间。整器纹样线条流畅,描绘细腻,填色准确,层次分明,用色极为丰富,将盖罐装点得五彩斑斓,令人过目不忘。
从装饰风格看,其所绘枝叶缠枝方式略带西洋气息,取思洛可可风格,使其华丽的外表更添一分异国风情。细白瓷上施丰富多色的釉上彩,层次丰富、精描细绘。底部施松石绿釉,中央以青花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书款,款识工整,工致端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