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东莞男子继承姨妈英国遗产,发现十万件圆明园文物,无偿捐给国家[图文]

时间 : 01-28 投稿人 : 赠赠 点击 :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蓝。”这首陆龟蒙的诗,描写了我国的青瓷制造工艺。从两万多年前中国产生陶器,到东汉时期出现瓷器。中国的工艺水平越来越高,也在不同时代创造着风格各异的工艺品。只是,鸦片战争后,其中有许多文物流失在国外,隔着遥远的距离却不能再回到祖国。

东莞男子继承姨妈英国遗产,发现十万件圆明园文物,无偿捐给国家 | 陶瓷欣赏

八国联军侵华之后,圆明园成为了一片废墟,其中的珍贵文物也几乎被掠夺得一干二净。有的已经散落在国内的民间不知去向,有的出现在国外的博物馆里。所有的中国人无一不对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以至于我们失去了文化瑰宝这件事感到愤怒,但久久不能平息的,还是那一份惋惜。

东莞有一位男子,他在继承姨妈的英国遗产的时候,意外发现了十万件圆明园文物,然后无偿捐给国家,这其中有着许多的故事。

东莞男子继承姨妈英国遗产,发现十万件圆明园文物,无偿捐给国家 | 陶瓷欣赏

收集文物已经成为许多人的兴趣爱好,但是,那些原本属于国家的文物,还是应该让它物归原主。圆明园第一次遭到洗劫,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英法列强进行的烧杀抢掠,圆明园第二次遭到洗劫,是八国联军侵华之后,更多国家的再度搜刮。

圆明园从一个聚集了大量珍贵文物的皇家花园到一片废墟,中国人无不为之心痛。我国对于在圆明园中失去的文物,还是始终通过着各种方法让它们回到祖国的怀抱。比如通过购买等方式,确实是找回了少数的文物。只不过,圆明园中原本有的文物多达150万件,所能寻找得到的文物实在是太少。

东莞男子继承姨妈英国遗产,发现十万件圆明园文物,无偿捐给国家 | 陶瓷欣赏

在国外,有许多心系国家的华裔都非常热心地帮助祖国进行寻找,也有那些无偿给国家捐献文物的人,这其中就有一个叫赵泰来的人。赵泰来在1954年出生于中国广东省东莞市,他含着金汤匙出生,家庭条件很好。但是,赵泰来的父母亲在他15岁的时候就去世,所以赵泰来只能去香港投奔姨妈来维持生计。

赵泰来的姨妈悉心地养育着他,而且还把画家赵少昂介绍给他当老师。赵泰来在老师赵少昂的影响下,开始学习历史,文物相关的知识,所以在此期间也开始接触一些文化古迹。赵泰来学会了一些鉴别和欣赏文物的方法,丰富了自己的知识和实践能力。

东莞男子继承姨妈英国遗产,发现十万件圆明园文物,无偿捐给国家 | 陶瓷欣赏

1979年,赵泰来的姨妈决定让赵泰来继承自己的家产,并且告知在国内外自己都有着许多的财产。赵泰来在清点姨妈家产的过程中,发现了许多的文物字画,但是姨妈让他低调,不要对此事有所声张,不要让外界知道。

两年之后,赵泰来的姨妈去世,并且在去世之前给了赵泰来一张图,这张图来历可不简单,是一张藏宝图,上面清楚的描绘着姨妈在英国伦敦郊外藏有的一些宝物。赵泰来感到非常好奇,还是在没有告知任何人这一件事的情况下去往英国寻找这些宝物。

东莞男子继承姨妈英国遗产,发现十万件圆明园文物,无偿捐给国家 | 陶瓷欣赏

赵泰来抵达伦敦藏宝区域后,开始按照藏宝图上所绘制的细节进行寻找,于是他发现了许多珍贵的字画作品,古玩和铜器等。这些物品都是赵泰来的祖父伍廷芳收藏的,伍廷芳是清朝末年驻美国,秘鲁等国的大使,赵家本就非常热衷于收藏古玩,所以经过几代人的收集,这些古玩数量已经多达上万件,而这些古玩都成为了赵泰来名下的财产。

赵泰来没有将此事声张,而是悄悄地把这些古玩搬进自己的别墅,开始了细致入微的检查和研究。赵泰来的研究一共进行了十年,在此期间连他的妻子都不知道这一件事,他全部亲力亲为,也不请佣人来进行帮忙。赵泰来发现,这些文物中一大部分都是属于中国的文物,甚至有一些是曾经圆明园内的文物。

东莞男子继承姨妈英国遗产,发现十万件圆明园文物,无偿捐给国家 | 陶瓷欣赏

为了完好地保护这些文物,他把自己的国籍改为了英国籍,在英国居住的数年里,他也是悄悄地把这些文物慢慢运回了国,并且是无偿捐献给国家的。这些文物已经陈列在全国各地的博物馆,为了贴补把文物运回国所需要的运费,赵泰来更是卖掉自己的部分房产。

十年间,赵泰来倾尽了无数精力去检查和鉴定这些文物,这些文物的数量加起来甚至已经超过十万件,而这十万件文物的价值高达十亿元,可以说,这是一个天文数字,而赵泰来也是一个非常爱国的人。

东莞男子继承姨妈英国遗产,发现十万件圆明园文物,无偿捐给国家 | 陶瓷欣赏

赵泰来捐献的各类奇珍异宝价值加起来足以让他后代几代人衣食无忧,但是赵泰来却选择了将它们无偿捐献给国家。在圆明园里,我们失去的文物仍有许多寻找不回来,不过相信,在未来的某一天,我们都会通过别的方式再一睹它们当年的风采。

相关文章

  • 青花瓷工艺中独特的吹墨画法[图文]
    青花瓷工艺中独特的吹墨画法[图文]

    吹墨工艺 小时候,过年过节或祝贺同学过生日,喜欢自制贺卡。找一把旧牙刷蘸上蓝墨水,拨动牙刷毛,便有雾状的蓝色洒在纸上,不想有蓝雾的地方用卡纸遮起来就好了,然后再画上点什么。这样的贺卡很受小伙伴的欢迎。 后来笔者在研究青花瓷的工艺时,曾经想:青花工艺有没有吹墨画法?5年前,得到一块万历年的青花瓷片,就是吹墨画。图中画了三匹马,马的周围有蓝色雾状墨点,显然是先遮后画的。我学生时代的小技巧,我们的祖先早...

    1707 陶瓷 陶瓷知识 陶瓷作品鉴赏
  • 景德镇陶瓷艺术作品欣赏—窑变,堪称一绝 [图文]
  • 越窑:宁波人自己的瓷器 [图文]
    越窑:宁波人自己的瓷器 [图文]

    越窑鹦鹉秘色粉盒越窑是唐朝、五代时越州(今浙江绍兴,宁波)的瓷窑。因此得名为“越窑”。越窑烧制的青瓷器在唐代很出名。唐代陆羽在《茶经》中写道:“碗,越州为上。其瓷类玉、类冰。” 越窑龟莲纹盘越窑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青瓷窑,主要分布在浙江上虞、慈溪一带,不仅生产民间用瓷,而且早在唐代就设置贡窑,宋时“置官监窑”,烧制高档的宫廷用瓷,其产品在唐代晚期开始大量外销,在亚非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发现过越窑青瓷,...

    1472 陶瓷 陶瓷知识 陶瓷作品鉴赏
  • 千古流韵,宋代酱釉瓷器[图文]
    千古流韵,宋代酱釉瓷器[图文]

    酱釉又称:“柿色釉,紫金釉”,是一种以铁为呈色剂的高温色釉,其釉料中含氧化铁和氧化亚铁的总量较高,达5%以上。宋代是酱釉瓷器发展的黄金时期,南北各地瓷窑普遍烧造,并以北方的耀州窑、定窑和当阳峪窑为杰出代表。清代是酱釉瓷器发展的巅峰时期,并因皇帝的青睐而成为景德镇御窑厂专门生产的仿古釉色品种之一。作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的定窑,曾一度为官府烧制宫廷用瓷,以其优美的造型,精湛的艺术魅力著称于世,令后人仰慕...

    1724 陶瓷 陶瓷科普 陶瓷作品鉴赏
  • 超唯美的陶瓷饰品陈设欣赏[图文]
  • 迄今未解的哥窑之谜[图文]
    迄今未解的哥窑之谜[图文]

    日前,北京故宫博物院院藏的一件传世哥窑瓷盘不慎被损坏,于是乎一石激起千层浪:除有些看热闹的外行纷纷谴责故宫不负责任外,有些业内人士也对哥窑的身世大做文章,这让有关哥窑瓷器的身世之谜在沉寂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之后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哥窑虽贵为宋代五大名窑(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和定窑)之一,但奇怪的是宋人没有留下任何记载,而元、明、清的记述又甚为混乱。有人说哥窑窑址在浙江龙泉,也有人说在浙江杭州,更有...

    1571 陶瓷 陶瓷知识 陶瓷作品鉴赏
  • 平定窑刻花瓷:山西陶瓷史上的一朵奇葩[图文]
    平定窑刻花瓷:山西陶瓷史上的一朵奇葩[图文]

    中国文物网讯(编辑 陈慧)平定窑,又称西窑,是山西古代的窑场,在今山西省阳泉市平定县柏井村。平定地处陕西和河北的交接,被誉为 山西的东大门,故平定窑的陶瓷技艺可受多方文化的滋润和影响。在中国陶瓷史上,平定窑以其以特殊的材质、复杂的烧制工艺、古朴自然的艺术风格而著称,因此 具有重要的地位。金代平定窑白地刻花盖罐近日,山西省平定窑刻花瓷传承人张文亮接受中国文物网记者的专访,向记者介绍了平定窑的历史脉络...

    861 陶瓷 陶瓷知识 陶瓷作品鉴赏
  • 追寻中国瓷器的源头:从德清窑原始瓷说起[图文]
    追寻中国瓷器的源头:从德清窑原始瓷说起[图文]

    春秋双龙耳原始瓷盖罐 私人收藏德清窑,在今浙江省德清县,故名。窑址在德清县境内已发现几十处之多,是以黑瓷与青瓷兼烧,以青瓷为主而以黑瓷闻名的古窑场。是浙江地区最早发现黑瓷产地之一。烧造历史较长,上溯商周,历经汉、六朝直至唐宋才停烧,影响很大。地区最早发现黑瓷产地之一。烧造历史较长,上溯商周,历经汉、六朝直至唐宋才停烧,影响很大。品种:所烧黑瓷和青瓷,造型大体相同。产品有碗、碟、盘、耳杯、盘口壶、鸡...

    255 陶瓷 陶瓷作品 陶瓷作品鉴赏
  • 麒麟与芭蕉纹在顺治瓷器中同时出现的频率很高[图文]
    麒麟与芭蕉纹在顺治瓷器中同时出现的频率很高[图文]

    清顺治青花麒麟芭蕉罐清顺治青花麒麟芭蕉罐罐高31.5厘米,口径13.5 厘米,底径14.8厘米;平底微凹,刮削修足整齐。内外底釉光润厚泽,釉色白中泛青。外壁口沿饰倒垂变形莲瓣纹,主纹绘麒麟、芭蕉纹,用笔豪放,色料浓重,构图简明疏朗。顺治时期,麒麟与芭蕉纹同时出现于画面的频率很高,较多见的是盘与罐,并且,多数被用以作器身一正一副的两个 主题画面,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此罐上的麒麟、芭蕉纹,气势雄伟,形...

    1366 陶瓷 陶瓷知识 陶瓷作品鉴赏
  • 美不胜收的中国瓷[图文]
  • 红色钧官窑有哪些历史功绩不能忘却[图文]
    红色钧官窑有哪些历史功绩不能忘却[图文]

    一段红色年代四座传奇窑厂诞生钧瓷发展史上的标志性产品那段历史如同作品一般浓墨重彩留给世人无尽的思考与启示和难忘的红色记忆随着世人对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视,近年来,“红色钧官窑”这一名词频频出现在媒体上与藏家的话语中。“红色钧官窑”,特指20世纪50年代末到80年代末,先后成立并烧造钧瓷的地方国营禹县神垕钧瓷厂、禹县钧瓷工艺美术一厂、禹县钧瓷工艺美术二厂、神垕镇东风工艺美术瓷厂。虽然这4个厂历时不过30...

    994 陶瓷 陶瓷作品 陶瓷作品鉴赏
  • 残片:古瓷入门金钥匙[图文]
    残片:古瓷入门金钥匙[图文]

    谢伟垣搜集的一些仿古青花瓷标本。30余年醉心收藏古瓷,逾10万件残片标本开门迎客南方收藏眼常言道,艺术品市场水很深。对刚入行的收藏者来说,古玩城、拍卖行和民间古董贩子手里的“好东西”琳琅满目、包罗 万象。然而,没有“真品承诺”,你敢相信吗?政府办的公共博物馆是公认最可靠的文物收藏机构,但是,那些珍贵稀罕、价值连城的国家瑰宝却不是人人都可以近 距离上手把玩的,更不要说带上你的东西过去对比一下。对于想...

    1155 陶瓷 陶瓷知识 陶瓷作品鉴赏
  • 红陶兽形壶暗合 原始人对血与火的崇拜[图文]
    红陶兽形壶暗合 原始人对血与火的崇拜[图文]

    红陶兽形壶山东博物馆馆藏红陶兽形壶,高21.6厘米,1959年出土于山东泰安大汶口遗址。它是先民们盛放水或酒等液体的实用器皿。精巧的造型也是从满足这一功能出发:尾部设一筒形口,可注水;嘴巴张开,可出水;背部有抓手,便于提放;腹部鼓起,腿部粗壮,巧妙扩大了盛水容积;四足鼎立,可以放在火上加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红陶兽形壶嘴部的张开角度、背部提手的设置等,已经超越了对动物具体形象的模仿,是一种出于实用...

    1075 陶瓷 陶瓷知识 陶瓷作品鉴赏
  • 元青花四爱图梅瓶:见证王妃殉情的凄婉故事[图文]
    元青花四爱图梅瓶:见证王妃殉情的凄婉故事[图文]

    元青花四爱图梅瓶,高38.7厘米,口径6.4厘米,底径13厘米。瓶身肩部饰凤穿牡丹,腹部饰青花“四爱图”:即王羲之爱兰,陶渊明爱菊,周敦颐爱莲,林和靖爱梅鹤;足部饰仰覆莲纹。三层纹样以卷草纹、锦带纹为界。白釉泛青,色彩青翠艳丽。青花瓷成熟于元代。由于采用进口钴料,成本昂贵,所以元青花传世量极少。而青花瓷所独有的白地蓝花或者蓝地白花,与中国传统水墨画的晕染效果非常相似,所以备受文人雅士喜爱。这件表现...

    519 陶瓷 陶瓷知识 陶瓷作品鉴赏
  • 明人珐华彩瓷盘(图)
    明人珐华彩瓷盘(图)

    明人珐华彩瓷盘 王家年 文/图我去藏友家里做客,见到他有一件珐华彩盘,经仔细观察,应为明中期珐华彩凤穿牡丹纹盘。珐华彩又称“法华”,是一种低温釉陶瓷,创于元代,盛于明代,至清代仍有少量烧制。珐华彩最早是在山西蒲州阳城、高平和晋城一代烧制,常见器型有花瓶、香炉和动物等。当时珐华彩器只是地方民窑的一个品种,所用胎体皆为陶胎,分为砂胎与缸胎两种,砂胎疏松,缸胎坚细。装饰手法是在修好的胎体上先雕刻花纹图案...

    1049 陶瓷 陶瓷资料 陶瓷作品鉴赏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