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史料记载,明嘉万年间,景德镇有一位制瓷名师——昊十九,号壶隐道人,“尝作卵幕杯,薄如鸡卵之幕,莹白可爱,一枚重半铢”(24铢为一两),这是万历时人李日华在《紫桃轩杂缀》中对昊十九“壶公窑”所烧造的卵幕杯的赞美,以形容其轻薄奇巧,即现在所说的薄胎瓷品种。前不久,笔者在古玩市场见到一只这样的杯子(见图),虽为破粘之物,但因其完整、胎薄、做工精细、装饰讲究,也很有欣赏和研究价值。
该杯为多折形花口,稍内敛,弧腹下稍急收,圆润的小圈足,高4.1厘米、口径9.3厘米、足径3.2厘米。胎体轻薄透光见影,胎质精细坚致泛牙黄色;内外施白釉,莹润硬亮,有细橘皮纹,釉色泛青闪黄,杯内外作了双重装饰,外壁施立粉缠枝莲纹一周,线条纤细简约、流畅匀净而有弹性;内底施立粉鱼纹并填以铜红料,烧成后呈深沉的褐红色,并带铜绿斑点,非常美观。这种将缠枝莲与鱼纹饰于一器的组合,寓意“连(莲)年有余(鱼)”,使人爱不释手。
薄胎瓷创烧于北宋景德镇影青瓷,明永乐时烧成了甜白釉、青花、青花釉里红和粉红等薄胎瓷产品,成化间已有较高的成就,万历年间烧造的卵幕杯、流霞盏等成了人们争相收藏的精品。清康熙雍正时对薄胎瓷的烧造达到高峰,自乾隆年间至民国时期民窑多在仿造,并多署以“昊十九”、“壶隐道人”等伪款。笔者收藏的这件没有署款,反而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其真。
烧制薄胎瓷要料精工细,工序繁复,一般要经过40多道工序,全部手工操作,分三次烧成,尤以利坯和艺术加工,最为精细,要把二三毫米厚的坯体修成0.5毫米到1毫米实属不易,稍有不慎即前功尽弃,故成品率很低,加之薄胎瓷比一般瓷器更难保存,遗留下来的凤毛麟角,其珍贵程度可想而之。
如今,景德镇、醴陵等地大量烧制薄胎瓷,但采用的都是现代工艺,注浆成型,所造器物上手轻飘,没有此杯纯手工制作的古朴深沉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