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离开紫金土 莫谈龙泉瓷[图文]

时间 : 01-25 投稿人 : 大鹏 点击 :

离开紫金土 莫谈龙泉瓷 | 陶瓷欣赏

大家简介 陈坛根,1949年出生于龙泉青瓷世家,从小随父学艺,1964年进入龙泉瓷厂工作。现为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丽水学院客座教授、龙泉古窑瓷研究所所长。

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陈坛根称龙泉青瓷一定要“原矿配土” 讲究原汁原味

古往今来的各色瓷器中,青瓷无疑是佼佼者。而浙江的龙泉青瓷,更是以“雨过天青云破处,梅子流酸泛绿时”的至美境界,将深沉、优雅、含蓄的青瓷美学推向了历史的高峰。

作为中国制瓷历史上最长的一个瓷窑系,在长达1600多年的时光里,朝代更迭,世事变迁,龙泉的窑火虽然时有微弱,却从未熄灭。2006年,龙泉青瓷更是以全球唯一的陶瓷类项目,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龙泉青瓷何以能保持千年不绝的生命力?当代的龙泉工匠们,又何以能气定神闲、坚定不移地守望传统?从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陈坛根的身上,我们或许能找到一些答案。

离开紫金土 莫谈龙泉瓷 | 陶瓷欣赏

《大吉瓶》

转机:

龙泉青瓷复烧得益于法国童话

龙泉地处浙西南,为瓯江、闽江、钱塘江三江发源地。三国时期,当地的老百姓已经开始利用这里优越的自然条件烧制青瓷。北宋后期直至南宋,随宋王朝的南迁,结合南艺北技的龙泉窑,把青瓷生产推向一个全盛的时期。而到了明中后期直至清朝,随着青花瓷的兴起以及海上贸易的衰落,龙泉青瓷的外销量开始锐减。盛极一时的龙泉窑口纷纷倒闭,改烧民间通用青瓷,造型、烧制都不及以前精致。所以,1949年出生于龙泉青瓷世家的陈坛根,小时候的耳闻目睹,全是关于龙泉青瓷衰败至极的印象。

陈坛根的爷爷陈福财在清末宣统年间就开始烧制青瓷了。父亲陈裕行出生于1913年,烧制的青瓷在当代也是小有名气。然而在当时的环境下,这些“民间高手”的技艺并没有太大的施展空间。他们平时以务农为主,烧瓷只是“兼职”工作,逢年过节,当地有买新碟新碗过年的风俗,这个时候,青瓷工匠们才会忙活一阵,过过手瘾的同时,也为自己困顿的生活赚上一点外快。

陈坛根很小的时候就跟着爸爸学做青瓷,但这个行当在年幼的他的眼里,只有一个“苦”字,并无美感可言。

离开紫金土 莫谈龙泉瓷 | 陶瓷欣赏

《蒸蒸日上》

转机是从“雪拉同”开始的。

陈坛根告诉记者,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许多到访中国的外国专家都向外事人员表达他们对一种名为“雪拉同”的中国瓷器的向往之情。问的人实在太多了,一头雾水的工作人员于是向当时故宫博物院古陶瓷专家陈万里先生请教。陈先生哈哈大笑,“就是龙泉青瓷嘛!”

龙泉青瓷的辉煌历史此时才被人们重新提起。原来,它曾经是宋元时期最重要的外销瓷器,晶莹如玉的青色曾令整个世界为之倾倒。法国童话中有一位同仙女相爱的牧童,名叫雪拉同,他喜欢穿着像海水一样碧绿的青色外衣。这神秘而唯美的意象同欧洲人对东方青瓷的印象不谋而合,于是,龙泉青瓷便拥有了牧童的名字。

周总理知道“雪拉同”的故事之后,命轻工业部赶紧恢复烧制龙泉青瓷。而借着这股“东风”,1957年,中国五大名窑的恢复才一起提上了日程。

离开紫金土 莫谈龙泉瓷 | 陶瓷欣赏

《冰裂纹富耳炉》

新生:

破解龙泉青瓷的终极之谜

陈坛根16岁进入国营青瓷厂,历任分厂车间主任、技术厂长,参与了龙泉青瓷焕发新生的整个过程。

无疑,青瓷最大的魅力就是它的釉色。陈坛根告诉记者,想要烧造出最美丽的青色,没有捷径,只有不停地进行配方试验。前后几十年,他在龙泉当地宝溪、上垟、木岱、八都等数十个矿点采掘原料,以不同的配方进行试烧,经过数百次的调试,才成功烧制出哥窑粉青釉和弟窑梅子青。而在寻找青瓷传统的过程中,陈坛根做出的最大贡献,是破解了宋代龙泉青瓷最大的一个谜团——“冰裂纹”的奥妙。

陈坛根说,龙泉青瓷分为哥窑和弟窑。在宋朝,和主要作为民窑的弟窑相比,厚胎薄釉并且有着奇异“开片”的哥窑是为官府烧造,显得更加珍贵。而在哥窑的各种釉裂纹片中,一种名为“冰裂纹”排名首位,它的形态犹如冬季冰面自然炸裂的冰花一般,层层叠叠、平滑如镜、美轮美奂、玄妙无穷。素有“哥窑品格,冰裂为上”的美誉。

离开紫金土 莫谈龙泉瓷 | 陶瓷欣赏

《冰裂纹葵口盘》

宋朝以降,龙泉当地的制瓷者都以烧出“冰裂纹”为人生最大梦想。然而,这种开片实在太过匪夷所思了,一千多年过去了,没人成功过。

1996年,陈坛根向这个难题发起挑战。他告诉记者,制作冰裂纹的难点,是要对坯、釉原料的收缩比例有非常精准的控制。过之与不及,都不能奏效。而施釉的厚度也至关重要。釉薄,不起纹片,釉厚,烧制的时候不是将坯体拉裂、变形,就是釉面严重剥落。另外,烧成也是一大难关:窑内的一氧化碳淡了,釉色不出;浓了,釉色又会吸烟变色。而烧成温度的曲线控制,更是直接影响瓷器的效果。

在漫长的过程中,虽经历了两三百次失败,但陈坛根从没打过“退堂鼓”。“每次失败,我都总结经验,于是,向成功又迈进了一步。”

成功悄悄地降临了:2002年的一天,像往常一样,当窑温降至100℃左右,陈坛根徐徐拉开窑门。窑内噼噼啪啪响成一片。他取出一件没有任何裂纹痕迹的瓷器。须臾,随着一声声清脆的炸裂声,重重叠叠的细密纹片渐渐显露。绝美的冰裂纹青瓷,在这一刻重现人间。

传承:

虽已超越古人但仍需突破、创新

陈坛根对记者表示,今天的龙泉青瓷已经达到了南宋时的最高水平,但不能满足于此,必须要创新和突破。比如说,南宋时期的龙泉青瓷美则美矣,但器形相对较小。对于龙泉青瓷这样的高温瓷来说,如果器形稍大,一是胎体容易变形,一是容易流釉,所以自古龙泉就有“一寸大,一寸险”的说法。经过几十年的研究,陈坛根采用镁石英代替砻糠灰,并在坯料中掺入腐纳等添加剂的办法,增大了胎体的强度,又对釉料加工工艺做了改进,增强其稳定性。南宋最高超的匠人,也只能做出20厘米的茶壶,而陈坛根则可以做出48厘米的特大茶壶,还有80厘米迎宾大挂盘和1.4米特大梅瓶。

“器形上要创新,但‘古味’不能丢。而龙泉青瓷的粉青、豆绿、梅子青,是我们龙泉独到的东西,更是无论如何不能丢。现在很多地方都在仿龙泉青瓷的釉色,但无论如何都和我们有差距。原因就在我们当地的特产——紫金土。” 龙泉的紫金土含铁量极高,而铁的氧化还原正是青瓷之“青”的奥秘所在。并且,龙泉的紫金土还含有三个非常特别的稀有元素——锂、镓、铯。它们恰到好处的含量,对龙泉青瓷的呈色起到了“点睛”作用。虽然现在科技昌明,龙泉紫金土的成分早已破解,从理论上说,其他产区也可以进行仿制,但一是成本太高,二是“配出来”的青瓷和浑然天成的青瓷,差距不是一点半点。

陈坛根告诉记者,现在全国各地,包括日本和韩国,都在做青瓷,有的也做得很漂亮。但他们的青瓷大都加了化工元素,不像龙泉青瓷,一定要“原矿配土”,讲究原汁原味。在龙泉当地每年的青瓷评比中,加化工原料的陶瓷根本没有资格进行参评。

现在,国内大多数陶瓷产区都早已采取团队作战,流水线化作业。而年过花甲的陈坛根仍是几十年如一日,从选料到炼泥,再到手工拉坯以及最后的烧制,默默地完成全部创作流程。这样的做法在其他产区可能是“异数”,但在龙泉却是普遍现象。

陈坛根现在用的是0.5个立方的小窑炉,少则一窑三五件作品,多则十几件。出窑合格率大概百分之五六十。他这样“慢悠悠”地创作着,自得其乐。

“我们龙泉当地,做日用瓷的很少,大多数都像我这样做艺术瓷。龙泉青瓷的魅力在它的釉色,独特的釉色是龙泉的水土赋予的。而这上天赐予的原料是有限的,得省着用。如果大家都大规模地做日用瓷,可能几十年原料就用完了。我们在做精做好上下足工夫,既能留下精品,又将有限的原料留给子孙,这样再过一千年,龙泉青瓷依然还在成长,这不是更好吗?”

在目前的当代瓷市场上,龙泉青瓷不是最昂贵的,但却是口碑最好的。陈坛根告诉记者,这两年龙泉青瓷的市场价值大概一年升30%左右。

相关文章

  • 民国瓷器的分类及几点辨伪方法[图文]
    民国瓷器的分类及几点辨伪方法[图文]

    民国瓷器总的来说技艺并不高超,但是“居仁堂”、“解斋”款识的名瓷堪称千古绝响,被学者称为“中国瓷业史上一朵复兴之花”。民国瓷器存世量较大,常见瓷器有以下几类:1、仿古瓷。民国仿古瓷是中国历史上高峰期之一,常见的有仿三国、两晋、南北朝的青瓷,仿隋唐、五代的白瓷,仿宋代汝、官、哥、定、钧窑,以及元代的瓷器和明清的青花、五彩、斗彩、粉彩、珐琅彩及单色釉器居多,而最流行的是仿雍正、干隆的瓷器。2、日用瓷。...

    951 陶瓷 陶瓷图片 陶瓷作品鉴赏
  • 抗战瓷器唤起民众觉醒[图文]
    抗战瓷器唤起民众觉醒[图文]

    《抗战建国》瓷盘今年正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抗战题材的收藏品正受到越来越多的藏家青睐。抗战题材的瓷器是其中之一。当年在全民族的抗战浪潮中,广大民众纷纷行动起来,自觉抵制日货。福建德化、江西景德镇等一些陶瓷产地的爱国厂家,生产了大量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日用品。 陶瓷艺术家们用艺术作品唤醒同胞,在一件件精美的花瓶、茶杯、酒具、饭碗等瓷器上绘制出战士们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杀敌的...

    1219 陶瓷 陶瓷图片 陶瓷作品鉴赏
  • 紫砂壶艺大师陆慧军:上善若水水无争[图文]
    紫砂壶艺大师陆慧军:上善若水水无争[图文]

    宜兴是中外闻名的陶都,陶都宜兴紫砂产业的发展不仅创造了紫砂经济的辉煌,也孕育了灿烂的紫砂文化,更造就了一批杰出的紫砂人才,年过半百的陆慧军就是其中之一。陆慧军早在上世纪的八十年代就考入了宜兴均陶厂的艺徒班,师从多位名家大师。后又考入紫砂工艺厂研究所,并于88年进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设计班深造。创作的作品追求神、韵、气,曾多次在大型紫砂专刊上刊登。一路走来,尽管磨砺坎坷,他却从未有过丝毫的动摇。他喜欢...

    1995 陶瓷 陶瓷图片 陶瓷作品鉴赏
  • 瓷器收藏:辨别元青花仿制品的方法[图文]
    瓷器收藏:辨别元青花仿制品的方法[图文]

    过去人们对元代青花瓷器还知之甚少。自从美国学者波普博士以英国大维德基金会藏“至正十一年款”青花龙纹象耳瓶(原北京智化寺旧藏)为依据,对照伊朗阿 特别尔寺及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博物馆元代青花瓷器发表了两本研究报告后,才引起世人的广泛关注。近年来,随着国内外研究、收藏元代青花瓷器热潮的不断升温, 其市场价位已今非昔比,动辄就要千万元之巨。而后,有国内古陶瓷界专家提出,要将青花瓷定为中国“国瓷”,以取代被世...

    1202 陶瓷 陶瓷图片 陶瓷作品鉴赏
  • 美不胜收的中国瓷[图文]
  • 史上规模最大邢窑文物展举办[图文]
    史上规模最大邢窑文物展举办[图文]

    彩绘人面鱼身陶俑。(唐代)广州日报讯(记者黄丹彤 通讯员史林花 摄影报道)为了纪念邢窑遗址发现35周年,《发现邢窑——邢窑陶瓷特展》今天起在广州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开展。196件来自邢窑的出土文物,年代由北朝到现代,时间横跨1500年,再现中国白瓷的辉煌。展览由西汉南越王博物馆、邢台市文物管理处、邢台市邢窑研究所、邢窑博物馆4家合办。记者今天探营见到,作为历史上规模最大、器物最全、级别最高的邢窑文物大...

    1409 陶瓷 陶瓷资料 陶瓷作品鉴赏
  • 清乾隆狮子纹青花瓷罐[图文]
    清乾隆狮子纹青花瓷罐[图文]

    图中所示这件清代狮子纹青花瓷罐,高12.8厘米,最大直径13.2厘米,口径6.7厘米;圆腹广口,品相完好。其器型规整大方,胎质洁白细润,胎体厚薄适中,釉质细腻莹亮,圈足露胎处呈淡褐色,胎釉结合自然。瓷罐青花发色纯正,富有层次,柔和淡雅。罐身一周以青花绘就五只狮子。五狮图案几无区别,张牙舞爪,头略上昂,双目圆瞪,其颈部、脊柱、腿脚等处有丝丝细毛,后腿跑动,活灵活现间自有动感,狮子周边有火焰及祥云纹,...

    1619 陶瓷 陶瓷知识 陶瓷作品鉴赏
  • 密集陶瓷花园[图文]
  • 四个等级划分中国古瓷器[图文]
    四个等级划分中国古瓷器[图文]

    艺术品是特殊的商品,属于精神世界里的财富。中国是瓷器的故乡,瓷器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品之一。瓷器的成色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泥料、工艺、火候,种种因素的堆积成就了不同等级的陶瓷艺术品。顶级的瓷器是中国的官瓷,官瓷顾名思义是由官方垄断烧制的瓷器,汇集了当时最顶尖的制瓷技术,专供皇室使用。官瓷的发展史就是中国瓷器乃至世界瓷器的发展史,由此可见一斑。所以,中国的官瓷无愧为世界最顶级的瓷器。第二等级的瓷器是...

    1914 陶瓷 陶瓷知识 陶瓷作品鉴赏
  • 老窑瓷:宋代五大名窑钧窑瓷器[图文]
    老窑瓷:宋代五大名窑钧窑瓷器[图文]

    中国钧窑瓷器艺术研究者丁建中先生从中国瓷器窑口、釉下彩及窑变讲起。他说,由于历史原因,钧窑瓷器精品传世不多,形成了市场价格逐年攀高的趋势,在钧窑仿制品充斥市场的情况下,学习了解一些鉴定技法和掌握一些钧窑历史就成了收藏者所必备的知识。中国宋元时期北方瓷窑。在钧州境内今河南禹州市故名。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亦称“均窑”、“钧州窑”。创烧于唐代兴盛于北宋经历宋金至元代。以后历代都有仿造。境内有窑地近一百处...

    402 陶瓷 陶瓷知识 陶瓷作品鉴赏
  • 挖出青花瓷坛 疑为清代民窑[图文]
    挖出青花瓷坛 疑为清代民窑[图文]

    12日,简阳高明乡,杨氏后人迁祖坟时挖出一个青花瓷坛,疑为清代文物。 青花瓷坛盖子上的把手。坛盖被粘得很结实。12月11日,成都简阳高明乡,村民杨庆拿起锄头,来到祖先杨友祥的墓碑前,为配合天府国际机场建设,需要迁坟。然而,当锄头刨开一层层泥土时,他们竟看到了一个麒麟形状把手的瓷盖,接着锄,一个通体绘有纹饰的青花瓷映入眼帘。“图案精美,富有古味”,因为祖先杨友祥...

    1954 陶瓷 陶瓷图片 陶瓷作品鉴赏
  • 萌态可掬:瓷器中的动物形烛台 [图文]
    萌态可掬:瓷器中的动物形烛台 [图文]

    来源:99艺术网我国用烛照明的历史十分悠久。《楚辞》:“室中之观多珍怪,兰膏明烛华容备。”战国秦汉时已有各式精致的铜烛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随着制瓷 业的发展,开始用瓷烛台。瓷烛台中,借用动物的造型设计是一种常见的手法。从考古发掘出土器物来看,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流行的狮形烛台、羊型烛台和骑兽俑烛台等。唐代烛台仍以陶瓷材质为主流。1973年镇江丹徒县华墅公社西晋墓出土的越窑青釉狮形烛台(图...

    946 陶瓷 陶瓷资料 陶瓷作品鉴赏
  • 瓷器:从南北宗论到浅绛彩与新彩[图文]
    瓷器:从南北宗论到浅绛彩与新彩[图文]

    浅绛彩瓷是清末时景德镇具有创新意义的釉上彩新品种。从同治、光绪到民国初约50年之间,将中国书画艺术的“三绝”——诗、书、画,在瓷器上表现,使瓷画与传统中国画结合,创造出瓷画的全新面貌。“浅绛”原是借用中国画的概念,指以水墨勾画轮廓并略加皴擦,以淡赭、花青为主渲染而成的山水画,起源于元代。其画家代表人物为黄公望。而浅绛彩瓷中的“浅绛”,系特指晚清至民国初流行的一种以浓淡相间的黑色釉上彩料,在瓷胎上绘...

    1387 陶瓷 陶瓷资料 陶瓷作品鉴赏
  • 河北定州静志寺塔基地宫出土瓷器精粹 [图文]
    河北定州静志寺塔基地宫出土瓷器精粹 [图文]

    静志寺塔基地宫位于定州贡院院内。1969年5月,电力公司施工时,发现石刻歇山式屋顶一块。揭开屋顶,下面是一方形洞口。从洞口往下看,只见散乱地摆放着许多器物。该公司当即报告了县文物部门,定县博物馆遂于7月清理了这座塔基地宫,出土了大量珍宝。地宫坐北朝南,呈不规则的方形,东壁长2.2米,西壁长2.1米,北壁长2.17米。宫门为砖砌拱券式,门宽0.63米,门距东壁0.81米,距西壁0.76米。当初,宫门...

    1052 陶瓷 陶瓷知识 陶瓷作品鉴赏
  • 玳瑁纹是宋代瓷艺工匠的绝作(组图)
    玳瑁纹是宋代瓷艺工匠的绝作(组图)

    图1 战国碗 图2 “榇子好鱼”莲花纹碗图3 长沙窑简笔花卉小碗图4 酱色釉斜腹碗图5 宋代建窑兔毫碗盏 我们今天见到的这个“碗”字,据说最早出现在唐人所著《隋唐嘉话》上,说“(李)元吉恃其臂力,每亲行围。王充召单雄信告之,酌以金碗,雄信尽饮,驰马而出,枪不及元吉者尺”。于是,平素称之为椀或盌的碗,似乎豪门大户、市井百姓都突然的意识到了,原材料确...

    342 陶瓷 陶瓷图片 陶瓷作品鉴赏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