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元璋,号古雅斋王、晚成居士,男,汉族,1938年7月生,江西余干人。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江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1959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长期从事陶瓷美术创作,成功地开创了古雅彩艺术陶瓷,先后获江西省优秀新产品奖,景德镇陶瓷百花奖,日本恩巴入赏奖。轻工部、江西省文化厅分别授予“有贡献的美术工作者”、“有贡献的文艺工作者”称号。擅长陶瓷美术设计兼及书画,1987年被授子“工艺美术师”职称。曾有作品“‘雪堂客访图’圆盘”获1989年景德镇市第四届陶瓷美术百花奖二等奖。1994年作品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展出,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王光英亲笔题词“古雅彩,瓷苑新艺,景德明珠”。《中国陶瓷》与《紫玉金砂》等杂志曾介绍其作品。传略载入《中国当代陶瓷美术家辞典》和《世界名人录》等书典。
相关文章
-
2016年高古瓷器引领收藏新向标[图文]
现在,收藏行业越来越火爆,同时这个行业门槛也很低,任何人都可以加入,但是真正的收藏家全是高端玩家,这些高端的玩家才是能够左右收藏行业的人物,最近这些人们为了提升自己的品味,开始收藏高古瓷器,紧接着高古瓷器开始风生水起。所谓的高古瓷器是与明清瓷器相对而说的,高古瓷器通常说的是元代以前的陶瓷器,在北方所称“老窑瓷”。现代的高古瓷器赝品很多,但是有一个可以鉴别的方法那就是看“土斑”,这个是制假者无法仿造...
1009 陶瓷 陶瓷资料 陶瓷作品鉴赏 -
银与陶 毕加索留给世人的最后财富[图文]
没错,毕加索来了!如今,53件毕加索真迹,正静置于曲江艺术博物馆的展柜与橱窗里,在灯光下散发出柔软而温和的光晕。走进博物馆的观众,将在微暗的光晕环绕中,体会一场别样的探秘毕加索之旅。值得一提的是,与以往曾多次来到中国的作品相比,这批作品明显在材质与表达形式上显得格外特殊——这一批作品均是其晚年时代出品的银器、陶器与陶版画,有些作品之前甚至从未曾面世过,其神秘程度可见一斑。这也是西安观众第一次在家门...
458 陶瓷 陶瓷作品 陶瓷作品鉴赏 -
南北朝青釉六系盘口壶赏析[图文]
南北朝青釉六系盘口壶楼钢说古陶瓷之十本栏目摘选自著名古陶瓷鉴赏家楼钢的著作《中国古陶瓷鉴赏手册》,为读者提供了一种阅读古陶瓷的方式。盘口、直颈、丰肩、园鼓腹、平底;盘口下对称有两条小系,肩上四面有六条桥型系,呈两双两单状排列;通体施青釉,釉层肥厚润泽,开有细密的深色纹片,积釉处呈绿色;平底无釉露浅灰色胎,胎质较为酥松有孔洞。南北朝时期是中国陶瓷发展史上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时段,正是在这个时期,中国的...
1069 陶瓷 陶瓷欣赏 陶瓷作品鉴赏 -
香的历史可追溯到战国时期[图文]
南宋龙泉窑梅子青釉鬲式炉 南宋龙泉窑梅子青釉鬲式炉内里 香炉是古人用以薰香取暖、除异味、添香气以及书房焚香,后多用于为神佛烧香。出香的历史可追溯到战国时期,汉六朝以后,佛教盛行,以焚香供神佛,寄托人们的情感,因而各种形制的香炉就多了起来。宋代焚香和祭祀的习俗更甚,焚香与烹茶、插花、挂画并列为文人四艺,颇受文人喜爱。此时香炉比较小,以仿古式样的小型香炉最具特色。有的为开敞式,上面不加盖子,...
1381 陶瓷 陶瓷科普 陶瓷作品鉴赏 -
迷人的磁州窑文人瓷绘:黑与白的艺术[图文]
图1 故宫博物院藏金代白釉黑绘诗文枕白地黑绘(亦称白地黑花)是磁州窑最具特色的装饰方法。它将中国传统书法、绘画技法与制瓷工艺相结合,创造了新的综合艺术,开拓了陶瓷美学的新境界,取得了举世公认的辉煌成就。这一装饰技法在宋代书法、绘画艺术繁荣和普及的基础上应运而生,受到文人书画的影响而成熟、发展起来。正是文人书画家的广泛参与,提升了磁州窑艺术的高度,开拓了磁州窑文化的深度。同时,它又以多方面的创造及广...
1777 陶瓷 陶瓷知识 陶瓷作品鉴赏 -
陶瓷美术宗师:张景寿的绘瓷人生[图文]
张景寿,原籍江西省乐平市,1920年10月出生,江西乐平人,1959年,被景德镇市人民政府首批授予“陶瓷美术家”称号。曾任景德镇市政协第三届委员,系中国美术家协会江西分会会员。张景寿生长于一个贫苦农家,8岁时,得到景德镇花鸟瓷画名家、“珠山八友”之一的程意亭先生启蒙,学画、识字。1936年,进入浮梁陶瓷职业学校学习,又深受程意亭教诲。在浮梁陶瓷职校求...
701 陶瓷 陶瓷作品 陶瓷作品鉴赏 -
简述元明时期瓷器的造型鉴定[图文]
仿制古陶瓷,往往得其形似而失其神采,能效其隽秀,未必能学其古拙。因为一件器物的创作,与当时人们的生活习惯、审美标准以及技术条件都有密切的关系。一般说陶瓷器在纹饰、胎釉等方面均能体现各时代的特色,但造型在这方面表现得更为突出。所以若能善于识别其形状和神态,就可以在鉴定工作中掌握一种比较可靠的方法。观察器形首先要对历代造型有一个基本概念。陶瓷器的形状,大体是古时简朴,随同时代的演进而渐趋繁复。以元、明...
940 陶瓷 陶瓷资料 陶瓷作品鉴赏 -
三彩凤首壶:丝绸之路繁荣贸易的佐证[图文]
三彩凤首壶文/图:广州日报记者金叶彩凤首壶,唐代文物,1972年12月于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出土。壶高31厘米,口径4厘米。胎呈白色,直口、细颈,口颈相交处作一凤首,凤眼圆睁,神姿英发。椭圆腹,高圈足。凤冠长伸至腹为柄。腹部两面的中央雕塑着凸起四瓣形的团花,圆形器座上还雕塑着垂莲瓣纹,并且精细地刻画出头部额下的毛羽、花瓣的脉络。器身各部位,交错地施绘鲜亮的赭红、黄、青三种釉色,自上而下有十层纹饰,用...
1169 陶瓷 陶瓷图片 陶瓷作品鉴赏 -
越窑青瓷的装饰技法及特点(组图)
历年来考古调查表明上林湖及其周围的白洋湖、里杜湖、古银锭湖等地分布着古窑址近200处。尤以上林湖分布最为密集,在不足4平方公里的范围内 已发现了115处遗存,占窑址总数的一半以上。根据各遗存的面貌特征,确认东汉、三国10处,东晋、南朝9处。隋唐至北宋170处,南宋8处。其年代跨度 之大,窑址密集程度之高,为全国所罕见。统计数据显示,在上林湖地区瓷业遗存中,尚缺西晋时期,或许还未被发现,或许是已遭破...
854 陶瓷 陶瓷图片 陶瓷作品鉴赏 -
景德镇倒流壶:底部有洞却能滴水不漏 [图文]
倒流壶又被世人称为“魔壶”。因为从外观来判断,它的确是一把壶。但壶盖与壶身却被设计成连接在一起,从上面根本无法打开。更令人奇怪的是,在倒流壶的底部有一个孔洞。如果将水顺着壶底的孔洞注入壶内,水竟然没有从壶嘴流出来。然后再将壶身正过来,水也并不会从壶底的孔泄漏出来。而如果将壶身倾斜,壶内的水就能从壶嘴正常流出来了。那么,问题来了,倒流壶的奇妙“魔法”究竟是如何实现的呢?图一:景德镇窑青白釉刻花倒流...
1308 陶瓷 陶瓷作品 陶瓷作品鉴赏 -
晋代“东林寺乞米”铭文国宝陶罐[图文]
“东林寺乞米”铭文陶罐(晋),高19.1厘米,口径12.9厘米,底径12.4厘米。据《九江党史大事记记载》:1975年4月,在九江钢铁厂基建施工中,发掘出珍贵陶罐一件,腹上部阴刻行书“东林寺乞米”5字。该罐为盘口,短颈,肩部饰对称双系,鼓腹,平底,饰方格纹,胎深灰色,“东林寺乞米”铭文陶罐的珍贵之处就体现在陶罐上的“东林寺乞米”这5个字上。据考证,这是晋代东林寺僧人化缘所用的盛器。该罐现珍藏于江西...
538 陶瓷 陶瓷欣赏 陶瓷作品鉴赏 -
民国瓷到底是宝还是坑[图文]
民国瓷器很早就进入拍卖市场,但与明清瓷器相比一直是配角,甚至一度被视为“地摊货”。近年来,藏界逐渐认识到民国瓷独特的工艺价值和审美情趣,不少人因而专门收藏民国瓷器,甚至认为好的民国瓷器并不亚于明清官窑。以“新粉彩”为代表工艺价值不输晚清瓷目前中国陶瓷史尚未把民国瓷器纳入其中,市面上出版的陶瓷书刊图录,也极少把民国瓷器作为专类记叙,许多人就此以为民国瓷器的价值很低。那么事实究竟如何呢?所谓民国瓷器...
1081 陶瓷 陶瓷知识 陶瓷作品鉴赏
栏目直达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