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仿古瓷收藏历久弥香正升温[图文]

时间 : 01-25 投稿人 : 真真 点击 :

仿古瓷收藏历久弥香正升温 | 陶瓷知识

在拍卖场上,瓷器,是文玩收藏家的必竞项目之一。古拙的色彩,文化韵味深厚的纹饰,光洁细腻的手感,无不使藏家们心动神往。屡屡拍出的高价更印证了瓷器本身的珍贵。然而珍品难求,历代的仿古瓷也就成为藏家们退而求其次的选择,在文玩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瓷器在古代多为‘奢侈品’,往往只有高官富商才能拥有,一般普通人家多用泥碗。一些官吏在政绩颇佳时,皇帝也会将制作精美的瓷瓶作为礼品赏赐给下属,可见其贵重与价值。”拥有二十多年瓷器收藏经验的藏家李立瑞向记者介绍道。“但是真正为收藏界认可的那些名瓷存世量却极少,因此,历朝历代就都有能工巧匠对名瓷进行仿制,他们虽不及真正的名瓷珍贵,但仍然受到很多藏家的认可。”

据了解,不同时代的仿品,具有不同的风格,从一定程度上也丰富了我国的制瓷工艺。早在宋代,就有地方窑对名窑作品加以仿造的情形。明代时,闻名遐迩的景德镇瓷业无论官窑、民窑都非常兴旺。不单有当时朝廷在景德镇设“御厂”,专烧供宫廷使用的瓷器,还催生出一批制作仿古瓷的名家。万历时昊十九,以仿制白釉脱胎瓷,所制“卵幕杯”、“流霞盏”最为著名。明中后期以仿宣德、成化款最为常见。此外,这一时期仿宋代官、哥、龙泉窑瓷器也很流行。

在元代瓷器中,以仿宋代钧窑和定窑较为突出。明清两代时,仿前代瓷器更加兴盛。尤其在清代,甚至可以达到“乱真”的程度,有个别的作品甚至超过了原有水平。其仿宋代五大名窑以及明代永乐、宣德、成化等朝瓷器,在釉色、胎质、造型、纹饰方面多已达到理想境界。当时以“郎窑”、“唐窑”制品最为逼真。

“以前人们作的仿古瓷,多出于慕古的情思,但没有什么牟利的目的。所以许多仿品并不仿写前朝年款,而是直书本朝年号。注明是‘仿古’专款。这样的仿品就是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的。未来的升值不难预期。”李立瑞说。

同样,对民国初,由知名官窑的老艺人仿制的一些瓷器,部分收藏家也持看好态度。“毕竟现在景德镇能和以前官窑时相媲美的陶土已经很少了,当时的那些老匠人做的仿品也有很精致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仿品的价值也会有所提升,现在市场价格不高,多在千元到万元不等,是入手的较好时期。”李立瑞这样告诉记者。

然而,记者也注意到,即便是真的仿古瓷,在收藏市场上仿古瓷的价格差异却仍然很大。比如同是仿前朝的瓷器,有些售价在数千元左右,有些则到数十万元。那么除了年份的不同,又是什么使得这些藏品价格差异如此之大呢?

有业内相关人士介绍,这就和现在人们对名牌,对“奢侈品”的仿造是一样的,“同样是仿制,所用材料等级的不同、工艺的精致程度、工匠水平的高低都是影响仿品价格的直接因素。因此,专家建议,在收藏时要在“包老“的基础上,根据胎的薄厚、细腻程度、描色颜料的不同,画工的雅、俗等方面综合判定仿古瓶的价值。

另外,有业内专家提醒想要对“仿古瓷进行”收藏的朋友注意,并非所有仿古瓷都有收藏价值,更不要轻信“捡漏”。现代仿品因时代间隔久远,作者功利心重,原料稀缺,工艺唐突者众,基本难收藏价值,尤其是批量注浆坯再贴花的瓷器,更无什么收藏价值。另外,也要特别注意某些不良商家以假乱真,将现代仿品做旧后,以真品或“古仿精品”等方式混淆视听,牟取暴利。

相关文章

  • 陶:土与火的结晶[图文]
    陶:土与火的结晶[图文]

    西阴彩陶陶器的出现,离不开人类对火的认识和使用,它承载着不同时期社会经济与文化的面貌,可谓脱胎于烈火的精灵陶器,是用泥土制作成型,然后经火烧成的一种器具,是人类首次把一种天然物质加工而转变成另一种物质的发明创造。自它出现起,满足了人类对于烹饪、盛放和储藏食物的需要,大大改善了生活条件,并由此陪伴着人类文明的进程直至今日。在考古人的眼中,陶器的考察范围包括原料、烧制工艺、器型、纹饰等方面的传承或变化...

    330 陶瓷 陶瓷知识 陶瓷作品鉴赏
  • 宋代繁昌窑藏品牡丹刻花青花执壶赏析[图文]
    宋代繁昌窑藏品牡丹刻花青花执壶赏析[图文]

    藏品“牡丹刻花执壶”繁昌窑坐落在皖南繁昌县城南一个名叫柯家村的山冲之间。相传五代时由柯氏两兄弟创建,故此这个窑烧制的产品中也有“柯大、柯二”之说,因宋时繁昌曾隶属宣 州,而史料中又有“宣州窑”的记载,所以学术界将其列为“古宣州窑址”。近年来随着芜湖、宣州、泾县、绩溪等古宣州辖区内大批古窑址被发现和考证,可能是 怕因窑名而混淆产品,人们不得不又以地名来冠以“繁昌窑”之名,而当地的老百姓却仍习惯称之为...

    1012 陶瓷 陶瓷知识 陶瓷作品鉴赏
  • 小巧玲珑的清代豆青丹药瓶[图文]
    小巧玲珑的清代豆青丹药瓶[图文]

    这只小巧精致、品相完好的清代豆青丹药瓶(见图),高约8厘米,腹径约5厘米,瓶体曲线玲珑,带盖。据了解,丹药瓶主要出现在明清时期,材质以瓷质较多,民国时有不少银质丹药瓶。有人将丹药瓶里的丹药看做中医的专利,其实不然,从汉代至清代王公贵族乃至炼丹术士对长生不老的孜孜追求,产生了历史上最早的丹药。这些丹药从道家炼丹术发展至今,经过数代名医的精心调制,一部分丹药确实拥有一定的功效。而炼丹所用的材料,固然不...

    1890 陶瓷 陶瓷欣赏 陶瓷作品鉴赏
  • 线条畅美 轮廓俊秀 —— 中国传统十大经典瓷器型制欣赏[图文]
    线条畅美 轮廓俊秀 —— 中国传统十大经典瓷器型制欣赏[图文]

    NO.1【名称】观音瓶【特点】呈侈口,颈部较短,丰肩,肩下弧线内收,至胫部以下外撇,浅圈足,瓶体纤长,线条流畅。【渊源】源于清代康熙至乾隆年间,传说观音瓶来源于观音的净瓶,故名。NO.2【名称】玉壶春【特点】撇口、细颈,圆腹,圈足。【渊源】玉壶春起源于宋代,原指一种上乘美酒,因这种美酒长盛不衰,酒瓶也逐渐为人所熟知,于是人们称盛放这种酒的瓷瓶作玉壶春瓶。后来因其造型精美,而逐渐演化为陈设器。玉壶春...

    1909 陶瓷 陶瓷知识 陶瓷作品鉴赏
  • 访古陶瓷鉴赏、收藏家喻德江[图文]
    访古陶瓷鉴赏、收藏家喻德江[图文]

    陕西省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雷珍民(右)与喻德江先生共同为“喻氏陶瓷馆”揭牌图 左二为喻德江先生 成教化 助人伦——访古陶瓷鉴赏、收藏家喻德江在西安文理学院,还有一座博物馆受到人们的特别关注,这个馆 里收藏着三百多件陶瓷器,这些珍贵的瓷器,便是由喻德江先生无偿捐献的,因此命名为“喻氏陶 瓷馆”。“喻氏陶瓷馆”里藏品涵盖鈞窑、越窑、临汝窑、鲁山窑、耀州窑、磁州窑、吉州窑等窑口标准器,并有多件珍贵的...

    1527 陶瓷 陶瓷资料 陶瓷作品鉴赏
  • 越窑青瓷的辉煌:上林湖与海上丝绸之路[图文]
    越窑青瓷的辉煌:上林湖与海上丝绸之路[图文]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好向中宵盛沆瀣,共嵇中散斗遗杯。”唐陆龟蒙《秘色越器》诗中始见“越窑”之名,但越窑是我国古代历史最悠久、影响最为广泛的瓷窑体系,不仅是汉六朝中国南北瓷业之翘楚,亦为唐代六大名窑之魁首。越窑是对浙江东北部宁绍一带宋以前瓷窑的统称。根据考古调查,上林湖东汉、三国时期的瓷窑址有11处,这表明自东汉时期起,遗址区域内的居民已经开始从事青瓷烧造。唐代上林湖越窑进入鼎盛时期,...

    1478 陶瓷 陶瓷欣赏 陶瓷作品鉴赏
  • 老窑瓷:吉州窑古陶瓷鉴别 [图文]
    老窑瓷:吉州窑古陶瓷鉴别 [图文]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吉州窑,坐落在江西省吉安市,宋时与定、磁、钧、耀、建等窑齐名。吉安古称庐陵、吉州,因吉州而冠窑名。吉州窑是一个窑场 系列,窑址分布在赣江两岸数十公里范围内,主窑场有彭家窑、永和窑、临江窑、吴家窑等。其中,永和窑规模最大,最具代表性,24座窑岭如山似岗,密布在永 和镇西侧。考古情况表明:彭家窑和塔下窑创烧于唐代中晚期,五代终烧;永和窑五代创烧,元末终烧;吴家窑北宋创烧,元代终烧;...

    1809 陶瓷 陶瓷科普 陶瓷作品鉴赏
  • 异想天开的陶瓷艺术欣赏[图文]
  • 陶才元紫砂作品欣赏[图文]
    陶才元紫砂作品欣赏[图文]

    陶才元,1965年生陶都宜兴丁蜀镇,江苏省工艺美术师,潜心制壶数十余载。在制壶过程中严格要求自己,并经多名制壶大家悉心指点,自己潜心钻研制壶技艺,力求精益求精,作品在器型上展现出了雍容的大度,圆润而细腻。陶才元吸收历代大师制壶的经典器型之长,加以研究,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是集创作设计、手工制作于一体的实力派制壶艺术家。多年来,陶才元所制的紫砂壶作品深受藏家的喜爱和收藏。(和谐中视 马建中...

    1316 陶瓷 陶瓷知识 陶瓷作品鉴赏
  • 古朴深沉的缠枝莲鱼纹卵幕杯[图文]
    古朴深沉的缠枝莲鱼纹卵幕杯[图文]

    据史料记载,明嘉万年间,景德镇有一位制瓷名师——昊十九,号壶隐道人,“尝作卵幕杯,薄如鸡卵之幕,莹白可爱,一枚重半铢”(24铢为一两),这是万历时人李日华在《紫桃轩杂缀》中对昊十九“壶公窑”所烧造的卵幕杯的赞美,以形容其轻薄奇巧,即现在所说的薄胎瓷品种。前不久,笔者在古玩市场见到一只这样的杯子(见图),虽为破粘之物,但因其完整、胎薄、做工精细、装饰讲究,也很有欣赏和研究价值。该杯为多折形花口,稍内...

    1630 陶瓷 陶瓷欣赏 陶瓷作品鉴赏
  • 外销瓷的历史和断代特点 [图文]
    外销瓷的历史和断代特点 [图文]

    外销瓷的历史诚如美国学者甘雪丽(SHIRLEY GANSE)所说,中国外销瓷,作为一个经济领域的概念和文物考古的概念,在国内和国际,其内涵都处于模糊状态,有待厘清(甘雪丽《中国外销瓷》2011)。中国外销瓷的概念,不应局限在克拉克瓷、欧洲皇室来样订烧的纯外国样式等类的出口瓷这样狭小的范围内。这是不科学的,人为切割了一个宏大而又漫长的历史事件,会给开展深入研究制造诸多障碍。中国外销瓷的历史,是以先进...

    1121 陶瓷 陶瓷资料 陶瓷作品鉴赏
  • 瓷板画:瓷器与画完美结合的艺术品(图)
    瓷板画:瓷器与画完美结合的艺术品(图)

    汪野亭四屏瓷板画,长:76.5cm,宽24.5cm四条屏瓷板画发轫于唐代,最初是以墓志的形式出现的,如曾出土有唐代越窑青瓷墓志瓷板。但在漫长的古代制瓷史中,瓷板的发展极为缓慢,这是因为,在古代制瓷技术下,瓷板的烧制是很困难的事,而在中国传统“经世致用”造物观的影响下,瓷板的实用功能很弱,以致无论官窑还是民窑均不愿意烧制。至明代中晚期时,瓷板的烧制数量有所增加,这主要得益于各类明式家具的兴起。明代中...

    1069 陶瓷 陶瓷欣赏 陶瓷作品鉴赏
  • 唐黄堡窑黑釉剔刻花填白花卉纹壶鉴藏[图文]
    唐黄堡窑黑釉剔刻花填白花卉纹壶鉴藏[图文]

    唐 黄堡窑黑釉剔刻花填白花卉纹壶楼钢说古陶瓷之十一本栏目摘选自著名古陶瓷鉴赏家楼钢的著作《中国古陶瓷鉴赏手册》,为读者提供了一种阅读古陶瓷的方式。小唇口、直颈、修长腹、平底;肩上有鋬与口相连,另面出短直流,流下采用剔刻花填白形式饰花卉纹;通体施黑釉,釉层近底,釉色略带酱色,为唐晚期物。镶嵌瓷和青釉白彩瓷是晚唐时期陕西黄堡窑特有的产品,其中镶嵌瓷就是人们通常称呼的黑釉剔刻花填白彩瓷。其加工方法是,先...

    1878 陶瓷 陶瓷资料 陶瓷作品鉴赏
  • 品民国王禹成置盖碗茶瓷[图文]
    品民国王禹成置盖碗茶瓷[图文]

    盖碗,传为唐蜀相崔宁之女所创,李匡义《资暇录》卷下《茶托子》:“建中……崔宁之女以茶杯无衬……取碟承之……乃以蜡环碟子之央,其杯遂定……用于世”,到明清时期盖碗广为流传。笔者要介绍的这件盖碗(见图),原为四川王禹成在1929年所置办。由四川宣汉县档考证,王禹成为四川宣汉人,在1949年重修了四川宣汉王氏宗谱二卷(木刻本),在民国时期只有族长或由族长委派族里德才兼备有较高地位等级的人员才能编修族谱...

    1347 陶瓷 陶瓷图片 陶瓷作品鉴赏
  • 谢东的褶皱陶瓷艺术作品欣赏[图文]
    谢东的褶皱陶瓷艺术作品欣赏[图文]

    谢东,陶瓷设计师,目前驻在北京。她的陶瓷设计专注于实验性和探索创新的形式和工艺为特色,基于陶瓷的特性模拟纸张或者有机的自然肌理,在这个方向上进行了很多年的探索,现在已经推出很多系列的作品,同时也拓展了设计的种类,从桌上餐具到灯具,艺术品等都用其独特的陶瓷设计语言来诠释自己的艺术观念。...

    736 陶瓷 陶瓷知识 陶瓷作品鉴赏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