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唐婺州窑茶具鉴藏:巧剜明月染春水[图文]

时间 : 01-25 投稿人 : 麒麟 点击 :

唐婺州窑茶具鉴藏:巧剜明月染春水 | 陶瓷科普

图1 唐婺州窑青黄釉高喇叭形圈足茶盏

唐婺州窑青黄釉高喇叭形圈足茶盏(图1) 东阳市博物馆藏。敞口,薄唇,八出葵口,弧腹下收,高喇叭形圈足,圈足内有12个支烧痕。胎质细腻,烧结程度高。内外施青黄釉。为唐婺州窑代表性青釉茶盏。

浙江婺州窑烧制出成熟青瓷的时间,最早可追溯到东汉时期,发展于魏晋南北朝,鼎盛于唐宋,衰弱式微于元末明初。婺州窑是一个地方性历史名窑,虽然有着庞大的窑系,悠久的生产历史,但其声名远播实得益于唐代茶圣陆羽的《茶经》一书。

《茶经·四之器》载:“碗,越州上,鼎州次,婺州次……”婺州窑所生产的茶具当时仅次于越窑和北方耀州窑,名列第三。唐代饮茶之风的普及,极大地激发了婺州窑的茶具生产,为满足当时茶具消费市场的需求,婺州窑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技术优势,开始烧造大量的茶具产品。

唐婺州窑茶具鉴藏:巧剜明月染春水 | 陶瓷科普

图2 唐婺州窑青釉玉璧底茶碗

唐婺州窑青釉玉璧底茶碗(图2) 惜瓷草堂藏。高3.5厘米,口径14.5厘米。敞口,斜腹壁,玉璧底。施青釉,釉质青绿,有玻璃质感。底足有垫烧痕。

茶具的生产,是当时社会饮茶方式和茶文化发展的直接见证。所以,今天我们要了解和研究唐代婺州窑茶具生产的概貌和种类及其品格特征等问题,就必须先了解唐代的制茶、贮茶之法和饮茶之制。

陆羽《茶经·四之器》所列茶具有风炉、灰承、筥、炭檛、鍑、交床、夹、纸囊、碾、拂未、罗、合、则、水方、滤水囊、瓢、竹筴、鹾簋、揭、熟孟、碗、畚札、涤方、巾、具列、都篮。以上所列茶具就材质而论,主要有铁、铜、瓷、竹、木、纸、纱等。从唐代开始,瓷质茶具已成为主流品种。根据使用功能,瓷质茶具主要有贮茶用的茶盒、茶罐,点茶注水用的执壶,品饮所用的茶碗等。

唐婺州窑茶具鉴藏:巧剜明月染春水 | 陶瓷科普

图3 唐婺州窑青釉圆唇直口深腹茶盏

唐婺州窑青釉圆唇直口深腹茶盏(图3) 惜瓷草堂藏。高3.5厘米,口径8厘米。圆唇,口沿略外翻,直深腹,圆底内收,饼形足。施青褐釉,施釉不及底。

作为唐代拥有极高声誉和品质的婺州窑所产茶具又有怎样的特色呢?对此历史文献记载十分稀少。随着近几年基础建设的不断发展,婺州一带出土了不少唐代婺州窑茶具,为研究其具体情况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实物资料。

唐时,烧制青瓷茶具的窑场很多,著名的有浙江越窑、婺州窑、瓯窑,湖南的越州窑、长沙窑,江西的洪窑,安徽的寿州窑,四川的邛窑等。从目前出土和博物馆藏品及民间收藏来看,唐代婺州窑青瓷茶具主要有茶碗、茶盏、茶盒、茶罐、执壶等。

唐婺州窑茶具鉴藏:巧剜明月染春水 | 陶瓷科普

图4 五代婺州窑青釉五出筋花口茶盏

唐五代婺州窑青瓷茶碗

茶碗为供盛茶饮用之器,在唐代诗文中多被称为“瓯”。茶圣陆羽认为,越窑烧制的淡青色茶碗能与绿色的茶汤相映生辉,“半瓯青泛绿”,从而达到“益茶”的效果。其他如邢瓷之白,寿瓷之黄,洪瓷之褐,都是掩茶汤之色,“悉不宜茶”。同时,越窑的茶盏,外形“口唇不卷,底卷而浅”,即口沿不外翻而稍有内敛,使茶汤不易外溢,而底稍翻则易于端持,碗“浅”易于最后喝茶末。婺州窑同属浙江越窑大系,在器皿造型、釉色风格等方面均与越窑相近,故陆羽在评点唐代茶碗时将其列为第三。

唐婺州窑茶具鉴藏:巧剜明月染春水 | 陶瓷科普

图4 五代婺州窑青釉五出筋花口茶盏

五代婺州窑青釉五出筋花口茶盏(图4) 惜瓷草堂藏。高3.5厘米,口径8.5厘米。五出筋花口,弧腹下收,喇叭形圈足。茶盏内以针尖刻划团花为饰。内外施青釉。底足有垫烧垫圈痕。

唐婺州窑茶具鉴藏:巧剜明月染春水 | 陶瓷科普

图5 五代—北宋婺州窑六出筋花口淡青釉茶盏

五代—北宋婺州窑六出筋花口淡青釉茶盏(一对,图5) 惜瓷草堂藏。高4.5厘米。六出筋花口,斜直壁,圈足。施淡青釉,釉质莹润。胎质细白。内底印底圈一周,底足无釉,圈足留有指捏纹,系浸釉时所留窑工手指痕迹。圈足为旋削挖足,外壁微撇,内足墙斜旋一刀,使圈足与盏口成细薄之态。整器仿唐或五代之金银器。

唐婺州窑茶具鉴藏:巧剜明月染春水 | 陶瓷科普

图6 五代婺州窑青釉敞口茶盏

五代婺州窑青釉敞口茶盏(图6) 惜瓷草堂藏。高4.5厘米,口径10.5厘米。敞口,弧腹,圆唇,圈足。光素无纹,施青釉,釉质莹润,玻璃质感较强。盏内底印有底圈一周,盏足留有垫烧痕。

 唐婺州窑茶具鉴藏:巧剜明月染春水 | 陶瓷科普

图15 唐婺州窑青釉四系贮茶罐

用陶瓷器具贮茶,是饼茶出现以后的事。饼茶的制作工艺与贮存要求有一个干燥的保存小环境,于是瓷质茶罐应运而生。婺州窑唐时所产的茶罐,其基本形制为敞口、深腹、短颈,罐唇略外翻,以便封口贮茶。唐婺州窑青釉四系贮茶罐(图15),惜瓷草堂藏。高14.5厘米,底7.5厘米,口径11厘米。方口,唇略外翻,短直颈,瓜棱腹、圈足。施淡青釉,施釉不及底,底足无釉。

唐婺州窑茶具鉴藏:巧剜明月染春水 | 陶瓷科普

图7 五代—北宋婺州窑青釉印花茶盏

唐婺州窑茶具鉴藏:巧剜明月染春水 | 陶瓷科普

图7 五代—北宋婺州窑青釉印花茶盏

五代—北宋婺州窑青釉印花茶盏(图7) 惜瓷草堂藏。高4厘米,口径11厘米。敞口,薄圆唇略外翻。盏内施印痕一圈,内壁印唐草团菊纹,内底为月华纹。外壁无纹,口唇底下施凸弧一道,其下留有仿金银器打制痕。圈足,内底挖足较浅。整器施淡青浅绿釉,釉质莹润,玻璃光泽感较强。此盏仿唐五代金银茶盏样式,实属婺州窑五代至北宋时期难得之精品,具有极高的欣赏价值。

唐婺州窑茶具鉴藏:巧剜明月染春水 | 陶瓷科普

图8 唐婺州窑青釉双系瓜棱宝珠盖执壶

唐婺州窑青瓷执壶

执壶在唐时多称为瓶,作为点茶注汤之用。

唐婺州窑青釉双系瓜棱宝珠盖执壶(图8) 浙江金华武义婺州窑青瓷研究所藏。高15厘米,口径8.5厘米。宝珠盖顶,子母口,瓜棱形圆鼓腹,弯流,曲柄,前后肩部有双系,假圈足。施青黄釉,施釉不及底,壶身以圆形褐斑为饰。

相关文章

  • 唐宋时期绚丽多姿的茶器[图文]
    唐宋时期绚丽多姿的茶器[图文]

    唐代花釉水注桃之文河南民间珍宝档案河南省民办博物馆协会、《大河收藏》周刊联合推出唐宋茶具特展中国是茶的原产地,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茶叶的国家。作为古老东方文明的一个象征,茶及其茶文化随着丝绸之路,不断地影响和推动着世界各国茶文化的兴起和 发展。唐宋时期,社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饮茶之风盛行,大大促进了陶瓷器制造业的发展,形成了各种不同风格、不同特色的茶器。唐时,借助丝绸之路的繁 荣,中国的茶叶经...

    1453 陶瓷 陶瓷知识 陶瓷作品鉴赏
  • 古朴深沉的缠枝莲鱼纹卵幕杯[图文]
    古朴深沉的缠枝莲鱼纹卵幕杯[图文]

    据史料记载,明嘉万年间,景德镇有一位制瓷名师——昊十九,号壶隐道人,“尝作卵幕杯,薄如鸡卵之幕,莹白可爱,一枚重半铢”(24铢为一两),这是万历时人李日华在《紫桃轩杂缀》中对昊十九“壶公窑”所烧造的卵幕杯的赞美,以形容其轻薄奇巧,即现在所说的薄胎瓷品种。前不久,笔者在古玩市场见到一只这样的杯子(见图),虽为破粘之物,但因其完整、胎薄、做工精细、装饰讲究,也很有欣赏和研究价值。该杯为多折形花口,稍内...

    1630 陶瓷 陶瓷欣赏 陶瓷作品鉴赏
  • 朱海彬陶瓷藏品欣赏(上)[图文]
    朱海彬陶瓷藏品欣赏(上)[图文]

    朱海彬,祖籍周口市太康县,祖父从民国时期就特别喜欢研究与收藏字画和古瓷,所以从小受到祖父和父亲的影响,也酷爱收藏,尤其喜欢研究文物古玩,并且通过广闻博见﹑耳濡目染的方式,得到了陶冶和锻炼。现为北京国博文物鉴定中心陶瓷鉴定专家,人民美术网陶瓷鉴定顾问,亚洲商业委员会顾问,河南省陶瓷委常务理事。编著有《古代雕塑玩具作品集》,于2012年向中国美术馆捐赠了收藏多年的古代雕塑精品186件(套),文化部门领...

    1223 陶瓷 陶瓷作品 陶瓷作品鉴赏
  • 老窑瓷:吉州窑古陶瓷鉴别 [图文]
    老窑瓷:吉州窑古陶瓷鉴别 [图文]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吉州窑,坐落在江西省吉安市,宋时与定、磁、钧、耀、建等窑齐名。吉安古称庐陵、吉州,因吉州而冠窑名。吉州窑是一个窑场 系列,窑址分布在赣江两岸数十公里范围内,主窑场有彭家窑、永和窑、临江窑、吴家窑等。其中,永和窑规模最大,最具代表性,24座窑岭如山似岗,密布在永 和镇西侧。考古情况表明:彭家窑和塔下窑创烧于唐代中晚期,五代终烧;永和窑五代创烧,元末终烧;吴家窑北宋创烧,元代终烧;...

    1809 陶瓷 陶瓷科普 陶瓷作品鉴赏
  • 海捞瓷:海底捞出来的潜力股 [图文]
    海捞瓷:海底捞出来的潜力股 [图文]

    “南海一号”沉船中的福建德化窑白瓷和福建磁灶窑绿釉瓷“海捞瓷”是收藏市场上对于从海底打捞出水的瓷器的一种称谓。在过去的十多年里,曾经有五艘中国沉船相继被发现打捞,从而将原本深埋在海底的一个个历史碎片重新捡拾起来。特别是近期有媒体报道称,经过7年的保护性发掘,南宋古沉船“南海一号”表面的淤泥海沙贝壳等凝结物被逐层清理,船舱内超过6万件南宋瓷器得以重见天光。此消息一经发布,立即引发了业内广泛关注,海捞...

    1425 陶瓷 陶瓷图片 陶瓷作品鉴赏
  • 从瓷绘中可以看出鱼自古受到人们喜爱[图文]
    从瓷绘中可以看出鱼自古受到人们喜爱[图文]

    仰韶文化陶器上的“鹳与鱼”瓷片上的“鱼化龙”明代瓷器上的“年年有鱼”图 在中国古代的陶瓷上,有关鱼的装饰图案是最为丰富多彩的。 六、七千年以前,新石器时代半坡氏族公社时期生产的仰韶文化彩陶器上,鱼纹成为最普遍、最具代表性的纹饰。所绘鱼的图形拙朴可爱。其数量之大,线条之美,形象之逼真,令后人叹为观止。鱼,成了远古人类的图腾。这些古朴优美的绘画艺术,完全来源于劳动的实践和对自然界的观察和提炼,反映了当...

    1425 陶瓷 陶瓷作品 陶瓷作品鉴赏
  • 清代官仿汝窑仿出了水准 雍正帝亲自参与设计[图文]
    清代官仿汝窑仿出了水准 雍正帝亲自参与设计[图文]

    中国陶瓷史上,但凡精品,必有仿制。如清康熙、雍正朝仿明永宣青花、康熙仿明嘉万五彩、雍正仿明成化斗彩,乾隆朝更是遍仿历代名窑,集仿制之大成。后代仿制前朝经典作品,代代不绝,构成了中国陶瓷发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仿制前朝佳器,也不能理解为简单的模仿和复制,更可以视为对经典的致敬,是一种创造性模仿,固属佳话。在历代仿制中,历时最久、精品迭出的是明清两朝对汝窑器的仿制。从此次故宫汝窑瓷器大展的展品布置来看,...

    1484 陶瓷 陶瓷作品 陶瓷作品鉴赏
  • 民国瓷器的分类及几点辨伪方法[图文]
    民国瓷器的分类及几点辨伪方法[图文]

    民国瓷器总的来说技艺并不高超,但是“居仁堂”、“解斋”款识的名瓷堪称千古绝响,被学者称为“中国瓷业史上一朵复兴之花”。民国瓷器存世量较大,常见瓷器有以下几类:1、仿古瓷。民国仿古瓷是中国历史上高峰期之一,常见的有仿三国、两晋、南北朝的青瓷,仿隋唐、五代的白瓷,仿宋代汝、官、哥、定、钧窑,以及元代的瓷器和明清的青花、五彩、斗彩、粉彩、珐琅彩及单色釉器居多,而最流行的是仿雍正、干隆的瓷器。2、日用瓷。...

    951 陶瓷 陶瓷图片 陶瓷作品鉴赏
  • 老窑瓷:全球名贵北宋汝窑瓷器盘点[图文]
    老窑瓷:全球名贵北宋汝窑瓷器盘点[图文]

    北宋汝窑碗:上有乾隆皇帝御笔题诗,为国家一级文物,是北京故宫镇馆之宝。目前北宋汝窑碗仅存世两件,另一件在英国达维德基金会,属严禁拍卖的 国家一级文物。此汝瓷碗高6.7厘米,口径为17.1厘米,足径7.7厘米。敞口微外卷沿,深腹、外撇足,足内有五个小支钉痕。北宋汝窑弦纹樽:身价数亿 堪称“汝瓷之王”,弦纹三足樽全球仅存一件,为北京故宫博物院镇院之宝,是传世汝瓷中极为罕见的大件器,无价之宝。樽高12....

    342 陶瓷 陶瓷作品 陶瓷作品鉴赏
  • 中国发现首个陆羽煮茶三彩器 展现茶圣真容[图文]
    中国发现首个陆羽煮茶三彩器 展现茶圣真容[图文]

    这张拼版照片显示的是陆羽煮茶三彩器(3月18日摄)。(记者 李博 摄) 中国首个再现茶圣陆羽煮茶形象的唐代三彩器,日前在唐三彩故里——河南省巩义市的一座中晚唐之际的墓葬中被发现,这也是中国迄今发现最早的与茶圣陆羽形貌相关的实物资料。 “字鸿渐,不知何许人,有仲宣、孟阳之貌陋;相如、子云之口吃。”弃儿、貌陋、口吃,中国茶文化奠基人、茶圣陆羽自传中这样描述自己。记者日前专程赴巩义一睹茶圣“真容”。这件...

    825 陶瓷 陶瓷资料 陶瓷作品鉴赏
  • 单色釉瓷器市场将继续稳步上升[图文]
    单色釉瓷器市场将继续稳步上升[图文]

    北宋 定窑划花鱼藻纹大碗   此器为迄今拍卖市场上出现过尺寸最大的一件定窑碗。不仅器形大,这件作品从外壁的仰莲纹刻划,到内里的划花工艺都率意流畅,可以称得上定窑中的精品。 采写 信息时报记者 冯钰2015北京春拍季刚开始,一件“清乾隆茶叶末釉如意耳出戟橄榄瓶”在嘉德以1265万元成交,另一件单色釉佳构“清乾隆仿汝釉弦纹瓶”以943万元成交,更坚定了业内不少藏家对明清官窑单色釉器的信心。早在2...

    1073 陶瓷 陶瓷作品 陶瓷作品鉴赏
  • 青花:为外交而生[图文]
    青花:为外交而生[图文]

    清代青花四方五供器 带箅子的八角深盘“一把泥土创造了一个灿烂的文明,一块钴料描绘了大千世界”。日前,古代外销青花瓷器展在北京郭沫若纪念馆举办,这次展览会尝试了一种把“文物收藏、科学研究、展示教学、发展创新”相结合的一种全新的展览方式。“这套五供器是我花了十多年从世界各地分别找到的,今天它们一家子在这里重新团圆了。两旁这对花觚是我在地球的另一边找到的。”文物科技鉴...

    281 陶瓷 陶瓷资料 陶瓷作品鉴赏
  • 天球瓶向来是“宠儿”[图文]
    天球瓶向来是“宠儿”[图文]

    天球瓶是人见人爱的古代瓷器器型,有人爱其憨态可掬,有人爱其大器天成;在市场上,天球瓶向来便是宠儿,如去年香港苏富比以7401.32万元成交的清乾隆粉彩九桃天球瓶,成为近年成交价最高的天球瓶。“天球瓶的价格从未低过。”市场人士说,当普通器型的价格为100万元时,天球瓶起码值400万元;目前官窑天球瓶的行情更至少在千万元以上。对于普通收藏者来说,官窑天球瓶只可远观,不存在随意在市场上捡漏的可能。天球瓶...

    1583 陶瓷 陶瓷欣赏 陶瓷作品鉴赏
  • 民国粉彩十二月花神纹六棱长颈瓶赏析[图文]
    民国粉彩十二月花神纹六棱长颈瓶赏析[图文]

    瓶体侧面局部安徽合肥 刘东瓷瓶用以插花,古已有之。明代著名 文学家袁宏道曾写过一本名为《瓶史》的小书,从鉴赏的角度论述了瓶与花的关系及插花之法。他认为:“养花,瓶亦须精良。譬如玉环飞燕不可置之茅茨,又如嵇 阮贺李不可请之酒食店中。尝见江南人家所藏旧觚,青翠入骨,砂斑垤起,可谓花之金屋。其次官哥象定等窑,细媚滋润,皆花神之精舍也。”可见,古代文人雅士 既喜爱养花、插花,亦重视插花的器具,各大名窑古瓷...

    1653 陶瓷 陶瓷资料 陶瓷作品鉴赏
  • 康乾盛世中最昂贵的十件彩瓷国宝[图文]
    康乾盛世中最昂贵的十件彩瓷国宝[图文]

    《故宫十大珍宝瓷》是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盛世帝王毕其一生打造的十件稀世国宝,世界罕见;是故宫35万件藏瓷中的彩瓷代表,涵盖了皇家彩瓷多个工艺门类及器型。 清康熙青花花鸟纹鱼尾瓶 珍宝简述: 馆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级别:国家一级文物 原物藏北京故宫博物院。撇口、粗长颈、弧腹下敛,圈足外撇并有双重台,此类造型是康熙的典型器物,称“鱼尾”。器身通景青花纹饰,颈绘《锦鸡芙蓉图》,腹绘《锦鸡碧桃图》。宋徽...

    629 陶瓷 陶瓷欣赏 陶瓷作品鉴赏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