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张拼版照片显示的是陆羽煮茶三彩器(3月18日摄)。(记者 李博 摄)
中国首个再现茶圣陆羽煮茶形象的唐代三彩器,日前在唐三彩故里——河南省巩义市的一座中晚唐之际的墓葬中被发现,这也是中国迄今发现最早的与茶圣陆羽形貌相关的实物资料。
“字鸿渐,不知何许人,有仲宣、孟阳之貌陋;相如、子云之口吃。”弃儿、貌陋、口吃,中国茶文化奠基人、茶圣陆羽自传中这样描述自己。
记者日前专程赴巩义一睹茶圣“真容”。这件被专家判定为“陆羽煮茶图”的唐三彩,施黄褐釉和绿釉,粉红色胎,右侧为一坐俑,左侧一风炉上置有茶鍑。
坐俑为陆羽,高约11厘米。他头裹绿釉襥头,身着一件窄袖圆领长衫,端坐于一亚腰形圆座上,身体微微前倾,神情专注于身前的茶鍑,左手抚于左腿上,右手执瓢,好像随时准备分茶。
“此件三彩器为研究陆羽形貌和唐代茶事提供了直接依据。”考古队领队、巩义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刘富良说,“更为可贵的是,出土这件三彩器的唐墓里有墨 书砖墓志,记载着墓主人张氏夫人葬于832年,距陆羽离世仅28年。当时人们对陆羽的形象的刻画可能比较接近‘真容’”。
暴眼、狮鼻、厚唇前突,眼前的这尊唐三彩上的陆羽像果真并非“高富帅”。“这与史料中记载的陆羽貌陋比较吻合。”刘富良说。
史料记载,陆羽因相貌丑陋,3岁遭遗弃而被僧人收养在寺院,勤于煮茶。后拒绝做僧人而逃离寺院,跟随一个戏班子学戏,扮演小丑而名声大噪。
21岁起,陆羽出游江南考察茶事,后来隐居著述《茶经》,茶的秘密被他写进了三卷十节7000字里。
《茶经》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早、最完备的一部茶叶专著,对唐代及唐之前茶叶的历史、产地、茶的功效、栽培、采制、煎煮、饮用等作了科学阐述和系统总结,开中国茶文化之先河。
“《茶经》一问世就被竞相传抄,《新唐书隐逸传》记载陆羽著《茶经》后‘天下益知饮茶矣’。”刘富良说,“陆羽在世时被尊为‘茶圣’,去世后被尊为‘茶神’,当时的卖茶人甚至将陆羽塑成陶瓷像置于灶上供奉,就像现在的生意人供奉关公一样。”
唐代李肇《国史补》卷中记载,“巩县陶者多为瓷偶人”,当时卖茶人都供有陆羽像,如果生意好,就拿茶水浇陆羽像;如果生意不好,就拿白开水浇。此外,陆羽像还被当做一种促销手段,“买数十茶器得一鸿渐”,相当于今天的“买十送一”。
2015年5月,为配合基建,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委托巩义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一建设工地进行考古发掘,从编号为M226的一座晚唐墓中出土瓷器、三彩器、铜器、银器及墨书砖墓志等25件(套)文物。
其中,茶碾、茶罐、执壶、茶盂、风炉、茶鍑等一套三彩茶器与陆羽像伴出,且这些茶具都能从《茶经》记载的“茶之器”中找到原型。如陆羽所云风炉有连葩、垂蔓、曲水、方文之类的装饰,茶鍑“方其耳,广其缘,长其脐”,都与出土文物一一印证。
“该墓有明确纪年,成套的茶具与陆羽像伴出,又能与文献相互印证,研究价值非常高。”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院长杭侃教授说,“墓室非常小,只有4平方米,说明墓主人等级不高,恰恰因为其等级不高,说明当时饮茶已经非常流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