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看清早期家具雕刻十类螭龙纹造型:从写实到写意[图文]

时间 : 01-13 投稿人 : 淙淙 点击 :

明式家具赏论

从写实到写意

——看清早期十类螭龙纹造型

文、图/张辉 编辑/汤石香

人物名片

张辉,毕业于山东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先后任职河北省博物馆、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后,在北京多家出版社任策划组稿编辑,并创建北京紫都苑图书发行公司。著有《曾国藩之谜》(经济日报出版社),主编《曾国藩全集》(中国致公出版社)、《中国通史》(中国档案出版社)、《中国名画全集》(京华出版社)、《古董收藏价格书系》(远方出版社)等著作。从2000年开始,从事明清家具、文玩古董收藏和研究,现为三家专业艺术媒体专栏作家。

经过春秋战国至两汉,螭龙纹的发展已经十分充分,此后历代一直有所传续,唐代衰落。宋明风尚复古,螭龙纹又一次大为流行。晚明期它现身于硬木小件上,清早期活跃在明式家具主流图案中。它贯穿清朝早、中、晚期,延绵演化,身姿每一步的异化,都映现出年代的变迁,成为年代识别的指示灯。

从写实到写意

纵观螭龙纹,从汉代到明晚期,基本保持着象生写实的状态,一千多年未变。但自从明末清初,螭龙纹附于黄花梨家具后,似乎行进轨道没有直路前行,而是出现了一种新的造型——“侧面、张嘴”式螭龙纹。由写实变为写意的法则发生了效应,明式家具的快速发展激发了艺术规律活性(玉器、铜器等其它类别工艺品与明式家具不同,象生写实状态的螭龙纹一直到清中期仍保持未变)。

由于螭龙纹教子的社会寓意获得新的深化,螭龙形象突显主题,侧面“张嘴”讲话之态成为定式,第次演化,“具象再现”变为抽象再现。

由具象到抽象是图案发展的基本规律,考古工作者对新石器时代各类的彩陶纹饰进行“器物排队”后,普遍认为彩陶纹饰发展演变的轨迹是从写实图形演变为写意,最后符号化。从形象模拟的再现发展到抽象化表现,这正是一个由内容到形式的变化过程。几千年来,在众多的器物及其纹饰上,这个普遍规律不断发生作用。明式家具上的螭龙纹历史演变亦如是。

逐渐进行变化的螭龙形象

考古类型学的“器物排队”方法,对于合乎“逐渐进行变化”条件的任何历史遗物及纹饰都可以运用。合理使用考古类型学的方法,有助于梳理出明式家具上螭龙纹的变化进程:

1、由螭龙形象的写实逐渐演变为抽象化、符号化,由(螭龙)内容逐步变为形式。由象生性动物演变为几何形纹饰(到清中期,螭龙纹彻底完成了几何形纹饰)。

2、螭龙头部由正面逐渐演变侧正面,进一步演化为侧面,最后有些螭龙头部拐子纹化。

3、螭龙身体由走兽形逐渐为演变龙蛇形,进而草叶化,再为拐子纹化。最后演变为拐子纹图案,年代最晚的螭龙头部亦拐子纹化。

它们变异的节奏也许并不是这么规整平均的,甚至存在跳跃,但大体走势与普遍规律是和这三点相一致。

螭龙形象由写实逐渐演变为抽象化、符号化,由内容逐步变为(符号)形式,由象生性动物形象演变为几何形纹饰图案(清中期后,部分螭龙纹彻底完成了几何形纹饰的进程),这些也合乎一般图案化装饰的普遍发展逻辑。

从形到线

明式家具的家具形态是由线条形的框架化向立面化发展,但其主要纹饰——螭龙纹则是从形发展到线。

个别清代实物中,可见到“正面双目,四肢俱在”的图案,它们存在两种情况:一是其面带明代螭龙正面双目的特点,但身尾已变异良多,无兽身写实之貌,充满清式图案化趣味。二是自身形象虽与万历朝标准图案相差无几,但同一器物上,有定性明确的晚近符号,表现出匠作中的偶然滞后和摹古。此类器物的年代判定,当然以同器之上晚出纹饰或变异纹样的年代为标准。

概论之:曲龙式、团龙式、草龙式等螭龙纹,都保留着战国、两汉、宋元以来螭龙尾部双叶相对外卷(“分叉卷曲”)的旧式,年份偏早(不排除个别滞后的案例,年代确认亦要参考器物上其它符号),而其它尾部渐变为拐子式纹或直接与拐子纹相连者,年代偏晚。

清早期家具上形成的侧身螭龙纹的演化,成两个相反方向:

1、趋向繁缛,以上述草龙式、多草叶组合式为代表,翼龙纹也是另一种表现;

2、趋向简化,以单草叶式为代表,多见于椅子靠背板上开光中对称螭龙纹上,空间狭小而又求对称设计是其重要成因。

螭龙纹由于“子母螭”(大小螭龙)内容含义(以往笔者在本刊已有专论),成为明式家具的主流纹饰。它在发展中,由兽形变蛇形、由正面形象变侧面形象,演化为多种式样图案,成为便于装饰横条、竖条、圆形、方形、三角形各类空间的形象,由需要而调整,收放自如。

明式家具图案包含浓厚的观念、象征意义。但随着岁月的变迁,清中期后,内容和象征的意味也逐渐、多多少少地有所流逝,螭龙纹成为一般的、习惯的审美符号。这种纯粹视觉美往往让我们感到缺乏原先“有意味的形式”的强烈视觉冲击,这可能是因为内容的抽离和干缩。

此时图案的审美是第一性的,原有的功能观念是模糊的。

螭龙纹的十个造型

从标型器和大量实物看,清早期螭龙纹,为适应雕饰时代的图案布局,对“趴式、正面、双目、闭嘴”“万历螭龙”的原型形态进行改造,“侧面、单眼、张嘴”成为新的基本特征,同时纹饰越来越趋向草叶化装饰形态,由写实变为写意。整体发展狂飙突进,各式形态接踵而至。

这是一个充满想象力和设计能力的过程,以致今人观之,可能也自叹弗如。此时期螭龙纹迅猛演变并分化为多种式样,各类式样分化中或多或少反映着各自的年代特征。它们大致有十类,如下:

曲龙式

(1)螭作侧面,曲体如蛇,鼻吻突显,下颚收缩,瞠目张口(张嘴状)、侧脸、独眼(个别双眼者,在侧面造型中的里边一眼,位置错位严重);

(2)肩胯消失,脊峰消失,蛇身如横“S形”曲线;

(3)后肢消失为多,前肢尚存。有的前肢退化,肘部消失,或为一节如棍状,或作弯曲状;

(4)传统的尾部分叉特征尚存。

此类单纯曲线式,多饰于牙板等横条构件,与“螭尾纹”组合为“子母螭”纹(图1)。

看清早期家具雕刻十类螭龙纹造型:从写实到写意 | 红木科普

图1 清早期 黄花梨炕桌 (曲龙式)上的螭龙纹

2。团龙式

(1)身尾后蜷,盘旋过头;

(2)卷曲的尾部,可以随意铺张,纵横自如;

(3)多数前爪尚存。(图2)

看清早期家具雕刻十类螭龙纹造型:从写实到写意 | 红木科普

图2 清早期 黄花梨闷户橱(联二式)上团龙式的螭龙

它们多饰于靠背板、挡板上等圆型和方型开光中。在团龙型螭龙图案中,也偶见正面双目形象,但多为身尾盘桓成圆状,既非兽形又非蛇体,近乎环形装饰图案。还有,某些交椅后腿前曲夹角角牙上的螭龙纹,身尾后翻绕首,为团龙式,双爪一般已被简化掉,有的呈拐子纹式,年份显然偏晚。

3。草龙(凤)式

(1)最显著特点为螭龙爪部变成卷草状,故得名;

(2)身尾蔓卷,如一团翻动的草叶;

(3)图案多繁复富丽、热烈浪漫(图2)。

看清早期家具雕刻十类螭龙纹造型:从写实到写意 | 红木科普

图3 黄花梨翘头案牙头上的草龙式螭凤纹

4。单草叶式

这是清早期螭龙纹中的一个特殊图案设计。

(1)螭龙身体抽象为一个单独的草叶状;

(2)螭首大嘴贲张尤为明显;

(3)螭龙的头、身、尾、爪最后发展、蜕化为至为简单的二弯形图案。这种形态多数出现在椅类的独板靠背上,螭纹左右对称。

对称是大多数图案的设计准则,在明式家具上也充分表现。空间狭小而又求对称成双,图案不得不进行简化。匠师们在极小的空间中,要表现对称的双螭龙纹,只好将螭体缩小简化为一勾草叶,以相对突出“张嘴”螭首。突出重点和主体,其它部位简略处理,其道理如一些现代雕塑,只突出人的面部。这是设计的一种权变和简化智慧。

看清早期家具雕刻十类螭龙纹造型:从写实到写意 | 红木科普

图4-1 简化螭身后的“单草叶式螭龙纹”造型,图案化程度很高。

看清早期家具雕刻十类螭龙纹造型:从写实到写意 | 红木科普

图4-2 “单草叶式螭龙纹”进一步简化为正反向组合的“草叶纹”

“单草叶式螭龙纹”造型为一个大口贲张的龙头加之一个卷草形的简化螭身,龙头也有草叶化倾向,形态距原初的侧面螭龙纹已差距很大,图案化程度很高(图4-1)。再发展一步,龙头的大嘴简化为近卷草形,口眼在头上消失,对称的螭龙纹近乎正反向组合的“草叶纹”(图4-2)。

这种螭首形态的变化规律,是纹样的细部越来越充满着草叶状的装饰意味,上颔逐渐加长,下颔日趋变短,最后口的形象近于消失。这也基本符合螭龙纹基本的演变规律,逐渐脱离螭龙“写实”原型,更加草叶化、拐子化或抽象化。

5。多草叶组合式(多个“c形”草叶)组合(后期拐子化)

(1)螭龙头部与草叶状图案化螭身连接;

(2)螭龙身体由多个草叶纹呈正向、反向多重组合,拼接渐次变小的草叶纹;

(3)有正首型、回首型,有游动状,有行走状;

(4)四肢荡然无存(或变异),由较小的草叶纹替代(图5);

(5)年代偏晚者,草纹由圆渐方,或与方钩状纹(拐子纹)相组合,年代应是清早期偏晚之式,与清中期的拐子纹是咫尺之遥了。

看清早期家具雕刻十类螭龙纹造型:从写实到写意 | 红木科普

图5 清早期 紫檀炕桌上,螭龙的四肢变异,由较小的草叶纹替代。

10.应龙(翼龙)

在久远的文献概念中,有虬龙、螭龙、应龙(翼龙)之分。虬龙头上有独角,螭龙无角,应龙身有双翼(图10)。但三者身态、面目基本相同。前辈学者们概视为螭龙之属,如上海明万历朱守诚墓出土的“紫檀瓶”上螭龙纹,头上均有独角。在远古的实物上,江苏邗江县老虎墩汉墓出土物上的螭龙有角,而河北满城汉墓出土物上的螭龙无角。

看清早期家具雕刻十类螭龙纹造型:从写实到写意 | 红木科普

图10 清早期 黄花梨闷户橱面板上的应龙

应龙(翼龙)纹图案构成更为复杂,它的重新使用应是清早期后段纹饰求异求变、风尚夸示豪奢的结果。

来源:《古典工艺家具》杂志

6。创意异变式

清早期后期,螭龙纹一方面经过规则和定型,形成节奏化、对称化等更为定型的形式;另一方面,也有更恣意创变的无规律可循的新图案。螭龙纹演化成更繁复或更简单的抽象图案,个性强,少见重复者(图6)。这种创意性图像的艺术价值当然要远远高于许多雷同化的图案。创意性越强,价值越大。

看清早期家具雕刻十类螭龙纹造型:从写实到写意 | 红木科普

图6 黄花梨交椅靠背板上的创意异变式螭龙纹

螭尾纹

明式家具牙板、前梃上,左右张嘴相向的两条大螭龙之间,规律性地存在着“卷草形”(“分叉卷曲”状尾部)纹样,一如大螭龙卷草形之尾端(“分叉卷曲”状尾部),这种卷草形“螭尾纹”代表着小螭龙(图7,笔者在本刊曾有专论)。

看清早期家具雕刻十类螭龙纹造型:从写实到写意 | 红木科普

图7 清早期 黄花梨四足卷草凤纹三弯腿长方香几,卷草纹即为小螭龙的代表(图片提供:中国嘉德)

方折拐子龙纹

清早期与清中期之交螭龙纹身体乃至头部成为方钩状,称为拐子纹、拐子龙纹、拐子螭龙纹:

(1)身体由圆曲形成为方形;

(2)部分螭首头顶、额下、吻部、脑后均连接L形钩状纹;

(3)螭龙头部鼻部和下颌成方形线条,拐子纹化。

此时蜂涌而起的回纹与拐子纹相呼相映,多有组合(图8)。回纹貌似新出,实为元、明时期旧有图案的又一次回归和宏扬。

看清早期家具雕刻十类螭龙纹造型:从写实到写意 | 红木科普

图8 黄花梨供桌上拐子螭龙纹

拐子纹更加便于图案纵横布局,伸缩自如,故生命力强大,下迨清中期,成为家具上的主流纹饰。

相关文章

  • 红木造假一览 购买擦亮眼[图文]
    红木造假一览 购买擦亮眼[图文]

    材质造假材质造假是目前红木家具行业最大的乱象。中国传统家具专业委员会主席团主席、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副理事长伍炳亮就曾公开曝光行内大量利用南美洲、非洲的硬木冒充海南黄花梨的现象,也有用紫檀柳冒充“海黄”、“越黄”的,用“非洲小叶紫檀(科檀)”冒充“印度小叶紫檀”等,用红酸枝如微凹黄檀等木材充当大红酸枝。至于巴西紫檀、南美紫檀,其实是蚁木,不属于红木。绿檀是中美洲的愈疮木,传统古典家具没有使用过这种木材...

    1695 红木 红木作品 红木作品鉴赏
  • 新买的红木家具1年最好保养2-3次[图文]
    新买的红木家具1年最好保养2-3次[图文]

    广西新闻网-当代生活报记者 邓色迎 实习生 黄燕红木家具是一种高端、名贵家具用材,因色泽庄重,纹理精细美观,结实耐用受到人们的喜爱。那么,如何给红木家具做定期保养,今天,我们请南宁市惠民家政的张经理给大家解答。定期保养新买的红木家具多久才需保养红木家具如果保养不好,会腐烂或者干裂,因此红木需要定期保养,才能让红木家具保持光泽、延长使用年限等,那么,红木家具多久需要保养一次?南宁市惠民家政其中的一项...

    660 红木 红木作品 红木作品鉴赏
  • 广丰牛人纯手工造红木敞篷跑车 花费10多万元 [图文]
    广丰牛人纯手工造红木敞篷跑车 花费10多万元 [图文]

    余接涛手工打造的红木跑车近日,一个名为“实拍莆田土豪自制红木敞篷跑车拉风上路”的视频在网上热传,众多网友看后纷纷留言膜拜。经记者多方了解,跑车制作者名叫余接涛,今年26岁,但并非福建莆田人,而是上饶广丰县铜钹山镇人,在福建仙游经营家具加工厂,他本人是一名经验丰富的木雕师。余接涛坐在红木跑车内霸气跑车纯手工制作网传的视频中,一名男子技术娴熟地驾驶着一辆红色木头制作的敞篷跑车在街头行驶,分外显眼,不少...

    1955 红木 红木图片 红木作品鉴赏
  • 明式家具赏论:凤纹有深意[图文]
    明式家具赏论:凤纹有深意[图文]

    清早期 黄花梨罗汉床 文_ 张辉在中国古代家具中,明式家具的雕饰图案颇为丰富,但与其有着鲜明对比的是,其象征意义及相关器物用途却尚未被学界和行业关注理解。例如,在男性为主体的传统社会中,作为重要财富象征的硬木家具,为何往往雕饰象征女性的“凤纹”呢?中国传统图案本身就是赋予意义的图像,是最大众化、最普及的艺术形式,与当时社会各阶层的观念和审美紧密相连,长久稳定,程式及传承化程度极高。因此,它比一般艺...

    244 红木 红木科普 红木作品鉴赏
  • 访明式微缩家具制作家阎民怡:七分之一的美[图文]
    访明式微缩家具制作家阎民怡:七分之一的美[图文]

    王世襄(左)和学者张德祥先生(右)在欣赏阎民怡作品阎民怡,1948年生,祖籍西安,现居武汉。1982年始研究明式微缩家具,1994年加入“中国明式家具学会”,1999年获“世界最小的传统木工工具”和“世界上最小的明式家具”两项吉尼斯世界记录。“你修成佛了!”第一次见到阎民怡制作的明式微缩家具,明式家具研究鉴定专家张德祥如此评价。圈椅、供桌、条案、屏风,这些做工精细、古朴清秀的微缩家具,都是阎民怡依...

    425 红木 红木欣赏 红木作品鉴赏
  • 明清红木古凳的文化内涵[图文]
    明清红木古凳的文化内涵[图文]

    以明清时期各类硬木家具为代表的我国古代家具,上承宋元家具之精华,下启现代家具之典雅,继往开来,推陈出新,其选材之精良,设计之精妙,造型之精美,做工之精巧,历来被人们视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我国工艺美术史及古典家具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国际上更是享有极高的盛誉。与众多明清硬木家具一样,清代红木坐凳(又称墩、杌)作为我国古代家具大家族中的一员,其首要的一个功能在于,它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

    1164 红木 红木资料 红木作品鉴赏
  • 扬州传统家具典藏赏析传统工艺[图文]
    扬州传统家具典藏赏析传统工艺[图文]

    民国红木兽式足衣柜抽屉雕花一、 形制多样、工艺高超的经典屏风在中国传统家具当中,屏风是一种历史最为悠久、装饰性能极高的陈设性家具,既有挡风护体、遮挡视线的作用,又有象征权力与地位的礼仪性功能,如《礼记》中有“天子当屏而立”之语。另外,西汉时期的《盐铁论》中有“一屏风就万人之功,其为害亦多矣”的论述,可见屏风的材料及用工自古就奢侈靡费,并始终能体现当时最高的装饰技艺和最佳的设计审美水平。屏风形制多样...

    344 红木 红木欣赏 红木作品鉴赏
  • 挑选海南黄花梨的门道在哪里[图文]
    挑选海南黄花梨的门道在哪里[图文]

    海南黄花梨分油梨和糠梨即花梨母与花梨公,所知红木国标里的降香黄檀即海南黄花梨里的油梨也就是花梨母,在区分油梨和糠梨还是比较容易的,色泽,油性,密度上就有很大查别。真格海黄指出,辨别海黄还是越黄还是要综合判断,单一某个特征去辨别还是很容易判断错误,首先就是大环境,海黄成材期比较长,早期海黄就基本已无大料,现在若想做海黄家具根本不可能,海南省尚无一家国家批准的可经营海南黄花梨原木木料的经营厂商,所以现...

    1850 红木 红木欣赏 红木作品鉴赏
  • 600多年前的明代木雕藏玄机 内藏稀有明朝银票[图文]
    600多年前的明代木雕藏玄机 内藏稀有明朝银票[图文]

    600多年前的明代木雕暗藏银票早报讯 近日澳大利亚的艺术专家在检验一座即将进行拍卖的明代木雕时,发现其中还藏有一张稀有明朝纸质银票。这张皱巴巴的纸币上印有的汉字显示,它是在明太祖朱元璋执政第三年(洪武三年)期间印发的——也就是公元1371 年。上面还铭刻了警告世人伪造者将面临斩首刑罚的文字。这张银票的发现者,墨尔本的慕世阁拍卖行主管保罗介绍,这张有645年历史的纸币是在一个中国佛教形象“...

    886 红木 红木作品 红木作品鉴赏
  • 沉香收藏要严防专家鉴定与证书[图文]
    沉香收藏要严防专家鉴定与证书[图文]

    早些年,相比其他艺术藏品而言,沉香收藏市场的份额可能并没有那么大。然而近几年,有媒体报道沉香市场屡传天价成交的消息,令沉香收藏人群欢欣鼓舞。有业内行家甚至预测,随着和高端沉香价格的不断飞升,沉香的收藏群体将会越来越大。 随之而来目前的沉香市场仍处于发展中阶段,有些发展细节并未成熟,仍很在一些弊端和漏洞。香至尊沉香创始人孙玉辉认为,投资收藏者收藏沉香时特别要警惕所谓的专家鉴定与鉴定证书。 沉香收藏要...

    511 红木 红木科普 红木作品鉴赏
  • 异曲同工:18世紀中法古代家具艺术展开幕[图文]
    异曲同工:18世紀中法古代家具艺术展开幕[图文]

    路易十六时期桃花心木四扇围屏《异曲同工——18世纪中法古代家具艺术展》即日起於两依藏博物馆隆重展出,首度以并列形式呈献17、18世纪中、法帝王盛世时期的珍稀古董家具,引领公眾近距离探究两国四百多年来微妙而鲜為人知的“默契”,品味细嚼箇中工艺美学。此次展览由两依藏博物馆与法国巴黎克雷默古董行(Kraemer Gallery)携手呈献,同时庆祝博物馆於今年2月开馆一周年;即日起至今年夏季期间接受预约参...

    1272 红木 红木知识 红木作品鉴赏
  • 红木原料与红木家具价格双降 下半年市场或趋稳[图文]
    红木原料与红木家具价格双降 下半年市场或趋稳[图文]

    业内专家认为,红木市场今年将不会出现较大幅度的变化。进入3月份,红木家具市场还处于刚刚开门营业状态。相对冷清的市场上,“红木家具降价”的声音不断被传出。新京报记者走访市场发现,相对于去年同期,红木家具价格确实出现下跌现象。业内人士表示,2015年的红木市场将保持较为稳定的发展趋势,下半年或将出现回升。悄然降价的红木家具按照“传统”,红木企业喜欢过完元宵节再考虑开工。但2014年一直冷淡的红木市场一...

    1243 红木 红木知识 红木作品鉴赏
  • 宋代家具研究:随遇而安的宋代墩[图文]
    宋代家具研究:随遇而安的宋代墩[图文]

    邵晓峰核心提示:作为家具,墩与凳的区别在:于墩是堆状的,其造型大多圆实厚重,显得浑厚饱满,如今天所说的“土墩”这个词用的就是其本意。另外,矮树桩顶面取平之后也被称作树墩。人物名片:邵晓峰,南京林业大学教授、博导,艺术学院美术与设计研究中心主任。江苏省政府“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二层次学术领军人才、江苏省青联常委、江苏省青年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收藏家协会古典家具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江苏省...

    266 红木 红木资料 红木作品鉴赏
  • 红木市场销售不振 知名企业称要甩卖家具发工资[图文]
    红木市场销售不振 知名企业称要甩卖家具发工资[图文]

    日前,国内红木家具知名企业连天红(福建)家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连天红)在其官方网站打出 “低价套现,发工资救命!”的促销广告。连天红在促销广告中大打悲情牌称,“连天红六千多员工,在不好环境下艰苦工作,很多人没饭吃,孩子没钱读书,望客 户伸出援手或多或少买个几百块。”不管红此举是否属于营销手段,《每日经济新闻》记 者发现,红木家具今年终端销售不振是不争的事实。据中国红木委统计,全国红木制品市场景气...

    1436 红木 红木知识 红木作品鉴赏
  • 文化传承与现代创新中的红木家具[图文]
    文化传承与现代创新中的红木家具[图文]

    清乾隆时期 紫檀透雕巴洛克风格宝座中国具有丰富而悠久的文化底蕴,中华文明也是世界上较具系统性、延续性、影响较深远的文明。这种文明在明清两朝表现为传统红木家具、红木小件和红木装饰构件的空前发展,开创了前所未有的红木文化。随着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红木家具作为高档家具的代名词,逐渐成为众多富有家庭的标识,红木家具制造业也随之兴旺起来。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所要关注的不只是几件古董红木家具,也不只是它们的...

    1697 红木 红木欣赏 红木作品鉴赏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