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达·芬奇的跨界密码:美是客观事物的和谐比例[图文]

时间 : 01-02 投稿人 : 大双 点击 :

达·芬奇的跨界密码:美是客观事物的和谐比例 | 艺术品资料

达·芬奇素描

说到爱因斯坦,我们知道他是顶尖的理论物理学家,“定位”很清晰。提到达·芬奇就费劲了,绝对是“跨界”的大神,他是画家,还是雕刻家、建筑师、音乐家、数学家、工程师、发明家、解剖学家、地质学家、制图师,植物学家和作家。除了他,还有什么人可以这么牛X?也许只有创造他的上帝可以媲美。

一个人可以在如此多的领域创造非凡,必然掌握了某种内在规律和法则,这是我始终坚信不疑的观点。可是达·芬奇本人似乎从来没有为此说过些什么。据他个人所说,他一生都被这两种情绪所羁束——对生活之不可知或无力探知的神秘感到害怕,而又想把这个神秘之不可知性加以揭露,加以研究,解释其含义,描绘其壮观。显然,求知欲是达·芬奇最核心的动力,也是所有创新、创造者所具有的共性,却不能说明这种跨界创造力的思维差异。

达·芬奇生前留下大批未经整理的用左手反写的手稿,难于解读。主要手稿丢失了二百多年,直到1817年才重见天日,但已被毁坏严重。连爱因斯坦都认为:达·芬奇的科研成果如果在当时就发表的话,科技可以提前30-50年。科学史家丹皮尔则认为:“如果他当初发表他的著作的话,科学本来一定会一下就跳到一百年以后的局面。”

达·芬奇的跨界密码:美是客观事物的和谐比例 | 艺术品资料

达·芬奇素描

达·芬奇在米兰时期书写的连续72页的《哈默手稿》尤为珍贵。1994年比尔·盖茨以3080万美元的价格得到了《哈默手稿》,并委托大英图书馆专家对手稿进行破解。研究达·芬奇的发明创造成果,和探究他发明创造的思维方式完全不是一回事,后者要隐秘得多,远不是破解、读懂他的手稿内容那么简单。

要分析达·芬奇的创新思维特征,需从他的“比例”美学思想入手,这是一种基础观念,最能反映他对世界的独特认知和创见。他认为,美是客观事物的和谐比例,是事物的本质属性之一,美感来源于比例。这一主张在《蒙娜丽莎》上得到完美体现。他说:“美感完全建立在各部分之间神圣的比例关系上”。

达·芬奇的跨界密码:美是客观事物的和谐比例 | 艺术品资料

达·芬奇素描

比例美学,就是对一个整体的观照对象,进行序列性的区隔、划分,使其符合主体的审美需求和倾向。比如,达·芬奇认为人体完美的头身比例是七头半到九头身。这就是一种时间思维,比例怎么和时间扯上了关系?

对于时空,爱因斯坦很有发言权,他一生的研究几乎就是围绕着“时空”。爱因斯坦指出:时是对物体运动过程的描述,间是对运动过程的人为划分。这两者在物理上无法分离。但是,在认知上却是相互独立的不同范畴。我们看见一个人的身高大概是一米八,就是一个从头到脚或从脚到头的视觉运动过程,“一米八”则是对这个运动过程的描述。我们觉得这个人头太大或腿太短,则是对视觉运动过程(一米八)进行人为划分(头、身体、腿)比照的结果——不符合一般审美的比例要求。如果妳从婚介网上看到某个男性的身高是一米八,欣喜若狂地约他见面,这是“时”的思维。结果发现他的头就占掉了80公分,妳不禁悲痛欲绝,还以为自己进入了卡通世界。这是“间”的思维。

达·芬奇的跨界密码:美是客观事物的和谐比例 | 艺术品资料

达·芬奇素描

这如果还不足以说明达·芬奇的时间思维特征,再看看不可思议的达·芬奇睡眠法。一般人每天的睡眠时间是7到8小时,这对达·芬奇来说实在太奢侈了。于是他发明了一种将睡眠时间拆分、区隔的方法,每工作4小时睡15分钟,这样每天的睡眠时间累计也就是1.5小时,可以争取到更多时间工作。(是不是很想试试)

前几年,意大利著名生理学家克拉胡迪奥·斯塔皮参照达·芬奇的方法,对一位航海运动员进行了长达两个月的类似睡眠试验。经测试,受试者的逻辑思维和记忆运算等能力均完好无损。这说明达·芬奇睡眠法不仅能满足机体代偿功能的需要,而且还预示着利用人体生理潜力的广阔发展前景。

达·芬奇的跨界密码:美是客观事物的和谐比例 | 艺术品资料

达·芬奇素描

有趣的是,有一位画家就这一方法进行了亲身试验,证实了它的有效性。可是不到半年时间,他又回到正常的8小时睡眠上来。谈及个中原因,画家不无幽默地承认自己并非天才,更不知道这些多出来的时间该如何打发。

达·芬奇睡眠法,就是对完整的睡眠过程进行区隔、划分,从思维的层面上看,和他的比例美学是一致的,都是“间”的创新思维。

还不够?那么我们再看看达·芬奇的书写方法。一般人写字不管用左手还是右手都是从左向右写,阅读时也是习惯从左向右,这就是写字和阅读的常规运动过程(间)。

达·芬奇的跨界密码:美是客观事物的和谐比例 | 艺术品资料

达·芬奇素描

达·芬奇双手都能够自如写字,他的日常信件和正常人一样,没有什么特别。创作手稿却运用了很奇怪的写法,虽从表面来看与普通的意大利文并无区别,但仔细看来,却难以识别。在年老的时候,达芬奇曾经告诉他身边很忠实的一个徒弟具体的读法:把手稿对着太阳反过来读。也就是说他的书写过程不仅是从右到左逆过程的,而且每个字母都是反向的。这种对事物常规的发生、发展过程的重新规划和设计,都是属于“间”的创新思维方法。

通过诸多现象的观察,足以说明达·芬奇的时间思维有多么强悍,并且不自觉地贯穿在不同领域的创新思考上。

相关文章

  • 《甄嬛传》里的食盒你见过吗[图文]
    《甄嬛传》里的食盒你见过吗[图文]

    帽盒。看《甄嬛传》,大家一定对皇宫贵族生活记忆犹新,还记得丫鬟拎的食盒吗?老城区琼花观社区居民刘先生,喜欢收藏老扬州大户人家的生活用品,其中就有《甄嬛传》里的食盒。而让人脑洞大开的是,清朝官员的帽子居然还有专门的皮制帽盒存放。双层食盒。从做工艺品生意转行收藏刘先生为人低调、豁达,但凡有人上门看他的藏品,他都很欢迎。他说,他喜欢与真正搞收藏的人做朋友。昨天下午记者来到刘先生家时,发现两个房间内都是藏...

    1899 艺术品 美术作品图片 艺术品文章
  • 中国花艺欣赏[图文]
    中国花艺欣赏[图文]

    花卉艺术的简称。花艺指通过一定技术手法,花材的排列组合让花变得更加的赏心悦目,表现一种思想,体现自然与人的完美结合,形成花的独特语言,让欣赏者解读与感悟。花卉艺术是人们表现自然的生命、展示自然的魅力以及人的内心世界对自然、人生、艺术和社会生活体悟的媒介,是人们借助于自然界的花草作为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美化生活的一种方式。...

    445 艺术品 美术作品欣赏 艺术品欣赏
  • 鉴别真假宣德炉成悬案 德字写法并非断代标准[图文]
    鉴别真假宣德炉成悬案 德字写法并非断代标准[图文]

    “大明宣德年制”的底款,很多“德”字心上都省略一横文/图 羊城晚报记者 许悦铜炉是中国明清时期最重要的文物门类之一,也是工艺美术史上的璀璨明珠。而在当代的艺术品市场上,铜炉则是最近几年市场上最耀眼的明珠之一。明初至清中期是铜炉制作的巅峰阶段,当中最负盛名的非宣德炉莫属,被明清文人誉为文玩之首。其简洁、含蓄的美,取代了青铜器狰狞、繁复的美。虽然不少宣德年款的铜炉动辄过千万元,但现在存世的宣德炉,没有...

    960 艺术品 美术作品知识 艺术品科普
  • 文房雅玩:鹅形金砚滴(图)
    文房雅玩:鹅形金砚滴(图)

    鹅形金砚滴 卜庆萍 文/图在我的收藏中,唐代鹅形金砚滴算是最珍贵的藏品。它呈S形,鹅形神态,乍看上去,如同一只金汤匙。每每上手把玩,总让人爱不释手。我收藏的这件宝贝,不仅造型奇巧,还把我带上了另一条艺术之路,实乃人生当中的庆幸之物。砚滴又称水滴,是一种专供研墨用的滴水器皿,是历代文人墨客案头不可缺少的文房用具。砚滴的出现与笔墨的使用和书画的兴起有关,最初古人研墨时,用的是各种形状的水壶、水盂等器皿...

    1874 艺术品 美术作品知识 艺术品科普
  • 北齐墓室壁画:写实人物画的第一座高峰[图文]
    北齐墓室壁画:写实人物画的第一座高峰[图文]

    北齐徐显秀墓壁画中国早期的人物画,今天我们仍能看到的有战国漆画、帛画,汉代墓室壁画、帛画和魏晋墓室彩画砖。总的特点是尚气、尚力、充实饱满,神采飞扬,强调气势、运动和速度,有一种旋转上升的飞腾感,满幅画面皆张扬恣肆,气势是第一位的,重点放在人物动态上而非刻画人物形象。在技法上以线造型,在线条的挥舞中,有一种流动如生的感觉,且不太注重人物的实体感,这种艺术风格虽然气势饱满,但造型稍显粗略,人物形象不够...

    1589 艺术品 美术作品科普 艺术品鉴赏
  • 苗银扎染、蜡染 | 非遗手工艺
    苗银扎染、蜡染 | 非遗手工艺

    苗银蜡染、扎染苗银蜡染、扎染▷▷01蜡染和扎染的图案纹样丰富多变,色彩鲜艳,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和地域风情。苗银蜡染、扎染蜡染和扎染的美丽别具一格,它呈现出的图案纹样给人带来的是千年独特的历史色彩。而蜡染、扎染和苗银的组合呈现出非遗手工艺的巧夺天工。苗族人自小就依靠自己的智慧传承千百年积累下来的工艺—苗银、蜡染和扎染等,他(她)们用简单的工具、娴熟的手艺和奇妙的想象力,锻造出苗银和绘制出蜡染、扎染等...

    1683 艺术品 美术作品知识 艺术品科普
  • 艺术名家崔建聪书法作品荣登世界邮票好评不断[图文]
    艺术名家崔建聪书法作品荣登世界邮票好评不断[图文]

    崔建聪,别署点墨斋。中国新闻出版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书画艺术委员会委员、山西省书法家协会理事、山西书法院创作员、山西国际文化交流画院院长、三晋文化研究会书画院常务院长、山西省教育学会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会长等。《中国新闻出版报》、《光明日报》、《中国文化报》、《中国信息报》、《中国美术家》、《人民文艺家》、《山西日报》、《山西画报》、《山西文学》、《对联》等报刊,以及中...

    635 艺术品 美术作品欣赏 艺术品欣赏
  • 食物与艺术:艺术家千条巧克力制成威廉王子肖像[图文]
    食物与艺术:艺术家千条巧克力制成威廉王子肖像[图文]

    米歇尔·维博沃作品谁说艺术与食物互相排斥?自烘焙学校毕业的食物艺术家兼蛋糕雕塑家米歇尔·维博沃,用1500条三角巧克力为威廉王子和乔治小王子作了一幅肖像。这件可食用的装置作品尺寸为12×8英尺,由巧克力公司委托制造,以庆祝剑桥公爵初为人父的第一个父亲节。该作共用了16,075块巧克力,维博沃交替使用黑巧克力、牛奶巧克力和白巧克力,来表现肖像的光影效果。将每一片巧克力精确定位相当耗时间,不过艺术家表...

    2002 艺术品 美术作品科普 艺术品鉴赏
  • 昙花一现的绥远白塔铜元[图文]
    昙花一现的绥远白塔铜元[图文]

    绥远省白塔背布图五分铜币一枚席力图召白塔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两广总督李鸿章在广东采 用机器制造“光绪元宝”铜元,各省纷纷效仿,从此机制铜元逐渐取代了传统的圆形方孔钱,成为清末民国时期与银元一道流通的重要辅币。1935年国民党政府 推行“法币”政策,大量发行纸币,明确银元和铜元都不再流通使用,镍币和纸币逐步替代铜元的辅币地位。但在新中国成立前夕,塞北的绥远省还发行了一种地方 铜元,铸造流通不...

    1663 艺术品 美术作品图片 艺术品文章
  • 给你一个家:微型指上风景[图文]
    给你一个家:微型指上风景[图文]

    在Etsy有位英国卖家CliveRoddy设计了一系列超可爱袖珍的小景戒指,微小的屋子或是微小树木高山,经过雷射切割后成为一个个木制的戒指,依序套进手指后,复古小镇就这样跃然上你的指头。...

    1191 艺术品 美术作品欣赏 艺术品欣赏
  • 卷筒纸之纸雕艺术—Anastassia Elias作品[图文]
    卷筒纸之纸雕艺术—Anastassia Elias作品[图文]

    艺术家与插画家AnastassiaElias在纸卷当中进行纸雕创作,不但她的作工极精细,而且每一个作品都有它的故事以及背景,利用纸卷的深度还营造出不同的景深以及立体感,非常棒的艺术作品!...

    550 艺术品 美术作品 艺术品鉴赏
  • 史上最坑爹的设计[图文]
    史上最坑爹的设计[图文]

    来自意大利艺术家GiuseppeColarusso奇怪的创意设计。中间有个大洞的乒乓球拍、方形的擀面杖、两个门把的门、没有瓶盖的矿泉水、以及传说中的三欧元硬币。这是要将坑爹进行到底的节奏啊!有意思吗?...

    1924 艺术品 美术作品知识 艺术品科普
  • 从“孝子镜”看“董永遇到七仙女”的历史真相[图文]
    从“孝子镜”看“董永遇到七仙女”的历史真相[图文]

    自赵春安等先生勉力搜藏整理宋辽金元上品铜镜,铜镜收藏的局面从汉唐统摄,而变得更为多元。此铜镜收藏史之大事,不可不察。本镜为吉泉斋黄旭兄旧藏,当时黄兄叮嘱老夫探求含义,于是回家揣度,落笔交付,后来此镜在嘉德拍过(直径260mm,重1950g)。目前花落谁家不知,写文借图,就此作揖了。此镜菱花边缘,线条流畅,布局大气沉着。镜子画面中右下方为一男子,身穿重孝斩衰丧服,括发以麻,身披粗生麻布制成之斩衰之服...

    1093 艺术品 美术作品欣赏 艺术品欣赏
  • 艺术无处不在 全球最迷人的地铁[图文]
  • 古籍收藏玩的是情怀[图文]
    古籍收藏玩的是情怀[图文]

    《可居鉴赏大自在山房古砖六十品拓本》2000年,在中国嘉德的拍卖会上,翁同龢旧藏古籍善本被上海市政府出巨资整体购藏,并入主上海图书馆;2012年6月4日,在北京匡时2012年春拍夜场里,由海内外孤本、宋版《锦绣万花谷》全八十卷领衔的179种、1292册组成的“"过云楼"藏古籍善本”,以2.162亿元人民币的成交价被江苏凤凰传媒(601928,股吧)集团购得,创下了中国古籍拍卖的世界纪录……随着一场...

    1315 艺术品 美术作品科普 艺术品鉴赏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