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铜炉收藏:从宣德炉到巧生炉[图文]

时间 : 01-06 投稿人 : 小糖豆 点击 :

铜炉收藏:从宣德炉到巧生炉 | 艺术品资料

铜炉,沉醉那一缕香与诚

“古有宣德炉,今有巧生炉”,中断了传承的百年铜炉世家,掌门人陈巧生正在试图以一家之力为中国香炉史写续集。

文 雷虎 图 阮传菊

苏州历史上是“相城十绝”发源地:陆墓泥盆、相城琴弓、渭塘珍珠、黄桥铜器、阳澄渔歌……今天要拜访的铜炉艺人,应该属于“相城十绝”中黄桥铜器的范畴。但是,目的地却是地处苏州城最边缘地带。

汉代的青铜博山炉,唐宋的瓷炉,明清的宣德炉,各式香炉冒出的几缕轻烟,传承了一部至雅的中国香文化史。然而自清末以来,不断出现的文化断层,香文 化逐渐衰落,各式香炉制作技艺也随之凋零。王世襄感叹:“这种生活已经离我们很远,以至世人难人想象,但历史上确实有过。”然而,接触的手艺人多了,特别 是拜访风雅的苏州工时。无论是斫琴的琴师茅毅,还是制扇名家王健,在制好器物时,匠人总在铜炉中焚一缕香,边把玩成品。于是顺藤摸瓜,从王健口中,得知了 香炉工匠陈巧生的大名。

陈巧生铜炉博物馆到了。一位身材高大,身着黑布衣,头戴灰毡帽的老者,正站在博物馆门口朝一队西装革履者挥手告别——互通姓名,不消说,正是陈巧 生。“才带台湾朋友参观过,相同的话暂不重复,我们先聊再参观!”说罢,他掀开红木案台上的香炉盖,往香炉里加入一块沉香片后盖上,待香炉中一缕青烟升起 后,才慢慢道来,“我和铜炉的故事得从清宣统三年,我爷爷陈俊青划着小船从苏北南通沿山塘河从阊门进苏州城开始……”1911年,清王朝末年,为生计奔波 的铜匠陈俊青,不得不包了一条乌篷船,带着新婚的妻子,载着铁锤、风箱等营生工具从南通出发,过长江到苏南沿河卖艺。每到河流交汇处的市镇,他就把船泊在 码头边,挑着工具沿街叫卖铜手炉和“汤婆子”(注:铜制器皿,可装开水用来暖被窝)。

陈本来信心满满,在南通一家铜铺当学徒时,陈俊青已获得“铜一锤”的美名:他打的铜手炉,外壁持续放热而不烫手,向来是大户人家的好嫁妆。然而,沿 河人家普遍吃不饱穿不暖,就连买木炭的钱都没有,哪还拿得出铜料做铜器?最后,陈俊青抵达苏州城,相比于其他江南城镇,姑苏繁华,市民普遍富庶。夫妇在阊 门内的河沿街上岸,妻子拆了一条被褥,做了两个幌子,绣上“陈氏铜坊”,做起了小买卖。

铜炉收藏:从宣德炉到巧生炉 | 艺术品资料

铜炉,沉醉那一缕香与诚

三朝三代一铜坊

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夫妇并不关心,他们着紧的是铜手炉和汤婆子。因为当时冬天已快结束,加上水运便利,好几家外地铜匠开始和十来家代表苏 州工的“黄桥铜器”竞争。陈氏铜坊接的活儿于是越来越杂,铜盆、锅铲,什么铜器都做。好在沿河街的铜匠们相互竞争,铜器铸造水平也随之提升,反而成为整个 江南地区铜器的制造中心。不过,这些依旧不能打响招牌,陈俊青这天无聊得慌,拿出一枚在南通做学徒打造的筒盒把玩。这时,铜坊里走进几个摇着折扇的书生, 对他手上铜盒很感兴趣,竟然愿意出五两银子购买——这抵得上陈家两个月的花销了。

妻子心动了,但陈俊青不从,因为这只铜盒是陈俊青在南通当学徒时,依古书型制打造的器物,名为印香熏,是一位南通秀才发明的焚香器。陈俊青将其带在 身边,不为焚香雅事,只为对家乡有个念想。书生虽然对印香熏心有戚戚,但却不夺人所爱,只嘱托陈俊青再打造一个,便甩下五两银子后,摇扇出门而去。看到一 线希望,从此陈氏铜坊便开始借着焚香器印香熏,向打造文玩铜器转变。

1925年,儿子陈如刚出生,从此陈家多了一个帮手,陈氏铜坊越发兴旺了。随后几十年,陈氏铜坊成为沿河街首屈一指的铜号。1956年,公私合营浪 潮席卷全国,看着沿河街的铜坊合并殆尽,陈如刚不得不把父亲开创的铜坊关闭。这一年离父亲创立陈氏铜坊的时间已经45年过去了。一年后,陈氏铜坊的第三代 传人降生,取名巧生。“不知父亲是说我出生得太巧了,儿子不用做铜匠了;还是说铜坊关得太巧了,刚一关儿子便出世了!”

铜炉收藏:从宣德炉到巧生炉 | 艺术品资料

铜炉,沉醉那一缕香与诚

从宣德炉到巧生炉

“因为历史原因,祖父和父亲的作品没有一件存世。对于手艺人来说,一切都得用器物说话,他们没有器物存世,世人就认为他们没有存在过。可惜!”我 以为陈巧生会再在香炉中放进沉香屑,讲以自己的故事为蓝本的《沉香屑·第二炉香》。但是陈巧生却示意我起身,要带我去他的铜炉作坊。

车辆继续一路向穿河过桥,陈巧生又不禁讲起来:“记事后,陈家的铜炉坊没了,但是陈家依然给集体做铜匠,那时不允许做私活。我像祖父一样挑着铁锤和 风箱走村串巷。我从不收手工费,每打一件四斤重的铜器,我收四斤半铜,这半斤作为损耗、算我的人工。几年打铜下来竟然积攒了不少铜,我换了一辆自行车,剩 下的铜就在父亲的指导下试着打一些小玩艺。陈家祖传的手艺,就是用打铜攒下来的铜偷偷摸摸学会的!”

“接了私活,生活条件就好一点了,别人肩挑背扛时我已经有了自行车。在车两侧加两个筐,一边放风箱,一边放工具,打铜更方便,逃跑也更利索了!”说 到这时,陈巧生哈哈大笑起来。那年冬天,他被人举报“接私活”,为了“毁灭证据”,陈巧生居然连车带铜沉进了河里。“公社的人走了后,我扎着猛子到河底捞 车磨铜,冬天河水刺骨,车和铜奇重无比。仗着打铜练得一副好身体,不然我就下去起不来了!”

不知不觉,已到了常熟境内。第三代传人的陈巧生,为了让陈家铜坊重新开张,不得不出走苏州城——制作铜炉的环境很恶劣,会产生大量粉尘和噪声,更重 要的是苏州老城区地价太高,陈巧生的铜炉据点占地四五千平方,落子常熟也是人之常情。车还未进工厂大院,刺鼻的煤烟味就窜进鼻子,耳边是不绝的打铜叮当 声。走近,师傅正在往煤窑里面添煤,而窑内正在炼铜水,两个年轻人正在戴着耳机边听音乐,边打磨铜胎。他们正在用纯手工的方法仿制宣德炉。车间里,各种造 型的模型摆了一地。“这是制作铜炉用的蜡模。我研究了几年古籍,才搞清楚明清铜炉制作有陶范法和失蜡两种。其中失蜡更先进,主要用来制造复杂的器型。所以 我决定啃最啃的骨头!”

“所谓失蜡法,就是用蜡和泥粉、炭末等先做成一个有三层铸模的胚胎。内外两层为坚实的模骨,内层为蜡胚。加热后,让内层的蜡胚融化流出后形成空胚, 然后往胚内灌入1600℃的铜水,待铜水冷却后就形成了铜炉粗胚。粗胚经过修器打磨、皮壳着色等工序,就做成了铜炉!”陈巧生领着我边讲解边演示,用时不 到1小时,但制作一个铜炉,从模骨到皮壳着色,短则三个月,长则一两年。

铜炉收藏:从宣德炉到巧生炉 | 艺术品资料

铜炉,沉醉那一缕香与诚

还原历史的铜炉博物馆

“仿制的?”我惊讶道。陈巧生说,“我用了四十年时间研究仿宣德炉,到现在还不敢说完全仿制成功。如果能够把宣德炉仿制得形神兼备,我此生就功德无 量了!”陈巧生再次结缘香炉,是在上世纪的70年代末:为复原历史上产自南通的文房雅玩印香熏,南通博物苑的工作人员拿着印香熏的图纸,找到祖籍南通的陈 巧生。在翻阅大量历史典籍以及研究这一纸图文后,陈巧生很快就复原了印香熏,这也是祖父陈俊青铜铺的奠基作品。随后,陈巧生在古玩界名声鹊起,铜器藏家拿 着古董铜器慕名而来。“四十年前,一位台湾古董商人拿着一张铜炉照片,问我能不能造。我当时少年气盛,说我能仿。但是真正研究了之后,我就没底气了。因为 这是传说中的宣德炉!”、

宣德炉被誉为“明代文玩之首”, 它承载了贵族祭祀礼仪和香道文化,不仅在工艺上也早已失传,甚至从文化传承上也断代。要复原,谈何容易。之后,陈巧生研究古籍,在家建起小柴窑,整整十 年,仿制出来的铜炉才被古董商人承认。自那以后,台湾的藏家玩家迅速挤破了家门,之后,从仿制宣德炉成功,到走出宣德炉的桎梏,成为马未都口中的“古有宣 德炉,今有巧生炉”陈氏风格铜炉,陈巧生又用了整理三十年。

铜炉收藏:从宣德炉到巧生炉 | 艺术品资料

铜炉,沉醉那一缕香与诚

之后,陈巧生带我参观“陈巧生铜炉博物馆”,里面陈列的藏品有各朝各代,从汉代博山炉到明代宣德炉应有尽有。这其中,只有少数几件是他费九牛二虎收 集来的真品,其余的均为自己仿制的。“铜炉的历史地位太特殊了,就连《阿Q正传》中,鲁迅先生都把宣德炉作为封建文化的代表。我们经历了太多革命,太多的 铜炉被当成文化符号被融毁了。”眼下这座2400㎡的博物馆,陈巧生每年掏出两百多万来维护着,每年花一大半时间打理。面对每天寥寥可数的闻香品炉者,我 问他值不值?“我要建铜炉博物馆还原铜炉的历史,还要拍电影,把制炉人的苦乐辛酸展示给世人。这不是值不值的问题。”陈巧生答道。

相关文章

  • 大报恩寺犍陀罗像被当年退货买家指高仿[图文]
    大报恩寺犍陀罗像被当年退货买家指高仿[图文]

    新浪收藏 近日,名为@曼殊艺藏[微博]的网友针对江苏网络电视台(荔枝网)报道《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公园展出犍陀罗佛像艺术》新闻,在微博上写道:“对不起,正在南京大报恩寺展出的这几件佛像不是公元2-4世纪的古代犍陀罗造像,这些是21世纪的当代艺术,是伪劣的仿品。不要让千年寺庙成为国宝帮登堂入室的舞台。”一石激起千层浪,拥有众多粉丝的上海博物馆的修复专家@文物医院[微博]也附应道:“新馆开张本是吉事,《微...

    980 艺术品 美术作品 艺术品鉴赏
  • 南昌海昏侯墓出土铜火锅:再现古代贵族生活[图文]
    南昌海昏侯墓出土铜火锅:再现古代贵族生活[图文]

    图为海昏侯墓出土的铜火锅 新华社记者 万象 摄 图片来源:新华网 11月12日消息,经过5年考古发掘,南昌海昏侯墓已清理出土文物1万余件,其中包括青铜雁鱼灯、青铜火锅、成套编钟、竹简、木牍和10余吨近200万枚五铢钱等。出土文物再现了西汉时期高等级贵族的生活,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海昏侯墓园位于南昌新建区大塘坪乡观西村东南约1000米的墎墩山上,整个墓园占地面积约4万平方米,墓主...

    553 艺术品 美术作品欣赏 艺术品欣赏
  • 沈寿刺绣第四代传人濮惠菊登上世界邮票并广受好评[图文]
    沈寿刺绣第四代传人濮惠菊登上世界邮票并广受好评[图文]

    濮惠菊,1966年生于苏州西华,书香门第。沈寿刺绣艺术研究中心主任、国绣·仿真绣创始人沈寿第四代门人、国绣(苏绣)传人、泼墨绣创始人、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华文化大使、2016年评为国家百年技艺传承工匠。濮惠菊在浓郁的家族传统文化氛围中,靠自己持有的天赋与悟性从上辈人手中接过绣花针,俗话说,一根绣花针没有三钱重,拿起来根根筋骨动,靠自己善于思考发现短处,解决疑难,拜师学习刺绣最高难度的传统人物...

    1456 艺术品 美术作品知识 艺术品科普
  • 藏家圈子的未来沉香投资收藏理念[图文]
    藏家圈子的未来沉香投资收藏理念[图文]

    今年的沉香市场与往年不同,从北京、安徽等一二线沉香博物馆的相继建立到中国市场学会沉香行业专业委员会的成立,再到各类沉香展会的相继增加,无一不预示着与2014年的沉香相比,2015年的沉香市场更热了一些。这也预示着,沉香收藏与消费市场将迎来一个崭新的热潮。有业内人士预测,随着沉香市场的热度有增无减,未来两年,沉香收藏人群将出现几何式增长,沉香收藏圈子将进一步扩张。那么对于目前看好沉香市场和即 将步入...

    1480 艺术品 美术作品科普 艺术品鉴赏
  • 瑞兽镇纸有神韵(图)
    瑞兽镇纸有神韵(图)

    瑞兽镇纸镇纸,即指写字作画时用以压纸之物,常见的多为长方条形,故而也称作镇尺、压尺。最初的镇纸是不固定形状的。镇纸的起源是由于古代文人时常会把小型的青铜器、玉器放在案头上把玩、欣赏,因为它们都有一定的重量,所以人们在玩赏的同时,也会顺手用来压纸或者是压书。久而久之,便发展成为一种文房用具——镇纸。明代镇纸,其形多为尺状,上有兽钮,与文献记载相符,如铜虎钮镇纸,长方尺形底座,上有蹲虎一头,虎头雕工细...

    1669 艺术品 美术作品资料 艺术品鉴赏
  • 中国艺术名家夏益智书画作品登上世界邮票并发行[图文]
    中国艺术名家夏益智书画作品登上世界邮票并发行[图文]

    夏益智,字谷生,1943年生,贵州遵义人,大学文化。当代知名书画家。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广东省文化学会传统文化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贵州省遵义市政协书画院院士。2014年被中华职业教育联社(国家副部级机构)授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人》称号,全国得此殊荣十人。幼承家学,酷爱书艺。临池学书,深得前辈赞赏。七十余年,涵泳墨池,拙中寓巧,形成自己独特的书画风格。作品早年间在全国书画美术作品展览中多次获奖并...

    1771 艺术品 美术作品知识 艺术品科普
  • 文物所见西域粟特人的社会生活风尚[图文]
    文物所见西域粟特人的社会生活风尚[图文]

    粟特人是活跃在古代丝绸之路上的商业民族,他们随着商业活动的频繁而进入西域,成为促进古代西域社会文化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本文应用考古发掘资料、出土文献史料以及典型文物图案等,探讨了粟特人在西域的商业及社会活动、文化风尚、宗教信仰等层面的一些问题,论证了粟特人对西域社会文化发展做出的贡献。粟特人属于印欧系统的古代民族,操印欧语系伊朗语族中的东伊朗语,使用阿拉美文字的一种变体——粟特文。我国古文献把粟特...

    1568 艺术品 美术作品知识 艺术品科普
  • 10幅百年前欧洲经典油画作品欣赏[图文]
    10幅百年前欧洲经典油画作品欣赏[图文]

    亚当和夏娃被驱逐出伊甸园 17世纪 朱塞佩·切萨里(德•阿尔皮诺骑士,1568?—1640) 布面油画 75厘米×84厘米 都灵萨包达美术馆。牧牛 17世纪 (传)尼古拉斯·贝尔赫姆(1620—1683) 布面油画 53厘米×70厘米 都灵萨包达美术馆。黎明 17世纪 (传)克劳德·洛兰(约1600—1682) 布面油画 74厘米×111厘米 都灵萨包达美术馆。穆齐奥·谢沃拉 约1802年 洛伦佐...

    1084 艺术品 美术作品科普 艺术品鉴赏
  • 2012年全球各大电影节海报精选[图文]
  • 千年的书院:岳麓书院[图文]
    千年的书院:岳麓书院[图文]

    湘江西岸,岳麓山脚,爱晚亭畔,屹立著一座书院,那就是彪炳中外教育史的千年书院——岳麓书院。中国有许许多多的千年古刹,这许许多多道观、寺院占在名山名城,常毁常建、常装常饰地延续著香火,传承著一种信仰。中国北宋以来书院很多,是否因為科举制在走向成熟,是否因科举制在走向八股,我没有考评过,但即是如此数得起来的千年书院也没有几所,其中四大书院的说法与概括,尽管版本不同,但岳麓书院无...

    1711 艺术品 美术作品欣赏 艺术品欣赏
  • 别迷信偏方 把你的凤眼手串盘糟蹋了[图文]
    别迷信偏方 把你的凤眼手串盘糟蹋了[图文]

    凤眼在菩提子里算是比较皮实的,把玩的讲究也并不算多。它之所以很早就被用于串制念珠是因为它的外表与质感随时间变化的过程不仅漂亮耐看而且极具修行意味。从最初的朴实无华到最后的玉化之感,让人不得不震撼于大自然的造化。那么在细说过程之前首先要提提江湖上传说的两种盘玩偏方搓澡巾,绿豆能挂瓷快,很多玩友都在说新请的凤眼原籽要先用搓澡巾,绿豆闭关搓一段时间,这样能够更快挂瓷。惊闻这种武盘方法之后试验,一个星期、...

    1802 艺术品 美术作品图片 艺术品文章
  • 龙美术馆展出的私人藏家的清代宫廷瑰宝欣赏[图文]
    龙美术馆展出的私人藏家的清代宫廷瑰宝欣赏[图文]

    近260件清代宫廷文物,构成了龙美术馆“盛清的世界——康雍乾宫廷艺术大展”。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展览的展品大多来自私人收藏。10米有余的《大阅第三图·阅阵》与长达20米的《大阅第四图·行阵》,并置在龙美术馆的地下展厅,站在它们的面前,你很难不为其气势之磅礴、规制之谨严、刻画之精细所震撼。长卷为乾隆四年皇帝继位之后第一次大阅兵的写照。阅兵之后的第7年,乾隆皇帝命宫廷画师金昆等10人绘制了4卷大阅图,以...

    207 艺术品 美术作品欣赏 艺术品欣赏
  • 古珠子的收藏鉴赏[图文]
    古珠子的收藏鉴赏[图文]

    清代朝珠 (资料图片)古代珠宝玉器是一个热门种类,它们既可以欣赏、把玩、佩戴,又可以投资增值。在珠宝玉器里,珠子作为一个门类呈现了不同的形态和意义。现在可以收藏的珠子大概分为:中原文化类珠子、藏族文化类珠子和外国文化类珠子。来源:洛阳晚报1 中原文化类珠子中原文化类珠子分高古、中古、明清几个时期。西周玛瑙是其中最受大家喜爱的种类之一。西周玛瑙由于其实用性和美观性,很受玩家追捧,无论你把它和什么材质...

    1871 艺术品 美术作品 艺术品鉴赏
  • 罗华庆谈石窟保护:技术达不到要求 宁愿先不修[图文]
    罗华庆谈石窟保护:技术达不到要求 宁愿先不修[图文]

    喜马拉雅美术馆“敦煌:生灵的歌”展开幕前,展厅里散落着先行抵达的数个木箱。箱子上的标签显示着它们到过的地方:北京、杭州、台北、伊斯坦布尔明年,其中的一些展品还将去到洛杉矶。美术馆为其中两件珍贵的展品提前举行了开箱仪式,敦煌研究院副院长罗华庆戴着白手套,小心地将一卷北魏时期的大般涅经如来性品和一尊由孙纪元临摹的第 259 窟北魏时期菩萨胸像取了出来。《三兔飞天藻井》第 407 窟 (图片由敦煌研究院...

    1515 艺术品 美术作品资料 艺术品鉴赏
  • 清末民初紫砂方钟壶[图文]
    清末民初紫砂方钟壶[图文]

    方钟壶,以其形似方钟而得名,此型自清中期创制,流传后世至今。其型曲中有直,刚中带柔,匀称协调,颇显作者功力。图1所示这只方钟壶泥质纯净,色调淡雅,整体造型简洁大方,而细节处富于变化,如壶流三弯之粗细,壶把上下之转折,俱处理得细致入微;平盖之上,壶钮四方中空,上敛下侈,如供悬索之钟钮,与壶身上下协调;曲流方把,左右呼应,浑然一体。此壶通高11.3厘米,壶底中央落四方花边“宜兴紫砂”款(图2),盖内...

    1345 艺术品 美术作品欣赏 艺术品欣赏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