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碑帖拓片的收藏市场高而冷

时间 : 01-06 投稿人 : 小菲 点击 :

近年来,碑帖在收藏市场上的需求已由原先的曲高和寡逐渐深温,价格也随之上扬。但碑刻拓本鉴赏,对于收藏者本身的文化素养要求价高,为此,碑刻拓本收藏家连毅提供了5个能够影响碑帖拓片收藏价值的因素,希望对广大藏友有所帮助:

一、年代。碑帖的年代通常有三个,即书写年代、刻碑年代、拓本年代,前二者基本上时间相隔不是太长,通常所说的碑帖年代指拓本年代,可以根据碑帖本身的题记和收藏印章来判定。一般来说,拓制年代越早越值得收藏。

二、珍稀度。物以稀为贵,如果碑帖属于祖本、孤本、珍本、善本,一旦流传有序,自然价格不菲。

三、碑的体积。原碑的体积越大、铭文越多,碑帖的价值越高。

四、历史典故。记载历史典故或与历史事件有关的碑帖极具收藏价值,例如《大唐中兴颂》。

五、作者名气。出自名家之手的碑帖价格相对无名之氏更高一些。

在中国历代收藏中,碑帖拓片与善本古籍、青铜器并列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艺术收藏,同时也是历代文人研究、收藏的大宗。

不过,记者在走访收藏市场时发现,目前的收藏市场中,碑帖的市场行情虽有所看涨,但与书画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很多传统艺术收藏家们甚至对碑帖拓片知之甚少。“其实这也是碑帖拓片现在面临的现实——价值看涨却收藏有限。造就这样现实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受藏家追捧的唐拓、宋拓等早期拓本存世稀少;二是碑帖拓片作为一种高端的收藏门类,没有一定的金石学、文字学、历史学、文物学以及书法知识很难轻易介入。”长年研究金石碑帖的收藏者彭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直言,在收藏界,碑帖拓片相对于书画等收藏来说,确实有点“高冷”。

然而,这项“高冷”的艺术作品背后究竟有怎样的历史底蕴,包含怎样的艺术价值,还需我们耐心探索。

文化传承重要载体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明代以前,中国一直是世界上发明最多的国家,传拓技术就是其中重要发明之一,由此而产生的碑帖拓本(或称拓片)是承载中华古代文明的重要载体。1400年来,碑帖拓本更是保存了重要的文献资料和丰富多彩的书法、绘画艺术。

据历史资料记载,碑帖是一种集文化历史内涵、艺术品位和工艺加工为一体的艺术品。

在古代,先人为了记述前朝重要事清和隆重庆典等,把文学形式和书法家的手迹经过名匠刻手刻凿在悬崖和石碑上,因此,碑石就有多重性的艺术内容,其拓印下来的拓本经过裱装成轴或册页,就成了碑帖。

而我们如今所说的碑帖是碑和帖的合称。在印刷术发展的前期,碑的拓本和帖的拓本都是传播文化的重要手段。以后人们为了学习书法,或作历史资料都要学习这些文字资料。“深入研究后,不难发现,碑的称谓最早始于汉。据清代语言学家,文字学家王筠的考证,最早的碑有3种用途:宫中之碑,竖立于宫前以测日影;祠庙之碑,立于宗庙中以拴牲畜;墓冢之碑,天子、诸侯和大夫下葬时用于牵引棺木入墓穴。”彭璇告诉记者,由于这些实用的目的,最早的3种碑上都是没有文字图案的。而帖,最早是指书写在帛或纸上的墨迹原作。后来写得优秀的墨迹难以流传,于是人们把墨迹作品刻在木头和石头上,以便多次拓制,而原来的墨迹作品及其拓本统称为帖。至于我们所称的拓本是拓片一种最主要的装裱样式。

记者了解后发现,对于从碑刻上捶拓下来的拓片,有几种收藏保护办法,最常见的就是折叠装袋收藏。“这样的优点是未经装裱用浆,不会生虫蛀,缺点是不便欣赏,经常翻阅容易折损,几经翻阅势必脱节,无法折叠复原。因此出现了卷轴装,如同书画一般装裱成卷轴。”南京一家古玩店的老板林显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现在很多人收藏的碑帖也多半是卷轴。

林显表示,碑帖卷轴装外观与书画卷轴装看似相同,其实装裱手法略有不同,书画装裱可以用刷子尽量将书画作品刷平,“但是碑帖是有黑白两部分的,白的是字口(一般指的是字的形体,起笔、落笔、运笔等,或者整个字给人的感觉),是我们欣赏的主体,黑的是石面着墨处,若统一刷平,则字口撑大变形失真,故碑帖装裱要求较高”。后来,为了便于在书案上阅读拓片,古人发明了拓本,又称“裱本”的装裱样式。裱本分简装、精装。最简装又称“剪裱本”或称“割裱本”。

“剪裱割裱”顾名思义就是将高大的碑刻拓片(每行多则数十字),逐行剪割成普通书本高低的字条,然后按页从右到左依次粘贴在废旧无用的线装书中,考究一点就粘贴在自制的空白线装书中。这种装订形式是拓本的最早样式。古人将碑版拓片改装成便于翻阅的书本样式虽然简便易行,但是剪裁的碑帖字条一般参差不齐,极不雅观。随着装裱技术的发展,将书画册页的形式移置到碑帖拓片之上,预先在剪裁后碑帖字条的字与字、行与行空隙处加上墨签条(墨色接近的废弃拓片的边角料),填补露白处,然后按类似书画册页装裱的步骤制成经折式、册页式。

唐碑宋拓最为名贵

不可否认,碑帖拓本的名目很多,以时代而论,时代较早的碑帖拓本称唐拓、宋拓(包括北宋拓、南宋拓)、元拓、明拓、清初拓、乾隆拓等,稍后的有嘉道拓、咸同拓、光绪拓、民国拓等。彭璇告诉记者,在这些拓本种类中,唐拓最为珍贵。“若是哪位藏家能获得一本唐拓,那简直是获得了稀世珍宝”。碑帖作为文物藏品门类之一,最初源于唐而兴盛于宋。碑帖是金石学的一个分支,在文物藏品中是很独特的一类。

记者查阅资料后证实,现在存留的唐拓本极少,仅有柳公权的《神策军碑》、《金刚经》,以及欧阳询的《化度寺邕禅师舍利塔铭》(简称《化度寺塔铭》)。其中,《化度寺塔铭》在碑帖收藏界尤为著名,李百药撰,欧阳询楷书。贞观五年(公元631年)立石。唐朝以后,翻刻本甚多。有历史学家评论称,此碑无一字不佳,是欧书的第一代表作。有人把它比作王羲之正楷的化身。《宣和书谱》说,“化度寺石刻”,其墨本为世所重。南宋书家姜夔说:“化度胜于醴泉,骎骎入于神品。”《化度寺碑》的妙处,在于严劲缜密,神气深隐,具有体方笔圆之妙,有超尘绝世之概。同时,此碑模勒之工,非后世所及,故称楷法极则。

唐朝之后传世的各种宋拓碑帖,拓工则十分讲究,纸墨都十分精良。以宋纸为例,其品种多样,主要的大凡有澄心堂纸、金箔纸、越竹纸、白麻纸、麻布纹纸、阔罗纹纸、桑麻纸等多种。用什么纸,其纸的厚、薄,根据捶拓需要而加以选择。有用薄纸作淡墨拓,有以厚纸作重墨拓,拓法有擦墨拓、有扑墨拓。就宋麻纸来说,真正的宋纸,不是纯白色,而略带微黄,韧性较大,所以能耐久,宋拓所用的好纸,在拓时是捶的(不是上下来回拓),这种拓可保持字的原状,不使字形走失。但如摩崖或较大的碑碣就不能捶而是拓。由于宋拓拓工精良,故用重墨者拓出的效果极佳,可谓沉静黝黑,锋棱毕露;用轻墨拓出来的拓本,清淡雅洁,毫发皆现,这种精工拓法,历来为后人拓墨皆效仿之。故历来就有唐摹、宋拓一代绝艺之美称。精美的宋拓本,可谓价值连城。如宋黄庭坚云:“孔庙虞碑贞观刻,千两黄金那购得。”孙承泽《庚子销夏记》云:“宋拓《大观帖》有黄、白纸二种,所见不一……按此帖在宋时莆田方楷曾以百万购之不得。”正因精工,宋拓本价格居高不下。

据不完全统计,现在全国遗存下来的宋拓本为数不多,但总数要远远超过唐拓本。这些传世的宋拓本中,一般来说帖多碑少。碑中以汉、唐碑居多,尤其是唐碑更多,如唐碑有《黄庭坚书此君轩诗刻石》、《虞恭公碑》、《九成宫醴泉铭》、《怀仁集王圣教序》、《多宝塔碑》、《道因法师碑》、《东方朔画赞》;秦汉有《石鼓文》、《泰山刻石》、《孔宙碑》、《华山庙碑》、《史晨碑》、《刘熊碑》,曹魏《范式碑》,吴氏《天玺纪功刻石》及宋拓《大观帖》卷七等。

然而,明时期的碑帖拓本也比较讲究,一般均按宋拓的具体要求来捶拓。纸墨也比较讲究,但总的来说,远不如宋拓那么周密精到。由于明朝造纸业十分发达,纸的名目颇多,有黄棉纸、皮纸、红筋罗纹纸、太史纸、连史纸、白棉纸、镜光纸等。这些纸一般来说比宋纸要薄一些,但纸质坚韧,纸色或黄或白,一般淡黄色居多。至于墨,除了由宋墨遗存下来外,明代造墨法十分讲究,墨色乌黑,但总的来说远不如宋代的墨精良。

市场价值不及书画

随着近年来收藏热的兴起,碑帖拓片已由前几年的曲高和寡逐渐为收藏者所接受。

林显告诉记者,由于近几年碑帖拓片的收藏渐渐升温,其价格由之前的几十元几百元一帧,变为近年的几千元到上万元,甚至几十万元不等。尤其是有些碑被国家各级博物院、馆封存后,拓片价格飞涨。

有数据显示,近十年来,碑帖拓片的市场价格翻了近40倍。2005年翰海春拍,《王基残碑》以34.1万元成交;2012年西泠印社秋拍,宋拓本《北魏王子晋碑》以304.75万元成交;2013年北京匡时春拍,宋拓《化度寺碑》以55万-65万元的估价起拍,经过数十轮的激烈争抢,最终以322万元成交;2013年12月,刘益谦在纽约苏富比以822.9万美元购得苏轼《功甫帖》,更使得碑帖拓片进一步引起市场关注。国内以中国嘉德为首的一线拍卖公司开始重视碑帖拍卖,并都以善本碑帖专场形式推出。出现这种上升趋势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博物馆的碑帖展览增多,碑帖收藏群体在缓慢扩大。

虽然市场价格不断飙升,但碑帖拓片收藏依然无法与书画收藏同日而语,近现代绘画大师如齐白石、傅抱石、李可染等人的作品价格早已经过亿,而唐拓、宋拓也还在百万元间徘徊。

位于琉璃厂的汲古阁,近半个世纪以来一直致力于拓片研究,相关负责人李先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在目前的艺术品市场,多数藏家以保值增值为收藏目标。相对于书画来说,收藏碑帖的主要以学者和书画家为主,这一群体是带有深厚文化情结的研究型收藏,他们不会轻易买卖,所以碑帖没有较大的流通性,不是投资型品种。值得一提的是,碑帖收藏并不是近些年的事情,自宋代兴起,一直到民国,它都是极珍贵的收藏品。中国社会历来由文人秉持,文人通过文字来表达自己的信仰、立志。因此,文字是文人的另一种生命形式,书法就成了文人最重要的素质之一,帖的地位也就非常高。

在上世纪初期,碑帖也有着很高的价格。1920年,近代考古学家、教育家罗振玉公开出售历代碑帖拓本,宋拓《唐皇甫君碑》标价2000元,明拓《瘗鹤铭》标价1200元,明拓《唐雁塔圣教序》标价290元。而罗振玉同时出售的书画中,宋代大家郭熙的画卷标价为1200元,明朝唐寅的《品茶图》标价仅为650元,清朝赵之谦的《花卉》四条屏为200元。可见当时碑帖珍本善本的价格高于历代画。现在,郭熙的名画拍卖价格可达到1500万元以上,而宋拓《唐皇甫君碑》的价格最高也就60万元左右。

相隔100年,拓片收藏市场与书画市场早已不可同日而语。究其原因,碑帖收藏既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更需要深厚的传统文化修养,一般藏家难以轻易介入。再加之当下艺术品市场多以投资为目的,碑帖拓片的回报显然不如书画高。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客观原因,碑帖一般都被视为文物,不宜出国,所以又减少了一部分艺术品投资者的介入。而碑帖因有“黑老虎”之称,很少有人用来送礼。而外国人对直观的造型艺术品较易欣赏,对中国独有的书法艺术理解不透,这也导致国际市场碑帖很难火爆。

虽然如此,在彭璇看来,碑帖拓本的收藏依旧会保持上升趋势。

“我们知道,在收藏市场中,古代书画精品存世量越来越稀少,还夹杂着赝品越来越多,市场上鱼龙混杂,使藏家们望而却步。”彭璇指出,而碑帖这种艺术品,造假成本过高,旧拓碑帖的鉴定相对容易,市场上赝品相对较少。碑帖拓本的价格也处在低位,收藏正当时。汲古阁的李先生同样认为,随着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越发重视,碑帖拓本必然会受到市场追捧。“首先,古代碑帖破坏比较严重,数量越来越少,当今谁藏有旧拓本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其次,因为人们的长期忽视,目前古代碑帖的价位还比较低;另外,这些年传统书法开始回归,传统碑帖的需求有所增加。这些原因都使得碑帖的需求和价格开始上升。不过,这种市场认可价格仍然远远低于其历史、艺术价值”。

鉴伪须作系统学习

关于如何鉴定碑帖的价值,彭璇表示,“我们知道碑帖拓本的赝品很少,但是在收藏碑帖的时候,它的时代和其他因素也决定了它的价值。这个是需要我们去学习研究的。”

其实,对于古代碑拓的鉴别、收藏、整理,前人做了大量的工作,研究碑帖的专著,自宋代始,以考据内容和书法为多。与此同时,清中叶以来考据学很盛行,后来定海方若又著《校碑随笔》一书,专论名碑字画损泐年代,如汉《庐江太守衡方碑》,碑内“将”字未损,为明末清初时拓。北魏《马鸣寺碑》尚未断裂是道光以前拓本。作伪的就依其说,将原碑损坏字或断裂处,在碑上嵌蜡填补以充旧拓。故凡旧拓帖发现在考据处显得笔力软弱可疑的,或者发现纸墨不够年代,绝色不正路的,都要引起注意,非经仔细研究,万不能随便论断。而碑拓收藏的重点应以唐代以前的碑刻为主。石鼓文是中国石刻艺术之祖,原石现存中国历史博物馆。唐代初年在陕西出土,传有唐代拓本,今未见。现存有明安桂坡十鼓斋所藏三种北宋拓本。明初拓本,“颽”字未损,明中叶拓本“黄帛”二字未损。

林显也表示,碑拓的辨伪及版本鉴定,主要从历史年代、地理、避讳、书体、书法及拓印、纸张、题跋、印章等方面入手综合考据。“这个时候,充分借鉴前人的经验就变得极其重要的了。我建议,初学者可以去阅读学习方若的《校碑随笔》、王壮弘的《增补校碑随笔》,这两本书考订碑学十分详细,是基础著述。”林显说。与此同时,也有专家指出,认识古代留下的各种拓本,重要的是对原石的鉴别,由于原碑石被毁,因此,仅存的原拓本或孤本,就会价值连城。

据史料记载,宁代黄庭坚曾有记孔庙碑的“贞观刻”,以千两黄金所购得,这说明了虞世南《孔子庙堂碑》的价值。然而到以后翻刻的“成武本”、“西安本”,翻刻本的质量不及原拓本。1920年,大收藏家罗振玉公开出售由他鉴定的明拓本《西安本庙堂碑》,价值140大洋,张叔末藏《成武本庙堂碑》值120大洋。“碑帖也有作伪的作品,这些作伪的作品,也多是古人做的。”彭璇对记者普及,比如说,宋人作伪唐代的碑帖拓本,明朝却重刻或者翻刻宋朝的拓本。

记者也了解到,南宋以后,碑帖的制伪高手开始从拓法上和刻石上下功夫。所以进一步鉴别出书法的风格、用笔等,就成了鉴赏中的主要依据。再有鉴别碑帖的辅助依据,即题签、印鉴、题跋等这些文字,都能帮助我们鉴定真伪。

而这些“伪品”之中,存在一些重刻和翻刻版。由于原物已毁或早已失传,因而重刻的叫重刻本。这种本因为原石不存在,拓本又极稀少,或已成为孤本,或者根本就没有传下来,因此重刻本的价值也不可低估。但重刻本往往不只一种,也有先后、优劣之分。如秦《峄山碑》传说为魏武推倒,邑人火焚而不传。杜甫尝有云:“峄山之碑野火焚,枣木传刻肥失真”,则可见唐时已有摹本,惜今也不传。今所传者,唯宋淳化四年八月郑文宝以南徐铉摹本,重刻于长安。“在碑帖中,还有一种叫做伪刻。这是假造者根据书本上的资料,杜撰成文,书写刻成的。”彭璇对记者补充,这里的伪刻因为是没有根据的杜撰,更不如翻刻,所以毫无价值可言,对于藏者们来说,需要仔细辨认。

据了解,很多伪刻为了骗取人们的信任,往往谎称某月某地出土。有的以拓片骗人,有的干脆连石刻一起出售。如汉《营陵置礼碑》、《张飞立马铭》、《陶宏景墓志》等就是这类伪刻。汉碑伪作,明代已经不少,且书法面貌酷似,没有一定经验的人,很容易信伪为真。

相关文章

  • 老精稀金银纪念币探明底线[图文]
    老精稀金银纪念币探明底线[图文]

    1998年中国人民银行发行桂林山水精制纪念金币一套4枚2015年的贵金属币行情,看点多多、精彩不断,是近年来贵金属币市场行情较好的一年。其中,有六大亮点值得广大集藏者关注。电子盘引领低价银币大幅上涨2015年的贵金属币行情,受到电子盘行情的持续性正面影响,一些低价银币品种的市场价格因为在各文交所邮币卡交易中心挂牌上市交易而导致其市场价格大 涨,这成为2015年的贵金属币行情最大的特色和亮点。如果这...

    1947 艺术品 美术作品 艺术品鉴赏
  • 中国皮影戏制作过程 皮影的制作技艺简介[图文]
    中国皮影戏制作过程 皮影的制作技艺简介[图文]

    皮影是一门结合了戏剧,音乐等多种艺术手段的的表演形式,它有着悠久历史的形式,也是最早传入西方的中国传统艺术。中国的皮影在宋代(960-1127)已极为盛行,每逢节日,影戏台数甚多。到明代,北京一地的皮影班社竟达四五十家。公元十三世纪,当时的蒙古军营中也演皮影戏,作为一种娱乐,后来还随军把皮影带到波斯、阿拉伯、土耳其等国。之后,皮影便在东南亚各国流传。中国的皮影从十八世纪中叶开始传到欧洲。据记载,1...

    1285 艺术品 美术作品 艺术品鉴赏
  • 中国古代大量黄金都到哪里去了[图文]
    中国古代大量黄金都到哪里去了[图文]

    图:西汉的“金兽”,窑藏出土,1982年江苏盱眙马湖店村农民万以全挖水渠时挖到。金兽重达9100克,含金量达99%,通高10.2厘米,身长16厘米,身宽17.8厘米,空腹、厚壁,浇铸成形,是目前全国考古发现的金器中最重的一件金器。中国历史,大约三分之二的时期是统一的,三分之一是分裂的。在分裂的时代,刀光剑影的政治势力的战争演出,“月黑杀人夜,风高放火天”的民间散勇的掠夺活动,让当世人动魄惊心。其中...

    1314 艺术品 美术作品欣赏 艺术品欣赏
  • 收藏热点:谷福海先生的石榴画渐成收藏家新爱[图文]
    收藏热点:谷福海先生的石榴画渐成收藏家新爱[图文]

    近期,冷寂了一段时间的书画收藏,开始升温了。投资者和收藏者经过冷静的观察思考,目光更加敏锐准确。近些年一些艺术品收藏家正在投资收藏著名画家谷福海先生的石榴画,目前随着艺术市场的升温,收藏谷福海先生石榴画的热情愈见高涨。谷福海先生曾在中国文联工作30年,担任过中国文联机关党委副书记、中国文联书画艺术中心常务副主任兼秘书长、中国书法兰亭奖、中国美术金彩奖组委会副主任。他不仅是国内外许多大型高端书画活动...

    350 艺术品 美术作品 艺术品鉴赏
  • 行情有意培育难为——亲民版画能否走热[图文]
    行情有意培育难为——亲民版画能否走热[图文]

    绘画拍品中,水墨水粉画、油画一直是藏家和市场关注的焦点。版画,是指在各种不同材料的版面上(木板、石版、铜版、锌版、麻胶等)通过手工制版印刷而成的一种绘画形式。版画能够有限制地复印出多份具有同样艺术价值的原作,故亦称“复数艺术”。中国版画历史悠久,但基本上是以复制版画为主。20世纪30年代,鲁迅倡导并发起了新兴版画运动,开启了中国现代创作版画的史页,中国版画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兴旺局面。今天,版画作为一...

    308 艺术品 美术作品知识 艺术品科普
  • 清宫娘娘们的护指[图文]
    清宫娘娘们的护指[图文]

    《甄嬛传》中嫔妃手戴指甲套 文 _ 子健清宫的皇后、嫔妃,极喜欢蓄指甲。一般来说,蓄一根一寸长左右的指甲,通常需要半年以上,而且稍不留神,就会劈裂折断,为了保护这种细长的指甲,娘娘们特在手指上加罩一个套筒,以起到保护的作用。这就是人们俗称为“护指”的器物,也叫它指甲套。养长指甲也算是很久的风俗,清朝以前就有,很多古人的画像上都可以看出留着长长的指甲。留指甲是身份的象征,因为留着指甲就不便于劳动,所...

    1202 艺术品 美术作品欣赏 艺术品欣赏
  • 中国女画家潘玉良的传奇人生:爱情“救赎”了艺术[图文]
    中国女画家潘玉良的传奇人生:爱情“救赎”了艺术[图文]

    潘玉良及其自画像提起潘玉良这个名字,也许最先浮现在人们脑海中的便是巨星巩俐在《画魂》这部电影中所饰演的“潘玉良”的形象,她穷苦贫寒的出身、波折传奇的经历以及杰出盖世的才华都让人们深深记住了她的故事。潘玉良是20世纪享有盛誉的女性艺术家,也是较早走出国门、学习西画且卓有成就的中国女画家,她与孙多慈、陆小曼、关紫兰一同被誉为民国四大女画家。她曾为芜湖妓女,后被丈夫潘赞化赎身;1...

    1469 艺术品 美术作品知识 艺术品科普
  • 刻铜文房市场的昔与今[图文]
    刻铜文房市场的昔与今[图文]

    清末民国上海活跃的文玩艺术市场城隍庙内园文房刻铜艺术蕴含特定时期的历史风貌,曾作为实用功能和审美功能相结合的文房用具,伴随一批批学子和文人士夫日常学习与案头书写,彰显传统文化。刻铜在褪去其集实用、赏玩、寄情于一体的普适价值后,仍然作为文玩收藏品类里不可或缺的一支力量,拥有忠实的藏家群体,生发着市场的生命力。周璇笔墨纸砚广为熟知,而刻铜文房却鲜有人知晓;书画专题的研究从未间断,而关于文房刻铜的学术著...

    1686 艺术品 美术作品知识 艺术品科普
  • 生活中的艺术:古老的传统民族蜡染艺术作品欣赏[图文]
    生活中的艺术:古老的传统民族蜡染艺术作品欣赏[图文]

    蜡染古称“蜡缬”,苗语称“务图”意为“蜡染服”。在贵州的苗族、布依等民族都擅长蜡染。先用蜡刀蘸熔蜡绘花于白布之上,再以蓝靛浸染去蜡,就呈现出蓝底白花或白底蓝花的精美图案。千百年来就用这画刀和织染,画着一份吉祥美好,染出一尺幸福生活....

    1576 艺术品 美术作品资料 艺术品鉴赏
  • 老藏蜡和西亚老蜜蜡二者有什么区别[图文]
    老藏蜡和西亚老蜜蜡二者有什么区别[图文]

    品相完美的老蜜蜡可以说是一蜡难求。喜欢蜜蜡的朋友们应该都有听说过藏族老蜜蜡和西亚老蜜蜡,这两个地区的老蜜蜡都是世界闻名的。话说到这里肯定有朋友就会问:哪种老蜜蜡更值钱呢?小编认为,这二者不仅收藏价值不同、品相不同,甚至历史也不同。 一、用途不同 藏蜡 在藏区,藏蜡是作为饰品使用的,大家看到藏族姑娘头上大串大串的蜜蜡就知道了;而在中东(西亚),老蜜蜡曾经是作为货币流通使用过,在货币功能失去以后,就...

    1710 艺术品 美术作品 艺术品鉴赏
  • 罗华庆谈石窟保护:技术达不到要求 宁愿先不修[图文]
    罗华庆谈石窟保护:技术达不到要求 宁愿先不修[图文]

    喜马拉雅美术馆“敦煌:生灵的歌”展开幕前,展厅里散落着先行抵达的数个木箱。箱子上的标签显示着它们到过的地方:北京、杭州、台北、伊斯坦布尔明年,其中的一些展品还将去到洛杉矶。美术馆为其中两件珍贵的展品提前举行了开箱仪式,敦煌研究院副院长罗华庆戴着白手套,小心地将一卷北魏时期的大般涅经如来性品和一尊由孙纪元临摹的第 259 窟北魏时期菩萨胸像取了出来。《三兔飞天藻井》第 407 窟 (图片由敦煌研究院...

    1515 艺术品 美术作品资料 艺术品鉴赏
  • 震撼你眼球的原矿之美[图文]
  • 股市带火文物艺术品收藏[图文]
    股市带火文物艺术品收藏[图文]

    明 乾隆御题仲尼式沉香木百纳琴 成交价16675000元今年以来火爆的股市也带动了文物艺术品市场的复苏。正在举行的北京春季艺术品大拍,已经走出了持续几年的低迷行情,精品和稀缺性的拍品普遍呈现成交率高、价位上扬的态势。以上周刚刚结束的北京保利十周年春季拍卖会为例,总成交额高达33.2亿元,其中46件拍品成交额超过一千万元,五百万元以上的拍品更是多达137件。古董成交额首超近现代藏品北京保利拍卖公司中...

    548 艺术品 美术作品图片 艺术品文章
  • 端砚清赏:上海博物馆藏砚[图文]
    端砚清赏:上海博物馆藏砚[图文]

    形成的大小三个孔洞,即所谓“虫蛀”。虫蛀妙化为墨池,与玉带组成砚名“玉带池”。其下有行书款:“乾隆丁巳石道人成。”砚名与落款俱填金。清光绪辛卯年邱启寿铭乐炳元刻端砚板 长20厘米,宽15厘米,高3.1厘米随形,板式,砚质绝佳,色似天青、胭脂,有鱼脑冻、火捺、青花、金线等石品。板砚的一面周缘起边,下半部有行书铭,铭文中记载的“光绪己丑初,开水岩选得佳石”是指光绪十五年,湖广总督张之洞批准砚工重开淤塞...

    1343 艺术品 美术作品图片 艺术品文章
  • 张明:室庐清靓 明清宣德炉如何收藏[图文]
    张明:室庐清靓 明清宣德炉如何收藏[图文]

    作为国内最重要的宣德炉收藏家之一,张明认为宣德炉的可贵之处在于:将文人的情结、皇宫的贵重与宗教的庄严结合在一起孙行之“我希望我生活的空间不断有美的装饰,所以我一直在拓展收藏,加宽收藏领域。”藏品已成为张明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不同的日子里,我会更换不同的藏品放在书房中,这是自我状态的一种表达。”张明的收藏开始得早,谱系也宽,从最初的钱币、玉器到瓷器,再至宣德炉以及诸类文玩,甚至当代水墨,每一步收...

    1184 艺术品 美术作品图片 艺术品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