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陆维钊和丰子恺的深情厚谊[图文]

时间 : 09-01 投稿人 : 焰焰 点击 :

陆维钊和丰子恺是两位大师级的书画艺术家,同是嘉兴市的文化名人。丰子恺(1898~1975)浙江桐乡石门人,散文家、翻译家、艺术教育家、著名漫画家,上海中国画院首任院长。陆维钊(1899~1980)浙江平湖新仓人,曾任北京清华研究院王国维助教,上海圣约翰大学副教授,先后在浙江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大学任教。1960年调入浙江美术学院(今中国美术学院)任教授。我国高等书法教育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他俩有着半个多世纪之交,情深谊厚,有诗为证:

茶甘饭软已心宽,

酒美烟香更自欢。

一室生春天地阔,

百年为客去来安。

移山未觉愚公老,

改造应看蜀道难。

回首淞滨灯火夜,

黄垆凄绝赋江南。

这首诗是1975年,陆维钊先生在回复好友丰子恺先生给他的信中“茶甘饭软酒美烟香”句拟成一律,来表达两人之间的情谊。遗憾的是丰子恺先生没有看到。

陆维钊和丰子恺的深情厚谊 | 艺术品报道

图一:丰子恺信原件

1974年初,病魔袭侵陆维钊先生。4月30日入住浙江医大附属第一医院,经医生检查,诊断为前列腺增生。这实际是1970年的病根复发,且有癌变的可能,医生建议尽快手术切除。手术很顺利,但术后第二天,病理报告发现有癌变病灶。经过专家会诊,考虑到病人年事已高,难以承受二次手术,采用保守治疗。经过一段时间治疗,病情基本稳定,于6月中旬出院回家调养。不料,陆维钊先生在调养不到两个月,感冒发烧,只好再次住院治疗,在病中,陆维钊先生接到好友丰子恺先生的来信:(图一)

维钊吾兄惠鉴:李医生带来大札,藉悉手术经过顺利,至为快慰。李医生年少多才前程远大,属字画定当寄与,勿念。弟行年七七,而茶甘饭软,酒美烟香,不知老之将至也。吴颖住处甚近,常来闲谈。不尽,即请

文安

弟丰子恺顿首

甲寅冬至前十日

这是前一封丰子恺先生给陆维钊先生的复信,陆维钊先生手术出院后在家调养,把手术顺利的情况写信告诉好友丰子恺先生。信是托在上海的亲友李医生带去的。丰子恺先生接信后,于是年12月12日,即甲寅冬至前十日,写信回复陆维钊先生。但此时的陆维钊,再次住院,接信后无法给子恺复信。直至数月后,按信中“茶甘饭软酒美烟香”句拟成一律,万万没有想到,信未写就,上海中国画院追悼丰子恺先生的讣告已经到达。好友的突然离去,使陆维钊先生万分悲痛,潸然泪下。后他将这封没有寄出的信,给丰子恺先生的小女丰一吟女士寄去,作为与其父深厚交谊之纪念。

笔者于2000年10月12日,与时任平湖文化局长、陆维钊书画院院长马其中先生一起去杭州西湖美术馆,参加岳飞廿八世孙岳石尘先生百岁画展时,碰到海宁“家庭书画收藏馆”馆主周熙华先生。我们同在一桌用餐,在交谈时他告诉我他收藏一封陆维钊先生的亲笔信,非常好,让我们去他那里参观。后因杂事太多,一直没有去成。去年4月25日下午,周熙华先生拿着当时拍摄的照片到陆维钊书画院来找我。13年后突然来访,我还真的记不起来。后他拿出照片,我才记起在西湖美术馆的情景。周先生告诉我,他这次专程从海宁到平湖,一是来李叔同纪念馆参观“丰一吟画展”,二来看看我。于是,我问他当时讲起过收藏的一封陆维钊亲笔信还在否?他说:“在,今天我就是来给您讲这封信。”我说:“好呀!你是怎么得到这封信的。”周先生说:“十数年前,我在丰一吟处看到的,因为我们是亲戚,我叫她婶婶。这封信是陆维钊先生写给丰一吟的。盖着数枚印章,非常好,我看了爱不释手。婶婶丰一吟女士看到我喜欢,又知我在搞‘家庭收藏’,她就送给了我。当时还有几封其他信也送给我,我一直保存着。”我一边在与周先生交谈,一边在想:这会不会是38年前,陆维钊先生写给丰子恺先生那封没有寄出的信?如果是,那真是太好了。因为丰子恺先生写给陆维钊先生的这封信原件,在陆先生子女作第二批捐赠给平湖市人民政府物件91封名人信札中,现已在陆维钊书画院,如能找到陆维钊先生的这一复信,两信合在一起,不是可以进一步了解两位名人深厚情谊的交往吗?对研究这两位名人具有很好的史料价值。于是,我对周熙华先生说:你能不能把信的原件先复印一份给我。他答应回去后即办,把复印件邮我,并再次邀我去他那里参观,这次我答应一定会去的。4月28日,我就收到周先生邮来的复印件。故然是这封没有寄出的信,只是转寄给丰子恺先生的女儿丰一吟女士。(图二)

陆维钊和丰子恺的深情厚谊 | 艺术品报道

图二:陆维钊信原件

信的全文如下:

子恺春间来书,有茶甘饭软、酒美烟香之语,适余大病几殆未能作复。今幸可缓步庭园,即用来书语成一律,呈政。

茶甘饭软已心宽,酒美烟香更自欢。一室生春天地阔,百年为客去来安。移山未觉愚公老,改造应看蜀道难。回首淞滨灯火夜,黄垆凄绝赋江南。

此诗甫就,未及作书,而上海中国画院为子恺兄开会追悼之讣告至,哀痛之余录寄一吟世讲,作为吾两人交谊之纪念,并希善慰慈亲,化悲痛为力量,为国家为人民努力服务,幸甚盼甚。

陆维钊

从这两封信札中,看出两人情谊之深厚,从时间上看,两封信相隔近一年。丰子恺先生复陆维钊先生的信是甲寅冬至前十日,即1974年12月12日。陆维钊先生寄给丰一吟女士的信,没有具体时间。据笔者查考,从信中可以看出:一定是在1975年9月20日以后,因为丰子恺先生是在1975年9月15日12时在华山医院急诊室逝世。9月19日,由上海画院发讣告。陆维钊先生在信中讲“此诗甫就未及作书……讣告至。”两信之间相隔10个月之久,为什么?这段时间,两位老人其实都在病中过日,只是没有把自己的病痛和不幸告诉对方罢了。1974年正是“文革”近后期,但丰子恺先生在上海还在接受批判,他的画“再次被陈列在‘黑画展’上。是年在劳动剧场(即天蟾舞台)参加大会,接受批判。”他写给陆维钊先生的信中“茶甘饭软酒美烟香”之语,实是慰藉病中的好友,其实自己身患气喘症,还要接受批判。对一个77岁高龄的老人来讲,不论是在精神上还是在生理上,压力负担是可想而知的。然而,他且将“茶甘饭软酒美烟香”这诙谐乐观之语转达好友,丰子恺先生是一位豁达、开朗、乐观,处处为他人着想的慈善老人。

陆维钊先生接到此信是1975年春天,因复信中有“春间有书来”之语,而复信又相隔半年之久。这是因为病魔缠身,无力写信。但老友的信一直记在心中,如何复信?一直在心中打着腹稿,从复信中“今幸可缓步庭园即用来书语成一律”可以看出。丰子恺先生1975年9月在华山医院胸片检查诊断为右叶尖肺癌,已转移至脑部,陆维钊先生更无从知道,丰子恺先生“15日12时08分即病逝”。陆维钊先生又怎么能想到?而陆维钊先生用诗律来表述他们之间的交谊情感,丰子恺先生就更无从知晓了!

1927年,陆维钊在江苏松江女中任国文教员时,丰子恺先生任图画教员。那时,他们作为画友,常在一起评点,吟诗作对。复信中有诗句“回首淞滨灯火夜,黄垆凄绝赋江南”句。那时,他们两位都是热爱祖国的热血青年,对当时外敌侵我国土,政府的腐败的不满,他们在淞江醉白池边的灯火之夜,手举小酒杯,赋诗感叹的情景。

丰子恺先生对陆维钊先生的书法很是欣赏与赞美,1930年,丰子恺母亲病故,特地请陆维钊先生为其母亲题写墓碑。丰一吟女士在接到陆维钊先生这封信后,请陆维钊先生为她父亲遗像题字。当时陆维钊先生触景生情,他写道:“回忆四十八年前,我母亲去世遗像题签为子恺兄,今我又题子恺兄之像,不胜感慨万分矣。”

这种情谊之深,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前辈的这种做人与为人是我们后辈学习的榜样。

今年是丰子恺先生诞生115周年,也以此短文作纪念。

2013年6月

相关文章

  • 守龙/守住传统文化精髓[图文]
    守龙/守住传统文化精髓[图文]

    什么是守龙文化?——传承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道与德。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龙一直被视为一种神圣、吉祥的动物,我们中化儿女很自豪的把自己叫做“龙的传人”。一、 龙 / 道的象征道是事物的普遍规律我们的古人通过道行器的关系,运用龙的幻化,阐述人的成长规律与事物的发展规律。核心代表就是《易经》的乾卦:通过潜龙勿用/见龙在田/终日乾乾/或跃在渊/飞龙在天/亢龙有悔等六爻,深刻诠释了人的成长轨迹和事物...

    622 艺术品资讯 美术品文摘 美术品知识
  • 三位学生用千颗钉子作画 还原哈萨克族转场文化[图文]
    三位学生用千颗钉子作画 还原哈萨克族转场文化[图文]

    (记者任娜 通讯员彭晗)一幅画、三个人、九十多个小时、一千一百多颗钉子……三位西电本科生,用钉子、线、木板这些最简单的材料,完成了一幅由钉子做成的画。用这样的方式,将哈萨克“转场”文化的场景展现出来。哈萨克族是游牧民族,现在仍然保持着原始的生活方式——“转场”。传统的“转场”已经延续了近3000年左右。每到秋季转场,哈萨克牧民赶着牛羊马等牲畜,长距离迁徙,跋涉数十公里到数百公里。“小时候跟着家人...

    1550 美术品欣赏 美术品市场 艺术品杂谈
  • “一束莲”在明清瓷器上的流变[图文]
    “一束莲”在明清瓷器上的流变[图文]

    图1元明清时代瓷中青花束莲纹,是一种固定的青花纹饰,也称“把束莲”纹。束莲纹,是指在青花瓷器上绘制一束用缎带扎起来的莲花、莲蓬和莲叶的画面。这种纹饰最早出现在北宋耀州窑中,元朝普遍用于各类青花瓷。束莲纹形式有置于水波中的“一束莲”、交错对称的“二束莲”“三分天下”的“三束莲”,以及“散莲”等多种形态。青花一束莲的高峰期是明永宣时期,作为青花瓷的一个固定纹饰,“一束莲”因寓意清廉、高洁成为明青花...

    1157 艺术品资料 美术品报道 美术品科普
  • 还浪费钱买什么壁画 一个土豆就能让你变画家[图文]
    还浪费钱买什么壁画 一个土豆就能让你变画家[图文]

    温暖可爱的家,我们总是想让它更美好。看着白白的墙壁和空空的台面,是不是也想用一些美丽的艺术品来装饰一下呢?只要家里有个土豆,就能DIY美呆全家的作品哦,快来看看有多神奇!这一条美美的画绢,花纹细腻美丽,在商店里肯定要卖不少钱吧。其实在家里自己就能印染哦!拿一只土豆或地瓜,平直切开,表面要平整。在上面画出初步的图案,用阳刻法,剜去边上多余的材料。剜去多余的料后,在粗型上面用刀子雕出细节花纹。花...

    1484 艺术品档案 美术品趣闻 美术品百科
  • 森林中现35吨巨大圆石身世成谜[图文]
    森林中现35吨巨大圆石身世成谜[图文]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联邦中部札维多维奇Podubravlje村子的森林中,2016年发现了一个巨大的圆形石,当地村民称这颗巨石估计重达35吨、直径3.38公尺。经过将近1年,至今波黑的考古学家仍然无法解开关于它谜团。考古学家Semir Osmanagic认为这是最欧洲最古老的圆石工法技术,但目前科学家都还没有办法证明这是否为人类失去的文明历史。Semir Osmanagic形容巨石彷彿就像198...

    1570 艺术品档案 美术品趣闻 美术品百科
  • 燕饮投壶礼为先 谈古代游戏投壶[图文]
    燕饮投壶礼为先 谈古代游戏投壶[图文]

    徐乐乐 《投壶图》汉代绿釉陶投壶 河南博物院藏投壶,顾名思义,就是由游戏者轮流站在离壶一定距离的地方,用手把箭投向壶中并计算得分的游戏。这种运动在春秋战国时期非常流行。当时,诸侯之间友好往来时要投壶,贵族聚会也要投壶,堪称燕饮必备节目,是愉悦宾客的重要助兴手段。古代射礼由射礼演变而来投壶最早由先秦时期的射礼演变而来,射箭是古代优秀男子必备的六艺之一,在很多重要场合,大家都得轮流展示射箭功夫...

    1699 艺术品趣闻 艺术品知识 美术品收藏
  • 澳洲女子热衷收藏扇子:40年收集400多把[图文]
    澳洲女子热衷收藏扇子:40年收集400多把[图文]

    图为霍姆斯和她收集的扇子中新网9月28日电据外媒报道,澳大利亚墨尔本女子霍姆斯热衷收集扇子,在过去40年里,霍姆斯一直致力于在全球各地收集扇子,她收藏的扇子有400至450把之多。据报道,霍姆斯介绍称,自她从儿女手中收到作为母亲节礼物的第一把扇子后,她就爱上了收集扇子。在她的藏品之中,有来自日本钢铁制作的忍者战斗扇、也有来自亚洲的舞扇,更有来自巴厘岛的传统手工扇子。而她最贵重的藏品之一是一...

    253 美术品欣赏 美术品市场 艺术品杂谈
  • 金刚菩提十问 不解密不知道[图文]
    金刚菩提十问 不解密不知道[图文]

    一、金刚菩提子怎么盘?金刚菩提子怎么盘?多刷就可以盘好金刚?有的玩友一听说金刚盘玩靠的是三分盘七分刷,回家后就立马购置了一堆刷子,有空就刷个不停。然而,多刷并不能盘好金刚菩提子。刷的精髓在于清理(金刚菩提子怎么清理),如果你只会刷,那一定难以达到包浆的目的,而且过分的刷还会导致菩提变得脆弱。二、金刚闷油可以防裂?针对“无裂不金刚”的问题,有用油闷的盘玩方法。金刚闷油可以防裂吗?其实不然!...

    405 艺术品资讯 美术品文摘 美术品知识
  • 细腻逼真 立体感强烈的素描画[图文]
    细腻逼真 立体感强烈的素描画[图文]

    来自纽约的艺术家Nicolas V. Sanchez不仅创作油画,他的日常素描习作更是引人入胜。Sanchez习惯用仅有几个颜色的圆珠笔在草图本上进行素描写生,有人物肖像、动物肖像、静物以及一些风景。这些素描的光影效果非常细腻逼真,立体感强烈。Sanchez的素描本几乎记录了他旅行中的一切见闻,就像一部手动的照相机。别看这些所以创作的素描小画,其实这些恰恰是他创作大幅油画作品的灵感源泉。Ni...

    308 艺术品资料 美术品报道 美术品科普
  • 古玩江湖的明枪暗箭 3000万古玩文物估值缩水一半[图文]
    古玩江湖的明枪暗箭 3000万古玩文物估值缩水一半[图文]

    近日,长沙收藏家文建军(文中均为化名)被抢“3000万古玩文物”的消息,一度成为市民关注的焦点。时隔一个多月,虽然抢劫文建军的嫌犯已全部落网,被盗抢的古玩文物也悉数追回,但这件事在文建军心中仍留有阴影,以至于他一直待在宾馆,不敢住家里。古玩文物的江湖中,“水”到底有多深,外行人可能很难体会,但究竟是一伙什么人,让文建军这个在圈里混了43年的“老江湖”也遭到了暗算?本报实习记者周凌如长沙报道...

    1157 艺术品资料 美术品报道 美术品科普
  • 梅兰芳与齐白石的师友之谊[图文]
    梅兰芳与齐白石的师友之谊[图文]

    梅兰芳作为20世纪中国艺坛京剧大师,一曲贵妃醉酒足以醉人,梅兰芳对于京剧艺术刻苦用功,因为艺术表演的需要,广博修养,学习诗文书画,民国时期,齐白石与梅兰芳一个蜚声画坛,一个名满梨园,之间有着不同寻常的师友之谊,还成为京华艺林的美谈佳话。近日,梅兰芳的书画作品在上海壹号美术馆展出,展览展出四十余件(套)梅兰芳本人的书画作品,以及当时许多名家为梅兰芳题赠的作品,其中一些作品为首次公开展出,弥足珍贵。...

    1337 艺术品资料 美术品报道 美术品科普
  • 清代对弈图盘 彰显古人意趣[图文]
    清代对弈图盘 彰显古人意趣[图文]

    青花瓷盘这件清代德化窑对弈图青花瓷盘(见图),胎质细腻,釉面光洁,釉色白中泛青;盘内采用手绘手法绘一幅生动传神的人物画。画面中,微风和煦,天空日照,远山黛色,但见松树下有两老一少,或坐或站,敛气凝神,博弈正酣。老者仙逸儒雅,少者天真活泼。画面中每个人的神情都围绕着棋局的进展,或沉吟犹豫、或欲言又止。都能各尽其态,生动而不失人物性格,人物性格突出。瓷盘在人物刻画处理上夸张有度,平中见奇,生动有致...

    213 美术品鉴赏 艺术品百科 艺术品文摘
  • 他定义了近50年的美国影像风格 梦露 赫本都是镜中客[图文]
    他定义了近50年的美国影像风格 梦露 赫本都是镜中客[图文]

    Richard Avedon(理查德·阿维顿1923-2004),美国摄影师,出生于纽约,梦露、赫本、Bob Dylan都曾出现在他镜头中。《纽约时报》在他逝世时评论道,“他的时尚及肖像摄影定义了近半个世纪的美国影像风格”,作品集有《Woman in the Mirror: 1945-2004》(镜中女子)《The Kennedys: Portrait of a Family》(肯尼迪家族肖像)...

    1345 艺术品收藏 美术品杂谈 美术品百科
  • 老舍先生的砚台:其一是李渔遗物[图文]
    老舍先生的砚台:其一是李渔遗物[图文]

    舒乙近影舒乙迄今为止,发现了老舍先生的三块砚台,三块都有讲究。两块是藏砚,一块是自己用。两块藏砚都是1949年以后分别买的。买的时候,一定是看上了它们的文物价值。外表上看,两块很有些共同点:都不大,14-15厘米长,9~10厘米宽,1厘米半到2厘米半厚。外面均有红木木盒。简直像一对儿。而且都是清代的东西。重要的是,它们都是文人砚。其中较厚的...

    480 艺术品报道 艺术品科普 美术品资讯
  • 书法大家谢稚柳与爱徒书信[图文]
    书法大家谢稚柳与爱徒书信[图文]

    右起:吴美美、陈佩秋、吴泰、谢稚柳、吴灏,1978年摄于广州。谢稚柳先生的公子谢定伟一直希望将其父写给学生吴灏的书信公之于众,经过一段时间的商量,确定了大体的规模和框架,并且得到了吴灏先生的公子吴泰不遗余力的帮助,将诸多谢老写给吴灏的信件一一扫描、拍摄,并做了大部分的释文;郑重先生得知此事后,亦于百忙之中拨冗为之作序。通过大家的合力,在2013年岁末,这本《谢稚柳书信集》终于和读者见面了。大...

    1611 美术品欣赏 美术品市场 艺术品杂谈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