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一束莲”在明清瓷器上的流变[图文]

时间 : 06-28 投稿人 : 晓燕 点击 :

“一束莲”在明清瓷器上的流变 | 美术品市场

图1

元明清时代瓷中青花束莲纹,是一种固定的青花纹饰,也称“把束莲”纹。束莲纹,是指在青花瓷器上绘制一束用缎带扎起来的莲花、莲蓬和莲叶的画面。这种纹饰最早出现在北宋耀州窑中,元朝普遍用于各类青花瓷。束莲纹形式有置于水波中的“一束莲”、交错对称的“二束莲”“三分天下”的“三束莲”,以及“散莲”等多种形态。青花一束莲的高峰期是明永宣时期,作为青花瓷的一个固定纹饰,“一束莲”因寓意清廉、高洁成为明青花瓷的主流纹饰,还深受欧洲人喜爱,在“克拉克瓷”中有相当的“一束莲”远销荷兰、比利时、德国及英格兰,是当时外销青花瓷的一个重要部分。“康雍乾”三朝盛世以后,“青花一束莲”随社会经济的凋敝而日渐式微,从嘉庆朝开始,无论胎质、器型还是画工、施釉等,各道工序的品质都较差了,因而这一时期也成为“青花一束莲”精品和普通器的分水岭。

在器型上,“青花一束莲”主要以盘为主,也有盒、罐、碗、壶等生活用器。元朝中叶曾烧造过一些仿古青铜器的样式,如“方口尊”等,如今极为罕见。外销瓷中的“青花一束莲”,主要器型有大盘、广口盘、深口盘、将军大罐等观赏器,真正意义上的实用器极少。

古代瓷器的收藏与其他品种不同,它不以器型新奇为贵,因为瓷器在一千多年的传承和应用中,已经融入人们的生活,如吃饭的盘碗、喝茶的杯盏、养花的花盘、写字的笔洗甚至睡觉的瓷枕等,这些圆的、方的、深的、扁的等瓷器样式,已经恰如其分地满足了人类日常生活的分类。所以,瓷器的珍贵之处在于本质,而器型已相对固定,绝少出现新奇器型。收藏历代“一束莲”纹瓷器时,也应遵循这个原则。

瓷器中“一束莲”的纹样很多,几乎没有两件完全相同的,元明两代一般都是在盘芯点绘束莲纹,外壁绘仰莲纹。清朝的“一束莲”纹样则出现很多变化,盘芯的束莲束越来越粗、越来越密,多了几分写实,少了几分飘逸;外壁也不再绘缠枝莲纹,代之以圆点纹和枝豆纹,而且盘芯和盘壁的留白面积也较元明时期大为减少。

近几年来,“一束莲”瓷器在拍卖市场上并不少见,市场表现同样可圈可点。笔者从几家大型拍卖行推出的此类拍品中,精选了三件颇具代表性的拍品简要介绍,以期更为直观地感受这一门类瓷器的艺术价值。

图1为上海朵云轩2012春拍会上亮相的明永乐青花一束莲纹大盘。盘直径31.5厘米,撇口,弧形壁,浅圈足,胎壁厚薄适中,造型端庄大气。盘心绘莲花、莲蓬、茨菰、浮萍等水生植物,以缎带束在一起。构图疏朗有致,画意古朴典雅。该盘以460万元成交。

“一束莲”在明清瓷器上的流变 | 美术品市场

图2

图2为中国嘉德2012春拍会推出的清雍正黄地青花一束莲大盘。盘直径40厘米,盘形周正,釉质莹润,削足考究,足端露胎,胎质洁白细腻,通体以黄釉为地,盘心绘“一束莲”纹,盘内、外口沿以缠枝花卉纹边饰。“一束莲”装饰既有极强的装饰性,又含宣导清廉执政、勤俭为民的政治礼教。该盘当时成交价1150万元。

“一束莲”在明清瓷器上的流变 | 美术品市场

图3  

图3为北京华辰2006年秋拍拍品——清嘉庆青花一束莲纹小碟。该碟直径11厘米,撇口、弧壁、圈足。盘的内壁口沿胫部绘卷草纹,盘壁内、外绘缠枝花卉纹,外口沿绘连续回纹,内底心饰一束莲纹。此小碟当时拍得5.28万元。

随着海内外瓷器收藏家对青花束莲纹的进一步认识,青花束莲纹瓷器的价值凸显,未来市场走势同样值得期待。

相关文章

  • 考古表明中国陶瓷的外销最晚始于唐代[图文]
    考古表明中国陶瓷的外销最晚始于唐代[图文]

    石湾窑黄釉龙纹缸(原标题:美观实用的石湾窑“外销瓷”)考古发掘表明,中国陶瓷的外销,最晚始于唐代。而将中国陶瓷器大量运送到海外各地的,就是贯穿欧亚非大陆的中国古代的“海上丝绸之路”。陶瓷,作为国际贸易的文化载体,在碰撞和交流中,也显示出了它的兼容并包,以及强大接纳力和创新性。广东石湾窑陶器,就在千年不断的陶器烧造生产外销中,诠释了丝路外销瓷的兼容并包性。广东石湾窑陶瓷博物馆理论研究主任纪文瑾...

    1882 艺术品收藏 美术品杂谈 美术品百科
  • 九翼先生丨国学的实践应用[图文]
    九翼先生丨国学的实践应用[图文]

    九翼先生,原名关义,字守龙,号九翼,因其创造国学《九翼》体系,被称为九翼先生。九翼先生,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后从事艺术设计,他受到学院派设计思想和中国古典哲学的影响,把西方设计学、哲学、美学思想与中国古典哲学、美学相融合,形成了自身设计思想体系。近十年,他跟随师父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又在明德书院跟随十多位国学大师学习国学经典,在易、道、禅、儒、兵、医、史等领域有了深刻的领悟。近几年,他将国学、玉雕、...

    375 艺术品收藏 美术品杂谈 美术品百科
  • 用像素“编织”不确定的寓言[图文]
    用像素“编织”不确定的寓言[图文]

    《物语》系列《物语》系列摄影师凯伦-克诺尔(Karen Knorr)的几部近作使用数码后期将动物与建筑“编织”,制作出画作般的巨幅图像,试图为观者展现有趣的寓言故事,其中却也包含了政治意味。出生在德国的凯伦?克诺尔年少时在波多黎各生长,长大后在法国与英国求学。这份辗转变化的成长经历使得她对于文化和影像世界有着自己独特的思考。她早期的观念性作品使用黑白纪实摄影与文字结合,批判地观看了英国的父...

    1638 美术品鉴赏 艺术品百科 艺术品文摘
  • 古代皇宫门禁森严连厨子都有腰牌[图文]
    古代皇宫门禁森严连厨子都有腰牌[图文]

    明代厨子铜牌(原标题:明代厨子腰牌)古代皇宫门禁森严,须持证出入。腰牌是中国古代官吏系在腰间证明其身份,常用作出入宫廷备查的通行证。故而又称“穿宫牌”。明代对官吏所佩带的腰牌有严格规定,不同级别、身份的官吏佩带不同制地、形制的腰牌,不得僭越,无牌不许擅入宫禁,违者治罪。而厨子作为最贴近皇帝的人,关系皇家安危,所以对他们的管理要求格外高。笔者收藏有一件专用于厨子使用的腰牌(见图)。此腰牌直径1...

    1851 美术品鉴赏 艺术品百科 艺术品文摘
  • 台湾男大学生潜入公寓偷高跟鞋收藏[图文]
    台湾男大学生潜入公寓偷高跟鞋收藏[图文]

    图自台湾TVBS新闻台中新网2月4日电据台湾TVBS新闻台报道,台湾新竹县一栋公寓住户的高跟鞋频频失窃,而且窃贼很识货,专挑高价的名牌高跟鞋,调阅监视器,才发现嫌犯竟然是一名男大学生,因为有搜藏高跟鞋的癖好,捡到打工女同事的钥匙后,就潜入行窃,连偷29双高跟鞋。监视器里显示,男子探头探脑走在摆满鞋子的公寓走廊,像是在逛街,打开鞋柜东挑西选,还仔细比较,接着将看对眼的鞋子直接拎走。警察将缴获...

    1399 艺术品资料 美术品报道 美术品科普
  • 百余年前的中外钟表 领略故宫里的精湛技艺[图文]
    百余年前的中外钟表 领略故宫里的精湛技艺[图文]

    故宫博物院是全世界收藏18至19世纪机械钟表最丰富的博物馆,现存一千余件钟表,以其独有的特色吸引着世界各地的观众。这些钟表包括中国钟表和欧洲钟表。中国钟表有当时清宫做钟处以及广州、苏州制造的;欧洲钟表有英国、法国、瑞士以及美国、日本等国制造的。其中英国钟表尤以造型美、变化多、数量大为著。这些钟表不仅报时准确、造型精美、色彩绚丽,而且融绘画、雕塑、工艺、天文、音乐、机械、科技等于一体,从中可以领...

    1024 艺术品市场 艺术品欣赏 美术品档案
  • 古寺楠木被盗 警方立案侦查[图文]
    古寺楠木被盗 警方立案侦查[图文]

    为防止寺庙坍塌,盗贼用其他木头顶着横梁。(记者 曾江 摄)宜宾新闻网12月30日讯(记者 曾江)在宜宾市长宁县铜鼓乡山顶上,有一座百年古寺。寺内的楠木自2012年以来,已被盗贼三次光顾,其采用偷梁换柱的方式将八根楠木材质的立柱、横梁、挑担锯断盗走,经专家鉴定,被盗走的楠木为金丝楠木,估计市值近百万元。长宁警方表示,已经提取到案发现场的相关痕迹和物证,案件仍在进一步侦破当中。金丝楠木梁被偷梁换柱...

    1938 艺术品报道 艺术品科普 美术品资讯
  • 成都文物考古发现唐明清代三个时期的城墙[图文]
    成都文物考古发现唐明清代三个时期的城墙[图文]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日前宣布最新考古成果:在青羊区通锦桥附近发现唐代、明代、清代三个时期的城墙,为研究成都古城墙不同时期的变迁过程、位置和修建方式,以及成都城市与社会面貌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史载,成都最早的城墙,是春秋末期的古蜀五世开明帝在迁都成都后构筑的城池。有正规的城垣,始于公元前310年,秦灭古蜀开明王朝后,设蜀郡,治成都。秦丞相张仪策划,蜀郡守张若主持修建“与咸阳同制”的成都城,被...

    925 艺术品趣闻 艺术品知识 美术品收藏
  • 鎏金银饰中的端午习俗[图文]
    鎏金银饰中的端午习俗[图文]

    每逢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民间便有赛龙舟、吃粽子习俗,以此纪念投身汩罗江的爱国诗人屈原。此习俗自古延续至今未曾间断。节日这天,粽子飘香,妇女儿童争佩香囊,以期驱毒、避邪、除祟、消灾。本文所要介绍的这件清代划龙舟鎏金银饰,便是当时端午节习俗的真实写照。清代划龙舟鎏金银饰这件银饰(见图),重16.2克,通高9.6厘米(含链坠);龙舟高3.4、宽5.8厘米;石榴银坠高1.7、宽1.6厘米;整体系由模压、...

    1925 艺术品资料 美术品报道 美术品科普
  • 大运河现文物 村民来抢宝[图文]
    大运河现文物 村民来抢宝[图文]

    2016年3月31日,中国大运河河南滑县段(现称卫河)断流清淤,有村民在河底挖出铜麒麟、金元宝、古代铜钱、簪子、古钗、陶器等文物。消息传开,引来更多附近的村民前来挖宝。中国大运河滑县段,现称卫河。战国时期称清水或清河,是黄河的故道,东汉末年曹操在此引淇水入白沟,开通区域性的白沟运河;隋炀帝时重开,在沁河左岸引沁水,开凿永济渠,南达于河,北通涿郡。宋元时期永济渠称御河,因流经春秋时期古卫国之地...

    690 艺术品资料 美术品报道 美术品科普
  • 旧房改造挖出5.6吨古钱币[图文]
    旧房改造挖出5.6吨古钱币[图文]

    发现古钱币的现场,还有村民在地里搜索,希望“捡漏”。中国江西网讯 近日,景德镇市浮梁县查村一村民在旧房改造打地基时,挖出许多古钱币,引来众多村民蜂拥而至“挖宝”。钱币的主人是哪个朝代的?埋藏钱币前后发生了什么?和旧房主人是否有关系?记者10月23日通过走访当地村民和浮梁县考古部门,试图揭开古钱币背后的故事。村民传说钱币埋藏地此前住了地主23日上午,记者在一位年长的女性村民陪同下来到了发现古...

    1732 艺术品趣闻 艺术品知识 美术品收藏
  • 比利时现山寨“兵马俑”大展 搞错中国地图[图文]
    比利时现山寨“兵马俑”大展 搞错中国地图[图文]

    欧洲比利时列日火车站展览中陈列的兵马俑。近日,游客欲参观陕西西安兵马俑,却被层层忽悠,最终被“黑车”带至距离真正秦始皇陵兵马俑几公里外看了“山寨兵马俑”。此事件通过网络迅速发酵,引起广泛关注。当国内游客在兵马俑故乡被“忽悠”之时,欧洲观众似乎也没有幸免。近日,在比利时攻读文博专业博士的崔先生向《澎湃新闻·古代艺术》爆料称,在比利时列日火车站自2016年12月23日开始的一场“秦代兵马俑展”亦有...

    564 艺术品市场 艺术品欣赏 美术品档案
  • 医学教授潜心皮影收藏 借古老艺术展示中国魅力[图文]
    医学教授潜心皮影收藏 借古老艺术展示中国魅力[图文]

    自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至今,医学教授刘德山共收藏明清时期中国各地区30余种流派的皮影影件数十箱(夹),他认为这门古老的艺术能够展示国家的魅力与兴旺。 杨艳敏 摄中新网兰州3月31日电 (崔琳 高莹)1926年2月出生于天津的刘德山,退休前曾在兰州大学医学院任教。自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至今,他共收藏明清时期中国各地区30余种流派的皮影影件数十箱(夹)。近日,中新网记者采访刘德山获悉,他的中医父亲酷爱戏...

    1165 艺术品档案 美术品趣闻 美术品百科
  • 字画话—古人生活趣事[图文]
    字画话—古人生活趣事[图文]

    一月踏雪寻诗腊月中,天寒地冻,贵妇们聚于温暖的厅堂中,衣边烹茶,衣边观雪,吟诗作乐,时有女伴裘衣貂帽,踏雪携,前来助兴。二月寒夜寻梅正月里,上元之夜,华灯溢彩,银月似盘,梅花绽放,宫中贵妇们结伴游赏。三月闲厅对弈三月咋暖还寒宫中贵妇仕女闲厅对弈四月曲池荡千春天来了,仕女们走出闺房,在芳草地赏相伴欢嬉,杨柳舞于春风,杏花映于春水,秋千架上,仕女的身姿轻盈如燕。五月韵华斗丽蓉...

    815 艺术品收藏 美术品杂谈 美术品百科
  • 世界最大红木妈祖神像妈祖故里开光[图文]
    世界最大红木妈祖神像妈祖故里开光[图文]

    22日,世界最大红木妈祖像开光安座庆典在“妈祖故里”福建莆田湄洲妈祖祖庙朝天阁举行。 王东明 摄中新网湄洲岛1月22日电 (陈丹妮)22日,世界最大红木妈祖像开光安座庆典在“妈祖故里”福建莆田湄洲妈祖祖庙朝天阁举行。来自两岸近千家的妈祖宫庙代表齐聚湄洲,共赴庆典,同祈平安。22日清晨,在通赞独特的唱声中,红木妈祖像开光仪式开始。现场两岸妈祖信众身披金色绶带,沐手拈香,虔修祖饯,向红木妈祖行三拜...

    1006 艺术品资讯 美术品文摘 美术品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