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张辽握大刀雕塑引质疑:马镫大刀东汉末年或未有[图文]

时间 : 08-28 投稿人 : 尧尧 点击 :

张辽握大刀雕塑引质疑:马镫大刀东汉末年或未有 | 艺术品报道

张辽握大刀雕塑

几天前,西安大雁塔北广场孙思邈塑像“穿越事件”在全国引起了轩然大波。昨日,读者方先生向本报打来电话指出,在合肥也有一座玩“历史穿越”的历史人物雕塑,那就是逍遥津公园里的张辽威震逍遥津雕塑中出现了三国时期还没出现的马镫,就连张辽手中的那口大刀可能在东汉末年也没有出现。记者咨询了历史专家后了解到,马镫、大刀是否能在东汉末年出现,学界也有不同的看法,但其成为军队装备的可能性较小。

逍遥津张辽雕塑踏马镫握大刀

方先生是一位历史爱好者,他告诉记者,前几天西安的一座药王孙思邈雕塑在全国引起了讨论,因为这尊雕塑中,孙思邈手中握着一本明代才出现的线装书,发现合肥也有一尊有名的雕塑有着“穿越元素”:位于逍遥津公园南门入口处附近的张辽威震逍遥津雕塑中,张辽不仅骑着一匹装备有马镫的战马,手中还握着一把长柄大刀。

方先生说,这座雕塑中这两个细节,与逍遥津之战所处的年代东汉末年不符。因为张辽大战逍遥津的时间是东汉建安二十年,也就是公元215年,那时候军队的战马上还没有装备马镫这种骑具,骑兵骑马时双腿是垂在马身上作战的。另外张辽手中长柄大刀也是在唐宋时期才出现。张辽手中握着的兵器应该为一柄长戟,因为作为正史的《三国志》中有张辽“披甲执戟”的记载。

三国浮雕无马镫持长戟

记者来到逍遥津南门入口附近,发现这尊张辽威震逍遥津的塑像由青铜铸成,雕塑中的张辽双脚确实蹬在一对马镫上,手中握着的兵器是一把长柄大刀,类似《三国演义》小说中关羽所使用的青龙偃月刀。雕塑的基座上,刻着“威震逍遥津”几个大字,一旁还刻有“2003年重铸”的字样。在这尊雕塑前,不少游客正站在前方留影,并没有留意到方先生所说的那几处细节。

但在逍遥津公园西侧,记者发现了一处以三国故事为主题的浮雕墙,浮雕墙上也有一组张辽大战逍遥津的人物浮雕。这幅浮雕中的张辽形象并没有像方先生所说的那几处“历史疏忽”。浮雕中张辽所骑的战马上并没有装备马镫,张辽是跨坐在马上,双脚垂在马腹附近。另外,这幅浮雕画中的张辽手中握着的武器是一柄长戟。

镫、大刀东汉末年出现可能性小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张靖华博士告诉记者,马镫的出现年代一直是个“悬案”,学术界长期以来有着不同的看法,也有学者认为东汉末年北方的军队装备了马镫,但一直没有见到过实物。他也曾经研究过东汉时期的铁器,如今学界普遍的观点是,按照出土实物来看,马镫最早是在公元三世纪末期至四世纪初的中国北方,那时中国大致为东晋十六国和南北朝时期的北魏时期。也就是说,在张辽大战逍遥津之后的、三国之后的一百至两百多年时间里。当时位于江淮地区的合肥,马镫出现的可能性比较小。

至于张辽手中握着的那柄大长刀,张靖华说,至于这种大刀出现的具体年代不好确认。但东汉、魏晋时代出土的实物的确很少见到这样的大刀,从兵器发展的角度来看,这种长柄大刀在唐宋时代才开始在军中流行,宋代《武经总要》中才第一次记载了这种刀的绘图。东汉、三国时期的兵器主要以矛、戟等刺杀武器为主,刀类武器以短柄刀为主,当时出现这种宽刃大刀的可能性不大。

至于这座雕塑,张靖华说,八十年代初期的一些历史雕塑,很多人物形象取材于历史小说、人物绘本,不能严格要求人物细节与历史完全相符。

雕像创作不排除艺术加工元素

记者从逍遥津公园管理处了解到,这座塑像建造于1984年,最初竖立在张辽衣冠冢前,当时的塑像为玻璃钢构造。2003年,公园和市内有关部门用青铜将塑像进行了重铸,并将张辽铜像移至逍遥津公园大门入口附近,作为一处景点。但2003年重铸的这尊张辽塑像,完全是按照此前塑像的模子进行重铸,任何细节都没有改动。长期以来公园管理方没有注意雕塑中的这些细节,也没有游客反映过这些细节问题。至于一些市民之所以提出这些问题,可能是从历史的角度,考虑到了历史人物的真实性。但当年建造这尊雕塑时,不排除创作时加入了艺术加工的元素,为的是让张辽看起来更加威武。

相关新闻

孙思邈雕塑中手捧线装书3月17日,有媒体报道,位于西安市大雁塔北广场的名人雕塑群中,药王孙思邈的雕塑手里捧着一本翻开的书,那是一本类似装订的书本,这让人感觉很是“穿越”。经过历史专家鉴定,孙思邈是唐朝人,而唐朝的书大部分是卷轴的,与现代书本外形相似的线装书直到明朝中期才出现,唐代药王孙思邈手里捧着线装书,有违历史常识。

相关文章

  • 羡慕!宋代人的周末生活[图文]
    羡慕!宋代人的周末生活[图文]

    宋徽宗《瑞鹤图》局部宋朝(960—1279年)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当时的宋朝,繁华而开放,“八荒争凑,万国咸通”,商业氛围十分浓郁,文明程度也比其他国家高。周末所以宋朝人的周末生活也是相当丰富自在,令人羡慕,可能比你的周末还小资呦~早晨早晨洗脸、刷牙、吃早点,大宋的百姓们会在报时人的报时中醒来,然后洗脸、刷牙。是的,你没有看错,宋朝人可不是拿手指刷牙的,因为那时候已经有了牙刷...

    414 艺术品档案 美术品趣闻 美术品百科
  • 法国富豪低调归还中国流失文物[图文]
    法国富豪低调归还中国流失文物[图文]

    法国奢侈品大亨皮诺据英国《每日电讯报》6日报道,法国著名奢侈品大亨皮诺特于今年4月亲手将4件猛禽金首文物交还给中国驻巴黎大使馆。这些文物拥有2000年历史,共价值100万欧元。文章称,法国向中国秘密归还文物的背景是,中国加强了追索非法流失海外文物的力度。法国富豪低调归还中国流失文物4件纯金文物 拥有2000年历史 未索要任何补偿据称,皮诺特是...

    408 艺术品市场 艺术品欣赏 美术品档案
  • 一指抹出奇妙境 画家从龙有绝活[图文]
    一指抹出奇妙境 画家从龙有绝活[图文]

    《江上人家》 项从龙 作《玉甑迎旭》 项从龙 作国画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喜爱者甚众。而从事书画创作的人,有的身居大城市,名扬海内外;有的身居乡村,默默耕耘。项从龙就是身居乡村痴迷于书画艺术的一名书画家,但是当我看了他的作品后,真的感受到了他画作中的“山水浑厚、草木华滋”,无论是构图、意境、气韵还是用笔用墨,皆能入于传统而出于传统,求真亦求新,令人眼前一亮!项从龙在写生《泰山风光》 项从龙...

    1356 美术品欣赏 美术品市场 艺术品杂谈
  • 多国沙雕艺术家共同打造梦幻欢乐海洋[图文]
    多国沙雕艺术家共同打造梦幻欢乐海洋[图文]

    9月15日,来自荷兰的沙雕艺术家苏珊在雕刻沙雕9月15日,来自荷兰的沙雕艺术家马吉在雕刻沙雕(新华社记者徐昱摄)9月15日拍摄的沙雕展创作现场。(新华社记者徐昱摄)这是9月15日拍摄的以古希腊神话奥德赛为主题的沙雕塑像。(新华社记者徐昱摄)近期,由来自中国、澳大利亚、荷兰、西班牙、捷克5个国家的30余名国内外沙雕艺术家在浙江舟山普陀区的朱家尖南沙景区创作53座沙雕作品。完成后的沙雕作品将在9月...

    577 艺术品收藏 美术品杂谈 美术品百科
  • 青鸾宝鉴:宋代湖州孙家镜[图文]
    青鸾宝鉴:宋代湖州孙家镜[图文]

    铜镜是古代照面饰容的日常用具,在我国流行了几千年,无论贵贱老孺男女都要使用,可以说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直到清代玻璃镜子出现后它才退出历史舞台。汉唐是铜镜业发展的鼎盛繁荣时期,纹饰繁多、形式各异。至宋代出现转折,由于受到原料的限制,从富贵华美转向质朴实用,装饰纹样趋向简洁,但在造型艺术上有所革新,铭文也倾向商品广告化,较之前代给人新颖的感受。其中,湖州镜是宋代最为流行的镜类之一。这组湖州孙...

    1745 艺术品收藏 美术品杂谈 美术品百科
  • 小瓷器新风尚:盈盈一握间的艺术感[图文]
    小瓷器新风尚:盈盈一握间的艺术感[图文]

    明成化青花折枝花卉纹卧足杯相比尺寸硕大、体量浑厚的大器,如今人们也很关注一类尺寸称手、更利于掌中把玩的精致小器。宫廷制器讲究皇家气息,反映在这类小器的制作时,更多表现为造型比例的协调,线条感的耐人寻味,纹饰画面的精致耐看,且不失文艺情趣。盈盈一握间,极富年代感的气息扑面而来,市场关注度逐年走高。成化年间审美风尚大变,为迎合皇帝和万贵妃品味,御窑厂改制玲珑巧器。此杯尺寸小巧,胎体细致精巧,器形玲...

    918 艺术品鉴赏 美术品资料 美术品新闻
  • 大黄鸭之父新作月兔起火 变成火烧兔[图文]
    大黄鸭之父新作月兔起火 变成火烧兔[图文]

    由荷兰籍艺术家霍夫曼创作的大型装置艺术月兔由荷兰籍艺术家霍夫曼创作的大型装置艺术月兔由荷兰籍艺术家霍夫曼创作的大型装置艺术月兔据台湾“中央社”报道,桃园地景艺术节昨天才画下句点,今天工人进行拆除作业,疑卡车故障起火,烧延到月兔,月兔当场变成“火烧兔”桃园地景艺术节昨天闭幕,由荷兰籍艺术家霍夫曼创作的大型装置艺术月兔,今天因工人施工不慎,遭火烧毁...

    1528 艺术品资料 美术品报道 美术品科普
  • 汤姆·克鲁斯圆梦游北京故宫[图文]
    汤姆·克鲁斯圆梦游北京故宫[图文]

    本报讯(记者王金跃)“我一直希望可以参观故宫,这次随着《侠探杰克:永不回头》宣传之旅,终于有机会和寇碧·史莫德斯和爱德华·兹威克一起游览这里”,10月11日,好莱坞明星汤姆·克鲁斯一行亮相故宫游玩,随后他在自己的个人官博上这样写道。汤姆·克鲁斯此次带着新片《侠探杰克:永不回头》10月21日在中美同步公映。与他一同游故宫的女主演寇碧·史莫德斯称,自己对此次中国之行满怀期待,并特意提前到达北京,专...

    1789 艺术品市场 艺术品欣赏 美术品档案
  • 收藏家张太无收藏故事:曾用一船银元换一部书[图文]
    收藏家张太无收藏故事:曾用一船银元换一部书[图文]

    ▲张家捐赠古籍廿四史。记者许石林摄影▲1985年6月19日,张仲德(右一)及钟金重女士(右二)向深圳市委书记梁湘(右三)、市长李灏(左一)介绍赠书。(资料图片)▲图为清果亲王点定印。张太无先生,四川著名中医大家,其家学渊源,文化修养深厚渊博,张太无先生行医,追比古圣先贤,其局量宽宏博大,目光所及,思维所向,不在于医术一技,而在六合八荒,古人称一代哲医。张家是四川望族,张太无先生的父亲与中华人民...

    472 艺术品资料 美术品报道 美术品科普
  • 美艺术家建大型滚轮体验仓鼠生活[图文]
    美艺术家建大型滚轮体验仓鼠生活[图文]

    美艺术家建大型滚轮体验仓鼠生活据了解,他们居住的“仓鼠滚轮”约有三层楼房那么高,“仓鼠滚轮”的内侧与外侧分别安装有相互对称的家具。不仅如此,“仓鼠滚轮”还进行了明确划分,卧室、厨房、洗手间一应俱全。谢利住在“仓鼠滚轮”外侧的上端;奇奥格住在其内侧的下端。因此,他们必须在同一时间做同样的事情。他们活动...

    1106 美术品欣赏 美术品市场 艺术品杂谈
  • 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为啥被顶上弹幕网站首页[图文]
    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为啥被顶上弹幕网站首页[图文]

    本报记者 黄启哲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在央视播出一段时间后,突然通过弹幕视频网站走红。在“哔哩哔哩”以点击量决定首页位置的情况下,这部严肃冷门题材的纪录片一度被网友顶至首页第一位。其中的钟表师傅王津更因为高超的钟表文物修复技术和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成为90后眼中工匠精神的最好代言人。“大家能猜到在B站 (哔哩哔哩弹幕视频网站)最火的视频是什么吗? 是央视的纪录片 《我在故宫修文物》。”“哔...

    1957 艺术品趣闻 艺术品知识 美术品收藏
  • 蔡梓源 吴昌硕先生与豫园书画善会[图文]
    蔡梓源 吴昌硕先生与豫园书画善会[图文]

    豫园书画善会是近代海派画坛第一个以书画义卖、慈善赈灾为主旨的大型书画团体组织,作为主要发起者之一的吴昌硕先生,他在善会中的书画活动和人际交游是先生艺术生涯中相当重要的一段经历,不仅对先生本人,并且对此后的海派乃至南北艺坛都影响巨大。吴昌硕现场挥毫泼墨(旧照片)豫园豫园书画善会由姚伯鸿、汪仲山、黄克明首倡,在宣统元年(1909年)三月,由钱慧安、吴昌硕、高邕、杨逸、蒲华、王一亭、程瑶笙、张善孖等...

    1008 艺术品鉴赏 美术品资料 美术品新闻
  • 男子收藏错版百元人民币水印倒置[图文]
    男子收藏错版百元人民币水印倒置[图文]

    图片资料“我觉得这张纸币很稀奇。”通化市民李先生收藏了一张第四套百元面值的纸币,里面的水印头像倒置。银行向高价购买错版钱币“我觉得这张纸币很值钱。”31岁的李先生收藏的这张纸币,编号为TI86569944,是第四套1990版的100元人民币。表明上看上去,这张百元纸币与其他同版同面值的纸币一样。但透过光,可以清楚的看到,正面左侧的水印头像呈倒...

    1876 艺术品档案 美术品趣闻 美术品百科
  • 火箭茶几 艺术家带你回到童年无忧无虑时光[图文]
    火箭茶几 艺术家带你回到童年无忧无虑时光[图文]

    延续了自己超现实主义和雕塑艺术品风格,塞浦路斯家具设计师Stelios Mousarris再次带来了新作“火箭茶几/Rocket Coffee Table”。据Mousarris 自述,和其他小男孩一样,设计师小时候也同样喜欢看电视上的动画片,并喜欢摆弄可动人偶之类的玩具,所以一直到现在,都保持着收集包括可动人偶之类的各种玩具的爱好。每次看到自己的这些收藏,就能让自己想起自己的童年时光,那时他...

    1369 艺术品鉴赏 美术品资料 美术品新闻
  • 年轻版《蒙娜丽莎》本周亮相[图文]
    年轻版《蒙娜丽莎》本周亮相[图文]

    《艾尔沃斯·蒙娜丽莎》达·芬奇笔下的传世名画《蒙娜丽莎》并非独一无二。非盈利组织“蒙娜丽莎基金会”的专家将于本周内宣布,达·芬奇在《蒙娜丽莎》之前还创作了一幅年轻版《蒙娜丽莎》。据英国媒体报道,“蒙娜丽莎基金会”的专家称,他们将拿出“历史的、比较的、科学的证据”,一步到位无可置疑地...

    964 艺术品资料 美术品报道 美术品科普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