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民间工匠一把篾刀天下修古建[图文]

时间 : 08-19 投稿人 : 汐汐 点击 :

民间工匠一把篾刀天下修古建 | 美术品百科十年学成削竹“一青三黄”

“师傅,你在劈竹子啊?”“竹片咋能弄得那么薄哦!”“你每天要劈好多竹子哦?”……当天府早报记者来到杜甫草堂时,负责修护工作的周礼春师傅正坐在茅屋前用竹子做篾条,手起刀落之间,竹筒变成了无数根2厘米宽、1毫米厚的篾条。娴熟的手艺,吸引了不少游客驻足围观,还有游客对这门手艺产生了兴趣,周师傅直摇头说:“现在的人学不来这门手艺,怕是要失传了。”

竹筒削成篾条

  当了10年学徒如今才能势如破竹

“噼啪……”随着清脆一声响,一根粗壮的竹子在弯刀的力量下瞬间变成了一截长一米七八的竹筒。周礼春拿起竹子的一端,继续操起弯刀,剔除竹上生长的枝叶,直到竹子变得光滑如一根木棍。一根竹筒,先是一剖为二,再二剖为四,弯刀所到之处竹子顺势而开,如撕布一般畅快,又如庖丁解牛一般游刃有余,势如破竹。

劈好的竹条还要削成竹片,再将竹皮竹心剖开,分成青篾条和黄篾条,整个过程不到10分钟。而每根篾条几乎都是2厘米宽、1毫米厚,简直可以和机器切割媲美,“我们讲究‘一青三黄’,即一条青篾条和三条黄篾条,它们的韧性才够,剩下的篾条就扔了。”

周礼春介绍说,自己是郫县人,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就跟随父亲来到成都,在草堂做维护工作,“那时农村穷,十三四岁就跟着父亲出来在草堂做活路,当学徒。”而这学徒一当就是快10年,直到1996年杜甫茅屋的重建工作启动,周礼春还在当一名学徒,“我父亲是当时的大师傅,我就帮他打下手,比如搬点东西,削下篾条这些。”

交谈之间,周礼春突然看着自己右手上有个破洞的手套顿了一顿,笑着说,“别看现在我能把篾条劈得那么整齐均匀,当时学习的时候连手套都不敢带,就怕影响手感。竹子其实很割手,当时我手上有伤痕是常有的事。”

  篾刀和磨刀石

  祖传的手艺平常接些古建的活路

挨过漫长的学徒岁月,周礼春终于可以独当一面了。一把篾刀,一块磨刀石,成就了茅屋的现状。“都知道草堂有‘十年一大修’,其实每年都有小修。”周礼春指着不远处的一间茅屋说,“那个房顶是我去年修护的,前后用了20多天。”

除了负责茅屋,平常时间,周礼春也会接一些其他和古建相关的活路,“像锦里、洛带古镇新建或者维护,都会找到我。”周礼春透露,在结束草堂的维护后,他会动身去贵州,“之前那里有个古建是我做的,现在需要维护,我还得去一趟。”

虽然一直和记者聊着,但周礼春手上的篾刀一直没有停下。这把篾刀从外形来看,和柴刀有些相似,不过细节之处还是有所区别—刀刃会带点弧度,“这把刀具有了很多工具的功能,能砍竹、破竹、分片、分层等。这是我专门在铁匠铺定做的。”周礼春透露说,“刀几乎每年都要换一把。竹子挺费刀的,用久了,刀的钢火几乎没有了,所以我每天都要磨一两次,每次出工也会带上一两块磨刀石在身边。”

周礼春透露,“换茅草是门手艺活,我爷爷被人称为‘周盖匠’,之后爷爷将手艺传给父亲,父亲又传给了我。这门手艺,现在会的人已经越来越少。”

快要失传的手艺原因一:

学成手艺需时长,至少要三年

原因二:

现代环境难实践,茅屋很少见

原因三:

古建修护并不多,只能做“熟人生意”

相关资料

盖屋借苗

对草堂的工程质量,已故历史学家郭沫若曾作过考证,他在《李白与杜甫》一书中认为,杜甫草堂的茅草应有三重,这表明屋顶曾翻修过两次。盖房子的同时,杜甫又向各处朋友求果木树苗,清单如下—

向萧实要100根桃树苗:“奉乞桃栽一百根,春前为送浣花村。”(《肖八明府实处觅桃栽》)

向曾做过绵竹令的韦续索取绵竹县的绵竹:“华轩蔼蔼他年到,绵竹亭亭出县高。江上舍前无此物,幸分苍翠拂波涛。”(《从韦二明府续处觅绵竹》)

向果园坊园主徐卿索求果花苗:“草堂少花今欲栽,不问绿李与黄梅。”(《诣徐卿觅果栽》)

幕后故事

  茅屋少见手艺难学

在做篾条的时候,周礼春会时不时回头,朝着屋顶上做工的几个搭档喊着,“注意哈,在上面不要踩空了哦。”“看下地上有没有矮木桩,不要退来摔着了。”“你们小心哦,多注意哈。”在搭档们纷纷确认安全后,周礼春才放心回过头来,继续手上的工作。

说到此,周礼春有些遗憾,自己已经年近50,而搭档们的年龄普遍在50岁以上,最年长的刘师傅甚至已经年过七旬,“他算是我的老前辈了,我们一起做了几十年。”

周礼春说,现在的年轻人都不愿将这门手艺传承下去,“我们很早之前都给孩子们提过,但是他们宁愿出去打工,也不愿意做这行。”

驻足围观的游客中,倒是有人对这门手艺产生了兴趣。看到有人想学手艺,周师傅并没有表现出欣喜,反而直摇头地说:“这门手艺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出师的,学成至少要三年时间。原来农村茅屋多,学徒会有很多实践的机会,自然出师快一些。现在不要说城市,连农村里都很少有茅屋了。”

而即便是学成之后,没有用武之地也是一大难题。“像我们修护茅屋,最短十多天,最长一个月就能完成。总不能用几年学门手艺,一年只用一个月吧?这样根本不可能养家。”周礼春表示,“像我们这样的民间手艺人其实也挺难的,几乎只能做‘熟人生意’。”

周春礼最后也表示,只要有人愿意学,自己一定倾囊相授,“毕竟是祖传手艺,我不希望这门手艺失传。”

相关文章

  • 邮币控:澳元纸币长得太丑遭吐槽[图文]
    邮币控:澳元纸币长得太丑遭吐槽[图文]

    澳大利亚储备银行(中央银行)12日公布的新版5澳元纸币设计图案,招致国民集体吐槽“太丑”。新版5澳元纸币以粉色为主色调,辅以紫色色块和金合欢花等图案。澳储备银行行长格伦·史蒂文斯说,这一设计是向澳大利亚本土原生花草“致敬”。史蒂文斯说:“新版系列纸币每种都会呈现不同品种的澳大利亚金合欢花和本土原生鸟类。5澳元纸币上是多刺摩西金合欢树以及东部尖嘴吸蜜鸟。”这一设计在社交媒体上遭到澳大利亚人普遍吐...

    818 艺术品收藏 美术品杂谈 美术品百科
  • 价值800万元花梨木蒸发后续:有人非法转移[图文]
    价值800万元花梨木蒸发后续:有人非法转移[图文]

    当时查扣花梨木现场国际旅游岛商报6月16日,本报以《花梨木真能“缩水”8年减轻1389斤,至少损失800万元》为题,详细报道了2006年5月26日和2007年5月26日,当时的海口市木材检查站执法人员两次查扣总重量为4180斤的花梨木,这批经过两三年风干的花梨木,移交到了海口市林业局林政处位于灵山镇的一家隔离苗圃后,在2012年12月准备拿出来拍卖时,发现竟...

    659 艺术品档案 美术品趣闻 美术品百科
  • 第一女儿伊万卡夫妇拒绝公开可能上亿艺术收藏[图文]
    第一女儿伊万卡夫妇拒绝公开可能上亿艺术收藏[图文]

    2017年2月,伊万卡特朗普和杰瑞德库什纳在华盛顿特区。图片:MANDELNGAN/AFP/Getty Images25日,特朗普最信任的顾问之一、美国第一女婿贾里德?库什纳再次被曝卷入“通俄门“,并于通过律师声明表示愿意跟FBI合作,协助调查川普团队与俄罗斯的关系。无独有偶,库什纳的太太、第一女儿伊万卡特朗普的艺术资产也在这个时候遭到了多方质疑。自从杰瑞德库什纳和现美国第一女儿伊万卡特朗普在...

    224 艺术品市场 艺术品欣赏 美术品档案
  • 浅聊清代徽墨[图文]
    浅聊清代徽墨[图文]

    如果说古墨中什么最出名,那就是产于皖南徽州(今安徽歙县)的徽墨。而现今声名显赫的中华传统老字号胡开文店,则是由清代徽墨行家胡开文(1742—1808)所创。胡开文本名胡天柱,安徽绩溪人。他生产的徽墨,具有色泽黑润、历久不褪、掭笔不谬、入纸不晕的特点,是书写绘画等必不可少的宝墨。其所制“苍珮室”徽墨,还屡次被清宫选为贡品。图1 清代胡开文地球墨”安徽博物院就珍藏了若干胡开文的制墨佳作,且尤以以下三...

    377 艺术品鉴赏 美术品资料 美术品新闻
  • 如何优雅地给皇宫里的娘娘们画人像[图文]
    如何优雅地给皇宫里的娘娘们画人像[图文]

    《宋仁宗皇后像》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从古代流传下来的历代皇后与皇妃的画像有很多,但乍一看去,就好像看到“网红脸”一样,傻傻分不清谁是谁,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错觉?对于不同朝代的画师来说,囿于当时审美以及技术的限制,一个朝代里的后妃画出来的人像不管是从布景还是构图上都基本一致,如果挡住脸,你还真未必分得清谁是谁。紫禁城的西南角有一座南薰殿,这一带与皇宫东部的内阁及銮仪卫基本对称,南薰殿是这里惟一称为殿...

    779 艺术品报道 艺术品科普 美术品资讯
  • 龙形玉石身印“中国地图” 收藏者称奇[图文]
    龙形玉石身印“中国地图” 收藏者称奇[图文]

    玉石上的一块图案像“中国地图”今日,市民王先生拨打本报热线,说他收藏了一块玉石,造型是一只古龙,玉石一侧有一个天然形成的“中国地图”,实在罕见!王先生说自己是古玩爱好者,退休之后以研究玉器古玩等为主,已经研究了十几年。这块玉石是他两年前从古玩市场买的,长8厘米、高5厘米、厚2厘米。在它的一侧沁出一块“中国地图”。&ldq...

    721 艺术品档案 美术品趣闻 美术品百科
  • 包包包~包~治百病!动漫节喊你来接包啦~[图文]
    包包包~包~治百病!动漫节喊你来接包啦~[图文]

    “数字创意,跨界互娱”!2017国际动漫游戏商务大会,又要来啦!就在2017年4月24日-4月27日杭州第一世界大酒店!还是那个熟悉的时间,熟悉的地点,熟悉的平台,静候大家的光临。作为动漫节重头戏之一的动漫外包项目发布会,每年都备受关注,动漫节商务君和亲爱的合作伙伴浙商博物馆君,今年也将不遗余力地帮助动漫游戏企业和传统行业企业做好资源的无缝对接工作。咳咳咳,注意听重点——第十三届中国国际动漫节...

    1346 艺术品报道 艺术品科普 美术品资讯
  • 说起来你可能不信 是艺术拯救了地球[图文]
    说起来你可能不信 是艺术拯救了地球[图文]

    提到“艺术”二字,很多人想到的可能是“高不可攀”甚至“不可理喻”,但事实上,很多艺术家都非常关注现实问题,他们的作品也会反映出其内心追求。如当今社会恒久长存的环保问题,小到日常行走的人行道,大到包裹地球的臭氧层,艺术家们都会为其操心,只不过很多人可能没有意识到。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那些为环保出力的艺术,它们有的是通俗街头艺术,有的是雅致室内艺术,也许以后你也会碰到,那时不妨慢下你的脚步,细细体会一下...

    1020 艺术品鉴赏 美术品资料 美术品新闻
  • 齐白石的人生“七戒”[图文]
    齐白石的人生“七戒”[图文]

    著名国画大师齐白石在晚年的时候,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先去自家的南菜园,为瓜果除草、施肥,以此作为一种锻炼身体的方法,长年坚持不辍。齐白石一生恪守保养身体的“七戒”。他一般睡得早,每夜保证足够的睡眠,而且讲究睡眠质量。一戒饮酒:他深知饮酒有害健康,只偶尔饮少量酒,平时从不喝烈性酒。二戒空度:“人生不学,苦混一天”。他每天绘画不止,逝世前一年仍作画600余幅。三戒吸烟:齐白石不吸烟,亦不备烟。...

    1630 艺术品趣闻 艺术品知识 美术品收藏
  • 纽约清洁工扫地30年 收藏废品建造博物馆[图文]
    纽约清洁工扫地30年 收藏废品建造博物馆[图文]

    Nelson molina是一名纽约街头的清洁工,从事这项工作30年。对于Nelson molina来说,清扫马路的工作简直就是一场寻宝之旅,他总能在工作间隙从垃圾桶或者街边角落里发现一些有意思的小物件,从球拍,到乐器,甚至还有一些 电影放映机。他把这些捡来的“宝贝”都存放在一个仓库里,三十年的时间,这件仓库里堆满了Nelson捡来的收藏品,经过分类和整理,仓库变成了一间“博 物馆”,这里不仅存放...

    1179 艺术品档案 美术品趣闻 美术品百科
  • 中国非遗玉雕专业委员会成立仪式暨论坛在粤举行[图文]
    中国非遗玉雕专业委员会成立仪式暨论坛在粤举行[图文]

    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空军原副政委张逢堂将军、中国非遗战略发展联盟华庆秘书长与中国民协非遗资源管理评价研究委员会主任西沐先生等为中国非遗战略发展联盟中国玉雕专业委员会揭牌11月28日,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中国文化产业智库研究中心指导,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战略发展联盟与南方玉博城集团联合主办的中国玉雕专业委员会成立仪式暨玉器产业与金融融合发展论坛在肇庆御品田黄文化艺术馆隆重举行。仪式由中国玉雕...

    562 美术品欣赏 美术品市场 艺术品杂谈
  • 爆炒后的木质手串价格跳水[图文]
    爆炒后的木质手串价格跳水[图文]

    文/佛山日报记者束维整理原标题:手串行情看跌这几年在市民中可以发现,很多人佩戴木质手串。然而,从几年前手串兴起到现在,爆炒后的木质手串依旧逃脱不了价格“跳水”的疯狂。业内人士分析,这类手串属于可再生资源,可大批量生产,升值空间不大,价格回落符合市场规律。还有一些文化属性不高的手串也没有太大的升值空间,除去虚高炒作的成分后,理性回归是正常现象,由疯狂到平淡是必然的。青年人和中年人是手串消...

    583 艺术品趣闻 艺术品知识 美术品收藏
  • 民间工匠一把篾刀天下修古建[图文]
    民间工匠一把篾刀天下修古建[图文]

    十年学成削竹“一青三黄”“师傅,你在劈竹子啊?”“竹片咋能弄得那么薄哦!”“你每天要劈好多竹子哦?”……当天府早报记者来到杜甫草堂时,负责修护工作的周礼春师傅正坐在茅屋前用竹子做篾条,手起刀落之间,竹筒变成了无数根2厘米宽、1毫米厚的篾条。娴熟的手艺,吸引了不少游客驻足围观,还有游客对这门手艺产生了兴趣,周师傅直摇头说:“现在的人学不来这门手艺,怕是要失传了。”竹筒削成篾条当了10年学徒如今才...

    1435 艺术品资讯 美术品文摘 美术品知识
  • 二十四节气:古人写下的“时间简史”[图文]
    二十四节气:古人写下的“时间简史”[图文]

    “老夫我夜观天象”…… 现代人可能永远无法理解,古代人对于“看天”的痴迷。没办法。为了探究自然奥秘,科技条件受限的他们,不得不将一腔热情,挥洒在日复一日的观察、记录、测算天象上。但值得惊喜的是,善于归纳总结的古人,竟然真的通过“看天”,发现了许多至关重要的自然规律,比如——二十四节气。清代 董诰绘《万屯春牧》(局部)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大部分中国人,都能熟练...

    1358 艺术品市场 艺术品欣赏 美术品档案
  • 希腊全国博物馆重新开放 总理称疫情最坏时候已过[图文]
    希腊全国博物馆重新开放 总理称疫情最坏时候已过[图文]

    据欧联网援引欧联通讯社报道,希腊从6月15日起将进入又一个“解锁”新阶段,希腊边境将重新开放,全国博物馆也将重新营业。希腊总理米佐塔基斯日前正式宣布,开启2020年希腊旅游季,并称新冠疫情最坏的情况已过去,没有必要完全封锁。据报道,希腊全国各地的博物馆因新冠疫情关闭了近3个月后,终于可以在6月15日重新开放。希腊总理米佐塔基斯13日到访圣托里尼时,在文化部长门多尼的陪同下,参观了阿克罗蒂里考古遗址...

    1376 艺术品市场 艺术品欣赏 美术品档案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