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如何优雅地给皇宫里的娘娘们画人像[图文]

时间 : 07-05 投稿人 : 尤儿 点击 :

如何优雅地给皇宫里的娘娘们画人像 | 美术品市场《宋仁宗皇后像》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从古代流传下来的历代皇后与皇妃的画像有很多,但乍一看去,就好像看到“网红脸”一样,傻傻分不清谁是谁,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错觉?

对于不同朝代的画师来说,囿于当时审美以及技术的限制,一个朝代里的后妃画出来的人像不管是从布景还是构图上都基本一致,如果挡住脸,你还真未必分得清谁是谁。

紫禁城的西南角有一座南薰殿,这一带与皇宫东部的内阁及銮仪卫基本对称,南薰殿是这里惟一称为殿的建筑。

清代的南薰殿专门贮藏历代人物像,主要是帝王像。这些远古圣贤、历代帝王、皇后、历代功臣名人像,明代贮藏于内库,清代乾隆皇帝特命重加装潢,移藏于南薰殿。明代的诸帝画像,原来存放在工部,乾隆年间也移贮于南薰殿西室。

曾经存放在这里的历代画像,数量颇丰,有汉至唐的大部分皇帝像,宋以后的所有皇帝像和大部分皇后像,有历朝先贤像包括孔子、韩愈、朱熹,历代名臣像包括诸葛亮、郭子仪,耶律楚材以及历代文人像包括李白、杜甫等。

从南薰殿的藏画中我们可以看到,宋以后留下的皇后像居多,我们也从宋代开始研究一下,如何优雅地给皇宫中的娘娘们画人像。

我们先来看看宋代这幅著名的《宋仁宗皇后像》。五代、宋代的宫廷是赏瘦风尚的最先提倡者,在这一方面,宋代仁宗曹皇后的画像为后人提供了很好的范本。宋代宫中绘画以真实细腻见长,这幅《仁宗皇后像》以皇后为主,两个侍奉的宫女分居左右,形成主从关系。从整个体态看,画面上的三位女性都是以瘦长为特征,尤其是皇后,似乎夸大了她整个人物的形态,与两旁的细小的侍女呈现出一种明显的主仆关系。

三位女性的衣服都采用直领,凸显了脖颈的长度,加上腰带的束身作用和衣服的自然下垂,人物显得瘦长而精神抖擞,贵重而不失皇家气派。母仪天下的皇后与侍女都是千挑万选而来,代表那个时代人体美的极致,画面显现出来的“瘦美”,应该就是那个时代美的标准。

所以说,你看到的是画,其实这背后是那个年代的审美,要知道给皇后画像,她必然是全天下审美的代表,也是全天下最美最端庄的女子,这个美未必是面容的姣好,多是指给人的整体观感。

最引人注意的还是她们头上簪满鲜花的帽冠,宋代的妇女,只要稍微有些财力和地位,都会在头上戴各式各样的冠,把发髻扣在当中。宋代的冠子样式繁多,有的造型极为夸张,甚至有些能到两三尺高。光戴冠子是不够的,在冠子上还要插上各种饰物,除了鲜花外,闹蛾、雪柳也很流行,所以在绘画时,对于头冠那是一定要画清楚的,画得越奢侈越复杂,才能证明皇后的高贵身份。

如何优雅地给皇宫里的娘娘们画人像 | 美术品市场《元世祖皇后像》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再来看元代的画像,多了很多民族色彩。《元世祖皇后像》是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元代后半身像》册页中的一开,现今的装裱形式应是清代乾隆朝内府整装的结果。

所画的元世祖皇后彻伯尔,后名察必弘吉刺氏,正式封号为昭睿顺圣皇后。元代帝后肖像的显著特点是作胸像,而其他朝代的帝后像都是完整的全身像,这可能是蒙古族和汉族不同的审美好尚所致。画像的脸部烘染细腻,用微妙的色彩擦染塑造立体感。有研究者认为这样细腻的烘染手法可能与西南地区,特别是来自尼泊尔的画师阿尼哥有关。据载阿尼哥曾为世祖、世祖皇后画过像,虽然无法确定是否就是此幅,但二者风格上的渊源是毋庸置疑的。

《元世祖皇后像》中,皇后彻伯尔的帽子十分引人注目,几乎占了画面的一半空间,这种帽子叫作“罟罟冠”。“罟罟冠”原名叫“古库勒”其名称的由来少见于记载,元代丘处机认为“罟罟冠”顶有一撮禽类的羽毛故而拟其声,女真人又称野兽为“故勒故”,由此推测元时代“罟罟冠”与其“取禽兽羽毛”的材质和女真人的发音都有一定的关系。

至于“罟罟冠”的构造,分为两部分,即上部是一个顶稍宽的长筒形,用桦木、柳枝或铁丝盘出形状来,在胎骨外再糊上绒、锦、罗、绢等,冠顶装饰小玉珠或锦鸡等珍禽羽毛,顶部折下部分的正前中央,往往嵌有耀眼的大小珠翠,由两条带子把冠固定在头顶,旁边再缀上珠饰;下部是一抹横勒在额上的抹额,这一切在画中都展现地十分精致。

除此以外,皇后的“一字眉”也非常有特色。不要小看这个细节,这种眉形不仅细长而且平齐,在元代流行的时间很长,是蒙古族妇女特有的一种妆饰。通常的做法是先将天生的眉毛剃掉,然后画上细长的“一字眉”。

至于蒙古女贵族的服装样式,则明显受到了汉族女装的影响。画像中,皇后的衣服颜色为大红,元代以红为贵,衣服颜色亦象征着不同的社会等级。最尊贵阶层穿红色和紫色的衣服,中间阶层是青色和绿色,寻常百姓则只许穿檀褐色等暗色服装。

因此,给元代的皇后画像,你得知道蒙古民族特色的“罟罟冠”具体什么构造,不能糊弄地画一个杆子就行了。还要知道当时流行的眉形,和当时贵族穿的什么颜色的衣服。

如何优雅地给皇宫里的娘娘们画人像 | 美术品市场明《仁孝文皇后》像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南薰殿还收藏一套明代帝后半身像册,分上下两册。上册共10对幅,即太祖高皇帝与孝慈高皇后、太宗文皇帝与仁孝文皇后、仁宗与仁宗后、宣宗与宣宗后、英宗与英宗后、宪宗与宪宗后、孝宗与孝宗后、武宗与武宗后。

仁孝文皇后即成祖文皇帝朱棣在当藩王时的王妃,开国功臣中山王徐达之长女,朱棣称帝后册封为皇后。为人贤淑,永乐五年(1407年)病逝,谥为仁孝文皇后,此后朱棣不再册立皇后。

皇后像较之皇帝像,带有更多美化因素,容貌端丽,神态娴静,呈类型化样式,然衣冠服饰尚比较写实,可了解当时的冠服制度。

没错,只有了解了当时的冠服制度,你才能清楚给什么样的娘娘画什么颜色的衣服。

明代皇后在受册、谒庙、朝会时服礼服,戴凤冠。凤冠圆框饰翡翠,冠上是九龙四凤,大花十二树,小花十二树,两博鬓上饰十二钿。后来,更定冠上一龙口衔一颗大珠,冠上有翠盖,冠沿垂珠结,冠上加珠翠云四十片和繁密的大小珠花,鬓上饰金龙、翠云。

礼服分两种,一为棉衣,一为翟衣。神衣深青色,绘翟,翟为赤质,五色十二等;亚纹领,袖口衣边用红罗为饰;大带和衣同色加饰;青袜青马。翟衣为深青色,上织翟纹十二等,间织小轮花,领、袖口、衣边均饰红色。服礼服时配玉革带、绶、玉佩。明代皇后的常服十分考究,大致包括凤冠、霞帔、玉带。而这一切,都必须在画中仔细体现,包括衣服上的绣纹必须符合当事人尊贵的身份。

另一方面,明代时西方传教士的进入,让中国的绘画多了一些写实风,这个写实风体现在了人脸上,比起前面朝代,皇后脸上的样子后人看得更加清楚,对这个人物的样子也能有个大致的想象。

如何优雅地给皇宫里的娘娘们画人像 | 美术品市场清《孝庄文皇后朝服像》 故宫博物院藏

到了清代,西方绘画的透视法体现的就比较明显了。明清之际西洋美术的输入,对于中国美术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明暗画法与焦点透视,丰富了中国绘画的表现手法,后来的中国画不同程度地吸收了西洋画的某些因素。但因其仅局限于宫廷内府,对中国画坛未能造成广泛影响。

图中孝庄文皇后身着华丽的服装,坐在宝座上,庄重威严。面部吸收西洋画技法,立体感较强,凤椅及地毯尚未采用焦点透视。笔法精工,色彩比前代各朝都富丽了不少。

老年的孝庄穿着华服,坐在凤椅上,看上去庄重威严,依稀还能看出年轻时代的端庄美丽。

清代的后妃们,也是要严格按照等级制度来穿衣服的,她们穿着的礼服较为烦琐,同时也更能反映出保留的许多满族服装旧俗。以皇后礼服为例,有朝冠、朝服、朝褂等。

皇后朝冠除中央顶饰三层金凤外,朱纬上还缀一周金凤7只和金翟1只,位于后面的金翟向脑后垂珠为饰。

皇后朝服与皇帝朝服有明显区别:肩部袭朝褂处加缘,披领及袖皆石青色,不饰十二章,所饰龙纹亦分布不同。

朝褂即后妃及贵族女性在朝会、祭祀等仪礼场合套在朝袍外面的礼褂。清代后妃的朝褂形制大致分3种,皇太后、皇后、皇贵妃朝褂饰五爪金龙纹,贵妃、妃、嫔朝褂饰五爪蟒纹。皇子福晋以下朝褂形制只一种,皆饰蟒纹。

皇太后、皇后的礼服等级完全一样,而皇贵妃的礼服稍次一等,贵妃以下袍服皆用金黄色,其余饰品等级递降。

到了乾隆时期,鉴于郎世宁等外国画师的贡献,对于后妃画像有了一套完整的标准。

如何优雅地给皇宫里的娘娘们画人像 | 美术品市场清《孝贤纯皇后》故宫博物院藏

说起乾隆皇帝的皇后,这位孝贤皇后是必须要提到的。孝贤皇后富察氏是为乾隆皇帝嫡妃,乾隆二年(1737)被册立为皇后,深得乾隆喜爱。这幅画是乾隆继位之初所作。画家抓住了富察氏的身份、气质和形象特点,进行细细描绘,将母仪天下的富察氏雍容华贵、美丽端庄以及自信安然的精神气质颇为微妙地表现出来。

此件作品最明显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作者充分运用了西洋绘画焦点透视的原理和技法原理进行绘制,使画面中物体的质感、装饰感、透视深度空间感表现得淋漓尽致。如宝座,地毯,衣袖、呈坐姿部位处的袍服,都具有很强的空间透视感,而披肩、袖口及袍服镶边的黑色绒毛,则都具有强烈的毛质感,袍服以及饰带的丝绸质感也表现得非常充分,尤其丝绸的高光也被逼真地表现出来,给观者以深刻的印象……以上这些都是西洋绘画的技法表现特点和绘画风格特征。

同时,画像也依据中国人的审美习惯和东方绘画观念进行处理,如采取正面像处理方式,就很巧妙地回避了因光影而不得不对画面中的阴影部位进行描绘的行为,采取正面光照的形象进行处理画面,也很符合中国人的审美,鉴赏心理。《乾隆孝贤皇后像》应该看作是我国早期接触西洋绘画以来对其进行改造最为成功的先例之一。

画像在布局和用色上也很富有特色。基本上以黄色基调为主,黄色的朝服、宝座、地毯以及黄色的绢本质地,作为基本色支撑起了画面的整体空间。而红色为次,黑色、绿色稍加点缀,从而使画面空间不因色调的单一显得过于简单。地毯的红色花纹,红色的朝帽、朝珠,黄色背景,宝座的绿色,黑色披肩的黑色镶边,袖扣、帽沿、朝服黑色的镶边等,都从各个角度起到了围护、修饰、统一画面的作用,使得画面用色密而不乱,不显壅寒逼迫之感,从而获得鲜艳明丽、清新严整、富丽堂皇的画面效果。

从乾隆时期的帝后朝服肖像画上看,这类图像大部分均不署画家的姓名,原因是宫廷中为皇帝或后妃画像,供奉画家虽然深感荣耀,但同时又是一件非常卑恭的差事,为了表示对皇帝和皇后的尊敬,画家一般是不能在这些御容上署名的。

但从其诸多形式、风格、技巧,以及乾隆对郎世宁肖像画的赏识等因素判断,乾隆前期皇帝御容及皇后的肖像,绝大部分都出自郎世宁之手。此类肖像画均有一些显著的共同特征:即作者谙熟解剖结构,五官及人物比例准确,人物面部略有明暗,一律取正面光源,不施投影,平光中保留了西洋的高光法,面部刻画肯定、清晰且柔和;色彩明亮谐调,看得出具有色彩学的基础;人物面部皮肤以及服饰织物的描绘都体现出很强的质感和体感;画中的道具宝座及地毯的描画除了极为写实外,西洋焦点透视法的运用比前期更为明显。

很有意思的一件事是,当时乾隆要求郎世宁为其后妃画一组画像,最后呈现的效果后妃基本相似,只在面容细节上有所差别,这恐怕也是无奈之举吧,毕竟有女人的地方就有攀比。

如何优雅地给皇宫里的娘娘们画人像 | 美术品市场乾隆后妃群像 《心写治平图》

可见,给皇宫里的娘娘们如何画画,不仅是一门艺术,还是一门学问!

参考资料:《中国风尚史》陈炎;《故宫读本:紫禁城全景实录》 王镜轮;《名画中的女性》郑艳;《中国历代仕女画谱》 刘文西、陈斌;《中国美术图典 肖像画》曹利祥;《中西服装史》 华梅,要彬;《衣冠楚楚 服装艺术与文化内涵》肖东发;《晚明、清代肖像画的艺术表现形式》 徐默。

相关文章

  • 人体油画美轮美奂 现代气息与古代风韵相结合[图文]
    人体油画美轮美奂 现代气息与古代风韵相结合[图文]

    关则驹,1941年出生于中国广东省阳江县,中国著名油画家。其作品现代气息与古代风韵相结合,尤其是人体油画作品,给人以美轮美奂之感。关则驹,1941年出生于中国广东省阳江县,中国著名油画家。其作品现代气息与古代风韵相结合,尤其是人体油画作品,给人以美轮美奂之感。关则驹,1941年出生于中国广东省阳江县,中国著名油画家。其作品现代气息与古代风韵相结合,尤其是人体油画作品,给人以美轮美奂之感。关则驹,...

    1127 美术品欣赏 美术品市场 艺术品杂谈
  • 涂鸦频现长春 是艺术还是乱涂画引发众议[图文]
    涂鸦频现长春 是艺术还是乱涂画引发众议[图文]

    涂鸦,这一起源于纽约布朗克斯区的特殊艺术形态,已在世界各地落地生根。然而,记者巡城发现,这样一抹城市街头的色彩在长春市仍属异类。最近,有不少市民在长春市的大街小巷发现了一幅幅色彩丰富、个性张扬的涂鸦,其作者署名均为“OM”,随着“OM”新作不断出现在长春街头,这位作者在网络上走红,被网友称为“涂鸦圣手”,而涂鸦这种艺术形式也引发热议。神出鬼没:涂鸦引起城市关注据了解,第一个被发现的涂鸦是于201...

    270 艺术品鉴赏 美术品资料 美术品新闻
  • 闲读唐宋消暑诗——侯立远山中杂记[图文]
    闲读唐宋消暑诗——侯立远山中杂记[图文]

    蜀中去岁暑时,温度持续在42度以上,闷热难耐,故避暑于阴平古道老熊沟的花间半山。人行老熊沟中,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仿佛李白蜀道意境再现于眼前。深山寂净,无尘俗事,无电讯扰,昼看云雨,暮观星河。酒一壶,微熏即可;烟几支,吞吐有度;兴之所至,铺纸研墨,画眼之所见物,念唐宋消暑诗,写徐谓朱耷意。点划涂抹,随心所欲,遣怀而已。面对窗外几青峰,闲读唐宋消暑诗时,古人以诗记...

    307 美术品欣赏 美术品市场 艺术品杂谈
  • 柏林人民剧院新艺术总监名单公布 [图文]
    柏林人民剧院新艺术总监名单公布 [图文]

    柏林人民剧院柏林文化部议员克劳斯·莱德勒(Klaus Lederer)于6月12日宣布,剧作家、导演勒内·波勒施(René Pollesch)将担任柏林人民剧院(Volksbühne)的下一任艺术总监,于2021年上任。波勒施于1962年生于德国弗莱堡,曾在斯图加特、汉堡、维也纳和法兰克福的多间重要剧院工作。其导演作品《黑色玛利亚》(Black Maria)和《鸣泣》(Cry Baby)于今年...

    402 艺术品报道 艺术品科普 美术品资讯
  • 有一个能活10世 揭秘珠宝界的世界之最[图文]
    有一个能活10世 揭秘珠宝界的世界之最[图文]

    库利南库利南是世界上最大的宝石金刚石,体积约为5×6.5×l0cm,重621.2克。相当于一个成年男子的拳头。它纯净透明,带有淡蓝色调,是最佳品级的宝石金刚石。一直到现在,它还是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宝石金刚石。库利南库利南1907年被献于英王爱德华七世,加工成9粒大钻,最大的一颗重530.2克拉,后来镶在英王的权杖上,这粒巨钻称“非洲之星”。它有74个刻面。最大的珍珠这颗珍珠来自于菲律宾...

    309 艺术品市场 艺术品欣赏 美术品档案
  • 电工作业时不慎致8.5万元蜜蜡断裂 老板不予追责[图文]
    电工作业时不慎致8.5万元蜜蜡断裂 老板不予追责[图文]

    蜜蜡摆件断裂的两朵莲花 新文化记者 邢阳 摄(原标题:电工坠地时梯子将展柜砸倒标价8.5万的蜜蜡摆件断裂)事发长春一珠宝店内,店长称老板身外国外,等回国后再说。8月12日中午,在长春市建和胡同内的一家珠宝店里,一名电工在穿电线时,不慎从梯子上跌落,结果梯子砸倒了放在一旁的展柜,导致其中的一件蜜蜡摆件破损断裂,这件标价8.5万元的摆件让当事双方都犯了难。电工修理电路时出意外赵女士是这家名为...

    1566 美术品欣赏 美术品市场 艺术品杂谈
  • 意大利博物馆价值1亿元艺术品遭窃 政坛陷哗然[图文]
    意大利博物馆价值1亿元艺术品遭窃 政坛陷哗然[图文]

    博物馆前庭花园来源:artnet News据《卫报》及《意大利晚邮报》报道,当地时间11月19日晚,3个蒙面窃贼闯入意大利维罗纳卡斯泰尔韦基奥博物馆,盗走了17幅总价约为1500欧元(约合1亿元人民币)的油画。这三名蒙面大盗首先绑架了一名保安以及一名收银员,然后盗取了彼得·保罗·鲁本斯(Peter Paul Rubens)、安德里亚·曼特尼亚(Andrea Mantegna)、乔瓦尼·弗朗切...

    574 美术品欣赏 美术品市场 艺术品杂谈
  • 安徽景点会峰阁为争名改称琅琊阁落款写苏轼[图文]
    安徽景点会峰阁为争名改称琅琊阁落款写苏轼[图文]

    滁州琅琊山“会峰阁”改名“琅琊阁”。(图片来源:香港《南华早报》网站)港媒称,电视剧《琅琊榜》的热播不仅引起了观众对于剧中男演员颜值、服饰、剧情的热烈讨论,还引起了江苏、山东、安徽多地争抢“琅琊”之名。香港《南华早报》网站11月12日报道,11月11日,安徽滁州网消息称,琅琊山风景名胜区内的“会峰阁”,改名为“琅琊阁”。在网络上流传的“琅琊阁”换匾图片中,琅琊阁三个右起大字,落款竟还写了...

    1854 艺术品报道 艺术品科普 美术品资讯
  • 500万的齐白石名画落在公厕[图文]
    500万的齐白石名画落在公厕[图文]

    齐白石《南瓜图》失而复得,失主心存感激日前,一位外地旅客在蚌埠火车站候车时,不慎将随身携带的一幅齐白石的《南瓜图》丢失,火车站民警经过调查和询问,终于将该画找回。失主介绍,这幅画是他在北京的一次拍卖会上以500万元拍下来的。据蚌埠火车站客运二大队大队长陈富荣介绍,8月23日9点半左右,一位旅客气喘吁吁地跑到民警值班室报案,称在第三候车室上厕所时,将一幅画遗忘在厕所里,自己返回寻找未果。&ld...

    1662 美术品欣赏 美术品市场 艺术品杂谈
  • 三万欧元 可包场也有卢浮宫[图文]
    三万欧元 可包场也有卢浮宫[图文]

    法国巴黎卢浮宫博物馆藏品丰富,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博物馆之一,缺点是游客太多,令观展体验打折扣。法国一家旅行社因此推出定制行程,消费者花3万欧元(约合23.25万元人民币)即可在规定时间内“包场”卢浮宫,还可邀约至多3名同伴在夜色中探索这一艺术宝藏。根据行程安排,客人于当地时间下午6点半在酒店乘旅行社提供的特斯拉(微博)轿车出发,在卢浮宫玻璃金字塔入口处下车,然后随旅行社创始人来到卢浮宫中世纪展...

    347 艺术品资讯 美术品文摘 美术品知识
  • 当艺术遇见乡村[图文]
    当艺术遇见乡村[图文]

    来到山东寿光,你会发现那里的蔬菜可不只种在泥土中、挂在棚架上,它们在寿光东头村、古城街道“番茄小镇”和洛城街道的一面面墙壁上,同样生机盎然地“生长”着。山东寿光东头村的涂鸦作品《托铅笔的小女孩》2018年伊始,在艺术家信王军“艺术改变乡村”主题的号召下,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西安美术学院以及专业团队等各地美院学生、画家汇聚到寿光乡村的大街小巷,拿起手中的画笔...

    491 艺术品鉴赏 美术品资料 美术品新闻
  • 像的博物馆:关于餐厅的画作[图文]
    像的博物馆:关于餐厅的画作[图文]

    餐厅SALA DA PRANZO意大利有句俗话说得好:“常驻餐桌,青春永在。”这是说吃饭的时候,时光仿佛停止前进,人就不会老,这可是千真万确的。而且,如果要说世上有那个地方可以将欢乐的魅力和凝聚的力量集结至极致,那就非“餐桌”莫属。如果没有饮食这件事的话(而显然这绝对是件坏事),那么也就不会有希腊哲学的产生了。可惜今日的用餐习惯是在维多利亚时代养成的,在这个时期,一方面沙龙谈话造就了“布卢姆斯伯...

    910 艺术品档案 美术品趣闻 美术品百科
  • 浙江老屋挖出128枚袁大头引多方争夺:或将充公[图文]
    浙江老屋挖出128枚袁大头引多方争夺:或将充公[图文]

    漫画原标题:老屋挖出“袁大头” 多方争夺继承权据《今日早报》报道今年初,浙江开化县何田乡田畈村的汪大爷家中,挖出了128枚“袁大头”(民国时期发行的有袁世凯头像的壹圆银币)。突然冒出横财,汪大爷的侄孙、现房主詹某以及给汪大爷养老送终的村委会,都介入争夺并引发官司。15日下午,开化县法院巡回法庭的审判车开进村中,开庭审理了此案。转手祖屋挖出银元...

    906 艺术品资料 美术品报道 美术品科普
  • 男子冒充美女画家骗财 4人上当被骗10余万元[图文]
    男子冒充美女画家骗财 4人上当被骗10余万元[图文]

    厦门网-海西晨报讯 (晨报记者 陈佩珊 通讯员 林泳平 吴雅峰)微信转账28笔,银行卡转账5笔,一共103640元。翻看聊天记录,统计转账金额,阿昱(化名)百感交集。去年年底,他与微信结识的“郑晓敏” 聊得火热,对“郑晓敏”几乎是有求必应。可到头来,他发现,“郑晓敏”不仅是个骗子,还是个男的。[4人被骗]“美女”借走了10余万去年12月20日,阿昱通过微信搜索“附近的人”找到了一个微信名为...

    1698 艺术品档案 美术品趣闻 美术品百科
  • 1亿港元!乾隆的玉如意为啥这么贵?[图文]
    1亿港元!乾隆的玉如意为啥这么贵?[图文]

    乾隆白玉螭龙纹璧 估价300万—500万港元如意原为佛家法器,历代佛教壁画中,手持如意者以文殊菩萨最为多见。清宫崇佛,以如意为祥瑞祈福之器,成为朝贺、祝寿、喜庆时不可或缺之物。清人姚之元在《竹叶亭杂记》里记述:“年节王大臣呈进如意,取兆吉祥之义也。”清代诸帝无不喜如意,宫禁之内,宝座、卧榻、案头都少不了如意陈设,如英国使节马戈尔尼当年在《乾隆英使觐见记》中即载:“所经各宫或各屋,必有一宝座,宝座...

    1073 艺术品趣闻 艺术品知识 美术品收藏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